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內科智能吸霧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兒內科智能吸霧器。
【背景技術】
[0002]在小兒內科的治療中,因小兒感冒發燒引起的咳嗽不止往往需要對小兒患者進行吸霧治療,吸霧治療在治療小兒患者的咳嗽方面有很多的有點,霧化吸入療法是用專門的霧化裝置將藥物溶液霧化成微小顆粒,吸入呼吸道及肺部使藥物沉積在呼吸道內治療疾病,相對于傳統的打針吃藥,這種治療方法給藥量小且有效的降低了副作用,而傳統的吸霧裝置,配置簡陋,不能很好的對小兒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不利于小兒患者的快速康復,長此以往,大大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對小兒內科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科學有效,簡單實用,安全合理,衛生健康的小兒內科智能吸霧器。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兒內科智能吸霧器,包括智能吸霧器主體、混合霧化裝置和吸霧面罩,在智能吸霧器主體下側設有支撐吸盤,支撐吸盤下側設有防滑橡膠墊,支撐吸盤內設有中空吸附區,支撐吸盤上設有消壓孔,消壓孔內設有活動貼片,活動貼片與按壓連接棒連接,按壓連接棒連接穿過消壓孔與按壓片連接,支撐吸盤通過固定粘合層與霧化液存放桶連接;
[0005]霧化液存放桶右側設有活動把手固定塊,活動把手固定塊上設有活動接口,活動接口與活動把手連接,活動把手上端通過固定卡扣與固定卡槽連接,固定卡槽左側與上端固定臂連接;霧化液存放桶上側設有霧化液桶承接頭,霧化液桶承接頭外側設有外置橡膠膜,按壓固定槽內部通過內置橡膠膜與外置橡膠膜連接;
[0006]按壓固定槽上側設有混合霧化裝置,混合霧化裝置前端設有顯示屏,顯示屏右側設有按壓式開關,按壓式開關右側設有上端固定臂卡槽,上端固定臂通過上端固定臂與上端固定臂卡槽連接,混合霧化裝置上側設有聲音提示孔,聲音提示孔下側設有排霧速率控制閥,排霧速率控制閥右側設有藥物管道接頭,藥物管道接頭內設有內置螺紋,藥物管道通過外置螺紋與內置螺紋連接,藥物管道下側為藥物入口,藥物管道上側通過藥物出口與藥物存放罐連接,藥物存放罐內設有存放罐內壁,存放罐內壁內設有藥物存放區,混合霧化裝置右側設有固定充電孔,電源線通過移動充電接頭與固定充電孔連接,電源線上設有變壓器,電源線末端設有電源插頭;
[0007]混合霧化裝置內設有霧化藥液混合桶,霧化藥液混合桶上側通過中間藥物傳遞管與藥物緩沖區連接,藥物緩沖區上側與藥物管道連接,霧化藥液混合桶下側設有藥物混合轉盤,藥物混合轉盤上設有藥物混合凹孔,霧化藥液混合桶右側設有中間連接管,中間連接管下側與汲液裝置連接,汲液裝置內設有汲液泵,汲液管從汲液泵中伸出,汲液管下側伸入霧化液存放桶中,霧化藥液混合桶上設有藥液用量傳感器,霧化藥液混合桶左側通過藥液傳遞管與霧化裝置連接,霧化裝置內設有超聲霧化層,超聲霧化層右側設有霧化震蕩區,霧化震蕩區右側設有霧化藥液滲出區,霧化藥液滲出區右側與藥液傳遞管連接,霧化裝置左側通過溫度控制倉與霧化傳遞泵連接,霧化傳遞泵上側設有中央控制板,中央控制板上設有速率控制區,速率控制區上側設有提示音控制區,提示音控制區右側設有視頻數據控制器,視頻數據控制器右側設有開關感應區,中央控制板內設有儲蓄電池;
[0008]混合霧化裝置左側通過霧化藥液泵出管與過濾管連接,過濾管內設有細微過濾網,細微過濾網與霧化藥液泵出管連接,過濾管通過吸霧軟管接頭與固定軟管連接,固定軟管左側與吸霧面罩連接;
[0009]吸霧面罩內設有單向通氣盤,單向通氣盤上設有單向透氣孔,單向通氣盤左側設有氣霧填充區,氣霧填充區內設有奶嘴固定塊,奶嘴固定塊上設有衛生奶嘴,奶嘴固定塊內設有霧化濃度感應器,吸霧面罩左側設有面罩口,面罩口外側設有柔軟貼合層,吸霧面罩上側設有排氣孔,排氣孔上側設有廢氣消毒層;
[0010]所述支撐吸盤內設有內部支撐紋路。
[0011 ] 所述霧化液存放桶上設有容量標識。
[0012]所述活動把手左側設有固定防滑層。
[0013]所述固定充電孔外側設有防漏電橡膠層。
[0014]所述吸霧軟管接頭外側設有密封固定層。
[0015]所述固定軟管左側設有防漏氣橡膠層。
[0016]所述氣霧填充區內設有廢氣遮擋片。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功能齊全,使用方便,在對小兒內科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科學有效,簡單實用,安全合理,衛生健康,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附圖說明】
