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沙棘活性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及在抑制幽門螺桿菌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醫藥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以及飲食習慣不健康,加劇了相關胃腸道疾 病的發生率,其中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長期居高不下,極大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幽門螺 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 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狀或弧形。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潰瘍以及 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瘤的主要致病因素,特別是越來越多的研宄數據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 和胃癌發病有很強的相關性。因此,尋找或者研發有效的幽門螺桿菌抑制劑具有很好的應 用前景,特別是從天然產物來源資源中篩選功效成分。
[0003] 沙棘是一種落葉性灌木,耐寒、抗風沙,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實的統稱。沙棘是一種 藥食兩用資源,具有較好的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治療胃潰瘍和預防冠狀動脈硬化等功效。 中國專利CN103421873B公開了一種具有抑菌作用的沙棘籽多肽的制備方法,該多糖對大 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常見細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中國專利CN102755359B公開了一種具 有抑制脂肪酸酶活性的沙棘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中國專利CN102657686B公開了沙棘籽 油在制備預防和/或治療抑郁藥物中的應用。但是,有關沙棘及其提取物在抑制幽門螺桿 菌方面的研宄,尚未見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沙棘活性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及在抑制幽門螺桿菌中的 應用。
[0005]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沙棘活性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驟。
[0007] (1)取一定量烘干或自然曬干的沙棘(果實),經粉碎后待用。
[0008] (2)稱取步驟(1)所制備得到的沙棘粉末,加入質量分數為50-95%的乙醇回流提 取,沙棘和乙醇的料液比為1:5~1:25 (kg/L,質量體積比),于50-70°C溫度下水浴提取1~3 h,提取次數為1~2次,得沙棘提取液。
[0009] (3)將步驟(2)中的提取液合并,趁熱過濾,然后于4800 r /m轉速下離心15 min, 收集上層清液并再次進行抽濾。
[0010] (4)將步驟(3)中的濾液置于旋轉蒸發儀上濃縮,濃縮溫度為45°C,最后用質量分 數為25%的乙醇溶液稀釋至所得樣品提取液對應的生藥質量濃度為I kg/L。經巴氏滅菌后 冷卻,于4°C條件下密封保存,即可獲得沙棘活性提取物。
[0011] 本發明所述的沙棘活性提取物在抑制幽門螺桿菌中的應用。
[0012] 本發明的優點是:提供了含有沙棘活性提取物的制備方法,沙棘是一種傳統的藥 食兩用資源,本發明制備得到的提取物可以作為原料或者產品應用于相關保健食品、藥品 等方面,有利于沙棘開發和價值提升;制備得到的沙棘提取物具有較好地抑制幽門螺桿菌 生長的作用,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源的活性提取物;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具有廣闊的開發 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下面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 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思想、方法的情況下,根據 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常規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方法或變更,均包含在本發明之內。
[0014] 實施例1。
