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310916閱讀:380來源:國知局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黃芩、大黃、梔子、菌陳、龍膽草、黃柏、云芝、螃蜞菊、田基黃等三十多種中藥組分;輔料為昆布和葶藶子熬制的藥水或者為雞血,輔料的作用在于輔助主料藥粉制成中藥膏劑。本發明的中藥,制備和使用方法簡便、臨床應用安全、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本發明的中藥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肝細胞變性,促進肝細胞再生,同時具有糾正白球蛋白倒置的作用,能根治各種肝病。本發明的中藥對各種肝病的治愈率高達90%以上,并使乙肝轉陰率達85%以上,且治愈后不復發。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肝病是指發生在肝臟的病變,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肝癌、酒精肝等多種 肝病,是一種常見的危害性極大的疾病。
[0003]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體內物質能量代謝的中心站。據估計,在肝臟中發生 的化學反應有500種以上。首先它分泌膽汁,幫助消化;它把吸收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質供 給機體能量,讓我們能夠精力充沛的完成一天的工作;它能貯藏和燃燒體內的脂肪,控制體 型;它是脂溶性維生素的貯存器官;它還能夠氧化、還原、分解體內的毒素,吞噬不小心吃 入體內的細菌,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實驗證明,動物在完全摘除肝臟后即使給與相應的 治療,最多也只能存活五十多個小時,這說明肝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比不可少的重要器官。
[0004] 肝臟對人體至關重要,但是到目前為止,現有的治療肝病的藥物,不能很好的治療 肝病,治標不治本,治愈率低,轉陰率低,且易復發。


【發明內容】

[0005]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顯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 治療肝病的中藥組合物。
[0006]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主料包括:當歸5~15 份、黃芩3~15份、大黃3~15份、桅子3~15份、菌陳1(Γ15份、龍膽草:Γ12份、黃柏6~15份、 云芝ΚΓ30份、金錢草6~15份、柴胡6~10份、黃菊1(Γ15份、大青葉1(Γ15份、蒲公英1(Γ30 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螃蜞菊3(Γ120份、山豆根6?10份、垂盆草ΚΓ30份、敗醬草ΚΓ30 份、枳實3?10份、厚樸3?10份、沉香1?3份、貫眾1(Γ15份、三棱3?10份、莪術3?10份、山 慈菇:Γ6份、吳茱萸1. 5飛份;樹舌1(Γ30份、芥子3(Γ60份、雄黃0. 3?0. 9份、冰片0. 5?1 份、三七:Γ10份、田基黃:Γ10份;所述輔料為:5(Γ120份昆布和5(Γ120份葶藶子或6(Γ300 份雞血。
[0007] 優選的,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主料包括:當歸8~12份、黃芩5~12份、大黃5~12 份、桅子5~12份、菌陳12~15份、龍膽草5~10份、黃柏8~12份、云芝15~25份、金錢草8~13 份、柴胡8~10份、黃菊12~15份、大青葉12~15份、蒲公英15~25份、白花蛇舌草2(Γ25份、 螃蜞菊50~100份、山見根8~10份、垂盆草15~25份、敗醬草15~25份、積實5~8份、厚樸5~8 份、沉香f 3份、貫眾12?15份、三棱51份、莪術51份、山慈菇:Γ5份、吳茱萸21份;樹 舌15?25份、芥子40?50份、雄黃0. 4?0. 6份、冰片0. 5?0. 7份、三七5?8份、田基黃5?8份; 所述輔料為:8(Tl00份昆布和8(Tl00份葶藶子或18(Γ230份雞血。
[0008] 優選的,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主料包括:當歸10份、黃芩9份、大黃9份、桅子9 份、菌陳13份、龍膽草8份、黃柏11份、云芝20份、金錢草12份、柴胡8份、黃菊13份、大 青葉13份、蒲公英20份、白花蛇舌草18份、螃蜞菊75份、山豆根8份、垂盆草20份、敗醬 草20份、枳實7份、厚樸7份、沉香2份、貫眾13份、三棱7份、莪術7份、山慈菇5份、吳茱 萸3份;樹舌20份、芥子45份、雄黃0. 6份、冰片0. 6份、三七7份、田基黃7份;所述輔料 為:90份昆布和90份葶藶子或200份雞血。
[0009] 所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料藥物 組合物; 2) 向所述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雞血制成中藥膏劑。
