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臨床采集血液用途的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防逆流的采血針。
背景技術:
臨床采集血液用的采血針與收集人體血樣的真空采血管配套使用。采血針包括連通的采血針頭(即穿刺血管的針頭,也稱靜脈針)和穿刺針頭(即穿刺真空采血管密封膠塞的針頭,也稱穿刺針)。醫護人員將穿刺針頭穿入真空采血管的自密封膠塞中,使真空采血管與采血針連通。在采血針頭刺入人體血管后,血液在真空采血管內部預形成的負壓作用下,通過穿刺針頭抽入真空采血管中。血樣抽入的過程即是真空釋放的過程,抽入量與容器的規格和真空度有對應關系。
目前的采血針分為軟管式采血針(又稱軟接式)和直式采血針(又稱硬接式)兩種:軟管式采血針主體為穿刺針頭及其針座、采血針頭及其針座、連通兩針座的透明軟管。穿刺針頭外套止血套,采血針頭外套保護套;直式采血針一般由一根整體式的針管構成,針管一端為采血針頭,另一端為穿刺針頭,兩針頭之間設置一個針座以便于手持。
實際采血過程中,由于真空采血管質量參差不齊、個別采血管出現無負壓或產生正壓的現象、操作失誤等原因導致負壓失效時,無論采用軟管式還是直式的采血針,在采集血樣標本時,或者是采集多管血液時,均有可能產生逆流現象,即真空采血管內的空氣、血液等從穿刺針頭回流,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如真空采血管內預置促凝、抗凝等藥劑時,情況更為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弊端,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采血針的防逆流機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采血針的防逆流機構,其特征在于,防逆流機構包括裝置在針座內腔內的堵塞件和彈簧件,堵塞件可在所述針座內腔內沿針座軸向方向往復運動,彈簧件作用于堵塞件上封閉針座內腔的血流通道。
優選地,所述防逆流機構的結構選自下述方案之一:
A.所述采血針是軟管式采血針,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軟管式采血針的穿刺針頭的針座內腔內,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和彈簧件,堵塞件可在所述針座內腔內沿針座軸向方向往復運動,堵塞件具有對應軟管式采血針的透明軟管端口的堵頭,彈簧件作用于堵塞件上使得所述堵頭封閉透明軟管端口;
B.所述采血針是軟管式采血針,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軟管式采血針的穿刺針頭的針座內腔內,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和彈簧件,堵塞件可在所述針座內腔內沿針座軸向方向往復運動,所述針座內腔的部分或全部為圓臺狀的功能腔體,該功能腔體自穿刺針頭端向采血針頭端逐漸縮小,堵塞件具有對應所述功能腔體的外形,彈簧件作用于堵塞件上使得堵塞件封閉所述功能腔體;
C.所述采血針是直式采血針,所述直式采血針包括各自獨立的采血針頭和穿刺針頭,采血針頭和穿刺針頭分別固定于一個針座的兩端,針座內腔連通采血針頭和穿刺針頭的尾端;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針座內腔內;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和彈簧件,堵塞件位于兩針頭的尾端之間,堵塞件可在所述針座內腔內沿針座軸向方向往復運動,堵塞件具有對應采血針頭的尾端端口的堵頭,彈簧件作用于堵塞件上使得所述堵頭封閉采血針頭的尾端端口;
D.所述采血針是直式采血針,所述直式采血針包括各自獨立的采血針頭和 穿刺針頭,采血針頭和穿刺針頭分別固定于一個針座的兩端,針座內腔連通采血針頭和穿刺針頭的尾端;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針座內腔內;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和彈簧件,堵塞件位于兩針頭的尾端之間,堵塞件可在所述針座內腔內沿針座軸向方向往復運動,兩針頭的尾端之間的針座內腔的部分或全部為圓臺狀的功能腔體,該功能腔體自穿刺針頭端向采血針頭端逐漸縮小,堵塞件具有對應所述功能腔體的外形,彈簧件作用于堵塞件上使得堵塞件封閉所述功能腔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穿刺針頭插入真空采血管后,在真空采血管的負壓作用下,堵塞體克服彈簧體阻力向穿刺針頭端運動:A、C方案中,堵頭隨之移動,不再封閉透明軟管端口或采血針頭的尾端端口,穿刺針頭和采血針頭連通正常進行采血。B、D方案中,堵塞體移動到了功能腔體較大的區域,功能腔體不再被封閉,穿刺針頭和采血針頭連通正常進行采血,血液可以從堵塞體圓周外圍通過。當真空釋放完畢或負壓失效時,各方案均保持封閉狀態,不可能產生逆流現象。
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夠有效杜絕采血逆流現象的發生,有效守護人身安全;同時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與現有采血針結構兼容性好,生產流程變化小,元器件結構簡單、數量少,改造成本低廉,對數以億計的采血針產品生產而言,具有較高的經濟可行性。
為了便于組裝。優選地,所述A方案中,所述軟管式采血針的穿刺針頭的針座分為連接透明軟管的軟管段和連接穿刺針頭的針頭段,采用兩段式組合結構。