[0015] 取一定量烘干或自然曬干的沙棘,經中藥粉碎機粉碎后待用。稱上述制備的沙棘 粉末70 g,加入95%質量分數的乙醇回流提取,料液比為1:10(kg/L,質量體積比),于70°C 溫度下水浴回流提取2 h,提取次數為2次,合并提取液,趁熱過濾,然后于4800 r /m轉速 下離心15 min,收集上層清液并再次進行抽濾。將上述濾液置于旋轉蒸發儀上濃縮,濃縮溫 度為45°C,最后用質量分數為25%的乙醇溶液稀釋至所得樣品提取液對應的生藥質量濃度 為I kg/L。經巴氏滅菌后冷卻,于4°C條件下密封保存,即可獲得沙棘活性提取物A。
[0016] 實施例2。
[0017] 取一定量烘干或自然曬干的沙棘,經中藥粉碎機粉碎后待用。稱取上述制備的沙 棘粉末20 g,加入60%質量分數的乙醇回流提取,料液比為1:25 (kg/L,質量體積比),于 50°C溫度下水浴回流提取I h,提取次數為2次,合并提取液,趁熱過濾,然后于4800 r /m 轉速下離心15 min,收集上層清液并再次進行抽濾。將上述濾液置于旋轉蒸發儀上濃縮,濃 縮溫度為45°C,最后用質量分數為25%的乙醇溶液稀釋至所得樣品提取液對應的生藥質量 濃度為I kg/L。經巴氏滅菌后冷卻,于4°C條件下密封保存,即可獲得沙棘活性提取物B。 [0018] 實施例3。
[0019] 取一定量烘干或自然曬干的沙棘,經中藥粉碎機粉碎后待用。稱取上述制備的沙 棘粉末20 g,加入75%質量分數的乙醇回流提取,料液比為1:5(kg/L,質量體積比),于60°C 溫度下水浴回流提取3 h,提取次數為1次,合并提取液,趁熱過濾,然后于4800 r /m轉速 下離心15 min,收集上層清液并再次進行抽濾。將上述濾液置于旋轉蒸發儀上濃縮,濃縮溫 度為45°C,最后用質量分數為25%的乙醇溶液稀釋至所得樣品提取液對應的生藥質量濃度 為I kg/L。經巴氏滅菌后冷卻,于4°C條件下密封保存,即可獲得沙棘活性提取物C。
[0020] 下面結合具體實驗說明本方法制備得到的沙棘活性提取物體外抑制幽門螺桿菌 的作用。
[0021] 1、幽門螺桿菌來源。
[0022] 選擇來自門診胃病患者胃粘膜標本,實驗室保存的國際標準菌株ATCC11637。
[0023] 經電子胃鏡檢查,取胃竇小彎側距幽門口約5 cm處胃黏膜組織1塊,進行胃黏膜 組織幽門螺桿菌(Hp)培養,在Hp培養陽性的患者中,加做藥物敏感試驗。
[0024] 2、Hp培養及鑒定。
[0025] 將胃組織置于滅菌的組織研磨器中研磨成混勻液,用滅菌滴管,吸取組織混勻液, 接種于含10%綿羊全血哥倫比亞瓊脂平板上,37°c,在5% 02、10% 0)2和85% 1的環境中 培養4天,觀察結果。結果判定標準:革蘭染色陰性,氧化酶試驗陽性,觸酶試驗陽性,尿素 酶試驗陽性,氯化三苯四氮唑試驗在斜面培養基上菌落呈現金屬光澤,符合以上全部者為 Hp陽性。
[0026] 3、藥物作用實驗。
[0027] 選取分離的臨床菌株,將菌株進行傳代3~4次,擴大培養至實驗所需,接種于含 10%綿羊全血哥倫比亞瓊脂平板上,打孔,加入沙棘乙醇提取物繼續培養3天后觀察藥敏實 驗結果,測量抑菌圈直徑。
[0028] 4、實驗結果。
[0029] 表1沙棘活性提取物對幽門螺桿菌體外抑制作用(n=3)
【主權項】
1. 一種沙棘活性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驟: (1) 取一定量烘干或自然曬干的沙棘,經粉碎機粉碎后待用; (2) 稱取步驟(1)所制備得到的沙棘粉末,加入質量分數為50-95%的乙醇回流提取,沙 棘和乙醇的料液質量體積(kg/L)比為1:5~1:25,于50-70°C溫度下水浴提取1~3 h,提取次 數為1~2次,得沙棘提取液; (3) 將步驟(2)中的提取液合并,趁熱過濾,然后于4800 r/m轉速下離心15 min,收集 上層清液并再次進行抽濾; (4) 將步驟(3)中的濾液置于旋轉蒸發儀上濃縮,濃縮溫度為45°C,最后用質量分數為 25%的乙醇溶液稀釋至所得樣品提取液對應的生藥質量濃度為I kg/L,經巴氏滅菌后冷卻, 于4°C條件下密封保存,即可獲得沙棘活性提取物。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棘活性提取物在抑制幽門螺桿菌中的應用。
【專利摘要】一種沙棘活性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及在抑制幽門螺桿菌中的應用,按如下步驟:(1)取烘干或自然曬干的沙棘,粉碎機粉碎;(2)稱取沙棘粉末,加入質量分數為50-95%的乙醇回流提取,沙棘和乙醇的料液質量體積(kg/L)比為1:5~1:25,50-70℃,水浴提取1~3h,提取1~2次,得沙棘提取液;(3)將沙棘提取液合并,趁熱過濾,離心,收集上層清液,抽濾;(4)將45℃濾液濃縮,用質量分數為25%的乙醇溶液稀釋至所得樣品提取液對應的生藥質量濃度為1kg/L,巴氏滅菌后冷卻,4℃密封保存。本發明沙棘活性提取物,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源性的活性提取物,可以作為原料或者產品應用于保健食品、藥品等方面;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
【IPC分類】A61P31-04, A23L1-29, A61K36-185
【公開號】CN104873553
【申請號】CN201510276933
【發明人】謝明勇, 王小銀, 殷軍藝, 聶少平
【申請人】南昌大學
【公開日】2015年9月2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