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復方領域,涉及一種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畜牧生產中,經常有些母豬于產后缺乳或無乳,導致仔豬發育不良或死亡,給養豬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缺乳或無乳的主要原因是:①母豬懷孕后期營養不良,豬體消瘦,乳腺沒有得到較好的發育;②初產母豬乳腺發育不全,促進泌乳的激素和神經機能失調等;③母豬年齡太大,食欲不旺盛,消化吸收也不好;④母豬在懷孕期間喂給的能量飼料太多,而其它類型的飼料不足,豬體過胖,內分泌失調;⑤母豬體質差,產后發生產道感染等疾病。
為了保證仔豬的正常生長,應及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與方法,以防止母豬泌乳量的減少。現有技術中出現了大量的促進母豬產后泌乳相關飼料以及方法,其中,主要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但是由于利用抗生素不僅會降低母豬的抵抗力,且抗生素往往會導致母乳中產生藥物殘留,從而對仔豬產生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顯著提高產仔數,降低死胎率,促進母豬通乳的的中藥復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復方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20-40份黃芪、20-30份刺蒺藜、20-30份益母草、20-30份天花粉、15-25份無花果、20-30份黑種草子、10-20份杜仲、15-25份當歸、15-25份柴胡、10-20份枳殼。
優選的,該中藥復方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30份黃芪、25份刺蒺藜、25份益母草、25份天花粉20份無花果、25份黑種草子、15份杜仲、20份當歸、20份柴胡、15份枳殼。
所述的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復方加入可接受的輔料制成臨床上可接受的劑型,所述劑型為散劑、顆粒劑、膠囊、片劑和口服液。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所述的一種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各中藥原料經清洗后分別切碎至1-2cm3,按比例混合,按固液比為1:5-1:15用質量分數4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30min-90min,過濾,合并提取液,將提取液在壓力為0.06Mma-0.08Mpa下濃縮,將濃縮后的提取液進行噴霧干燥,經粉碎過100目篩,得到中藥復方干粉,將干粉與載體混合制成適宜的劑型。
各藥味分析:
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本經》: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別錄》: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痙、汗不出,濕痹,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藏,生肌肉。《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及主癥癖。《本草再新》:治渾身腫脹,血脈不和,陰分不足,安生胎,墮死胎。
柴胡:味苦,性涼。入肝、膽經。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陽。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本經》: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別錄》:"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藏間游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痹拘攣。《四聲本草》:主痰瀾、胸脅中痞。《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除煩止驚,益氣力,消痰止嗽,潤心肺,添精補髓,天行溫疾熱狂乏絕,胸脅氣滿,健忘。《滇南本草》:傷寒發汗解表要藥,退六經邪熱往來,痹痿,除肝家邪熱、癆熱,行肝經逆結之氣,止左脅肝氣疼痛,治婦人血熱燒經,能調月經。