[0010] 或者,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料藥物 組合物; 2) 稱取昆布和葶藶子,并加入水,水的重量為昆布和葶藶子總重量的2~3倍,加熱熬 制,至水的量減少為加入量的三分之二,得輔料藥水;向所述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所述輔 料藥水制成中藥膏劑。
[0011]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補血活血。
[0012]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肝胃心大腸,用于胃腸積滯、大便秘結、濕熱瀉痢,用于清熱 瀉火、涼血祛瘀。
[0013] 黃芩,味苦性寒,用于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安胎。
[0014] 菌陳,味苦性微寒,歸脾胃膀胱經,用于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下肝膽之火。
[0015] 桅子,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胃,用于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保肝利膽。
[0016] 龍膽草,味苦性寒,用于瀉肝膽之火。
[0017] 黃柏,味苦性寒,歸肝腎大腸,用于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0018] 云芝,味甘性寒,歸肺脾經,用于清熱、解毒、消炎、抗癌、保肝。
[0019] 金錢草,味甘微辛,性涼,歸肝膽腎,用于利水通淋、除濕退黃、解毒消腫。
[0020]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用于和解退熱,疏肝解毒、升舉陽氣。
[0021] 黃菊,味苦性寒,歸肺肝經,用于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0022] 大青葉,味苦性寒,歸肝心胃,用于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0023] 蒲公英,味苦性寒,歸肝胃,用于清熱解毒、消痛散結。
[0024] 白花蛇舌草,味苦性微寒,歸肝心脾,用于清熱利濕、解毒活血。
[0025] 螃蜞菊,味苦甘性寒,用于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抗病毒。
[0026] 山豆根,味苦性寒,歸心肺大腸,用于清熱解毒、消腫利喉、止痛、牙齦腫痛、黃疸下 痢。
[0027] 垂盆草,味甘性涼,歸肝脾,用于清熱解毒。
[0028] 敗醬草,味苦性寒,用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排膿。
[0029] 枳實,味苦性微寒,歸脾胃肝,用于積滯內停、大便秘結等。
[0030] 厚樸,味苦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用于行氣導滯。
[0031] 沉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用于行氣止痛、降逆調中、溫腎納氣。
[0032] 貫眾,味苦性寒,歸肝胃,用于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驅蟲。
[0033] 三棱,味苦性平,歸肝脾,用于破血祛瘀、行氣止痛。
[0034] 莪術,味辛性溫,歸肝脾,用于破血祛瘀、行氣止痛。
[0035] 山慈菇,味苦性寒、歸肝胃,用于清熱解毒、消痛抗腫瘤。
[0036] 吳茱萸,味辛性溫,歸脾胃,用于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0037] 樹舌,味微苦,性平,入脾胃,開郁利膈。
[0038] 芥子,味微苦,性溫,歸肺,用于破腹中冷氣、散結通絡止痛。
[0039]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用于止血、化瘀止痛、消腫定痛。
[0040] 田基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肝脾,用于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消腫散瘀。
[0041] 雞血,味咸性平,用于祛風、活血、通絡。
[0042] 葶藶子,歸肺心肝胃膀胱經,味辛苦、性寒,用于瀉肺降氣、祛痰平喘、利水消腫。
[0043] 昆布,味咸性寒,歸肝胃腎經,用于消痰軟堅、利水退腫。
[0044] 使用方法:制成中藥膏劑,貼在肝區,每次貼4小時,藥物經皮膚吸收到達病變部 位,拿掉后用清水洗凈,五日一次,每次10(Tl20g,30天為一療程。
[0045] 禁忌:孕婦禁用;用藥期間忌煙、酒、生蔥、生蒜、辛辣刺激性食物。
