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設備領域,具體來說是輸液用手部護理設備。
背景技術:
輸液又名打點滴或者掛水,是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一次給藥量在100ml以上)注射液的治療方式,輸液一般時常大于1小時。
臨床中經常出現患者耐受性及依從性差的問題,尤其是小孩輸液時,煩躁時會晃動手臂,容易使針管脫落或者出現血液倒流的情況,導致不良后果。尤其是在冬季輸液的時候,往往會因為藥液和手部溫度過低嚴重影響輸液的舒適感以及輸液的流動效果,通常需要在穿刺成功后蓋好棉被等保暖物品,患者手部蓋于棉被內,棉被等物品重壓插有針管的手部,使得輸液流動不緩慢,影響正常治療;同時手部位于棉被內不便于觀察穿刺局部,容易發生意外脫管等緊急情況,導致嚴重后果。
目前市面上有靜脈輸液固定板等類似產品,通過在固定板上設置束縛帶將手腕、手掌等部位固定,避免手部輸液處亂動出現脫管現象,但現有的固定設備為方便觀察患者手臂,都使患者的手部裸露在外,無法對患者的手臂進行保暖,仍然不能解決冬季輸液時手部既保暖又便于觀察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液用手部護理設備,除能固定輸液手部外,還能同時解決冬季輸液時手部保暖和便于觀察輸液處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技術方案是提供輸液用手部護理設備,包括底座,底座的頂部設有小臂托板和手部托板,小臂托板和手部托板上分別設有固定小臂和手部的束縛帶,小臂托板水平設置,手部托板鉸接在小臂托板的一端且鉸接處設有鎖緊件,手部托板上設有便于手掌搭放的凸起;手部托板上還設有呈n型的蓋板,蓋板上設有觀察窗;底座、凸起和蓋板內均設有空腔,凸起的空腔、蓋板的空腔均與底座的空腔接通,空腔內設有加熱液,底座上設有位于加熱液內的電加熱器,電加熱器的插頭位于底座之外。
上述技術方案中,小臂托板用于支撐患者的小臂,使患者的小臂擺平,小臂托板上的束縛帶用于將小臂固定在小臂托板上;手部托板用于支撐患者的手部,手部托板上的束縛帶用于將手部固定在小臂托板上。手部托板與小臂托板鉸接,轉動小臂托板,使小臂托板的自由端向下傾斜,然后用鎖緊件將鉸接處鎖緊,避免小臂托板繼續轉動,小臂托板適當傾斜,能夠使彎關節微微向上彎曲,符合手部的生理結構,不會擠壓血管,避免藥液在手腕處流通不暢的問題,凸起的設計符合手部自然狀態時手部微微拱的狀態,提升患者手部舒適度,同時,能夠使患者手部放松,利于藥液的流通。蓋板能夠避免不小心觸屏穿刺部位,起到保護的作用,蓋板呈n型,蓋在手部托板上后,不會壓迫穿刺部位,觀察窗用于觀察穿刺部位的輸液情況,脫管時便于及時發現處理。電加熱器用于給加熱液加熱,由于凸起的空腔、蓋板的空腔均與底座的空腔接通,加熱液受熱后會將熱量傳遞給各個空腔壁,從而使患者的手部保暖。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設置小臂托板和手部托板,再配合束縛帶,將患者的手臂和手部固定在設備上,避免手部晃動引發脫管,蓋板還能起到防護作用,避免穿刺部位受碰撞,同時觀察窗便于觀察穿刺部的情況。2.除能固定輸液手部外,還能通過設置電加熱器來加熱,冬季輸液時使手部保暖,保證藥液的流動性。3.整個設備的凸起、蓋板等結構設置合理,能夠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對基礎方案的改進得到的優選方案1:所述底座上還設有與電加熱器接通的USB接口;USB接口可以供手機充電,增強本護理設備的實用性。
對基礎方案或者優選方案1的改進得到的優選方案2:所述凸起的表面呈圓弧狀;圓滑狀的結構能夠提高手部的舒適感,避免患者手部僵硬。
對優選方案2的進一步優化得到的優選方案3:所述小臂托板為U型板;U型板的形狀與小臂形狀相近,小臂放在小臂托板后,U型結構能夠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擺動。
對基礎方案或者優選方案1的改進得到的優選方案4:所述手部托板的一側與蓋板鉸接;相比于手部托板和蓋板固定連接而言,固定連接時,手部位于到手部托板時易使穿刺部分受到蓋板的磕碰,有碰到穿刺部位的風險,鉸接的方式操作上更方便,患者手部穿刺好后放到手部托板上,然后在轉動蓋板蓋上即可。
對優選方案3的進一步優化得到的優選方案5:所述蓋板的外表面設有絕熱層;絕熱層能夠有效減少蓋板空腔內的熱量從蓋板外表面流失,利于患者手部保暖和節約電熱器的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輸液用手部護理設備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標記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底座1、小臂托板2、手部托板3、蓋板4、觀察窗5、凸起6、空腔7、插頭8、束縛帶9、合頁10、USB接口11。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圖2所示:輸液用手部護理設備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頂部設有小臂托板2和手部托板3,小臂托板2水平設置且開有u型槽從而形成u型板,便于對小臂限位,小臂托板2通過合頁10鉸接在手部托板3的左側,合頁10上設置有可以開合的鎖緊卡子,可將合頁10固定在小臂托板2上,從而防止手部托板3轉動,小臂托板2和手部托板3上分別設有固定小臂和手部的束縛帶9,束縛帶9為公魔術貼和母魔術貼,通過公魔術貼和母魔術貼的粘黏將小臂和手部固定。手部托板3上設置有便于手掌搭放的凸起6,凸起6的表面呈圓弧狀;手部托板3的一側鉸接著n型的蓋板4,蓋板4上設置有透明的玻璃作為觀察窗5,便于觀察穿刺部位的情況。底座1、凸起6和蓋板4內均設有空腔7,凸起6的空腔7與底座1的空腔7之間通過波紋管接通,蓋板4的空腔7與底座1的空腔7之間通過波紋管接通,空腔7內裝有加熱液,底座1上設置有電加熱器,電加熱器位于空腔7內且處于加熱液液面之下,此電加熱器為電加熱絲,電加熱器的插頭8位于底座1之外,給加熱電器通電后加熱液會升溫,從而將熱量傳遞給各個空腔7,再傳遞給患者手部,蓋板4的外表面為絕熱層材料,減緩散熱。
使用本護理設備時,醫護人員給患者手背穿刺好后,將患者的小臂放置在u型的小臂托板2內,轉動小臂托板2,使手腕處微拱,保證血管不被擠壓,利用鎖緊卡子將小臂托板2固定,然后使用束縛帶9將手部和小臂固定住。接著轉動蓋板4,使蓋板4蓋在手部托板3上。然后將電加熱器的插頭8與電源接通,接通后電加熱器會使加熱液加熱,產生熱量,熱量會傳遞至凸起6以及蓋板4上,再傳遞給患者手部,從而使患者的手部受熱變暖和。可以隨時利用觀察窗5觀察穿刺部位的情況,如有脫管現象,即使處理。底座1上開有與電加熱器的電源接入點接通的USB接口11,可以臨時用數據線給手機登物品充電,非常實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