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像導管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雙球囊OCT成像導管。
背景技術: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簡稱OCT) 應用現代計算機圖像處理,將先進光學技術與超靈敏探測器合為一體,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斷層成像診斷技術。OCT 技術以其極高的探測靈敏度與噪聲抑制能力、高分辨率、非接觸性和非破壞性無損傷和在體檢測無輻射等優越性以及造價低、結構簡單等優點,在材料科學和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無創檢測方面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OCT已經應用于診斷眼科、皮膚科、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
OCT利用低相干光源進行測量,空間分辨率高,樣品的微小移動就會影響檢測結果,在活體使用時,呼吸、心跳、肌肉收縮等均會造成檢測部位(例如:消化道、呼吸道、血管等)的微小移動,這將會引起圖像的模糊,不利于臨床診斷。現有的OCT球囊導管可以撐住腔道,起到穩定的作用,但是因為探頭在球囊內部掃描,使得球囊需具備一定長度,增大了球囊的體積,使得球囊擴張時間較長,增大了手術時間;因為探頭在球囊內部掃描,球囊處直徑較大,增加了探頭的晃動范圍,使得成像不那么穩定;球囊具備一定的長度使得人體不舒適感提高。因此,研究出一種能降低檢測時人體組織的微小移動和探頭的晃動引起的圖像模糊,并且減少手術時間,提高舒適度的OCT導管更有利于醫生對疾病的診斷并且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雙球囊OCT成像導管,用于介入手術中,通過在導管上設置雙球囊結構,起到了穩定探頭與人體腔道的作用,提高了成像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球囊OCT成像導管,包括接口端,進注管,雙球囊管,光學成像內管,中樞管;導管上設有中樞管,所述中樞管分別與接口端、進注管、雙球囊管與光學成像內管相連;所述雙球囊管前端設有兩個球囊結構;所述雙球囊管內為光學成像內管;所述進注管末端有進注口,所述進注管接口端連接OCT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雙球囊管由透光性良好的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成像內管前端內部設有光學探頭,探頭在掃描過程中位于兩球囊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中樞管上設有擴張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導管前端設有兩個球囊結構,在使用時,雙球囊撐住人體腔道,使得導管與人體腔道的位置保持相對穩定,而探頭處于兩球囊之間較細的導管部分,降低了探頭可擺動的范圍,使得探頭更加穩定。球囊外管采用透光性良好的材料制成,提高了成像清晰度。綜上,本發明的導管能夠有效提高成像質量,有助于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更好的指導手術的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雙球囊OCT成像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1-接口端,2-進注口,3-進注管,4-光學成像內管, 5-雙球囊管,6-光學探頭,7-中樞管,8-擴張口。
實施例:
如圖1所示,
一種雙球囊OCT成像導管,包括接口端1,進注管2,雙球囊管5,光學成像內管4,中樞管7;導管上設有中樞管7,所述中樞管7分別與接口端1、進注管2、雙球囊管5與光學成像內管4相連;所述雙球囊管5前端設有兩個球囊結構;所述雙球囊管內為光學成像內管4;所述進注管3末端有進注口2,所述進注管3接口端連接OCT設備。
通過擴張口注入空氣使球囊擴張。光學成像內管4前端內部設有光學探頭6,探頭在掃描過程中始終處于兩球囊之間。在手術中,呼吸、心跳、肌肉收縮等均會造成檢測部位(例如:消化道、呼吸道、血管等)的微小移動,這將會引起圖像的模糊,本發明的導管的球囊結構在使用中將撐住檢測部位的腔道,使得導管與腔道相對固定。探頭會在兩球囊之間的導管段進行掃描,這段導管相比球囊處來說比較細,降低了探頭可擺動的范圍,使得探頭更加穩定。兩個球囊的設計縮短了球囊膨脹時間,減少了準備時間,降低了手術難度。兩個球囊的設計也使得舒適度提高。本發明的導管避免了人體組織的移動和探頭的晃動導致的成像模糊,提高了成像質量,而且球囊材料采用透光性良好的材料,不會影響成像質量。
本發明的導管的使用過程如下:將導管接口端連接OCT系統,進注口連接注射裝置,然后將導管推進至待檢測部位,通過擴張口注入空氣,使球囊撐開,撐住血管,通過進注口注射造影劑(如果用于非血管的人體腔道,則注射清洗液),探頭在兩球囊間進行掃描成像,成像結束后,通過回抽空氣,使球囊閉合,撤出導管。
其中,所述雙球囊管5由透光性良好的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光學成像內管4前端內部設有光學探頭6,光學探頭在掃描過程中位于兩球囊之間。
其中,所述中樞管7上設有擴張口8。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