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小兒支氣管炎系指支氣管發生炎癥,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病變主要發生在肺部的細小支氣管,也就是毛細支氣管,所以病名為“毛細支氣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發癥,也可能由細菌感染所致,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毛細支氣管炎的病原主要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數病例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感染病毒后,細小的毛細支氣管充血,水腫,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壞死的粘膜上皮細胞脫落而堵塞管腔,導致明顯的肺氣腫和肺不張;炎癥平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間質,故可以認為它是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毛細支氣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氣管炎或支氣管炎,臨床癥狀像肺炎,但以喘憋為主,由于毛細支氣管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發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療,如發病后期懷疑繼發細菌感染時可用抗生素治療,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也可用中藥治療,現有技術中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用于患者服用,雖具有減輕癥狀的效果,但是療效不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潤燥的功效,同時也解決復發問題,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安全無毒。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橘絡15-25份、制半夏25-35份、炙麻黃25-35份、五味子25-35份、百合45-55份、白芥子25-35份、款冬花45-55份、川貝母25-35份、南沙參45-55份、桔梗25-35份、木蝴蝶25-35份、甘草15-25份、細辛10-20份、枇杷葉45-55份、射干25-35份、蔗糖60-80份、山梨酸鉀0.001-0.002份;
其制備步驟為:
(1)取原料橘絡、制半夏、炙麻黃、五味子、南沙參、桔梗、木蝴蝶、甘草、細辛、射干粉碎,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2)取原料百合、白芥子、款冬花、川貝母粉碎,粉碎粒度80-10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3)采集新鮮枇杷葉洗凈后在55-70℃的干燥箱內干燥1-2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入鍋炒制,炒至微焦,有香氣,冷卻至室溫,放入粉碎機,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4)將步驟(1)中所得藥液和步驟(2)所得藥液、步驟(3)中所得藥液混合,攪拌15-30分鐘,使其充分混合,對藥液進行減壓濃縮,濃縮溫度為60-65℃,蒸汽壓力為0.025-0.035Mpa,真空度為0.065-0.085Mpa,控制藥液相對密度在1.25-1.35,形成藥液濃縮液,備用;
(5)將步驟(4)中所得藥液濃縮液加入重量的3-6倍量的純化水,再加入蔗糖和山梨酸鉀,加熱至沸騰,微沸騰保溫10-20分鐘,同時攪拌10-20分鐘,采用離心過濾,冷卻至室溫,用潔凈玻璃瓶灌裝,在紫外燈下照射20-40分鐘滅菌,包裝,即得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優選地,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橘絡20份、制半夏30份、炙麻黃30份、五味子30份、百合50份、白芥子30份、款冬花50份、川貝母30份、南沙參50份、桔梗30份、木蝴蝶30份、甘草20份、細辛15份、枇杷葉50份、射干30份、蔗糖70份、山梨酸鉀0.0015份;
其制備步驟為:
(1)取原料橘絡、制半夏、炙麻黃、五味子、南沙參、桔梗、木蝴蝶、甘草、細辛、射干粉碎,粉碎粒度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45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2)取原料百合、白芥子、款冬花、川貝母粉碎,粉碎粒度8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45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3)采集新鮮枇杷葉洗凈后在55℃的干燥箱內干燥1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入鍋炒制,炒至微焦,有香氣,冷卻至室溫,放入粉碎機,粉碎粒度3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35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4)將步驟(1)中所得藥液和步驟(2)所得藥液、步驟(3)中所得藥液混合,攪拌15分鐘,使其充分混合,對藥液進行減壓濃縮,濃縮溫度為65℃,蒸汽壓力為0.025Mpa,真空度為0.065Mpa,控制藥液相對密度在1.25,形成藥液濃縮液,備用;
(5)將步驟(4)中所得藥液濃縮液加入重量的4倍量的純化水,再加入蔗糖和山梨酸鉀,加熱至沸騰,微沸騰保溫20分鐘,同時攪拌20分鐘,采用離心過濾,冷卻至室溫,用潔凈玻璃瓶灌裝,在紫外燈下照射25分鐘滅菌,包裝,即得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各原料藥理作用:
