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元胡、丹參、干姜、肉桂、陳皮、木香、甘草、黨參、白及、海螵蛸和苦杏仁。本發明提供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療效確切,復發率低,成本低廉,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可用作理想的治消化性潰瘍的藥物。
【專利說明】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代醫學認為,消化性潰瘍是指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還可見食管消化性潰瘍,在Meckel憩室患者中還可見回腸遠端的消化性潰瘍。一般認為黏膜損傷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門螺旋桿菌等)與保護因子(胃黏膜血流量、黏液屏障以及前列腺素)處于平衡狀態,一旦損傷因子作用加強或保護因子作用減弱,均可引起消化性潰瘍。導致消化性潰瘍病的最重要原因是胃竇部Hp感染,大約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的胃潰瘍均由Hp感染所致。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外部因素有:遺傳、地理環境、精神、飲食、吸煙、藥物及化學品(例如,非留體抗炎藥和抗血小板藥)等。
[0003]祖國醫學認為,消化性潰瘍屬于“胃脘痛”、“痞證”、“嘈雜”、“吐酸”等范疇,其發病原因與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起居失宜和體質等因素密切相關。其病程長,反復發作,符合中醫“久病必虛”,“久病必瘀”之說。多因飲食失調、憂思忿怨、肝郁化火、熱灼胃陰,導致胃黏膜受損;或者,脾虛失運、濕邪凝聚、腐蝕胃體、日久不解,均可導致潰瘍病的發生。肝郁氣滯,脾胃失和,氣機不利,胃失濡養是本病發生的基本病機。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寒邪傷陽,脾陽不足,胃失溫煦;熱邪傷陰,胃陰不足,胃失濡養,“不榮則痛”。
[0004]抗消化性潰瘍藥物通過影響損傷或保護因子發揮抗潰瘍作用,主要分為四類:
(I)抗酸藥,常用弱堿性無機鹽,口服后能中和過多胃酸,升高胃內PH,消除胃酸的刺激損害;同時PH升高又抑制胃蛋白酶活力。(2)?受體阻斷藥,特異性阻斷胃壁細胞4受體,抑制胃酸分泌。(3)胃壁細胞H+泵抑制藥,口服后與胃壁H+泵(質子泵)結合,抑制H+泵,減少胃酸分泌。對基礎胃酸 分泌和組胺、胃泌素、食物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作用維持時間長,還可具有抗幽門螺旋桿菌作用。(4)黏膜保護藥,可保護損傷的黏膜屏障。
[0005]然而,現有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現代藥物具有以下不足:1)抗酸藥療效不確切,副作用大,長期使用常伴有不良反應,如腹瀉或便秘,所有抗酸藥均產生暫時性代償性鹽酸分泌增多。2)?受體阻斷藥對部分特殊人群不宜使用,如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急性胰腺炎者,有過敏史、肝腎功能不全者和兒童,嚴重心臟及呼吸系統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器質性腦病者。3)H+泵抑制藥,主要有頭痛、嗜睡和胃腸道癥狀,偶有皮疹、外周神經炎、肝功能異常及男性乳房女性化等。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兒童禁用;不宜用于長期維持治療;對有藥物過敏史者、肝功能障礙患者及高齡者慎用。4)根治Hp感染的藥物治療易引起細菌對抗生素的普遍耐藥性。5)治療后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率較高。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0007]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元胡、丹參、干姜、肉桂、陳皮、木香、甘草、黨參、白及、海螵蛸和苦杏仁。 [0008]本發明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元胡28-52、丹參42-78、干姜21-39、肉桂21-39、陳皮35-65、木香17-33、甘草17-33、黨參42-78、白及56-104、海螵蛸56-104和苦杏仁14-26。
[0009]優選地,本發明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元胡32-48、丹參48-72、干姜24-36、肉桂24-36、陳皮40-60、木香20-30、甘草20-30、黨參48-72、白及64-96、海螵蛸64-96和苦杏仁16-24。
[0010]更優選地,本發明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元胡40、丹參60、干姜30、肉桂30、陳皮50、木香25、甘草25、黨參60、白及80、海螵蛸80和
苦杏仁20。
[0011]本發明還提供制備上述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2]I)將丹參、海螵蛸和木香磨成粗粉,然后將粗粉與元胡、肉桂用乙醇回流提取,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即得乙醇濃縮液;
[0013]2)將苦杏仁搗碎后,與干姜、陳皮、甘草、黨參和白及一起加水浸泡;將浸泡后的藥材以及步驟I)中經乙醇回流提取后的藥材用水提取,濾過,濃縮濾液,即得濾液濃縮液;同時另器收集水提過程中獲得的揮發油;
[0014]3)將上述乙醇濃縮液和濾液濃縮液合并,濃縮成稠膏;
[0015]4)將揮發油和稠膏合并,即得。
[0016]前述制備方法中,步驟I)中乙醇回流提取的具體方法為:加入8-12倍藥材重量的濃度為70%-9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lh-4h,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
[0017]前述制備方法中,步驟2)中水提之前將藥材浸泡(以水淹沒藥材為宜)8_24h。水提的方法具體為:用水提取2-3次,每次加入6-12倍藥材重量的水,每次煎煮時間為l_3h ;煎煮后,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適量。同時收集揮發油,另器存放,備用。
[0018]優選地,步驟2)中水提的方法具體為:加水提取3次,第I次加入10倍藥材重量的水煎煮1.5h,第2次和第3次分別加入8倍藥材重量的水煎煮lh。
[0019]制備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方法還可以是:將比例稱取以上十一味中藥材,直接粉碎成細粉,以粉劑入藥。
[0020]本發明還提供含有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劑,所述中藥組合物或其制劑為膠囊劑、片劑、散劑、丸劑、湯劑、合劑或顆粒劑等。