枳殼:味苦、辛、酸,性溫。歸脾、胃經。功能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日華子本草》:健脾開胃,調五臟,下氣,止嘔逆,消痰。治反胃,霍亂瀉痢,消食,破癥結痃癖,五膈氣,除風明目及肺氣水腫,利大小腸,皮膚癢。《開寶本草》:"主風癢麻痹,通利關節,勞氣咳嗽,背膊悶倦,散留結、胸膈痰滯,逐水,消脹滿、大腸風,安胃,止風痛。《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破心下堅痞,利胸中氣,化痰,消食。《現代實用中藥》:治咳嗽,水腫,便秘,子宮下垂,脫肛。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于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本經》: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藥性論》:治腎冷臀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日華子本草》:治腎勞,腰脊攣。入藥炙用。王好古:潤肝燥,補肝經風虛。《本草正》:止小水夢遺,暖子宮,安胎氣。《玉楸藥解》:益肝腎,養筋骨,去關節濕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本草再新》:充筋力,強陽道。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歸肝、心包經。功能主治: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本草衍義》:治產前產后諸疾,行血養血;難產作膏服。《本草蒙筌》:去死胎,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治小兒疳痢。《綱目》:活血,破血,調經,解毒。治胎漏產難,胎衣不下,血暈,血風,血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痢,疳,痔疾,打撲內損瘀血,大便、小便不通。《本草求原》:清熱,涼血,解毒。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功能主治: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本經》: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別錄》: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唇干,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消腫毒,生肌長肉,消撲損瘀血。治熱狂時疾,乳癰,發背,痔瘺瘡癤。《本草正》:涼心肺,解熱渴。降膈上熱痰,消乳癰腫毒。《醫林纂要》:補肺,斂氣,降火,寧心,兼瀉肝郁,緩肝急,清膀胱熱,止熱淋小便短數,除陽明濕熱。
黑種草子:為毛茛科植物腺毛黑種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et Sint.的干燥成熟種子。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腎健腦,通經,通乳,利尿之功效。常用于耳鳴健忘,經閉乳少,熱淋,石淋。
無花果:味甘,性平。功能主治:健胃清腸,消腫解毒。治腸炎,痢疾,便秘,痔瘡,喉痛,癰瘡疥癬,利咽喉,開胃驅蟲。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脹痛,痔瘡便秘,消化不良,痔瘡,脫肛,腹瀉、乳汁不足,咽喉腫痛,熱痢,咳嗽多痰等癥。《滇南本草》:敷一切無名腫毒,癰疽疥癩癬瘡,黃水瘡,魚口便毒,乳結,痘瘡破爛;調芝麻油搽之。汪穎《食物本草》:開胃,止泄痢。《醫林纂要》:益肺,通乳。《云南中草藥》:健胃止瀉,祛痰理氣。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咽喉痛,咳嗽痰多,胸悶。
刺蒺藜:味苦辛,性溫。入肝、肺經。功能主治:散風,明目,下氣,行血。治頭痛,身癢,目赤腫翳,胸滿,咳逆,癥瘕,乳難,癰疽,瘰疬。《本經》:主惡血,破癱結積聚,喉痹,乳難。《別錄》:主身體風癢,頭痛、咳逆傷肺,肺痿,止煩、下氣;小兒頭瘡,癰腫陰癀,可作摩粉。《藥性論》:治諸風疬瘍,破宿血,療吐膿,主難產,去躁熱。《本草圖經》:主痔漏,陰汗,及婦人發乳,帶下。《會約醫鏡》:瀉肺氣而散肝風,除目赤翳膜,肺癰,乳巖,濕瘡。《本草再新》:鎮肝風,瀉肝火,益氣化痰,散濕破血,消癰疽,散瘡毒。《江蘇植藥志》:治脅痛,療諸瘍,去風活血。
本發明一種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及制備方法具有以下優勢:
按照中醫理論合理配伍各中藥,達到補氣養血、疏肝祛瘀,補腎通乳,促進母豬通乳,提高產仔數,降低死胎率,提高養殖場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取40份黃芪、30份刺蒺藜、30份益母草、30份天花粉、25份無花果、30份黑種草子、20份杜仲、25份當歸、25份柴胡、20份枳殼。
將各中藥原料經清洗后分別切碎至2cm3,按比例混合,按固液比為1:10用質量分數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60min,過濾,合并提取液,將提取液在壓力為0.08Mpa下濃縮,將濃縮后的提取液進行噴霧干燥,經粉碎過100目篩,得到中藥復方干粉,將干粉與載體混合制成顆粒劑。