[004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是通過皮膚吸收的外用藥,內含三十多種藥材,可以清熱解毒、 下肝膽之火、涼血利尿;可散發腹內冷氣、活血化瘀;可補血養精、行氣行血、提高免疫力。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肝細胞變性,促進肝細胞再生,還可糾正白 球蛋白倒置,具有護肝、降酶退黃、清除病毒的作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能根治急慢性肝 炎、重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酒精肝、藥物肝、乙肝等肝病,同時本發明的中藥組合 物對肝炎、肝硬化、肝細胞壞死而導致的腎功能不全、腎損傷、腎小管壞死也有很好的治療 作用。
[0047]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便于制備也便于使用,專用于肝病,臨床應用安全,外服不 刺激內臟。本發明的中藥通過各組分的合理配伍提高了療效,改變或緩和了藥性,消除了藥 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使性味偏盛的藥物緩和,療效顯著,有效成分吸收多,對治療肝病有較 好的治療或緩解癥狀的作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各種肝病的治愈率高達90%以上,并 使乙肝轉陰率達85%以上,且治愈后不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48]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 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 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 圍。

【具體實施方式】 [0049]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5g、黃芩3g、大黃3g、桅子 3g、菌陳l〇g、龍膽草3g、黃柏6g、云芝10g、金錢草6g、柴胡6g、黃菊10g、大青葉10g、蒲公 英l〇g、白花蛇舌草15g、螃蜞菊30g、山豆根6g、垂盆草10g、敗醬草10g、積實3g、厚樸3g、 沉香lg、貫眾l〇g、三棱3g、莪術3g、山慈燕3g、吳茱萸1. 5g ;樹舌10g、芥子30g、雄黃0. 3g、 冰片0. 5g、三七3g、田基黃3g ;輔料為60g昆布和60g葶藶子。
[0050]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Β稱取60g昆布和60g葶藶子,并加入150g水,加熱熬制,直至水的量減少為原加入量 的三分之二,得到輔料藥水; C向步驟A所得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所得輔料藥水并制成中藥膏劑。
[0051] 實施例2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15g、黃芩15g、大黃15g、 桅子15g、菌陳15g、龍膽草12g、黃柏15g、云芝30g、金錢草15g、柴胡10g、黃菊15g、大青葉 15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螃蜞菊120g、山豆根10g、垂盆草30g、敗醬草30g、枳實 l〇g、厚樸l〇g、沉香3g、貫眾15g、三棱10g、莪術10g、山慈燕6g、吳茱萸5g ;樹舌30g、芥子 60g、雄黃0. 9g、冰片lg、三七10g、田基黃10g ;輔料為120g昆布和120g葶藶子。
[0052]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Β稱取120g昆布和120g葶藶子,并加入500g水,加熱熬制,直至水的量減少為原加入 量的三分之二,得到輔料藥水; C向步驟A所得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所得輔料藥水并制成中藥膏劑。
[0053] 實施例3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8g、黃芩5g、大黃5g、桅子 5g、菌陳12g、龍膽草5g、黃柏8g、云芝15g、金錢草8g、柴胡8g、黃菊12g、大青葉12g、蒲公 英15g、白花蛇舌草20g、螃蜞菊50g、山豆根8g、垂盆草15g、敗醬草15g、積實5g、厚樸5g、 沉香lg、貫眾12g、三棱5g、莪術5g、山慈燕3g、吳茱萸2g ;樹舌15g、芥子40g、雄黃0. 4g、 冰片0. 5g、三七5g、田基黃5g ;輔料為85g昆布和85g葶藶子。
[0054]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Β稱取85g昆布和85g葶藶子,并加入400g水,加熱熬制,直至水的量減少為原加入量 的三分之二,得到輔料藥水; C向步驟A所得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所得輔料藥水并制成中藥膏劑。
