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骨鉆使用的輔助器件,特別是指一種便于骨鉆定位的導鉆。
背景技術:
參照圖5,圖示的骨鉆結構為目前醫院常用的C形導鉆,該導鉆由弓架1、安裝套2和定位桿4構成,弓架1與安裝套2外壁固定連接,弓架1后端形成有把手11;定位桿4套設于安裝套2內,定位桿4亦配置有把手41,定位桿4配置有導向通道。目前的C形導鉆使用時存在下述不足:一是,由于定位桿4的前端端部面積大,導致定位前,需要預先切開較大的切口,既會給傷者帶來更大創傷,操作也比較麻煩;二是,在導鉆定位完成后,由于定位桿4的前端端部面積大,定位桿4的前端很難與待鉆孔骨骼直接接觸,二者之間常隔著肌肉組織,進而導致定位桿的前端容易發生滑移而導致定位誤差很大,而骨鉆穿過導鉆進行鉆孔時,骨鉆也難于精準對位;三是,定位桿4與安裝套2是通過人工將二者的把手握緊而實現定位,不僅使用時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而且容易發生定位桿4和安裝套2松動而導致導致的定位發生偏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骨鉆定位的導鉆,以克服現有的C形導鉆存在的不易精準定位、定位點容易發生偏移、使用麻煩、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便于骨鉆定位的導鉆,包括弓架、安裝套、定位桿,弓架與安裝套外壁固定連接,弓架后端形成有把手;定位桿套設于安裝套內。定位桿的前端呈錐形,定位桿內設有導向通道,導向通道的出口設于定位桿的最前端;安裝套側壁配設有鎖固螺栓,鎖固螺栓用于調節安裝套與定位桿之間的松緊度。
進一步地,定位桿由外套管和導向柱無縫套接構成,優選外套管和導向柱之間配設有調節二者松緊度的鎖固機構。上述導向通道設于該導向柱內,外套管的前端呈錐形且開設有通孔,該通孔與該導向通道的出口處于同一軸線上。導向柱前端亦呈錐形,且優選導向柱前端錐面與外套管前端內錐面無縫疊合連接。另外,通孔呈外大內小的喇叭口形,通孔孔徑為0.8~3.2mm;且通孔的外沿設有齒狀凸起。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導鉆通過定位桿前端的錐形結構設計有利于定位桿快速刺穿肌肉組織與骨骼或者骨膜直接接觸,通過鎖固螺栓的鎖固,使得定位桿與安裝套固定連接,進而使得弓架與定位桿對應夾緊定位于所鉆孔道的兩個端點上,定位桿的定位更易識別,且定位桿的錐形前端更易抓住定位點而不易發生滑移,定位精準得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定位桿和安裝套通過鎖固螺栓鎖固連接,使得醫務人員只需要一只手輔助弓架的把手即可,降低了手術人員數量要求和人員工作強度,使用更為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方式一的導鉆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局部A的放大圖。
圖3為實施方式一的導鉆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方式二的導鉆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背景技術中現有導鉆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
參照圖1、圖2、圖3,便于骨鉆定位的導鉆,包括弓架1、安裝套2、定位桿3,弓架1與安裝套2外壁固定連接,弓架1后端形成有把手11;定位桿3套設于安裝套2內。定位桿3的前端呈錐形,定位桿3內沿軸線設有直線型導向通道30,導向通道30的出口設于定位桿3的最前端;定位桿3由外套管31和導向柱32無縫套接構成,優選外套管31和導向柱32之間配設有調節二者松緊度的鎖固機構(如螺栓鎖固方式)。導向通道30設于該導向柱32內,外套管31的前端呈錐形且開設有通孔310,該通孔310與該導向通道30的出口處于同一軸線上。導向柱32前端亦呈錐形,且優選導向柱32前端錐面與外套管31前端內錐面無縫疊合連接。另外,通孔310呈外大內小的喇叭口形,通孔310孔徑為0.8~3.2mm;且通孔310的外沿設有齒狀凸起。安裝套2側壁配設有鎖固螺栓21,鎖固螺栓21用于調節安裝套2與外套管31之間的松緊度。
使用時,先根據所需鉆孔孔徑選擇適合型號的骨鉆即與骨鉆直徑相配適的導向柱32。然后將弓架1的前端人工固定于所需鉆孔的其中一定位點上,然后操縱定位桿3的外套管31,使得外套管31的錐形尖端刺穿指定位置的肌肉組織而達到另一定位點上,然后鎖緊安裝套2上的鎖固螺栓21,安裝套2與外套管31相對位置固定,外套管31的尖端和弓架1的后端分別固定與指定定位點上;然后,在外套管31內裝入選定的導向柱32(優選導向柱32與外套管31通過鎖固螺栓鎖固,二者若不鎖固亦可實現為骨鉆的導向功能,二者鎖固后能夠使得鉆孔工作的進行更為穩定),再操縱骨鉆穿過導向通道30,并由外套管31的通孔310穿出進行鉆孔操作。鉆孔完成后,抽回骨鉆,旋開安裝套2上的鎖固螺栓21,使得導鉆能夠從患者傷處卸下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導鉆通過定位桿3前端的錐形結構設計有利于定位桿3快速刺穿肌肉組織與骨骼或者骨膜直接接觸,通過鎖固螺栓21的鎖固,使得定位桿3與安裝套2固定連接,進而使得弓架1與定位桿3對應夾緊定位于所鉆孔道的兩個端點上,定位桿3的定位更易識別,且定位桿3的錐形前端更易抓住定位點而不易發生滑移,定位精準得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定位桿3和安裝套2通過鎖固螺栓21鎖固連接,使得醫務人員只需要一只手輔助弓架1的把手11即可,降低了手術人員數量要求和人員工作強度,使用更為方便。
實施方式二
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一的區別在于:參照圖4,本實施方式的定位桿3為一體結構設置,而非實施方式一的外套管31和導向柱32的分體結構。本實施方式的定位桿3的結構膠實施方式一簡單,能夠省去實施方式一的導向柱32的鎖固工作。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