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急救用霧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40520閱讀:429來源:國知局
急救用霧化罐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急救用霧化罐。



背景技術:

急救用霧化罐是一種常用的急救醫療器械,患者通過急救用霧化罐吸入麻醉氣體,從而達到麻醉的效果,之后便可進行手術。患者在吸氣時吸入麻醉氣體,在呼氣時呼出的氣體排出急救用霧化罐外,為達到這種效果,通常采用單向閥的形式。現有的急救用霧化罐還存在的缺點在于:單向閥的設置非常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急救用霧化罐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急救用霧化罐。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急救用霧化罐,包括上端開口的罐體,所述罐體的開口端上連接有罐頭,所述的罐頭中設有一隔板,從而將所述的罐頭的內腔分隔成上部的呼吸腔和下部的連通腔,所述的連通腔與所述罐體的內腔連通;

所述的隔板上開設有通孔,該隔板的上表面上設有吸氣單向膜片,所述的吸氣單向膜片覆蓋在所述的通孔上;

所述的罐頭上開設有透氣孔,該透氣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從而該透氣孔與所述的呼吸腔連通,所述罐頭的外側面設有透氣單向膜片,該透氣單向膜片覆蓋在所述的透氣孔上。

進一步,所述的罐頭與所述的罐體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所述罐頭的外側壁的下部設有突出的卡扣,所述的卡扣上設有下凹的扣槽;

所述罐體的內側壁的上部設有內凹的連接槽,所述的連接槽包括較寬的引導槽、與所述引導槽銜接的并于所述的卡扣適配的卡槽;所述的罐頭與所述的罐體進行連接時,所述的卡扣首先進入引導槽中,之后轉動所述的罐頭使所述的卡扣扣入所述的卡槽中。

進一步,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設有突起的卡頭,所述的吸氣單向膜片套在所述的卡頭上。

進一步,所述的卡頭設于所述隔板的中央,所述卡頭的兩側的隔板上均開設有通孔,兩側的通孔上分別覆蓋吸氣單向膜片。

進一步,所述的透氣單向膜片具有卡凸頭,所述罐頭的側壁上開設有卡接孔,所述的卡凸頭卡入所述的卡接孔中。

進一步,所述的隔板與所述的罐頭超聲波焊接連接。

本發明在使用時,與現有技術一樣,也是患者通過急救用霧化罐吸入麻醉氣體,從而達到麻醉的效果。患者在吸氣時,通過吸氣氣流使得吸氣單向膜片打開,從而麻醉氣體從連通腔進入呼吸腔,可順利吸入麻醉氣體,同時吸氣氣流使得透氣單向膜片關閉;患者呼氣時,通過呼氣氣流使得吸氣單向膜片關閉,同時呼氣氣流使得透氣單向膜片打開,從而將呼出的起排出急救用霧化罐之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非常簡單,且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爆炸圖。

圖3是罐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罐頭的剖視圖。

圖5是隔板的正面示意圖。

圖6是隔板的背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照圖1-圖6,急救用霧化罐,包括上端開口的罐體1,所述罐體1的開口端上連接有罐頭2,所述的罐頭2中設有一隔板3,從而將所述的罐頭2的內腔分隔成上部的呼吸腔和下部的連通腔,所述的連通腔與所述罐體的內腔連通。

所述的隔板3上開設有通孔4,該隔板3的上表面上設有吸氣單向膜片5,所述的吸氣單向膜片5覆蓋在所述的通孔4上。

所述的罐頭2上開設有透氣孔,該透氣孔位于所述隔板3的上方,從而該透氣孔與所述的呼吸腔連通,所述罐頭2的外側面設有透氣單向膜片6,該透氣單向膜片6覆蓋在所述的透氣孔上。

在使用時,與現有技術一樣,也是患者通過急救用霧化罐吸入麻醉氣體,從而達到麻醉的效果。患者在吸氣時,通過吸氣氣流使得吸氣單向膜片5打開,從而麻醉氣體從連通腔進入呼吸腔,可順利吸入麻醉氣體,同時吸氣氣流使得透氣單向膜片6關閉;患者呼氣時,通過呼氣氣流使得吸氣單向膜片5關閉,同時呼氣氣流使得透氣單向膜片6打開,從而將呼出的起排出急救用霧化罐之外。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罐頭2與所述的罐體1可拆卸連接,便于更換隔板、吸氣單向膜片等。本實施例中該種可拆卸連接的具體結構方式為:所述罐頭2的外側壁的下部設有突出的卡扣7,所述的卡扣7上設有下凹的扣槽8;所述罐體1的內側壁的上部設有內凹的連接槽,所述的連接槽包括較寬的引導槽9、與所述引導槽9銜接的并于所述的卡扣7適配的卡槽10;所述的罐頭2與所述的罐體1進行連接時,所述的卡扣7首先進入引導槽9中,之后轉動所述的罐頭2使所述的卡扣7扣入所述的卡槽10中。需要將罐頭2拆卸下來時反方向轉動罐頭2即可。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隔板3與所述的罐頭2超聲波焊接連接,所述隔板3的上表面設有突起的卡頭11,所述的吸氣單向膜片5套在所述的卡頭11上從而完成吸氣單向膜片5的安裝。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卡頭11設于所述隔板3的中央,所述卡頭11的兩側的隔板上均開設有通孔4,兩側的通孔上分別覆蓋吸氣單向膜片5。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透氣單向膜片6具有卡凸頭12,所述罐頭2的側壁上開設有卡接孔,所述的卡凸頭12卡入所述的卡接孔中,從而完成透氣單向膜片6的安裝。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急救用霧化罐,包括上端開口的罐體,所述罐體的開口端上連接有罐頭,罐頭中設有一隔板,從而將罐頭的內腔分隔成上部的呼吸腔和下部的連通腔,連通腔與所述罐體的內腔連通;隔板上開設有通孔,該隔板的上表面上設有吸氣單向膜片,吸氣單向膜片覆蓋在通孔上;罐頭上開設有透氣孔,該透氣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從而該透氣孔與呼吸腔連通,所述罐頭的外側面設有透氣單向膜片,該透氣單向膜片覆蓋在透氣孔上。本發明在使用時,患者通過急救用霧化罐吸入麻醉氣體,從而達到麻醉的效果。本發明結構非常簡單,且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技術研發人員:吉文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寧波路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4.18
技術公布日:2017.07.28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