[0055] 實施例4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12g、黃芩12g、大黃12g、 桅子12g、菌陳15g、龍膽草10g、黃柏12g、云芝25g、金錢草13g、柴胡10g、黃菊15g、大青葉 15g、蒲公英25g、白花蛇舌草25g、螃蜞菊100g、山豆根10g、垂盆草25g、敗醬草25g、枳實 8g、厚樸8g、沉香3g、貫眾15g、三棱8g、莪術8g、山慈燕5g、吳茱萸4g ;樹舌25g、芥子50g、 雄黃0. 6g、冰片0. 7g、三七8g、田基黃8g ;輔料為230g雞血。
[0056]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B向步驟A所得的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230g健康雞血,并制成中藥膏劑。
[0057] 實施例5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l〇g、黃芩9g、大黃9g、桅 子9g、菌陳13g、龍膽草8g、黃柏llg、云芝20g、金錢草12g、柴胡8g、黃菊13g、大青葉13g、 蒲公英20g、白花蛇舌草18g、螃蜞菊75g、山豆根8g、垂盆草20g、敗醬草20g、枳實7g、厚 樸7g、沉香2g、貫眾13g、三棱7g、莪術7g、山慈菇5g、吳茱萸3g ;樹舌20g、芥子45g、雄黃 0· 6g、冰片0· 6g、三七7g、田基黃7g ;輔料為205g雞血。
[0058]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Β向步驟Α所得的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205g健康雞血,并制成中藥膏劑。
[0059] 實施例6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llg、黃芩9g、大黃9g、桅 子9g、菌陳13g、龍膽草8g、黃柏llg、云芝20g、金錢草15g、柴胡8g、黃菊13g、大青葉13g、 蒲公英20g、白花蛇舌草18g、螃蜞菊100g、山豆根8g、垂盆草20g、敗醬草20g、枳實7g、厚 樸7g、沉香2g、貫眾13g、三棱7g、莪術8g、山慈菇5g、吳茱萸3g ;樹舌20g、芥子45g、雄黃 0. 4g、冰片0. 5g、三七7g、田基黃7g ;輔料為190g雞血。
[0060]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Β向步驟Α所得的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190g健康雞血,并制成中藥膏劑。
[0061] 實施例7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13g、黃芩llg、大黃9g、桅 子10g、菌陳13g、龍膽草8g、黃柏llg、云芝20g、金錢草15g、柴胡8g、黃菊13g、大青葉13g、 蒲公英20g、白花蛇舌草18g、螃蜞菊110g、山豆根8g、垂盆草20g、敗醬草20g、枳實7g、厚 樸7g、沉香2g、貫眾13g、三棱7g、莪術8g、山慈菇5g、吳茱萸3g ;樹舌20g、芥子55g、雄黃 0. 3g、冰片0. 5g、三七7g、田基黃7g ;輔料為200g雞血。
[0062]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Β向步驟Α所得的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200g健康雞血,并制成中藥膏劑。
[0063] 實施例8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包括主料和輔料,其中主料包括:當歸llg、黃芩l〇g、大黃9g、桅 子9g、菌陳13g、龍膽草8g、黃柏llg、云芝20g、金錢草16g、柴胡10g、黃菊15g、大青葉13g、 蒲公英20g、白花蛇舌草17g、螃蜞菊100g、山豆根8g、垂盆草20g、敗醬草20g、枳實7g、厚 樸7g、沉香lg、貫眾12g、三棱8g、莪術6g、山慈燕7g、吳茱萸3g ;樹舌20g、芥子53g、雄黃 0. 4g、冰片0. 6g、三七7g、田基黃7g ;輔料為200g雞血。
[0064] 該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A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按重量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 料藥物組合物; Β向步驟Α所得的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200g健康雞血,并制成中藥膏劑。
[0065] 臨床觀察 本發明于2009年至今對300例肝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其中乙肝患者包括103例),年 齡20歲到75歲,病程1?20年不等。
[0066] 治療方法:制成中藥膏劑,貼在肝區,每次貼4小時,藥物經皮膚吸收到達病變部 位,拿掉后用清水洗凈,五日一次,每次10(Tl20g,30天為一療程。
[0067]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