[0021 ]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在制備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中的應用。所述消化性潰瘍是指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食管消化性潰瘍,回腸遠端消化性潰瘍等。
[0022]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的方劑配伍:
[0023]海螵蛸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濕斂瘡,為君藥。
[0024]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白及配海螵蛸,止血力強,促進潰瘍愈合,治消化性潰瘍之吐血、便血效佳;元胡、丹參活血祛瘀止痛;陳皮、木香行氣健胃,消除癥狀,補固根本,共為臣藥。
[0025]苦杏仁潤腸通便;干姜溫中,回陽,溫肺化飲;肉桂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共為佐藥。[0026]甘草益氣補中,祛痰止咳,解毒,緩急止痛,緩和藥性;黨參補中益氣,生精養血,共為使藥。
[0027]現代藥理作用的研究表明:
[0028]兀胡:鎮痛,抗潰瘍等。
[0029]丹參: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抗炎,抗菌等。
[0030]干姜:增強腸道功能,促進消化,抗潰瘍,保護胃黏膜,鎮痛,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
[0031]肉桂:抗潰瘍,鎮痛,抗炎,抑菌等。
[0032]陳皮:抑制胃腸道平滑肌,抗胃潰瘍,抗炎,抗菌等。
[0033]木香:調整胃腸運動,抗消化性潰瘍,鎮痛,抗菌等。
[0034]甘草:抗消化性潰瘍,解毒,抗炎,抗菌等。
[0035]黨參:調節胃腸功能,保護胃黏膜,促進胃潰瘍的愈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菌
坐寸ο
[0036]白及:改善微循環,保護胃粘膜,抗消化性潰瘍,抗菌。
[0037]海螵蛸:抗消化性潰瘍,中和胃酸,改變胃內容物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進潰瘍面愈合,在潰瘍面上形成 保護膜。
[0038]苦杏仁: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等。
[0039]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40](一)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消化性潰瘍藥,標本兼治,療效確切,成本低。
[0041](二)本品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可抑制并殺滅幽門螺旋桿菌,達到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目的。
[0042](三)由于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不含現代藥物,減少了藥物禁忌,降低了不良反應,擴大了用藥人群。
[0043](四)不易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
[0044](五)治愈率高,復發率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所用原料均為市售商品。
[0046]實施例1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
[0047]1、中藥材配方見表1:
[0048]表1中藥材配方
[0049]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制成:元胡、丹參、干姜、肉桂、陳皮、木香、甘草、黨參、白及、海螵蛸和苦杏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元胡28-52、丹參42-78、干姜21-39、肉桂21-39、陳皮35-65、木香17-33、甘草17-33、黨參42-78、白及56-104、海螵蛸56-104和苦杏仁14-2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元胡32-48、丹參48-72、干姜24-36、肉桂24-36、陳皮40-60、木香20-30、甘草20-30、黨參48-72、白及64-96、海螵蛸64-96和苦杏仁16-2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元胡40、丹參60、干姜30、肉桂30、陳皮50、木香25、甘草25、黨參60、白及80、海螵蛸80和苦杏仁20。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為膠囊劑、片劑、散劑、丸劑、湯劑、合劑或顆粒劑。
6.制備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丹參、海螵蛸和木香磨成粗粉,然后將粗粉與元胡、肉桂用乙醇回流提取,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即得乙醇濃縮液; 2)將苦杏仁搗碎后,與干姜、陳皮、甘草、黨參和白及一起加水浸泡;將浸泡后的藥材以及步驟I)中經乙醇回流提取后的藥材用水提取,濾過,濃縮濾液,即得濾液濃縮液;同時另器收集水提過程中獲得的揮發油; 3)將上述乙醇濃縮液和濾液濃縮液合并,濃縮成稠膏; 4)將揮發油和稠膏合并,即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乙醇回流提取的具體方法為:加入8-12倍藥材重量的濃度為70%-9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lh-4h,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水提之前將藥材浸泡8-24h,水提的方法具體為:用水提取2-3次,每次加入6-12倍藥材重量的水,每次煎煮時間為l_3h ;煎煮后,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適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水提的方法具體為:加水提取3次,第I次加入10倍藥材重量的水煎煮1.5h,第2次和第3次分別加入8倍藥材重量的水煎煮lh。
10.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在制備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中的應用,所述消化性潰瘍是指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食管消化性潰瘍,回腸遠端消化性潰瘍。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3463584SQ201310342074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7日
【發明者】馬其勝, 陳華彪, 張勇, 尹群, 孫鵬, 朱學娟, 李保琴, 呂式軍, 楊進輝 申請人:蚌埠豐原涂山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