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所述中藥利咽湯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為:玄參、丹皮、麥冬、赤芍、桔梗、生甘草、射干、玉蝴蝶、瓜萎皮、蟬衣各1-3份。該中藥利咽湯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照質量份比選購優質干凈的玄參、丹皮、麥冬、赤芍、桔梗、生甘草、射干、玉蝴蝶、瓜萎皮、蟬衣,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入布袋內扎口;將裝滿藥物的布袋于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繼而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藥機內,加入適量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分鐘,濾取利咽湯后,再次加入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5分鐘,合并濃縮成50%的中藥利咽湯1665毫升,裝袋密封即可。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特別是供人類慢性咽喉炎患者使用的湯劑藥物及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慢性單純性咽炎又稱慢性咽炎,較多見,病變主要在黏膜層,表現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圍有較多淋巴細胞浸潤,也可見白細胞及漿細胞浸潤,黏膜及黏膜下結締組織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進,黏液分泌增多,多見成年人,病程長,發病率高,易復發,治療療效與治療時間直接掛鉤。
[0003]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上述慢性咽喉炎的藥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以解決慢性咽喉炎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草藥為原料,具有配伍科學,藥力緩和、切中病機,充分體現了養陰、清熱、利咽的治療原則。
[0005]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利咽湯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玄參1-3份;
丹皮1-3份;
麥冬1-3份;
赤芍1-3份;
桔梗1-3份;
生甘草1-3份;
射干1-3份;
玉蝴蝶1-3份;
瓜萎皮1-3份;
蟬衣1-3份。
[0006]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利咽湯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玄參1份;
丹皮1份;
麥冬1份;
赤芍1份;
桔梗1份; 生甘草1份;
射干1份;
玉蝴蝶1份;
瓜萎皮1份;
蟬衣1份。
[0007]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八、選購優質干凈的玄參1份、丹皮1份、麥冬1份、赤茍1份、桔梗1份、生甘草1份、射干1份、玉蝴蝶1份、瓜萎皮1份、蟬衣1份,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入布袋內扎口 ;
8、將裝滿藥物的布袋于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繼而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藥機內,加入適量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分鐘,濾取利咽湯后,再次加入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5分鐘,合并濃縮成50%的中藥利咽湯1665毫升,裝袋密封即可。
[0008]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煎煮好的中藥利咽湯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5毫升/次,飯前服。服藥6-10齊0,病獲痊愈。
[0009]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利咽湯為內服中藥組合物,其以常見的中草藥為原料,充分發揮各組分的藥性:
玄參,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之功效,用于治療溫邪入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癰腫瘡毒;
丹皮,性味: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血、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療斑疹吐血、血滯經閉、經前發勢、癰腫瘡毒、損傷瘀血、陰虛發勢、無汗骨蒸;
麥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等證;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桔梗,性味: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具有祛痰、利咽、宣肺、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之功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肺癰吐膿、咳嗽痰多、痢疾腹痛、胞滿脅痛、口舌生瘡、赤目腫痛、小便癃閉等病癥;
生甘草,性味:性平、味甘、生用偏寒,具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之功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
射干,性味:苦、寒,有毒,具有降火、解毒、散血、消痰之功效,用于治療喉痹咽痛、咳逆上氣、痰涎壅盛、瘰疬結核、瘧母、婦女經閉、癰腫瘡毒;
玉蝴蝶,性味:苦、寒,具有潤肺、舒肝、和胃、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療咳嗽、瘡瘍、咽喉腫痛、音啞、肝胃氣痛;
瓜萎皮,性味:甘、寒,具有清化熱痰、利氣寬胸之功效,用于治療痰熱咳嗽,胸悶脅痛;蟬衣,性味:味甘、咸、性寒,具有宣散風熱、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風止痙之功效,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音啞、單板機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癇抽搐、破傷風。
[0010]服用時,將煎煮好的中藥利咽湯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5毫升/次,飯前服。服藥6-10劑,病獲痊愈。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草藥為原料,具有配伍科學,藥力緩和、切中病機,充分體現了養陰、清熱、利咽的治療原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描述
慢性單純性咽炎又稱慢性咽炎,較多見,病變主要在黏膜層,表現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圍有較多淋巴細胞浸潤,也可見白細胞及漿細胞浸潤,黏膜及黏膜下結締組織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進,黏液分泌增多,多見成年人,病程長,發病率高,易復發,治療療效與治療時間直接掛鉤。
[0012]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慢性咽喉炎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草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中藥利咽湯,藥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可有效治療慢性咽喉炎。下面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13]實施例1:
