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制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人參10-20克、胡桃仁10-20克、桑葚10-20克、鹿茸10-20克、肉蔻5-10克、炒皂礬8-12克、石斛8-15克、當歸10-20克、仙鶴草8-12克、巴戟天5-10克、枸杞10-20克、鎖陽8-12克。諸藥共健溫補脾腎、益氣養血,活血化瘀,利水通絡,回陽固脫之功效。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副作用的優勢。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中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可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發生障礙所致的一種貧血,簡稱"再 障"。據國內21省(市)自治區的調查,年發病率為0.74/10萬人口,其中慢性再障發病率 為0. 60/10萬人口,急性再障為0. 14/10萬人口;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男性 發病率略高于女性。
[0003] 再生障礙性貧血臨床上以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所致的貧血、感染和出血 為特征。貧血會導致身體不適、面頰蒼白等其它病征;血小板減少會提高患者身體出血及瘀 斑的風險;白血球減少會提商患者身體受:感染的風險。
[0004] 目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多為支持療法,治療目的就是為了恢復或促進 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主要采用輸注紅細胞和血小板以維持血細胞計數。但是反復輸血會引 發輸血型血色病;而僅采用G-CSF、ΕΡ0等造血生長因子對再障患者行促造血治療,臨床無 顯著效果。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方面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療效 顯著、安全可靠、治愈率高且無任何副作用的中藥制劑。
[0006]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07] 人參10-20克、胡桃仁10-20克、桑葚10-20克、鹿茸10-20克、肉蘧5-10克、炒皂 礬8-12克、石斛8-15克、當歸10-20克、仙鶴草8-12克、巴戟天5-10克、枸杞10-20克、鎖 陽8-12克。
[0008] 作為這一種優化方案:
[0009]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0] 人參10克、胡桃仁10克、桑葚10克、鹿茸10克、肉蘧5克、炒皂礬8克、石斛8克、 當歸10克、仙鶴草8克、巴戟天5克、枸杞10克、鎖陽8克。
[0011] 作為這一種優化方案:
[0012]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3] 人參15克、胡桃仁15克、桑葚15克、鹿茸15克、肉蘧8克、炒皂礬10克、石斛12 克、當歸15克、仙鶴草10克、巴戟天8克、枸杞15克、鎖陽10克。
[0014] 作為這一種優化方案:
[0015] 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6] 人參20克、胡桃仁20克、桑葚20克、鹿茸20克、肉蘧10克、炒皂礬12克、石斛15 克、當歸20克、仙鶴草12克、巴戟天10克、枸杞20克、鎖陽12克。
[0017] 上述中藥制劑的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混合后,按照傳統煎制 中藥的方法取其藥汁,每日1劑,分2?3次口服。7劑為1療程。
[0018] 上述中藥制劑的原料中藥:
[0019] 人參,性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心、腎經,氣雄體潤,升多于降。乃名貴藥材 之一,具有補氣固脫,健脾益肺,寧心益智,養血生津之功效。
[0020] 胡桃仁,味甘,性溫;歸腎、肺、大腸經。具有補腎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之功效。
[0021] 桑葚,味甘酸,性寒;歸肺、肝、腎、大腸經。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發明目,止 渴解毒之功效。
[0022] 鹿茸,味甘、咸,性溫;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腎陽,強益精血,強筋壯骨之功效。
[0023] 肉蘧,味辛,性溫;歸脾、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溫中行氣之功效。
[0024] 炒皂礬,味酸,性涼;歸肝、脾經。具有燥濕化痰,解毒殺蟲之功效。
[0025] 石斛,味甘,性微寒;歸胃經、腎經。具有養胃生津,滋陰除熱之功效。
[0026] 當歸,味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止痛潤腸之功效。
[0027] 仙鶴草,味苦、澀,性平;歸肺、肝、脾經。具有收斂止血,補虛止痢之功效。
