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藥物制備而成:黨參30g、黃芪30g、茯苓15g、白術15g、當歸12g、薏苡仁12g、白花蛇舌草12g、半枝蓮12g、阿膠9g、女貞子9g、蒼術9g、大腹皮9g、甘草6g。本發明對微小殘留白血病具有顯著的療效。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由中草藥制備而成的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藥物。
【背景技術】
[0002]微小殘留白血病,是指白血病經過有效的化療或骨髓移植,達到臨床和血液學的完全緩解,體內殘留微量白血病細胞的狀態。殘留白血病細胞的再度增殖和播散,是白血病復發、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白血病治療主要靠維持化療或骨髓移植,但絕大多數白血病患者仍難避免復發死亡,故尋找有效的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方法及藥物,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藥物制備而成:黨參30g、黃芪30g、茯苓15g、白術15g、當歸12g、薏苡仁12g、白花蛇舌草12g、半枝蓮12g、阿膠9g、女貞子9g、蒼術9g、大腹皮9g、甘草6g。
[0005]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如下:
按重量份稱取藥材,浸泡于8倍體積的水中,藥物充分浸泡8小時,高壓濃縮煎藥機120°C煎煮90分鐘,濾出藥液;再加入5倍體積水,高壓濃縮煎藥機120°C煎煮90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濾出的藥液合并,加熱濃縮,濃縮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60%,充分混勻,沉淀過夜,濾取上清;沉淀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75%,充分混勻,沉淀過夜,濾取上清;沉淀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85%,充分混勻,沉淀過夜,濾取上清;將三次醇沉濾取的上清混勻后真空負壓加熱回收乙醇,加熱濃縮,使其濃度為含生藥2.0?4.5克/毫升。
[0006]臨床資料
收集自2010至2013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經治療后達完全緩解的微小殘留白血病患者,共100例,全部病例來源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0例。對照組繼續給予化療治療,治療組在化療的基礎上服用本發明藥物,每日2次,每次150ml,連續服用3個月。從末次服藥之日起開始隨訪,至患者死亡日,以持續完全緩解時間和生存時間為判斷標準判斷療效。治療組治療三個月后,持續完全緩解37例,復發7例,死亡6例;對照組持續完全緩解27例,復發8例,死亡15例;治療組3年、5年的持續完全緩解率分別為82%、74%,對照組分別為64%、58%。治療組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84%、78%,對照組分別為68%、64%。兩者治療效果具有顯著差異,證實本發明中藥復方對微小殘留白血病患者具有較好療效,能顯著提高患者持續緩解時間和生存時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08]實施例1
取黨參30g、黃芪30g、茯苓15g、白術15g、當歸12g、薏苡仁12g、白花蛇舌草12g、半枝蓮12g、阿膠9g、女貞子9g、蒼術9g、大腹皮9g、甘草6g,浸泡于8倍體積的水中,藥物充分浸泡8小時,高壓濃縮煎藥機120°C煎煮90分鐘,濾出藥液;再加入5倍體積水,高壓濃縮煎藥機120°C煎煮90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濾出的藥液合并,加熱濃縮,濃縮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60%,充分混勻,沉淀過夜,濾取上清;沉淀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75%,充分混勻,沉淀過夜,濾取上清;沉淀中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85%,充分混勻,沉淀過夜,濾取上清;將三次醇沉濾取的上清混勻后真空負壓加熱回收乙醇,加熱濃縮,使其濃度為含生藥2.0?4.5克/毫升。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藥物制備而成:黨參30g、黃芪30g、茯苓15g、白術15g、當歸12g、薏苡仁12g、白花蛇舌草12g、半枝蓮12g、阿膠9g、女貞子9g、蒼術9g、大腹皮9g、甘草6g。
【文檔編號】A61P35/02GK104306803SQ201410554501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姜國勝, 李霞, 丁慧芳, 崔興, 張建海, 賴楠楠, 郭菲, 禹林昌, 史美燕 申請人: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