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一種中藥,具體地是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荊芥3-7克,前胡3-7克,百部3-7克,蟬蛻3-7克,桔梗3-7克,僵蠶3-7克,板藍根3-7克,苦杏仁3-7克,陳皮3-7克,甘草3-7克。本發明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組方簡單,易于取材,造價低,療效高,無任何毒副作用。由于具有健脾補肺,益氣化濕,把身體調到一個正常狀態,從而有效地治療外感咳嗽病癥。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中藥,具體地是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外感咳嗽是由外感風熱引起,或由風寒感冒轉化而生,四季都可發生,主要癥狀為咳而無力,痰白清稀,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語聲低微,喜溫畏寒,體虛多汗,舌質淡嫩,脈細少力。目前治療外感咳嗽大都是打點滴、吃西藥,力求立竿見影退熱,減輕癥狀。但是西藥副作用大,依賴性強,導致藥量越來越大,造成惡性循環。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之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治療外感咳嗽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無副作用,能有效的治療外感咳嗽的病癥。
[0004]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荊芥3-7克,前胡3-7克,百部3-7克,蟬蛻3-7克,桔梗3_7克,僵蠶3_7克,板藍根3_7克,苦杏仁3-7克,陳皮3-7克,甘草3-7克。
[0005]本發明優選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荊芥5克,前胡5克,百部5克,蟬蛻5克,橘梗5克,僵蠶5克,板藍根5克,苦杏仁5克,陳皮5克,甘草5克。
[0006]本發明所選組分之一荊芥,發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癰腫,瘡疥,瘰疬。荊芥穗效用相同,惟發散之力較強。
[0007]前胡,宣散風熱,下氣,消痰。治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
[0008]百部,甘、苦,微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夕卜用于頭風,體風,蟯蟲病,陰部騷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
[0009]蟬蛻,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0010]桔梗,主治咳嗽痰多,胸悶不暢。辛散苦泄,宣開肺氣,祛痰;咽喉腫痛,失音。本品能宣肺泄邪以利咽開音。
[0011]僵蠶,性味咸、辛,平。歸肝、肺、胃經。功能主治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
[0012]板藍根,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功效,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抗鉤端螺旋體作用,解毒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作用。
[0013]苦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下氣開痹
[0014]陳皮,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氣滯濕阻,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穢逆,二便不利,肺氣阻滯,咳嗽痰多,亦治乳癰初起。
[0015]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16]將精選好的上藥洗凈,加水煎熬45分鐘即可。每日I劑,分2次服用。
[0017]本發明使用方法:直接用I劑的湯藥內服,每日分2次,5-7天既有明顯效果。
[0018]本發明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組方簡單,易于取材,造價低,療效高,無任何毒副作用。由于具有健脾補肺,益氣化濕,把身體調到一個正常狀態,從而有效地治療外感咳嗽病癥。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取精選好的上藥洗凈,加水煎熬45分鐘即可。每日I劑,分2次服用。
[0020]應用本發明臨床試驗:
[0021]1.病例資料
[0022]患者病例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在20_60歲之間。
[0023]2.治療方法
[0024]直接用I劑的湯藥內服,每日分2次,5-7天即可。
[0025]3.療效判定標準
[0026]有效:外感咳嗽癥狀緩解,消失。
[0027]治愈: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0028]4.結果
[0029]患者使用本發明5-7天,有效100例,治愈95例,治愈率95%,有效率10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荊芥3-7克,前胡3-7克,百部3-7克,蟬蛻3-7克,桔梗3-7克,僵蠶3_7克,板藍根3_7克,苦杏仁3_7克,陳皮3-7克,甘草3-7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荊芥5克,前胡5克,百部5克,蟬蛻5克,橘梗5克,僵蠶5克,板藍根5克,苦杏仁5克,陳皮5克,甘草5克。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4162071SQ201310202877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6日
【發明者】徐國偉 申請人:徐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