橘絡:味苦、甘,性平,歸脾、肺經;功效通絡,化痰止咳;主治用于咳嗽痰多,胸脅作痛。
制半夏: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肺經;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炙麻黃: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功能主治: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五味子:性味歸經:酸、甘,溫,歸肺,心、腎經;功能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百合: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肺經;功能主治: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于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白芥子:性味:無臭,味辛、辣,歸經:入肝、脾、肺、胃、心與胞絡之經;功能: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主治:化痰逐飲,散結消腫;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濕痰流注,陰疽腫毒;治乳癰、乳癌、乳腺疼痛、結核、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款冬花: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經;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
川貝母: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
南沙參: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歸經,歸肺,胃經;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津傷口渴。
桔梗: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肺經;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木蝴蝶:性味歸經:苦、甘,涼,歸肺、肝、胃經;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熱咳嗽,喉痹,音啞,肝胃氣痛。
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脾、肺、胃經;功效:補益;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細辛:性味歸經:辛,溫,歸心、肺、腎經;功能主治: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枇杷葉: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胃經;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射干:性味歸經:苦,寒,歸肺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熱毒痰火郁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潤燥的功效,同時也解決復發問題,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安全無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橘絡25份、制半夏35份、炙麻黃35份、五味子35份、百合55份、白芥子35份、款冬花55份、川貝母35份、南沙參55份、桔梗35份、木蝴蝶35份、甘草25份、細辛20份、枇杷葉55份、射干35份、蔗糖80份、山梨酸鉀0.002份;
其制備步驟為:
(1)取原料橘絡、制半夏、炙麻黃、五味子、南沙參、桔梗、木蝴蝶、甘草、細辛、射干粉碎,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2)取原料百合、白芥子、款冬花、川貝母粉碎,粉碎粒度80-10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3)采集新鮮枇杷葉洗凈后在55-70℃的干燥箱內干燥1-2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入鍋炒制,炒至微焦,有香氣,冷卻至室溫,放入粉碎機,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4)將步驟(1)中所得藥液和步驟(2)所得藥液、步驟(3)中所得藥液混合,攪拌15-30分鐘,使其充分混合,對藥液進行減壓濃縮,濃縮溫度為60-65℃,蒸汽壓力為0.025-0.035Mpa,真空度為0.065-0.085Mpa,控制藥液相對密度在1.25-1.35,形成藥液濃縮液,備用;
(5)將步驟(4)中所得藥液濃縮液加入重量的3-6倍量的純化水,再加入蔗糖和山梨酸鉀,加熱至沸騰,微沸騰保溫10-20分鐘,同時攪拌10-20分鐘,采用離心過濾,冷卻至室溫,用潔凈玻璃瓶灌裝,在紫外燈下照射20-40分鐘滅菌,包裝,即得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5ml。
實施例2
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橘絡20份、制半夏30份、炙麻黃30份、五味子30份、百合50份、白芥子30份、款冬花50份、川貝母30份、南沙參50份、桔梗30份、木蝴蝶30份、甘草20份、細辛15份、枇杷葉50份、射干30份、蔗糖70份、山梨酸鉀0.0015份;
其制備步驟為:
