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腸溶片,可以使其在胃液中不溶解,在腸液中崩解溶化,發揮藥效,從而發揮擴張血管的作用。該腸溶片無毒性,操作安全便利,質量穩定性好,適合大規模生產應用。
背景技術:
胰激肽原酶,是從豬胰腺中提取的一種蛋白酶水解酶。其能使胰激肽降解為激肽,從而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調整血壓等作用;其同時還可作為活化因子,激活纖溶酶原,提高纖溶系統和膠原水解酶活性,起到防血凝,抗血栓形成和防止基底膜增厚等重要生理作用。
胰激肽原酶是一種蛋白酶,若制成普通的片劑,口服后經過胃時,會被特殊的胃液環境給破壞甚至被分解,故制成腸溶片或者腸溶膠囊,使其在胃液中不溶解,在腸液中崩解溶化,從而發揮擴張血管的作用。
目前常見的是腸溶片或者采用腸溶膠囊殼分裝藥物粉末制成的普通腸膠囊,其具有以下缺點:隨著藥片貯存時間的延長,傳統的腸包衣還會逐漸老化,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影響崩解效果。褐藻膠作為腸溶衣的腸溶片具有良好的抗酸性和堿溶性,符合腸溶衣的理化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制備方法,是為了提高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腸溶效果,利用褐藻膠制成腸溶衣之后轉化為褐藻酸鈣,藥片包上褐藻酸鈣腸溶衣之后,在胃中不被胃液所溶解,與胃的酸性介質作用,逐漸轉化成褐藻酸,不溶解,當藥品進入腸道后,腸內堿性介質將褐藻酸中和成水溶性褐藻酸鈉,腸溶衣在中和的過程中,逐漸溶解,隨即釋放出藥物,發揮藥效。
一種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褐藻膠作為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腸溶衣。
一種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制備方法,其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
(1)、將胰激肽原酶、微晶纖維素、預膠化淀粉、乳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分別過80目篩,裝入清潔干燥塑料袋中備用。
(2)、量取適量純化水,加熱至80℃以上,在攪拌下均勻加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充分攪拌均勻,加純化水至處方量,攪拌均勻,待完全混懸后在攪拌下加入乙醇至規定體積,攪拌至呈透明膠漿時置冷水浴中冷卻,間歇攪拌至室溫,定量,備用。
(3)、將配好的輔料,置潔凈的混合制粒機內,混合5分鐘。一次性加入上述膠漿潤濕劑攪拌10分鐘同時切割攪拌制粒5分鐘,制成適宜顆粒。
(4)、將濕顆粒置干燥盤中,厚度不宜超過2cm,均勻鋪平,置70-80℃烘箱中鼓風干燥約3-4小時,手感略有潮濕時出料,晾至室溫即可收粒。
(5)、干顆粒經20目的不銹鋼篩整粒,裝入防潮的潔凈容器內,稱重,測水分(顆粒水分 4.0-8.0%),合格后移入混合間。
(6)、取4kg空白顆粒置不銹鋼盆中,加入胰激肽原酶和硬脂酸鎂,過40目篩充分混勻后作為原料母粉備用。再將空白顆粒置已清潔的混合器內,將原料母粉輕輕地加入空白顆粒中,再加入處方量的硬脂酸鎂,密封并鎖緊器蓋,開啟混合器,以每分鐘6轉混合10分鐘,出料,置防潮容器中密閉或扎口,在干燥處室溫存放,壓片。
(7)、先向包衣鍋內送入60-70℃干燥的熱空氣預熱包衣鍋10分鐘;將片芯移入鍋內,再以每分鐘1-2轉的鍋速開始啟動,校準噴嘴與片床距離為20-25cm,預熱片芯達40℃左右后,將轉速提高到每分鐘5轉,開始連續噴霧褐藻膠包衣液,使片芯既能得到均勻的包衣涂層,又能迅速干燥,直至預定的包衣液噴完為止。關掉熱源但繼續保持風量,翻滾片床10分鐘,包衣結束。
具體實施方式
發明人采用如下方法進行處方的篩選,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胰激肽原酶 15.6萬單位
微晶纖維素 40.0g
預膠化淀粉 20.0g
乳糖 85.0g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3.0g
95%乙醇 45.0g
硬脂酸鎂 0.7g
褐藻酸鈉 30g
氯化鈣 3g
純化水 114ml。
實施例2
胰激肽原酶 15.6萬單位
微晶纖維素 40.0g
預膠化淀粉 20.0g
乳糖 85.0g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3.0g
95%乙醇 45.0g
硬脂酸鎂 0.7g
腸溶型包衣預混劑 45g
純化水 200ml。
測定不同腸溶衣實施例在人工腸液中的崩解時限,見下面:
編號 崩解時限
實施例1 5min
實施例2 8min。
由上述數據可知,采用不同的腸溶液,所獲得的崩解時限是不一樣的,實施例1中以褐藻膠為腸溶液,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崩解時限為5min,而實施例2中以傳統的腸溶型包衣預混劑為腸溶液,胰激肽原酶腸溶片的崩解時限為8min,因此實施例1的處方為最優處方,此處方下的胰激肽原酶腸溶片在腸液中迅速崩解,藥效快,因此以褐藻膠作為腸溶液的胰激肽原酶腸溶片是令人滿意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