所述B方案中,所述軟管式采血針的穿刺針頭的針座分為連接透明軟管的軟管段和連接穿刺針頭的針頭段,采用兩段式組合結構,所述功能腔體位于軟管 段。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裝配防逆流機構的直式采血針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2裝配防逆流機構的直式采血針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3裝配防逆流機構的軟管式采血針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4裝配防逆流機構的軟管式采血針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附圖1,反映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所述采血針是直式采血針,所述直式采血針包括各自獨立的采血針頭101和穿刺針頭107,穿刺針頭107外套止血套106。采血針頭101和穿刺針頭107分別固定于一個針座102的兩端,針座102內腔連通采血針頭101和穿刺針頭107的尾端;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針座102內腔內;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103和彈簧件105,堵塞件103位于兩針頭的尾端之間,堵塞件103可在所述針座102內腔內沿針座102軸向方向往復運動(本實用新型所述針座軸向方向是如指圖所示的上下方向)。堵塞件103具有對應采血針頭101的尾端端口的堵頭104。彈簧件105作用于堵塞件103上使得所述堵頭104封閉采血針頭101的尾端端口。本例中,彈簧件105采用壓簧,位于堵塞件103與穿刺針頭107之間,穿刺針頭107插入真空采血管后,在真空采血管的負壓作用下,堵塞體103壓縮彈簧體105向穿刺針頭107端運動,堵頭104隨之移動,不再封閉或采血針頭101的尾端端口,穿刺針頭107和采血針頭101的尾端口連通正常進行采血。當真空釋放完畢或負壓失效時,彈簧件105處于擴張狀態,堵頭104在彈簧件105作用下插入采血針頭101的尾端端口,保持封閉狀態,不可能產生逆流現象。
實施例2:參見附圖2,反映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所述采血針是直式采血針,所述直式采血針包括各自獨立的采血針頭201和穿刺針頭207,穿刺針頭207外套止血套206。采血針頭201和穿刺針頭207分別固定于一個針座202的兩端,針座202內腔連通采血針頭201和穿刺針頭207的尾端;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針座202內腔內;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203和彈簧件205,堵塞件203位于兩針頭的尾端之間,堵塞件203可在所述針座202內腔內沿針座202軸向方向往復運動,兩針頭的尾端之間的針座202內腔為圓臺狀的功能腔體,該功能腔體自穿刺針頭207端向采血針頭201端逐漸縮小,堵塞件203具有對應所述功能腔體的外形。彈簧件205作用于堵塞件203上使得堵塞件203封閉所述功能腔體。本例中,彈簧件205采用拉簧,位于堵塞件203與采血針頭201之間,穿刺針頭207插入真空采血管后,在真空采血管的負壓作用下,堵塞體203拉伸彈簧體205向穿刺針頭207端運動,移動到了功能腔體較大的區域,血液可以從堵塞體203的圓周外圍通過,功能腔體不再被封閉,穿刺針頭207和采血針頭201連通正常進行采血。當真空釋放完畢或負壓失效時,彈簧件205處于回縮狀態,堵塞體203在彈簧件205作用下向采血針頭201端運動,回到了功能腔體較小的區域,保持封閉狀態,不可能產生逆流現象。
實施例3:參見附圖3,反映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所述采血針是軟管式采血針,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軟管式采血針的穿刺針頭302的針座內腔內,該針座分為連接透明軟管307的軟管段304和連接穿刺針頭302的針頭段303,采用兩段式組合結構。穿刺針頭302外套止血套301,采血針頭308外套保護套309。
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306和彈簧件305,堵塞件306可在所述針座內腔內沿針座軸向方向往復運動,堵塞件305具有對應軟管式采血針的透明軟管307端口 的堵頭,彈簧件305位于堵塞件306與穿刺針頭302之間,彈簧件305作用于堵塞件306上使得所述堵頭封閉透明軟管307的端口。其作用方式與實施例1類似,不再贅述。
實施例4:參見附圖4,反映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所述采血針是軟管式采血針,所述防逆流機構裝置在軟管式采血針的穿刺針頭402的針座內腔內,該針座分為連接透明軟管407的軟管段404和連接穿刺針頭402的針頭段403,采用兩段式組合結構。穿刺針頭402外套止血套401,采血針頭408外套保護套409。
防逆流機構包括堵塞件406和彈簧件405,堵塞件406可在所述針座內腔內沿針座軸向方向往復運動,所述針座內腔為圓臺狀的功能腔體,該功能腔體自穿刺針頭402端向采血針頭408端逐漸縮小,堵塞件406具有對應所述功能腔體的外形,彈簧件405位于堵塞件406與穿刺針頭402之間,彈簧件405作用于堵塞件406上使得堵塞件406封閉所述功能腔體。其作用方式與實施例2類似,不再贅述。
上述的實現方式僅是為了清楚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技術領域具有公知的多種替代或者變形,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質意義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