(1)取原料橘絡、制半夏、炙麻黃、五味子、南沙參、桔梗、木蝴蝶、甘草、細辛、射干粉碎,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2)取原料百合、白芥子、款冬花、川貝母粉碎,粉碎粒度80-10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3)采集新鮮枇杷葉洗凈后在55-70℃的干燥箱內干燥1-2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入鍋炒制,炒至微焦,有香氣,冷卻至室溫,放入粉碎機,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4)將步驟(1)中所得藥液和步驟(2)所得藥液、步驟(3)中所得藥液混合,攪拌15-30分鐘,使其充分混合,對藥液進行減壓濃縮,濃縮溫度為60-65℃,蒸汽壓力為0.025-0.035Mpa,真空度為0.065-0.085Mpa,控制藥液相對密度在1.25-1.35,形成藥液濃縮液,備用;
(5)將步驟(4)中所得藥液濃縮液加入重量的3-6倍量的純化水,再加入蔗糖和山梨酸鉀,加熱至沸騰,微沸騰保溫10-20分鐘,同時攪拌10-20分鐘,采用離心過濾,冷卻至室溫,用潔凈玻璃瓶灌裝,在紫外燈下照射20-40分鐘滅菌,包裝,即得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5ml。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橘絡15份、制半夏25份、炙麻黃25份、五味子25份、百合45份、白芥子25份、款冬花45份、川貝母25份、南沙參45份、桔梗25份、木蝴蝶25份、甘草15份、細辛10份、枇杷葉45份、射干25份、蔗糖60份、山梨酸鉀0.001份;
其制備步驟為:
(1)取原料橘絡、制半夏、炙麻黃、五味子、南沙參、桔梗、木蝴蝶、甘草、細辛、射干粉碎,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2)取原料百合、白芥子、款冬花、川貝母粉碎,粉碎粒度80-10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總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3)采集新鮮枇杷葉洗凈后在55-70℃的干燥箱內干燥1-2小時,取出,冷卻至室溫,入鍋炒制,炒至微焦,有香氣,冷卻至室溫,放入粉碎機,粉碎粒度30-50目,將粉碎后的原料加入其重量的8-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20-50分鐘,合并煎煮液,過濾,濾液靜置12-18小時,過濾,得藥液,備用;
(4)將步驟(1)中所得藥液和步驟(2)所得藥液、步驟(3)中所得藥液混合,攪拌15-30分鐘,使其充分混合,對藥液進行減壓濃縮,濃縮溫度為60-65℃,蒸汽壓力為0.025-0.035Mpa,真空度為0.065-0.085Mpa,控制藥液相對密度在1.25-1.35,形成藥液濃縮液,備用;
(5)將步驟(4)中所得藥液濃縮液加入重量的3-6倍量的純化水,再加入蔗糖和山梨酸鉀,加熱至沸騰,微沸騰保溫10-20分鐘,同時攪拌10-20分鐘,采用離心過濾,冷卻至室溫,用潔凈玻璃瓶灌裝,在紫外燈下照射20-40分鐘滅菌,包裝,即得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中藥組合物。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5ml。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觀察小兒支氣管炎患者50例,臨床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臨床觀察小兒支氣管炎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8個月至6歲。
2、診斷標準
①風熱咳嗽型:咳痰不爽,痰黃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濁涕,發熱頭痛,有汗,舌苔微黃,脈浮數;
②熱痰壅肺型:咳嗽痰多,稠粘難咯出,發熱面赤,目赤唇紅,煩躁不安,小便黃少,大便干燥,苔黃,脈滑數。
3、治療方法
使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治療,服用本發明中藥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5ml,4天為一個療程。
4、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癥狀消失;
好轉:臨床癥狀減輕;
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5、治療結果
臨床治療小兒支氣管炎患者50例中,治愈40例占80%,好轉10例占20%,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
6、典型病例
病例1:男,3.5歲,小兒氣管炎,咳嗽痰黃、不易咳出、口渴、發熱、汗出、脈數、苔黃質紅,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一個療程,病人癥狀明顯好轉,又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一個療程,臨床治愈。
病例2:女,2.5歲,小兒氣管炎,咳嗽,歷時一個月,咳嗽痰多,稠粘難咯出,發熱面赤,目赤唇紅,煩躁不安,小便黃少,大便干燥,苔黃,脈滑數,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一個療程,病人癥狀明顯好轉,又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一個療程,臨床治愈。
病例3:女,2歲,小兒氣管炎,咳嗽,歷時二個月,咳嗽痰多,稠粘難咯出,發熱面赤,目赤唇紅,煩躁不安,小便黃少,大便干燥,苔黃,脈滑數,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一個療程,病人癥狀明顯好轉,又服用本發明中藥制劑一個療程,臨床治愈。
以上對本發明做了詳盡的描述,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