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包括氣囊袋和位于氣囊袋內的氣囊,所述的氣囊袋包括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所述的氣囊袋的一面設置有按摩塊放置袋且另一面設置有充放氣連接口,所述的按摩塊放置袋內設置有按摩塊且按摩塊放置袋上設置有封口裝置,所述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對兩側進行連接的第一粘連裝置,所述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重疊連接,第一氣囊袋的端口位于第二氣囊袋內,且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的10%-20%,其穿戴方便,氣囊之間沒有間隙,可保證對肢體的按方位按壓,且按摩塊可增強按摩效果,提高治療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
【背景技術】
[0002]空氣波壓力治療儀主要通過對多腔氣囊有順序的反復充放氣,形成了對肢體和組織的循環壓力,對肢體的遠端到肢體的近端進行均勻有序的擠壓,促進血液和淋巴的流動及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加速肢體組織液回流,有助于預防血栓的形成、預防肢體水腫,能夠直接或間接治療與血液淋巴循環相關的諸多疾病。由于空氣壓力波治療儀的肢體套上有很多氣囊,氣囊位于氣囊袋內,為了便于對將各氣囊有序的排列,使氣囊不會移位,在氣囊袋上設置多個氣囊腔,氣囊腔之間通過壓線對氣囊腔進行隔離,一個氣囊腔內設置一個氣囊,即可保證氣囊不會移位影響使用,如圖6所示的結構。但是,氣囊在反復充放氣過程中,相鄰兩個氣囊之間有間隙,即氣囊無法對壓線對應的肢體部位進行按壓,使得該部位無法得到治療,使得空氣波壓力治療儀覆蓋的人體部位無法得到全面治療,治療效果受到影響。且氣囊袋為整體結構,戴于手上時,手直接伸進氣囊袋內,由于氣囊袋的長度較長,很不便于佩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其穿戴方便,氣囊之間沒有間隙,可保證對肢體的按方位按壓,且按摩塊可增強按摩效果,提聞治療效果。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包括氣囊袋和位于氣囊袋內的氣囊,所述的氣囊袋包括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所述的氣囊袋的一面設置有按摩塊放置袋且另一面設置有充放氣連接口,所述的按摩塊放置袋內設置有按摩塊且按摩塊放置袋上設置有封口裝置,所述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對兩側進行連接的第一粘連裝置,所述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重疊連接,第一氣囊袋的端口位于第二氣囊袋內,且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的10%-20%。在本實用新型中,將氣囊袋設置為可拆分的結構,且相互重疊連接,使得氣囊所能按壓到的肢體部位無間隙,即可保證對肢體的全方位按壓。氣囊袋對氣囊進行封裝,氣囊與氣囊袋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實驗證明,為了保證氣囊袋在重疊連接時氣囊的可靠重疊,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長度的10%,在達到氣囊可靠重疊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材料的浪費,即減少氣囊袋的長度,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長度的20%。將氣囊袋設置為片狀,即通過第一粘連裝置實現將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卷在肢體上將肢體覆蓋,通過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兩側的第一粘連裝置將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兩側分別連接起來,便于穿戴。按摩塊放置袋對按摩塊進行固定,通過封口裝置也可將按摩塊取出,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是否使用按摩塊。按摩塊在氣囊的按壓下可對人體進行按摩,增強治療效果。
[0006]作為優選,為了便于連接且增強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的連接關系,所述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通過第二粘連裝置重疊連接。
[0007]進一步的,為了便于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的連接,所述的第二粘連裝置為拉鏈。采用拉鏈實現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的連接,其簡單方便。將第一氣囊袋套于肢體上后,再套第二氣囊袋,若采用尼龍搭扣的方式,由于尼龍搭扣易粘連,使得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的重疊位置不宜調整。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粘連裝置為尼龍搭扣。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兩側的連接采用尼龍搭扣,其方便,直接扣合即可。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的15%。
[0010]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之間重疊連接,使得氣囊有一部分的重疊,即達到對肢體的全面按壓,提高治療效果。
[0012]2、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上設置有按摩塊放置袋,按摩塊可從按摩塊放置袋內取出,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按摩塊使用與否,利用按摩塊對患者進行按摩,可增強對治療效果。
[0013]3、本實用新型將氣囊袋設置為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其縮短了單個氣囊袋的長度,便于取戴;且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采用纏繞的方式戴于肢體上,進一步的便于取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反面結構圖。
[0016]圖3是圖1中第二氣囊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圖2中第一氣囊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圖1中A-A剖視圖。
[0019]圖6是現有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1、第一氣囊袋;12、第二氣囊袋;2、氣囊;3、按摩塊放置袋;4、按摩塊;5、充放氣連接口 ;61、第一粘連裝置;62、第二粘連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實施例1:
[0023]如圖1至圖5 —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包括氣囊袋和位于氣囊袋內的氣囊2,所述的氣囊袋包括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所述的氣囊袋的一面設置有按摩塊放置袋3且另一面設置有充放氣連接口 5,所述的按摩塊放置袋3內設置有按摩塊4且按摩塊放置袋3上設置有封口裝置,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對兩側進行連接的第一粘連裝置61,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重疊連接,第一氣囊袋11的端口位于第二氣囊袋12內,且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11的10%-20%。
[0024]實施例2:
[0025]如圖1至圖5 —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為了進一步加強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的連接穩定性,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了優化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通過第二粘連裝置62重疊連接。
[0026]所述的第二粘連裝置62為拉鏈。
[0027]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之間采用拉鏈的連接方式僅為一種優選方式,也可采用其他連接方式。
[0028]實施例3:
[0029]如圖1至圖5 —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為了便于使用,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了優化,即所述的第一粘連裝置61為尼龍搭扣。
[0030]實施例4:
[0031]如圖1至圖5 —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了一種數據,即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11的15%。
[0032]如上所述,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包括氣囊袋和位于氣囊袋內的氣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袋包括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所述的氣囊袋的一面設置有按摩塊放置袋(3 )且另一面設置有充放氣連接口( 5 ),所述的按摩塊放置袋(3 )內設置有按摩塊(4)且按摩塊放置袋(3)上設置有封口裝置,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對兩側進行連接的第一粘連裝置(61),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重疊連接,第一氣囊袋(11)的端口位于第二氣囊袋(12)內,且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11)的10%-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通過第二粘連裝置(62)重疊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粘連裝置(62)為拉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粘連裝置(61)為尼龍搭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環治療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氣囊袋(11)和第二氣囊袋(12 )重疊部分的長度為第一氣囊袋(11)的15%。
【文檔編號】A61H23/04GK203954150SQ201420419556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張文 申請人:成都千里電子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