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慢性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疾病,臨床多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五谷不化、伴有腸鳴、腹痛,甚者脾腎倶虛,五更而泄;病位在腸,累及脾、胃、肝、腎等臟腑,日久則消瘦、倦怠。此證為臨床常見脾胃病之一,發病率高,易反復發作,纏綿難愈,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
[0004]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黃芩8-10、五味子10-12、吳茱萸10-12、蓮子15-20、芡實25-30、地錦草15-20、赤石脂20-25、千屈菜20-25、訶子3-4、雞內金20-25、山楂15-20、地榆炭20-25、黃連10-12、黃柏3-4、肉豆蔻5-8、葛根10-12、炒白術2-5、扁豆殼2-4、海蓮葉4-5、破葉蓮2-4。
[0005]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黃芩9、五味子11、吳茱萸11、蓮子18、芡實28、地錦草18、赤石脂22、千屈菜22、訶子3.5、雞內金22、山楂18、地榆炭22、黃連
11、黃柏3.5、肉豆蔻6、葛根11、炒白術3、扁豆殼3、海蓮葉4.5、破葉蓮3。
[0006]用量及用法: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劑,5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即可治愈。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配方簡單,制作方法易行,療效明顯,諸藥合用具有健脾利濕、補中益氣、溫腎澀腸、行氣導滯的功效,本發明的中藥對慢性結腸炎具有獨特的療效,治愈率高且不易復發。
[0008]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黃芩9、五味子11、吳茱萸11、蓮子18、芡實28、地錦草18、赤石脂22、千屈菜22、訶子3.5、雞內金22、山楂18、地榆炭22、黃連11、黃柏3.5、肉豆蔻6、葛根11、炒白術3、扁豆殼3、海蓮葉4.5、破葉蓮3。
[0010]用量及用法: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劑,5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即可治愈。
[0011]典型病例:
病例1、韓某,男,34歲,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大便為水樣便,發作期間大便次數多者可達日七八次,舌淡苔薄白,脈細弦,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劑,連服三劑后,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服用兩個療程,痊愈。
[0012]病例2、許某某,女,52歲,反復性腹痛、腹瀉,每日腹瀉數次,且伴有黏液,經醫院確診為慢性結腸炎,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劑,治療I個療程,腹瀉次數明顯減輕,腹痛減輕,后繼續服用十余劑,腹瀉、腹痛完全消失,痊愈。
[0013]病例3、張某,男,43歲,患有慢性結腸炎數年,常伴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里急后重、嘔吐等癥狀,服用西藥治療多次,一直未治愈,后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劑,連服一個療程后,無便血,腹痛、嘔吐明顯減輕,后繼續服用兩個療程以鞏固療效,諸癥全消,痊愈。
【主權項】
1.一種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黃芩8-10、五味子10-12、吳茱萸10-12、蓮子15-20、芡實25-30、地錦草15-20、赤石脂20-25、千屈菜20-25、訶子3-4、雞內金20-25、山楂15-20、地榆炭20-25、黃連10-12、黃柏3-4、肉豆蔻5-8、葛根10-12、炒白術2-5、扁豆殼2-4、海蓮葉4-5、破葉蓮2-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黃芩9、五味子11、吳茱萸11、蓮子18、芡實28、地錦草18、赤石脂22、千屈菜22、訶子3.5、雞內金22、山楂18、地榆炭22、黃連11、黃柏3.5、肉豆蔻6、葛根11、炒白術3、扁豆殼3、海蓮葉4.5、破葉蓮3。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黃芩8-10、五味子10-12、吳茱萸10-12、蓮子15-20、芡實25-30、地錦草15-20、赤石脂20-25、千屈菜20-25、訶子3-4、雞內金20-25、山楂15-20、地榆炭20-25、黃連10-12、黃柏3-4、肉豆蔻5-8、葛根10-12、炒白術2-5、扁豆殼2-4、海蓮葉4-5、破葉蓮2-4;本發明的中藥配方簡單,制作方法易行,療效明顯,諸藥合用具有健脾利濕、補中益氣、溫腎澀腸、行氣導滯的功效,本發明的中藥對慢性結腸炎具有獨特的療效,治愈率高且不易復發。
【IPC分類】A61P1/00, A61K35/57, A61K36/79, A61K36/756, A61K33/26
【公開號】CN105125709
【申請號】CN201510465369
【發明人】李付海
【申請人】李付海
【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