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接獲得富含細胞因子血清的采血器,屬于醫療用具設計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富含細胞因子的血清,無論是在抗炎止痛方面、還是在美容祛痘方面,都得到了醫學界的高度認可。傳統的血清制備首先要在從靜脈抽取的血液中,加入醫療級的玻璃小珠進行特異性刺激血小板和有核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再經過適當的離心分離,才能獲得富含細胞因子的血清。顯然這種傳統的血清制備會因過多地接觸血液樣品而容易發生污染,影響血清質量。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血清制備過程中,容易造成血液樣品被污染,影響血清質量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直接獲得富含細胞因子血清的采血器,同時還提供一種利用所述采血器直接獲得富含細胞因子血清的方法。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完成:一種直接獲得富含細胞因子血清的采血器,包括注射管及針頭,其特征在于注射管與針頭之間設有其內帶空腔的殼體,空腔內裝有醫療級玻璃小珠,以便將針頭剌入人體血管后,操作注射管將血液抽入殼體至所需量后,拔出針頭并適當搖晃,讓血液與醫療級玻璃小珠充分接觸,進行特異性刺激血小板產生細胞因子,并于37℃環境下靜置孵育24小時后,分離出上清和下層凝血塊,上清即為富含細胞因子的血清。
所述殼體設為圓柱體或者球體,該殼體底端設有供注射管管端插入的插孔,頂端設有與軟管相連接的管段。
所述針頭與軟管相連,軟管上設有閥門,以便控制采血量。
所述殼體底端的插孔孔徑大于醫療級玻璃小珠的直徑,以方便拔出注射管后,更換醫療級玻璃小珠。
所述殼體底端的插孔孔徑大于注射管管端外徑,以方便注射管管端的插入或拔出。
所述注射管管端設為錐管,以方便插入殼體底端的插孔中,同時方便密封。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過設置在注射管與針頭之間的其內裝有醫療級玻璃小珠的殼體,使抽出的血液先進入殼體的空腔內,與醫療級玻璃小珠充分接觸進行特異性刺激血小板和有核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后,再孵育靜置,使新鮮血液完全凝血,并分離出上清和下層凝血塊,從而直接就能獲得富含細胞因子的血清,最大限度降低樣品被污染的風險,避免病毒傳播等問題;同時能出去血小板等不相關物質,還能節約成本。得到的細胞因子含量豐富、種類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結構圖;
圖2為血清中IL-6(白細胞介素-6)不同方法處理后的濃度顯示圖;
圖3為血清中IL-8(白細胞介素-8)不同方法處理后的濃度顯示圖;
圖4為血清中IL-1Ra(抗白細胞介素-1)不同方法處理后的濃度顯示圖;
圖5為血清中細胞因子的種類顯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直接獲得富含細胞因子血清的采血器,包括注射管1及針頭7,其中注射管1與針頭7之間設有其內帶空腔3的殼體4,空腔3內裝有醫療級玻璃小珠2;所述殼體4設為圓柱體,該殼體4底端設有供注射管1管端10插入的插孔9,頂端設有與軟管6相連接的管段5;所述針頭7與軟管6相連,軟管6上設有閥門8,以便控制采血量;所述殼體4底端的插孔9孔徑大于醫療級玻璃小珠2的直徑,以方便拔出注射管1后,更換醫療級玻璃小珠2;所述殼體4底端的插孔9孔徑大于注射管1管端10外徑,以方便注射管1的插入或拔出;所述注射管1管端10設為錐管,以方便插入殼體4底端的插孔9中,同時方便密封。
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直接獲得富含細胞因子血清的方法是:
1)按每3ml血液加入10顆的量,將醫療級玻璃小珠2裝入殼體4空腔3中,該醫療級玻璃小珠2直徑為2.5-3.5mm;在殼體4的上部通過帶閥門8的軟管6連接針頭7,在殼體4的下部通過管端10插入注射管1,并保持密封;
2)將針頭7刺入人體血管后,拉動注射管1中的活塞11使血液抽入到殼體4空腔3內至所需量;
3)拔出針頭7并晃動采血器4-6次,使新鮮血液與醫療級玻璃小珠2充分接觸,進行特異性刺激血小板和有核細胞產生細胞因子;
4)在37℃恒溫條件下孵育靜置24h后,使新鮮血液完全凝血,并分離出上清和下層凝血塊;
5)推動注射管1中的活塞11將上清推出后,經常規過濾,即得富含細胞因子的血清。
用本實用新型采血器直接獲得的血清,經過ELISA檢測,測出血清中細胞因子的濃度明顯高于傳統方法得到的血清中細胞因子濃度,參見圖2。
通過細胞因子抗體芯片檢測,測得利用本實用新型所獲得血清中細胞因子的種類較傳統方法的種類更多,參見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