[0028]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溫;歸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祛風除濕之功效。
[0029] 枸杞,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明目,溫補脾腎,回陽固脫之功 效。
[0030] 鎖陽,味甘,性溫;歸肝、腎、大腸經。具有滋補腎陽,強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效。
[0031] 現代醫學認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屬于中醫"虛勞"、"血證"、"溫熱"等概念范疇。人 體內的氣血主要來源于脾胃水各精微和腎中精氣。脾虛生化無權,則精髓不充;腎虛精氣虧 損,則血緣不充。治療的關鍵在于以補益脾腎為本,以祛除病邪為標。
[0032] 本發明中藥制劑中,人參、桑葚、鹿茸、巴戟天、枸杞、鎖陽六藥共伍,能滋補腎陽, 健脾益肺,養血生津,扶正固本,可有效改善脾腎兩虧,此為治療本病之本;胡桃仁、當歸可 補血活血,潤腸通便;肉蘧、仙鶴草可補虛止瀉,溫中行氣,斂血止血;炒皂礬、石斛可養胃 生津,燥濕化痰,滋陰除熱;眾藥祛除體內邪毒,以治療本病之標;諸藥共奏補腎健脾、清熱 解毒、活血化瘀、益氣生血等功效,雙管齊下、標本兼治,有效治療急、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0033] 為進一步考察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我們選擇了 100例再生障礙性貧 血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病例均為門診或住院的CAA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齡 22?55歲。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22?55歲,對照 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23?5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 差異。
[0034] 療效標準(按照1987年我國確定再障診斷標準):
[0035] 顯效:貧血、出血癥狀消失,血紅蛋白男性120g/L,女性100g/L,白細胞4. 0X109/ L,血小板80X 109/L以上,隨訪一年無復發者。
[0036] 有效:貧血、出血癥狀消失,血紅蛋白男性120g/L,女性100g/L,白細胞3. 5X109/ L,血小板有一定程度恢復,隨訪3個月病情穩定或持續好轉中。
[0037] 無效:貧血、出血癥狀等臨床癥狀無改善或改善甚微。
[0038] 治療方法:
[0039] 治療組服用實施例2的中藥制劑,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1劑,分2?3次口服。7 劑為1療程。對照組口服市場上現有的康力龍片,每次2?4mg,一日3次。兩組療程均為 6個月。治療過程中主要觀察患者有無乏力、氣短、出血等一般情況,輸血次數與時間、肝功 能及血象(含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等變化,以此評價療效。
[0040] 療效結果:
[0041] 統計各組患者癥狀緩解情況見表1。治療后,治療組顯效38例(76. 0% ),有效8 例(16. 0% ),總有效率達到92. 0% ;對照組顯效31例(62. 08% ),有效8例(16. 0% ),總 有效率為78.0% ;
[0042]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后的療效對照結果表
[0043]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藥原材料組成: 人參10-20克、胡桃仁10-20克、桑葚10-20克、鹿茸10-20克、肉蘧5-10克、炒皂礬 8-12克、石斛8-15克、當歸10-20克、仙鶴草8-12克、巴戟天5-10克、枸杞10-20克、鎖陽 8-12 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人參10克、胡桃仁10克、桑葚10克、鹿茸10克、肉蘧5克、炒皂礬8克、石斛8克、當 歸10克、仙鶴草8克、巴戟天5克、枸杞10克、鎖陽8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人參15克、胡桃仁15克、桑葚15克、鹿茸15克、肉蘧8克、炒皂礬10克、石斛12克、 當歸15克、仙鶴草10克、巴戟天8克、枸杞15克、鎖陽10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 原材料組成: 人參20克、胡桃仁20克、桑葚20克、鹿茸20克、肉蘧10克、炒皂礬12克、石斛15克、 當歸20克、仙鶴草12克、巴戟天10克、枸杞20克、鎖陽12克。
【文檔編號】A61K36/8984GK104096082SQ201410353568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7日
【發明者】王永欣 申請人:王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