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川木通、大薊、苞薔薇根、羅勒、馬齒莧、苦瓜、六方藤、刺蓼、降香、寄馬樁、茵陳、瓦草、天茄子、山黃皮、藤黃和石柑子;本發明藥物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并具有祛風活絡、清熱解毒、和濕止癢、散瘀活血之功效,可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引發的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癥狀,療效顯著,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服藥期間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實用,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發生的必要條件有3個:①特異性抗原即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的物質;②特應性個體即所謂個體差異、過敏體質;③特異性抗原與特應型個體二者相遇。變應性鼻炎是一個全球性健康問題,可導致許多疾病和勞動力喪失。
[0003]變應性鼻炎是一種由基因與環境互相作用而誘發的多因素疾病,變應性鼻炎的危險因素可能存在于所有年齡段。遺傳因素,變應性鼻炎患者具有特應性體質,通常顯示出家族聚集性,已有研究發現某些基因與變應性鼻炎相關聯;變應原暴露,變應原是誘導特異性IgE抗體并與之發生反應的抗原。它們多來源于動物、植物、昆蟲、真菌或職業性物質,其成分是蛋白質或糖蛋白,極少數是多聚糖,變應原主要分為吸入性變應原和食物性變應原,吸入性變應原是變應性鼻炎的主要原因。[0004]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每天癥狀持續或累計在I小時以上;此外,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癥狀,體征常見鼻黏膜蒼白、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陽性,和血清特異性IgE陽性,必要時可行鼻激發試驗。
[0005]目前的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主要是消炎藥和抗生素,治標不治本,抗生素又是國家限制使用的藥品,有些藥物只能暫時緩解患者的痛苦,既給患者增加負擔,又不能從根本上徹底消除病根。因此研究開發一種安全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本發明藥物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并具有祛風活絡、清熱解毒、和濕止癢、散瘀活血之功效,可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引發的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癥狀,療效顯著,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服藥期間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實用,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8]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09]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川木通63~87份大莉62~86份荀蓄薇根62~86份羅勒58~82份 馬齒覓57~81份苦瓜56~80份六方藤56~80份刺寥52~76份 降香48~72份寄馬樁43~67份茵陳40~64份瓦草38~62份 天茄子38~62份山黃皮37~61份藤黃33~57份石柑子18~4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川木通67~83份大莉66~82份荀蓄薇根66~82份羅勒62~78份 馬齒覓61~77份苦瓜60~76份六方藤60~76份刺寥56~72份 降香52~68份寄馬粧47~63份茵陳44~60份瓦草42~58份 天茄子42~58份山黃皮41~57份藤黃37~53份石柑子22~3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川木通71~79份大薊70~78份苞薔薇根70~78份羅勒66~74份 馬齒覓65~73份苦瓜64~72份六方藤64~72份刺寥60~68份 降香56~64份寄馬粧51~59份茵陳48~56份瓦草46~54份 天爺子46~54份山黃皮45~53份藤黃41~49份石柑子26~34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川木通75份大薊74份苞薔薇根74份羅勒70份 馬齒覓69份苦瓜68份六方藤68份刺寥64份 降香60份寄馬樁55份茵陳52份瓦草50份 天爺子50份山黃皮49份藤黃45份石柑子30份。
5.—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川木通、苞薔薇根、羅勒、馬齒莧、寄馬樁和石柑子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1.13的稠膏,備用; (2)將大薊、苦瓜、刺寥和茵陳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3)將六方藤和山黃皮洗凈,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 (4)將降香、瓦草、天茄子和藤黃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細粉混合,制成片劑,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
【文檔編號】A61P37/08GK103893509SQ201410158230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9日
【發明者】于燕霞, 張繼蓮, 丁洪珍 申請人:于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