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較為常見的血液系統疾病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貧血、感染及出血。其發病機制尚未得到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綜合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微環境(土壤)破壞、造血干/祖細胞(種子)缺陷及免疫功能異常(蟲子)有關,繼而導致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血三系”顯著下降。其中慢性再障的臨床發病率較高,具有病程長,病情易反復纏綿的特點,較難得到完全根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其相關治療,目前主要集中于對免疫調節劑(環孢霉素A)、雄激素等的使用。西藥治療慢性再障,因治療時間長,患者經濟負擔重,副作用大(如肝腎功能損害,性激素紊亂,女性男性化,消化道不適等),影響和限制了疾病的治療,同時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負擔。有效的長期中藥治療可以減少上述不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0003]慢性再障中醫治療主要從“腎”論治已貫穿10余年,分為腎陰虛、腎陽虛、腎陰陽兩虛3型,目前有關慢性再障的中藥治療,各地學者報道具有較高的有效率,在60%-90%不等,并具有副作用小,經濟等優勢。而慢性再障病程迀延,“久病必瘀”、“久病必虛”,瘀不化去,阻于髓骨,則阻礙造血生精,所謂“舊血不去,新血不生”;而一旦感觸外界邪毒,病情易反復甚至可轉為危重(重型再障II型)。臨床實踐中我們常可發現,多數患者病情在補腎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能夠得到顯著改善,但其療效有時會存在瓶頸現象,即部分患者血象難以再進一步提高,處于平臺期。盡管此平臺下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得到一定保證,但仍存在著易感受外邪的高風險,如何更好地突破該局限,更大程度上提高補腎法的臨床療效,是我們現在和今后研究的重點所在。
[0004]任何治療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盡量提高臨床療效,盡管慢性再障“從腎論治”的主軸已貫穿多年,但仍有可發展的空間,不應拘泥。“益腎生血、補腎活血”法是我們長期臨床實踐的經驗總結,若在此基礎上,結合經驗方藥的運用和驗證,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將有利于拓展慢性再障的治療思路,進一步促進中醫藥在該疾病中的研究應用,助于臨床療效的提尚。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起到促進補腎活血的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配方,其第二目的是煎煮適當,能最大發揮藥效。
[0006]為了實現上述的第一個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組合物,組合物組成為黃芪45-50份,熟地黃12- 15份,肉桂3-5份,補骨脂10-12份,淫羊藿8-10份,杜仲10-12份,山茱萸10-15份,淮山藥15-22份,枸杞子10-15份,制首烏10-12份,黃精10-15份,當歸10-12份,赤芍8_10份,桃仁4_6份,雞血藤10-12份。
[0007]作為優選方案,中草藥組合物外還包括以下的組分:先煎半小時的淡附片4份。
[0008]為了實現上述的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中草藥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將以上中草藥組合物包好用水浸泡lh后,倒入先煎半小時的淡附片4份,中火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lh,合并兩次煎煮液進行過濾,濾液加入單獨煎煮的三七3份。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配方以補腎活血為原則,自擬“活血補腎方”中藥復方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研究發現該復方可明顯提高該疾病的療效,在改善中醫癥候及調節免疫方面效果顯著;本研究在此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補腎活血中藥復方,自擬“活血補腎方”。突破傳統中醫關于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滋陰補腎、溫陽補腎”法則,通過隨機、對照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可顯著提高該疾病療效;通過系統的研究,課題組發現補腎活血復方中藥可重塑患者機體免疫、改善造血組織微循環;本發明依托2011年國家中醫行業專項“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致重因素中醫干預方案的研究”(201107001-14),2009年浙江省重大疾病平臺項目“益腎生血方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研究”(2009ZDJB01-07)及2012年麗水市人民醫院萌芽基金“‘補腎活血法’聯合西藥在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中的治療優勢和機制研究”(2012MY13)等多個項目,突破中醫在該疾病的傳統方法,以補腎、活血為治療原則,自擬“活血補腎方”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觀察其療效并探討其潛在機制,效果非常明顯。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11]實施例1
