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306317閱讀:3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
(二)
背景技術
肝病是較為常見的疾病,如急慢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 炎、肝腹水、肝硬化、酒精肝等,其中有些肝病是很難治愈的,有的 還會有生命危險。目前,治療肝病的藥物有多種,但其效果均不甚理 想,療效長,治愈率低,有的效果雖然可以,需配合多種方法綜合治 療,副作用較強,比如有些藥孕婦就不能服用。這使得肝病至今仍然 是一種常見的疑難病癥。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組成簡單,配伍科 學,療效好的治療肝病的中藥。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殊之處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組成當歸6-12份、川芎6-10份、白術10-15份、茵陳蒿8-12 份、田基黃10-15份、延胡索4-8份、杜仲6-15份、龍膽3-6份、 雞內金6-10份、板藍根10-15份、甘草3-6份。
其優選重量配比為當歸9份、川芎8份、白術12份、茵陳蒿 10份、田基黃12份、延胡索6份、杜仲10份、龍膽5份、雞內金 8份、板藍根12份、甘草5份。
本發明所述中藥為湯劑。將各原料清洗干凈,置于冷水中浸泡IO 分鐘,上火,武火至沸后中中火煮20分鐘,煎煮兩遍混合,分早晚 兩次溫服。
下面為本發明所用各原料的藥用性能分析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治血虛諸癥,月經不
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
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 經,產后瘀滯腹痛,癥瘕腫塊,胸脅疼痛,頭痛眩暈,風寒濕痹,跌 打損傷,癰疽瘡瘍;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氣虛脫之乏力, 食少腹脹,泄瀉,便秘,水飲內停之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寒 濕痹,身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
田基黃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治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腸 癰,肺癰,癰癤腫毒,乳蛾,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延胡索活血,利氣,止痛。主治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 產后瘀阻,跌撲腫痛;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陽痿,尿頻,小 便余瀝,風濕痹痛,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
龍膽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主治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 聾耳腫,口苦脅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帶下,熱病驚 風抽搐;
雞內金健脾胃,消食積,化石。主治食積,泄瀉,小兒疳積, 膽石癥,石淋,砂淋,癥瘕經閉,喉痹乳蛾,牙疳口瘡;
板藍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主治風熱感冒,流感,流腦, 乙腦,大頭瘟疫,爛喉丹痧,丹毒,痄腮,咽喉腫痛,黃疸,水痘, 麻疹;
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主治咽喉腫痛,癰瘡 腫毒,小兒胎毒,及藥物、事物中毒。
配方中,茵陳蒿、板藍根、田基黃用于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利 于殺菌消炎;加配茵陳蒿、板藍根、田基黃用于補血活血,行氣開郁、 祛風止痛,利于調節人體血氣暢通;再配白術、杜仲、龍膽、雞內金用 于健脾益氣,補肝腎,強筋骨,利于疏肝利膽;加用甘草用于清熱解 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緩解藥物的毒性和烈性。
本發明的有效成分可平肝解毒,有效清除肝臟內堆積的毒素,有效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可有效治療急慢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 丙型肝炎、肝腹水、肝硬化、酒精肝等。
本發明用于臨床試驗,患者共計643名,其中男患者314人,女 患者329人,年齡最大72歲,最小5歲,治愈率為92.22%,總有效 率99.56%,效果顯著。所有患者均無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表現。
典型病例-
(1) 張燕國,男,17歲,山東菏澤市單縣高韋莊鎮人,2000年 4月患急性黃疸型肝炎,多次因情志不舒或過勞而癥狀加重,多次檢 查肝功能均異常,經幾家醫院醫療仍未見療效,自2004年5月用本 發明的藥物治療,3個月后徹底治愈多年的疾病,至今無復發。
(2) 李敏,女,64歲,山東菏澤市鄄城縣鄭營鄉人,03年7月 患乙型肝炎大三陽、面黃肌瘦、全身乏力,曾到各大醫院治療,未見 療效,于2005年9月用本發明藥物一個月后,臨床癥狀消失,至今 無復發。
(3) 楊繼榮,男,32歲,山東菏澤市曹縣曹城鎮人,2001年1 月患肝炎,全身浮腫,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尿黃,經多方醫治無效, 2004年3月服用本發明中藥3個月,癥狀消失,至今無復發。
本發明見效快,療效好,治愈率高,不易復發且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取當歸6g、川芎6g、白術10g、茵陳蒿8g、田基黃10g、延 胡索4g、杜仲6g、龍膽3g、雞內金6g、板藍根10g、甘草3g, 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用水煎制成湯劑。
用法用量用上述原料用冷水下藥,浸泡10分鐘后上火,武火 至沸后用中火煮20分鐘,倒出煎湯,煎煮兩遍混合,分早晚兩次溫 服。
實施例2:
取當歸12g、川芎10g、白術15g、茵陳蒿12g、田基黃15g、 延胡索8g、杜仲15g、龍膽6g、雞內金10g、板藍根15g、甘草6g, 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用水煎制成湯劑。用法用量用上述原料用冷水下藥,浸泡10分鐘后上火,武火 至沸后用中火煮20分鐘,倒出煎湯,煎煮兩遍混合,分早晚兩次溫 服。
實施例3:
取當歸9g、川芎8g、白術12g、茵陳蒿10g、田基黃12g、延 胡索6g、杜仲10g、龍膽5g、雞內金8g、板藍根12g、甘草5g, 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用水煎制成湯劑。
用法用量用上述原料用冷水下藥,浸泡10分鐘后上火,武火 至沸后用中火煮20分鐘,倒出煎湯,煎煮兩遍混合,分早晚兩次溫 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當歸6-12份、川芎6-10份、白術10-15份、茵陳蒿8-12份、田基黃10-15份、延胡索4-8份、杜仲6-15份、龍膽3-6份、雞內金6-10份、板藍根10-15份、甘草3-6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 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當歸9份、川芎8份、白術12份、茵陳蒿10份、田基黃12份、 延胡索6份、杜仲10份、龍膽5份、雞內金8份、板藍根12 份、甘草5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藥為湯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當歸、川芎、白術、茵陳蒿、田基黃、延胡索、杜仲、龍膽、雞內金、板藍根、甘草按一定重量配比組成。本發明見效快,療效好,治愈率高,不易復發且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00GK101606984SQ200910017409
公開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4日
發明者劉昌州 申請人:劉昌州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