選購優質干凈的玄參11克、丹皮9克、麥冬9克、赤芍9克、桔梗4克、生甘草3克、射干4克、玉蝴蝶4克、瓜萎皮9克、蟬衣4克,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入布袋內扎口 ;將裝滿藥物的布袋于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繼而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藥機內,加入適量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分鐘,濾取利咽湯后,再次加入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5分鐘,合并濃縮成50%的中藥利咽湯1665毫升,裝袋密封即可。服用時,將煎煮好的中藥利咽湯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5毫升/次,飯前服。服藥6-10劑,病獲痊愈。
[0014]實施例2:
選購優質干凈的玄參16克、丹皮14克、麥冬14克、赤芍14克、桔梗5克、生甘草4克、射干5克、玉蝴蝶5克、瓜萎皮14克、蟬衣5克,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入布袋內扎口 ;將裝滿藥物的布袋于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繼而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藥機內,加入適量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分鐘,濾取利咽湯后,再次加入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5分鐘,合并濃縮成50%的中藥利咽湯1665毫升,裝袋密封即可。服用時,將煎煮好的中藥利咽湯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5毫升/次,飯前服。服藥6-8劑,病獲痊愈。
[0015]實施例3:
選購優質干凈的玄參11克、丹皮9克、麥冬9克、赤芍9克、桔梗4克、生甘草3克、射干4克、玉蝴蝶4克、瓜萎皮9克、蟬衣4克,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入布袋內扎口 ;將裝滿藥物的布袋于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繼而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藥機內,加入適量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分鐘,濾取利咽湯后,再次加入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5分鐘,合并濃縮成50%的中藥利咽湯1665毫升,裝袋密封即可。服用時,將煎煮好的中藥利咽湯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5毫升/次,飯前服。服藥6-9劑,病獲痊愈。
[0016]實施例4: 選購優質干凈的玄參16克、丹皮14克、麥冬14克、赤芍14克、桔梗5克、生甘草4克、射干5克、玉蝴蝶5克、瓜萎皮14克、蟬衣5克,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入布袋內扎口 ;將裝滿藥物的布袋于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繼而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藥機內,加入適量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分鐘,濾取利咽湯后,再次加入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5分鐘,合并濃縮成50%的中藥利咽湯1665毫升,裝袋密封即可。服用時,將煎煮好的中藥利咽湯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5毫升/次,飯前服。服藥6-7劑,病獲痊愈。
[0017]本發明經過對數佰例患者的治療,治療效果顯著,毒副作用小,部份典形病例如下。
[0018]1、患者:付XX、男、27歲,住址:四川省成都市
患病癥狀:于1998年5月13日初診。咽部紅痛,自覺內熱,入夜為甚,久治未愈,大便燥結,小便黃赤。
[0019]治療:投以上方“利咽湯”治療,每日一劑,服藥5劑后復查,癥狀明顯改善,偶覺少許熱感和少許膩痰,上方去蟬衣加貝母如,囑其再繼續服藥4劑,諸癥消除而痊愈。隨訪叁年,未見復發。
[0020]2、患者:唐XX、女、20歲,住址:四川省德陽市
患病癥狀:患者于2003年7月12日初診。自述咽部不適、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并伴有干、癢、脹、灼痛,分泌物增多。檢查后診為慢性咽喉炎。
[0021]治療:投以上方“利咽湯”治療,每日一劑,服藥6劑后復查,癥狀改善過半,囑其再鞏固進藥3劑,癥狀消失,并痊愈。隨訪壹年,未見異常。
[0022]3、患者:肖XX、男、37歲,住址:四川省南充市
患病癥狀:患者咽部紅痛,自覺內熱,入夜為甚,久治未愈,大便燥結,小便黃赤。
[0023]治療:投以上方“利咽湯”治療,每日一劑,服藥6劑后復查,癥狀改善明顯,偶覺少許熱感,并有少許膩痰,上方去蟬衣加貝母叱,囑其再繼續服藥3劑,諸癥均除,并痊愈。隨訪貳年,未見復發。
[0024]4、患者:齊XX、女、23歲,住址: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
患病癥狀:患者于2011年2月9日初診。自述咽部不適、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伴有干、癢、脹、灼痛,分泌物增多。檢查后診為慢性咽喉炎。
[0025]治療:投以上方“利咽湯”治療,每日一劑,服藥5劑后復查,癥狀消失過半,囑其鞏固進藥2劑,病獲痊愈。隨訪伍年,未見異常。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利咽湯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玄參1-3份; 丹皮1-3份; 麥冬1-3份; 赤芍1-3份; 桔梗1-3份; 生甘草1-3份; 射干1_3份; 玉蝴蝶1-3份; 瓜萎皮1-3份; 蟬衣1-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利咽湯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玄參I份;丹皮I份;麥冬I份;赤芍I份;桔梗I份; 生甘草I份;射干I份; 玉蝴蝶I份; 瓜萎皮I份;蟬衣I份。
3.—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利咽湯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照質量份比選購優質干凈的玄參、丹皮、麥冬、赤芍、桔梗、生甘草、射干、玉蝴蝶、瓜萎皮、蟬衣,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入布袋內扎口 ; B、將裝滿藥物的布袋于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繼而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到煎藥機內,加入適量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50分鐘,濾取利咽湯后,再次加入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5分鐘,合并濃縮成50%的中藥利咽湯1665毫升,裝袋密封即可。
【文檔編號】A61P11/04GK104324215SQ201410568179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夏瑜 申請人:四川金堂海納生物醫藥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