[0068] "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0069] "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0070] "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
[0071] 治療效果 臨床治愈279例(包括91例乙肝轉陰),占93%,其中,顯效11例,占3. 67% ;有效7例, 占2. 33% ;無效3例,占1% ;總有效率99%,乙肝轉陰率為88. 35%。
[0072] 典型病例: 1.胡某,女,25歲,患小三陽。在外治療效果不理想,使用本發明實施例4所制中藥膏 齊U,五日一次,每次1〇〇克,貼在肝區皮膚處,每次貼4個小時,30天為一療程,用藥八個療程 后治愈,多次去醫院化驗,均為陰性。
[0073] 2.尹某,男,47歲,患肝硬化,在外治療效果不理想,使用本發明實施例5所制中藥 膏劑,五日一次,每次120克,貼在肝區皮膚處,每次貼4個小時,30天為一療程,用藥六個療 程治愈。
[0074] 3.郭某,男,41歲,患酒精肝,使用本發明實施例3所制中藥膏劑,五日一次,每次 110克,貼在肝區皮膚處,每次貼4個小時,30天為一療程,用藥六個療程治愈。
[0075] 4.黃某,女,33歲,患慢性肝炎,使用本發明實施例6所制中藥膏劑,五日一次,每 次100克,貼在肝區皮膚處,每次貼4個小時,30天為一療程,用藥三個療程治愈。
[0076] 5.張某,男,60歲,患急性肝炎,使用本發明實施例2所制中藥膏劑,五日一次,每 次100克,貼在肝區皮膚處,每次貼4個小時,30天為一療程,用藥2個療程治愈。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主料包 括:當歸5~15份、黃芩3~15份、大黃3~15份、桅子3~15份、菌陳1(Γ15份、龍膽草:Γ12份、 黃柏6~15份、云芝1(Γ30份、金錢草6~15份、柴胡6~10份、黃菊1(Γ15份、大青葉1(Γ15 份、蒲公英1(Γ3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螃蜞菊3(Γ120份、山豆根6~10份、垂盆草1(Γ30 份、敗醬草ΚΓ30份、枳實:Γ10份、厚樸:Γ10份、沉香f 3份、貫眾1(Γ15份、三棱:Γ10份、 莪術:Γ10份、山慈菇:Γ6份、吳茱萸1. 5飛份;樹舌1(Γ30份、芥子3(Γ60份、雄黃0. 3?0. 9 份、冰片0. 5?1份、三七3?10份、田基黃:Γ10份;所述輔料為:5(Γ120份昆布和4(Γ120份 葶藶子或6(Γ300份雞血。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主料包 括:當歸8~12份、黃芩5~12份、大黃5~12份、桅子5~12份、菌陳12~15份、龍膽草5~10份、 黃柏8?12份、云芝15?25份、金錢草8?13份、柴胡8?10份、黃菊12?15份、大青葉12?15份、 蒲公英15~25份、白花蛇舌草20~25份、螃蜞菊50~100份、山見根8~10份、垂盆草15~25份、 敗醬草15?25份、枳實51份、厚樸51份、沉香f 3份、貫眾12?15份、三棱51份、莪術 5?8份、山慈菇:Γ5份、吳茱萸2?4份;樹舌15?25份、芥子4(Γ50份、雄黃0. Γ0. 6份、冰片 0. 5、. 7份、三七5?8份、田基黃5?8份;所述輔料為:8(Γ100份昆布和8(Γ100份葶藶子或 180?230份雞血。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主料包 括:當歸10份、黃芩9份、大黃9份、桅子9份、菌陳13份、龍膽草8份、黃柏11份、云芝20 份、金錢草12份、柴胡8份、黃菊13份、大青葉13份、蒲公英20份、白花蛇舌草18份、螃蜞 菊75份、山豆根8份、垂盆草20份、敗醬草20份、枳實7份、厚樸7份、沉香2份、貫眾13 份、三棱7份、莪術7份、山慈菇5份、吳茱萸3份;樹舌20份、芥子45份、雄黃0. 6份、冰片 0. 6份、三七7份、田基黃7份;所述輔料為:90份昆布和90份葶藶子或200份雞血。
4.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驟: 1) 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料藥物 組合物; 2) 向所述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雞血制成中藥膏劑。
5.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驟: 1) 將各主料成分粉碎并分別過6(Γ80目篩,稱取各主料成分并混合均勻得到主料藥物 組合物; 2) 稱取昆布和葶藶子,并加入水,水的重量為昆布和葶藶子總重量的2~3倍,加熱熬 制,至水的量減少為加入量的三分之二,得輔料藥水;向所述主料藥物組合物中加入所述輔 料藥水制成中藥膏劑。
【文檔編號】A61P1/16GK104138570SQ201410282199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3日
【發明者】張保福, 戚鳳娥 申請人:張保福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