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健身棒、健身幫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健身運動的大范圍普及,運動器械也在不斷更新,在有氧運動方面,運動后用于放松肌肉的健身按摩棒已被健身運動者普遍使用。健身棒由手柄、用于對身體進行按摩的按摩件與用于安裝按摩件的連接桿構成,通過轉動按摩件以實現按摩身體的效果。由于現有的健身棒的按摩件的樣式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據健身運動者的身體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因此,無法達到最佳的按摩、健身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健身棒、健身棒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藝,可根據不同深度的肌肉群改變按摩件的形狀和在連接桿上的位置,提高按摩、健身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健身棒,包括連接桿、連接在連接桿兩端的手柄、以及至少一個套接在連接桿上的健身輪片組,所述健身輪片組由多個獨立的、左右位置可調地平行套接在連接桿上的輪片組成,相鄰兩輪片之間設有便于輪片單獨旋轉的間距以及可將兩輪片連成一體共同旋轉的連接結構。
其中,所述連接結構包括一體成型于其中一輪片側方的連接環和一體成型于另一輪片側方的環形凹槽,所述連接環的外端與環形凹槽可分離式插接。
進一步,所述連接環為兩段式結構,其外段外徑小于內段外徑,外段內徑大于內段內徑,且內段外徑大于環形凹槽的外環徑。
其中,所述手柄由手柄本體、扣接在手柄本體外側的兩片手柄包膠片、扣接在手柄本體外端的手柄端蓋組成。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上設有3個健身輪片組,每一所述健身輪片組的多個輪片的直徑依次遞增后再依次遞減,所述手柄和健身輪片組之間、兩相鄰所述健身輪片組之間均設有套接在連接桿上的間隔環。
優選的,所述輪片為齒狀輪片。
進一步,所述健身輪片組包括兩個直徑最小的外側輪片、一個直徑最大的居中輪片和多個位于外側輪片和居中輪片之間的直徑不同的過渡輪片,所述外側輪片面向間隔環的側面上成型有環形凸緣,所述外側輪片和過渡輪片的面向居中輪片的側面上成型有連接環,所述外側輪片和過渡輪片的背向居中輪片的側面上成型有環形凹槽,所述居中輪片的兩側面上均成型有環形凹槽。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健身棒的成型模具,包括手柄成型模具和輪片成型模具,其中所述輪片成型模具為注塑模具,包括:
下固定板,與注塑機的鎖模油缸相連;
動模板,嵌裝于下固定板內;
定模板,可分離式連接于動模板的上方,所述定模板和動模板的結合處設有多個外側輪片、居中輪片和過渡輪片的結構匹配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成型于動模板上的下模腔和成型于定模板上的上模腔;
上固定板,固定連接于注塑機上,所述定模板嵌裝于上固定板內,所述上固定板的上端面上設有水口和由水口向外發散的與模腔等數量的水平澆道,每條所述水平澆道外端連通有延伸至上模腔處的豎直澆道。
其中,所述外側輪片和過渡輪片的下模腔包括第一環形凹槽、設于第一環形凹槽外緣并與之深度一致的第一齒形凹槽、設于第一環形凹槽內側并相比其深的第一環形沉槽、以及設于第一環形沉槽中心處的第一圓柱體,所述第一環形沉槽與連接環的結構匹配;
所述居中輪片的下模腔、所述過渡輪片和居中輪片的上模腔包括第二環形凹槽、設于第二環形凹槽外緣并與之深度一致的第二齒形凹槽、設于第二環形凹槽中心處的第二環形凸起、以及設于第二環形凸起中心處的第二圓柱體;
所述外側輪片的上模腔包括第三環形凹槽、設于第三環形凹槽外緣并與之深度一致的第三齒形凹槽、設于第三環形凹槽內側并相比其深的第三環形沉槽、設于第三環形沉槽中心處的第三圓柱體;
所述第一圓柱體、第二圓柱體和第三圓柱體與輪片的內孔匹配。
其中,所述動模板的上端面略高于下固定板的上端面,所述定模板的下端面略低于上固定板的下端面。
其中,所述手柄成型模具包括手柄本體成型模具、手柄包膠片成型模具和手柄端蓋成型模具,均為注塑模具。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健身棒的成型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不銹鋼棒材經拉伸、切斷、熱處理、外表面研磨、整形后成型連接桿;
(2)分別注塑成型輪片、間隔環、手柄本體、手柄包膠片和手柄端蓋;
(3)將手柄包膠片和手柄端蓋分別扣接在手柄本體上,構成手柄;
(4)在連接桿上穿設外側輪片、過渡輪片和居中輪片,且外側輪片、過渡輪片和居中輪片的左右次序按照所需健身輪片組的形狀自由組配,并在相鄰兩健身輪片組之間的連接桿上穿設間隔環;
(5)將步驟(4)中穿設有健身輪片組的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套裝間隔環后插在手柄的中心孔內,緊配固定;
(6)健身棒成品包裝,入庫。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中健身輪片組的各輪片在連接桿上的左右位置可調,且各輪片可單獨旋轉也可以通過連接環連接后作為一個整體同步旋轉,以便于健身運動者根據自身情況和需要多形式調節,適用面廣,提高按摩、健身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外側輪片的剖視圖的放大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過渡輪片的剖視圖的放大圖;
圖4為實施例一中居中輪片的剖視圖的放大圖;
