一種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的注射劑包括重量份豆腐果苷20~2000份、助溶劑40~4000份、氯化鈉18~900份,其余為水。所述的制備方法為取注射用水,加入助溶劑,攪拌,使其溶解完全,然后加入豆腐果苷,攪拌至呈澄清透明,然后加入氯化鈉、活性炭,攪拌,過濾除炭,添加注射用水,用過濾,灌封,滅菌即得。本發明的應用為所述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在預防和/或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中豆腐果苷可顯著縮小全腦缺血及局灶性缺血腦梗塞體積,用于防治缺血性腦梗塞。豆腐果苷能顯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肢體導聯心電圖J點的升高,減少缺血面積,可用于防治缺血性心梗塞。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缺血性心腦血管病是現代社會致死、致殘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中國已成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區,該疾病是由于心臟和或腦部供血障礙引起心臟或腦組織相應區域缺血、低氧造成心臟或腦組織破壞所出現的一系列生化代謝失常、生理功能喪失、病例形態軟化改變等疾病,是一種在心臟、腦組織上多層次、多方面損害的疾病。其中腦組織缺血性引起的腦組織梗塞、血管性癡呆、缺血區血流再通導致的腦再灌注損傷是較為常見的腦缺血性疾病。
[0003]缺血性心腦梗塞主要是由心臟或腦的供應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是危害人類生命與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是一組包括不同病因、不同嚴重程度、不同臨床轉歸的疾病的總稱,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特點,決定病情輕重和預后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閉塞血管大小、梗死灶的范圍、位置,側支循環的代償能力,以及繼發再灌注損傷、腦水腫、顱內高壓等腦損害的嚴重程度。所以,缺血性心腦血管病治療原則是及時的恢復缺血區的血液灌注。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缺血后再灌注不僅沒有使組織功能恢復,反而使缺血所致的功能障礙和結構破壞進一步加重,這種現象即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 /Reperfus1n Injury),抑制I/R損傷已成為缺血性心梗塞和中風治療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針對心腦I/R損傷機理以及I/R損傷的治療取得一定進展。
[0004]I/R是機體局部組織或器官循環系統出現暫時性供血障礙時發生的一種應急狀態,常常伴發于各種缺血性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缺血/再灌注(I/R)過程可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瞬時性缺血(Ischemia),即局部組織出現低氧狀態和營養供給不足,導致組織或器官缺血性損傷。第二階段為再灌注(Reperfus1n),是指缺血組織中循環系統經短暫停滯后再疏通的過程。在再灌注過程中,受損組織內部由于血液循環重建而觸發了一系列局部性應急反應。I/R過程中被激活的組織包括血管內壁細胞、血液補體系統和淋巴細胞。被激活的淋巴細胞不但向周邊組織釋放各種活性氧次生物(R0S-)如NO、H202、N03和各種炎性因子(干擾素、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和巨噬細胞刺激因子),還引發中性粒細胞向周邊組織聚集、浸潤等炎性反應。另外、被激活的淋巴細胞同時還向周圍組織分泌多種影響細胞生長的因子從而誘導周邊細胞進入非正常凋亡和壞死過程。因此由再灌注引發的二次損傷的強度遠遠超過由于缺血導致的損傷,是多種缺血性心腦血管系統創傷疾病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病理過程,而淋巴細胞的超強活化是再灌注損傷的主要因素之一。活性氧次生物(R0S-)為體內氧代謝過程中形成的副產物。正常狀態下ROS-以極底濃度分布于細胞內外,參與各種細胞信號轉遞。ROS-在體內的產生與滅活由一套精致的酶和非酶系統控制,以達到平衡點。當病源入侵體內可以誘發局部組織產生高濃度ROS,ROS有強大的殺菌作用。ROS的過量產生或者滅活系統失活,可導致機體或組織氧化壓力增強(Oxidative Stress)。體內氧化壓力增強是多種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癥的主要原因之一。ROS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可以是直接的對血管組織氧化損傷,或通過細胞信號傳導系統影響局部血管收縮、誘發局部組炎癥反應或引發非正常凋亡。
[0005]豆腐果苷(Hilicidum)化學名為對苯甲醒-β -D-阿洛吡喃糖(4-formyl-phenyl-β -allopyranoside),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最先從山龍眼科山龍眼屬蘿卜樹(Helicia erratica Hook(Proteaceae))的果實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由云南省衛生廳組織鑒定并于1983年審批,為地標轉國標品種,目前執行標準為WS-1OOOl-(HD-0424)-2002。藥理研究表明,豆腐果苷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與天麻素相似,但是其鎮靜止痛作用較天麻素強。經7省市16所醫院共476例臨床驗證,豆腐果苷對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綜合癥及血管性頭痛有一定療效,控制率分別為34%、26%及36% ;有效率分別為85%、79%及86%,副作用小,僅少數患者有口干、頭昏、胃腸不適、嗜睡等輕微副反應,對肝腎功能無影響。目前已經有以豆腐果苷為主要原料的市售品種為豆腐果苷片,用于緩解神經官能癥引起的頭痛、頭昏及睡眠障礙,輔助治療原發性頭痛。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劑包括重量份豆腐果苷20-2000份、助溶劑40-4000份、氯化鈉18、00份,其余為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溶劑為吐溫、丙二醇、羥丙基-β -環糊精、β -環糊精、乙醇中的一種。
3.—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注射用水,加入助溶劑,攪拌,使其溶解完全,然后加入豆腐果苷,攪拌至呈澄清透明,然后加入氯化鈉、活性炭,攪拌,過濾除炭,添加注射用水,用過濾,灌封,滅菌即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為使用0.20-0.25 μ m的濾膜過濾。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滅菌為高壓蒸汽滅菌、流通蒸汽滅菌、低溫間歇滅菌、微波滅菌、紫外線滅菌中的一種或幾種。
6.一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腐果苷注射劑在預防和/或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為腦缺血后血流再灌注引起的心腦損傷。
8.根據權利要求6 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為局灶性心腦缺血后血流再灌注引起的心腦梗塞。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為全心腦缺血后血流再灌注引起的腦梗塞。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腐果苷有效劑量為1lOOOmg/Kg/d。
【文檔編號】A61P9/10GK104069062SQ201310107251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
【發明者】張偉, 楊兆祥, 劉一丹 申請人: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