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的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為一種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的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淋巴結是屬于淋巴系統的一部分,是淋巴循環聚集而成的器官。在人的身上大約有五百顆左右的淋巴結,表層的淋巴結可利用觸診來加以評估,正常時兒童可在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觸摸到小的淋巴結,深層的淋巴結分布于縱膈腔、腸系膜、腹膜后及骨盆腔,是肉眼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必須要用特殊的影像攝影術才看得到。在嬰兒時期,約有57%的嬰兒可以摸到淋巴結,最常摸到的是枕骨后及頸部淋巴腺,為小小的,有彈性,像花生米樣的顆粒,大小約I到1.5公分左右。隨著小朋友日漸長大,暴露于環境中各種抗原,這些淋巴組織會穩定地慢慢增大到青春期,隨后就會自行減小及消失;所以成人的淋巴腺比較不容易摸得到。
[0003]淋巴結的功能是為防止感染散布的保護屏障,他們會過濾特定的抗原,在淋巴結內的淋巴球和漿細胞會主動地參與抗體形成,并清除從淋巴液來的細胞殘渣、細菌及其他異物,所以當引流至該淋巴結的地區有病原體侵入時,該區的淋巴結就會跟著腫大、發炎;例如最常見的急性扁桃腺炎或咽炎,就經常伴隨著頸部淋巴結腫大。
[0004]在兒童時期,淋巴腺出現腫大,最常見的原因是正常淋巴組織的增生,例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會引起局部淋巴腺腫大及疼痛,這類腫大的淋巴結在感染得到控制后,大多逐漸縮小及消失。但有少部分原因與惡性腫瘤相關,所以醫師若遇到不尋常的淋巴腺病變,都會特別謹慎。
[0005]目前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的淋巴結腫大的中藥制劑效率低下,很多是口服制齊U,患者服用量過大,小兒吞咽困難,口感不佳,而且療程長,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的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中藥制劑,具有治療周期短,使用方便,無痛苦,見效快,費用低等特點。
[0007]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原料藥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
[0008]蒲公英28-32g,野菊花28-32g,芙蓉葉28_32g,白花蛇舌草28_32g,黃芩13_17g,紅花 8-12g,白芷 8-12g,桅子 18-22g,大黃 3_7g,冰片 0.3-0.7g。
[0009]優選的,一種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的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原料藥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蒲公英30g,野菊花30g,芙蓉葉30g,白花蛇舌草30g,黃芩15g,紅花1g,白]E 10g,桅子20g,大黃5g,冰片0.5g。
[0010]所述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頸部淋巴結腫大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將各原料藥粉碎,過200目篩,混勻即可。
[0011]治療時取本發明的粉狀中藥制劑2g及混合液2ml(白米醋/藥用甘油按體積比3:1比例配置成混合液)調成糊狀,均勻地攤鋪在5cmX6cm無紡布膏藥底托(連云港廣益醫用敷料有限公司生產)上,四周邊緣留Icm膠布固定,無紡布覆蓋藥物,貼敷在腫大的淋巴結上,貼敷24小時,每日一次,6天為一療程。一般當天或第二天見效,3-5次可治愈,病情重,病程長者連續1-2個療程后即可治愈。
[0012]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13]芙蓉葉,性味性涼,味微辛。功能主治清肺涼血,消腫排膿。用于肺熱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結炎、闌尾炎、癰癤膿腫、急性中耳炎、燒傷、燙傷。
[0014]白花蛇舌草,性味:苦甘;寒;無毒。歸經:心;肝;脾;大腸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癌腫。
[0015]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入肝、胃經。有清熱解毒可用于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消癰散結治療熱毒壅結于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通乳。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病,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0016]野菊花:味苦、辛,微寒;歸肺、肝經。清熱解毒;疏風平肝。主疔瘡;癰疽;丹毒;濕疹;皮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高血壓病。有.解毒、去火消暑、抗菌、降壓、清心、殺菌去腫。
[0017]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清熱解毒、保肝利膽、鎮靜、能抗凝血、抗變態反應、降低血壓、利尿作用、對血糖血脂的影響、解痙作用、安胎作用、抗癌作用。
[0018]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等病癥。
[0019]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祛風止癢。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鼻淵,帶下證,瘡癰腫毒。
[0020]大黃,性味:味苦,性寒,無毒。歸經: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者。
[0021]桅子,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涼血。治熱病虛煩不眠,黃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熱毒瘡瘍,扭傷腫痛。
[0022]冰片,味辛、苦,微寒;歸心、肝、肺經;清香宣散,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熱病高熱神昏,中風痰厥驚癇,暑濕蒙蔽清竅,喉痹耳聾,口瘡齒腫,瘡癰疳痔,目赤腫痛,翳膜遮睛。
[0023]本發明的配方中以芙蓉葉清肺涼血,消腫排膿,蒲公英清熱解毒共為君藥,具有清肺熱解毒,涼血利濕,消腫排膿之功效;輔以白花蛇舌草有清熱解毒,利濕;野菊花清熱解毒,疏風平肝;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白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祛風止癢;大黃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為臣藥,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清熱燥濕,瀉火涼血,逐瘀通經之功效。以黃芩、桅子為佐,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涼血。冰片為使,開竅醒神,清熱散毒。全方協同一致,共奏清熱解毒,涼血利濕,消腫排膿祛風之功效。
[0024]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草藥為原料,主要用于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后頸部淋巴結腫大,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消腫散結、清肺利咽、疏風散熱、消癰散結、潤燥滑腸、清熱涼血、利咽排膿、涼血補血、散瘀止痛、消腫定驚、行氣解郁、消腫止痛、抗感染力強及愈后不會復發,同時具有治療周期短、見效快、費用低等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