[0018]附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2為本發明混合霧化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3為本發明吸霧面罩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
[0022]1:智能吸霧器主體,2:混合霧化裝置,3:吸霧面罩,4:支撐吸盤,5:防滑橡膠墊,6:中空吸附區,7:消壓孔,8:活動貼片,9:按壓連接棒,10:按壓片,11:固定粘合層,12 ??霧化液存放桶,13:活動把手固定塊,14:活動接口,15:活動把手,16:固定卡扣,17:固定卡槽,18:霧化液桶承接頭,19:外置橡膠膜,20:按壓固定槽,21:內置橡膠膜,22:顯示屏,23:按壓式開關,24:上端固定臂卡槽,25:上端固定臂,26:聲音提示孔,27:排霧速率控制閥,28:藥物管道接頭,29:內置螺紋,30:藥物管道,31:外置螺紋,32:藥物入口,33:藥物出口,34:藥物存放罐,35:存放罐內壁,36:藥物存放區,37:固定充電孔,38:電源線,39:移動充電接頭,40:變壓器,41:電源插頭,42:霧化藥液混合桶,43:中間藥物傳遞管,44:藥物緩沖區,45:藥物混合轉盤,46:藥物混合凹孔,47:中間連接管,48:汲液裝置,49:汲液泵,50:汲液管,51:藥液用量傳感器,52:藥液傳遞管,53:霧化裝置,54:超聲霧化層,55:霧化震蕩區,56:霧化藥液滲出區,57:溫度控制倉,58:霧化傳遞泵,59:中央控制板,60:速率控制區,61:提示音控制區,62:視頻數據控制器,63:開關感應區,64:儲蓄電池,65:霧化藥液泵出管,66:過濾管,67:細微過濾網,68:吸霧軟管接頭,69:固定軟管,70:單向通氣盤,71:單向透氣孔,72:氣霧填充區,73:奶嘴固定塊,74:衛生奶嘴,75:霧化濃度感應器,76:面罩口,77:柔軟貼合層,78:排氣孔,79:廢氣消毒層,80:內部支撐紋路,81:容量標識,82:固定防滑層,83:防漏電橡膠層,84:密封固定層,85:防漏氣橡膠層,86:廢氣遮擋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小兒內科智能吸霧器進行詳細描述。
[0024]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小兒內科智能吸霧器包括智能吸霧器主體1、混合霧化裝置2和吸霧面罩3,在智能吸霧器主體I下側設有支撐吸盤4,支撐吸盤4下側設有防滑橡膠墊5,支撐吸盤4內設有中空吸附區6,支撐吸盤4上設有消壓孔7,消壓孔7內設有活動貼片8,活動貼片8與按壓連接棒9連接,按壓連接棒9連接穿過消壓孔7與按壓片10連接,支撐吸盤4通過固定粘合層11與霧化液存放桶12連接。
[0025]如圖1所示,霧化液存放桶12右側設有活動把手固定塊13,活動把手固定塊13上設有活動接口 14,活動接口 14與活動把手15連接,活動把手15上端通過固定卡扣16與固定卡槽17連接,固定卡槽17左側與上端固定臂18連接;霧化液存放桶12上側設有霧化液桶承接頭18,霧化液桶承接頭18外側設有外置橡膠膜19,按壓固定槽20內部通過內置橡膠膜21與外置橡膠膜19連接。
[0026]如圖1所示,按壓固定槽上側設有混合霧化裝置2,混合霧化裝置2前端設有顯示屏22,顯示屏22右側設有按壓式開關23,按壓式開關23右側設有上端固定臂卡槽24,上端固定臂18通過上端固定臂25與上端固定臂卡槽24連接,混合霧化裝置2上側設有聲音提示孔26,聲音提示孔26下側設有排霧速率控制閥27,排霧速率控制閥27右側設有藥物管道接頭28,藥物管道接頭28內設有內置螺紋29,藥物管道30通過外置螺紋31與內置螺紋29連接,藥物管道30下側為藥物入口 32,藥物管道30上側通過藥物出口 33與藥物存放罐34連接,藥物存放罐34內設有存放罐內壁35,存放罐內壁35內設有藥物存放區36,混合霧化裝置2右側設有固定充電孔37,電源線38通過移動充電接頭39與固定充電孔37連接,電源線38上設有變壓器40,電源線38末端設有電源插頭41。
[0027]如圖2所示,混合霧化裝置2內設有霧化藥液混合桶42,霧化藥液混合桶42上側通過中間藥物傳遞管43與藥物緩沖區44連接,藥物緩沖區44上側與藥物管道30連接,霧化藥液混合桶42下側設有藥物混合轉盤45,藥物混合轉盤45上設有藥物混合凹孔46,霧化藥液混合桶42右側設有中間連接管47,中間連接管47下側與汲液裝置48連接,汲液裝置48內設有汲液泵49,汲液管50從汲液泵49中伸出,汲液管50下側伸入霧化液存放桶12中,霧化藥液混合桶42上設有藥液用量傳感器51,霧化藥液混合桶42左側通過藥液傳遞管52與霧化裝置53連接,霧化裝置53內設有超聲霧化層54,超聲霧化層54右側設有霧化震蕩區55,霧化震蕩區55右側設有霧化藥液滲出區56,霧化藥液滲出區56右側與藥液傳遞管52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