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組合物,藥物組成為黃芪50g,熟地黃15g,肉桂3g,補骨脂12g,淫羊藿8g,杜仲12g,山茱萸15g,淮山藥15g,枸t己子15g,制首烏12份,黃精15g,當歸10g,赤芍10g,桃仁6g,雞血藤10g,湯內還包括以下的組分:先煎半小時的淡附片4g,將以上藥物包好用水浸泡lh后,倒入淡附片,中火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lh,合并兩次煎煮液進行過濾,濾液加入單獨煎煮的三七3g。得到200ml左右的藥湯,分早晚2次餐前半小時口服,連續服用2個月為一個療程,服用3個療程共6個月,每2個療程間斷1周時間。
[0012]這樣配制主要是針對有活動性出血患者,活血藥如赤茍、桃仁、雞血藤劑量適當減少以防止出血加重,同時加大黃芪、補骨脂、山茱萸、淮山藥等益氣補腎藥物劑量以固本益氣止血。
[0013]實施例2
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組合物,藥物組成為黃芪45g,熟地黃13g,肉桂4g,補骨脂10g,淫羊藿9g,杜仲llg,山茱萸10g,淮山藥22g,枸t己子13g,制首烏llg,黃精13g,當歸llg,赤芍8g,桃仁4g,雞血藤10g。將以上藥物包好用水浸泡lh后,再倒入先煎半小時的淡附片4g,中火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lh,合并兩次煎煮液進行過濾,濾液加入單獨煎煮的三七3g,得到200ml左右的藥湯,分早晚2次餐前半小時口服,連續服用2個月為一個療程,服用3個療程共6個月,每2個療程間斷1周時間。
[0014]實施例3
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組合物,藥物組成為黃芪47g,熟地黃15份,肉桂3g,補骨脂llg,淫羊藿9g,杜仲llg,山茱萸12g,淮山藥18g,枸t己子14g,制首烏11份,黃精14g,當歸llg,赤芍9g,桃仁5g,雞血藤llg,湯內還包括以下的組分:先煎半小時的淡附片4g,將以上藥物包好用水浸泡lh后,倒入淡附片,中火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lh,合并兩次煎煮液進行過濾,濾液加入單獨煎煮的三七3g。得到200ml左右的藥湯,分早晚2次餐前半小時口服,連續服用2個月為一個療程,服用3個療程共6個月,每2個療程間斷1周時間。
[0015]患者在使用本藥方后,臨床療效觀察:
(1)患者使用本配方6個月后外周血細胞數值明顯上升,白細胞數值從
2.40±1.24X 109/L 升高至 4.05±1.62X 109/L 比,血紅蛋白從 68.57±26.59g/L 升高至95.25 ± 19.64g/L,血小板數值從 40.23 ± 20.01 X 109/L 提升至 72.65 ± 37.76 X 109/L,三系細胞升高明顯高于單純西藥治療組;
(2)患者使用本配方治療6個月后,患者外周血CD4+細胞較治療前增多,CD8+細胞較治療前減少,CD4+/CD8+比值較治療前升高,顯著高于西藥對照及傳統中藥治療組,提示其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
[0016](3)患者使用本配方治療后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治療前明顯下降,且以活血補腎方組和益氣補腎組的下降較對照組更明顯〔IFN- γ (ng/L): 21.62 ± 9.46、25.43±10.16 比 30.46±12.62,TNF-a (ng/L): 15.48 ± 12.50、17.43 ±9.86 比20.43±11.83,均 p< 0.05〕。
[0017](4)使用本配方治療慢性再障患者,其中醫癥候均較西藥對照組明顯改善,中醫癥候積分和同組治療前比較,W直分別<0.01。
[0018](5)患者使用本配方治療6個月后,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86.7%比66.7%,ρ< 0.01)。
[0019]從以上5點臨床觀察,可以比較直觀的比較出服用本中藥配方后,從心理機能上可以看出有明顯效果。
【主權項】
1.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組成為黃芪45-50份,熟地黃12- 15份,肉桂3-5份,補骨脂10-12份,淫羊藿8-10份,杜仲10-12份,山茱萸10-15份,淮山藥15-22份,枸杞子10-15份,制首烏10-12份,黃精10-15份,當歸10-12份,赤芍8-10份,桃仁4-6份,雞血藤10-12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草藥組合物外還包括以下的組分:先煎半小時的淡附片4份。3.—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中草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將以上中草藥組合物包好用水浸泡lh后,倒入先煎半小時的淡附片4份,中火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lh,合并兩次煎煮液進行過濾,濾液加入單獨煎煮的三七3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一種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組合物,組合物組成為黃芪45-50份,熟地黃12-15份,肉桂3-5份,補骨脂10-12份,淫羊藿8-10份,杜仲10-12份,山茱萸10-15份,淮山藥15-22份,枸杞子10-15份,制首烏10-12份,黃精10-15份,當歸10-12份,赤芍?8-10份,桃仁4-6份,雞血藤10-12份。突破中醫在該疾病的傳統方法,以補腎、活血為治療原則,自擬“活血補腎方”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草藥,觀察其療效并探討其潛在機制,效果非常明顯。
【IPC分類】A61K36/8969, A61P7/06
【公開號】CN105343518
【申請號】CN201510807855
【發明人】劉永華, 方炳木, 江錦紅, 章俏雷, 曲志剛, 馬光麗, 王笑秋, 王曉麗
【申請人】劉永華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