圖5為實施例一的第二種狀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一的第三種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剖視圖;
圖8為實施例二中動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二中定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二中上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連接桿;2、手柄;200、手柄本體;201、手柄包膠片;202、手柄端蓋;3、輪片;4、連接環;5、環形凹槽;6、間隔環;7、下固定板;8、動模板;9、定模板;10、模腔;11、上固定板;12、第一環形凹槽;13、第一齒形凹槽;14、第一環形沉槽;15、第一圓柱體;16、第二環形凹槽;17、第二齒形凹槽;18、第二環形凸起;19、第二圓柱體;20、第三環形凹槽;21、第三齒形凹槽;22、第三環形沉槽;23、第三圓柱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健身棒,包括連接桿1、連接在連接桿1兩端的手柄2、以及至少一個套接在連接桿1上的健身輪片組,所述健身輪片組由多個獨立的、左右位置可調地平行套接在連接桿1上的輪片3組成,相鄰兩輪片3之間設有便于輪片3單獨旋轉的間距以及可將兩輪片3連成一體共同旋轉的連接結構。
所述連接結構包括一體成型于其中一輪片側方的連接環4和一體成型于另一輪片側方的環形凹槽5,所述連接環4的外端與環形凹槽5可分離式插接。
所述連接環4為兩段式結構,其外段外徑小于內段外徑,外段內徑大于內段內徑,且內段外徑大于環形凹槽5的外環徑。
所述手柄2由手柄本體200、扣接在手柄本體200外側的兩片手柄包膠片201、扣接在手柄本體200外端的手柄端蓋202組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桿1上設有3個健身輪片組,每一所述健身輪片組的多個輪片3的直徑依次遞增后再依次遞減,所述手柄2和健身輪片組之間、兩相鄰所述健身輪片組之間均設有套接在連接桿1上的間隔環6。
所述輪片3為齒狀輪片。
優選的,所述健身輪片組包括兩個直徑最小的外側輪片(見圖2)、一個直徑最大的居中輪片(見圖4)和多個位于外側輪片和居中輪片之間的直徑不同的過渡輪片(見圖3),所述外側輪片面向間隔環6的側面上成型有環形凸緣,所述外側輪片和過渡輪片的面向居中輪片的側面上成型有連接環4,所述外側輪片和過渡輪片的背向居中輪片的側面上成型有環形凹槽5,所述居中輪片的兩側面上均成型有環形凹槽5。
當然,除圖1所示的健身棒包括3個健身輪片組,每一所述健身輪片組的多個輪片3的直徑依次遞增后再依次遞減的結構外,還可以把多個直徑相同的輪片左右平行地串接在連接桿上,如圖5所示;也可以把多個直徑不同的輪片按照直徑先依次遞減后再依次遞增地串接在連接桿上,如圖6所示;還可以將多個不同直徑的輪片無規律地串接在連接桿上。
實施例2:一種健身棒的成型模具,包括手柄成型模具和輪片成型模具,其中所述輪片成型模具為注塑模具,結構如圖7所示,包括:
下固定板7,與注塑機的鎖模油缸相連;
動模板8,嵌裝于下固定板7內,所述動模板8的上端面略高于下固定板7的上端面;
定模板9,可分離式連接于動模板8的上方,所述定模板9和動模板8的結合處設有多個與外側輪片、居中輪片和過渡輪片的結構匹配的模腔10,所述模腔10包括成型于動模板8上的下模腔和成型于定模板9上的上模腔;
上固定板11,固定連接于注塑機上,所述定模板9嵌裝于上固定板11內,所述定模板9的下端面略低于上固定板11的下端面。
如圖10所示,所述上固定板11的上端面上設有水口和由水口向外發散的與模腔10等數量的水平澆道,每條所述水平澆道外端連通有延伸至上模腔10處的豎直澆道。
如圖8所示,所述外側輪片和過渡輪片的下模腔包括第一環形凹槽12、設于第一環形凹槽12外緣并與之深度一致的第一齒形凹槽13、設于第一環形凹槽12內側并相比其深的第一環形沉槽14、以及設于第一環形沉槽14中心處的第一圓柱體15,所述第一環形沉槽14與連接環4的結構匹配。
如圖9所示,所述居中輪片的下模腔、所述過渡輪片和居中輪片的上模腔包括第二環形凹槽16、設于第二環形凹槽16外緣并與之深度一致的第二齒形凹槽17、設于第二環形凹槽16中心處的第二環形凸起18、以及設于第二環形凸起18中心處的第二圓柱體19。
所述外側輪片的上模腔包括第三環形凹槽20、設于第三環形凹槽20外緣并與之深度一致的第三齒形凹槽21、設于第三環形凹槽20內側并相比其深的第三環形沉槽22、設于第三環形沉槽22中心處的第三圓柱體23。
所述第一圓柱體15、第二圓柱體19和第三圓柱體23與輪片3的內孔匹配。
所述手柄成型模具包括手柄本體成型模具、手柄包膠片成型模具和手柄端蓋成型模具,均為注塑模具,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手柄本體成型模具、手柄包膠片成型模具和手柄端蓋成型模具無特殊之處,此處不再贅述。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健身棒的成型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不銹鋼棒材經拉伸、切斷、熱處理、外表面研磨、整形后成型連接桿;
(2)分別注塑成型輪片、間隔環、手柄本體、手柄包膠片和手柄端蓋;
(3)將手柄包膠片和手柄端蓋分別扣接在手柄本體上,構成手柄;
(4)在連接桿上穿設外側輪片、過渡輪片和居中輪片,且外側輪片、過渡輪片和居中輪片的左右次序按照所需健身輪片組的形狀自由組配,并在相鄰兩健身輪片組之間的連接桿上穿設間隔環;
(5)將步驟(4)中穿設有健身輪片組的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套裝間隔環后插在手柄的中心孔內,緊配固定;
(6)健身棒成品包裝,入庫。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