實施例2
取20份黃芪、20份刺蒺藜、20份益母草、20份天花粉、15份無花果、20份黑種草子、10份杜仲、15份當歸、15份柴胡、10份枳殼。
將各中藥原料經清洗后分別切碎至2cm3,按比例混合,按固液比為1:15用質量分數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90min,過濾,合并提取液,將提取液在壓力為0.06Mpa下濃縮,將濃縮后的提取液進行噴霧干燥,經粉碎過100目篩,得到中藥復方干粉,將干粉與載體混合制成膠囊劑。
實施例3
取30份黃芪、25份刺蒺藜、25份益母草、25份天花粉20份無花果、25份黑種草子、15份杜仲、20份當歸、20份柴胡、15份枳殼。
將各中藥原料經清洗后分別切碎至1.5cm3,按比例混合,按固液比為1:10用質量分數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45min,過濾,合并提取液,將提取液在壓力為0.07Mpa下濃縮,將濃縮后的提取液進行噴霧干燥,經粉碎過100目篩,得到中藥復方干粉,將干粉與載體混合制成片劑。
實施例4
取40份黃芪、25份刺蒺藜、30份益母草、30份天花粉、20份無花果、30份黑種草子、20份杜仲、15份當歸、15份柴胡、10份枳殼。將上述各中藥原料分別粉碎過80目篩,混勻得到中藥復方散劑。
試驗例1
1 試驗材料
1.1 試驗動物
選擇遺傳背景相同、體況良好、體重及妊娠時間相近的妊娠后期長大雜交母豬24頭,隨機分為3個處理組,每組8頭,試驗母豬均由北京某畜牧公司提供。
1.2 試驗材料
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由中悅民安(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
司提供。
2 試驗方法
2.1 試驗設計
選擇遺傳背景相同、體況良好、體重及妊娠時間相近的妊娠后期
(85d)長大雜交母豬24頭,隨機分為3個處理組,對照組、1%添加組和3%添加組,每組8頭。
試驗從母豬妊娠80日齡開始,到仔豬斷奶結束,周期90d。
試驗階段劃分為:母豬妊娠后期(妊娠第85d.分娩前3d)、母豬泌乳期(分娩前3d.仔豬21d斷奶)。
2.2 飼養管理方式
該試驗從妊娠80日齡開始,預飼期5天,母豬分娩前7、10天轉入
產房。試驗期間按豬場免疫及保健程序對母豬和仔豬進行免疫及保健。妊娠期分別在上午5:00和下午3:00進行飼喂,且對妊娠后期母豬進行限飼。哺乳期每日上午5:00、11:30和下午4:00分三次進行飼喂,母豬分娩后前三天每日飼喂量從0kg逐漸增加到4kg,第四天可讓母豬進行自由采食。仔豬出生后7天教槽,25天斷奶。
2.3 試驗檢測指標
2.3.1母豬繁殖性能相關指標及計算公式
A.日平均采食量:日均采食量=耗料量/天數
B.體況評分:采用感官評測的方法對試驗母豬進行體況評估,每10.15d評估行一次,評分標準見表2.3。
C.產活仔數:產活仔數=產仔數.死胎數;
D.死胎率:死胎率=死胎數/總產仔數;
E.弱仔率:將初生重低于0.9kg,或者有疾病的豬劃為弱仔。
弱仔率=弱仔數/產活仔數。
2.3.2 母豬泌乳性能相關指標及計算公式
A.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試驗末重一試驗初重)/試驗天數;
B.斷奶存活率:斷奶存活率=斷奶存活數/產活仔數。
C.產奶量:采用經典的WSW法,在母豬分娩后第21d,連續9小時測量仔
豬喝奶前后的體重差,并以此推算其24h內的產奶量。
24h產奶量=24×Σ(喝奶后體重-喝奶前體重)/9
2.4 數據統計方法
試驗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
3 結果與分析
3.1 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表1 不同濃度的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注:同行肩標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
由表1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 1%添加組產仔數高于對照組2.7(P<0.05),3%對照組無差異;1%和3%添加組產活子數分別為11.43、11.05,高于對照組1.43和1.05(P<0.05);死胎率分別為6.94和2.31,分別低于對照組2.49和5.12(P<0.05);3%添加組弱仔率低于對照組5.12(P<0.05);出生仔重無明顯差異。這說明1%和3%添加組可以顯著提高產仔數,降低死胎率。
3.2 對母豬泌乳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1%添加組產奶量高于對照組0.65kg/d,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3%添加組產奶量顯著高于對照組0.98 kg/d(p<0.05),說明3%促進母豬通乳的中藥復方可明顯提高產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