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骨科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膏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骨科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膏藥,中藥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藥熬成膠狀物質,涂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復方,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
[0003]現在的骨科疾病作為常見的疾病,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更,骨科的傷病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使得在現有的醫學治療手段中,常常會采用西醫上的手術治療方法或西藥服用治療,但是雖然手術治療能夠快速有效的解除人體的骨科疼痛,但是在治療后的時間年限有限,且這種手術治療對身體狀況較弱的人傷害更大,一些服用的西藥,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患者的傷害,當時見效較慢,且長期服用產生的副作用將更大。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骨科膏藥及其制備方法,采用將治療藥物制成膏藥形式,使得治療骨科的療程更加。
[0005]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6]一種骨科膏藥,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8-11份、地耳草6-9份、沒藥3-5份、三七11-13份、馬錢子8-12份、乳香4-5份、丁香7-8份、香附9_11份、桂枝5_7份、樟腦3_4份、紅花4-6份、川斷8-10份、伸筋草5-8份,大黃4-7份。
[0007]優選地,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9-11份、地耳草7-9份、沒藥4-5份、三七11_12份、馬錢子9-11份、乳香4-5份、丁香7-8份、香附9-10份、桂枝5_6份、樟腦3_4份、紅花5-6份、川斷9-10份、伸筋草6-7份,大黃6-7份。
[0008]優選地,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10份、地耳草7份、沒藥4份、三七12份、馬錢子10份、乳香5份、丁香8份、香附10份、桂枝5份、樟腦3份、紅花5份、川斷9份、伸筋草6份,大黃6份。
[0009]所述的骨科膏藥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10]1)將馬錢子、桂枝、大黃、沒藥、磨成粉狀,并浸泡12-24小時,備用;
[0011]2)將步驟1)磨成的粉狀按原料的配比,結合原料中的其他組分放入蒸煮鍋中進行蒸煮3-5小時,取出過濾,得濾液備用;
[0012]3)將步驟2)中的濾液加入增粘劑、軟化劑、填充劑,攪拌混合厚層黏糊狀,然后灘涂于白布上,自然冷卻即可。
[0013]優選地,步驟2)中控制壓力在0.3-0.5MPa。
[001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骨科膏藥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個藥物的混合配比作用,原料中含有的崖姜具有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用于腎虛腰痛,耳鳴耳聾,跌撲閃挫,筋骨折傷;地耳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沒藥具有散血祛瘀,沒藥具有辛散苦泄,入血分,有散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香附具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樟腦具有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也可用于治療跌打損傷;川斷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伸筋草可被用于骨關節疼痛,能有效治療風寒濕痹,肢軟麻木,跌打損傷。通過本發明提供的配比重要配方,將各種藥物有效地結合,充分發揮了其藥用價值,且在制備方法中,操作簡單,充分保留了中藥成分不被破壞,可進一步的工業化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6]實施例1:
[0017]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骨科膏藥,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10份、地耳草7份、沒藥4份、三七12份、馬錢子10份、乳香5份、丁香8份、香附10份、桂枝5份、樟腦3份、紅花5份、川斷9份、伸筋草6份,大黃6份。
[0018]骨科膏藥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19]1)將馬錢子、桂枝、大黃、沒藥、磨成粉狀,并浸泡12-24小時,備用;
[0020]2)將步驟1)磨成的粉狀按原料的配比,結合原料中的其他組分放入蒸煮鍋中進行蒸煮5小時,取出過濾,得濾液備用;
[0021]3)將步驟2)中的濾液加入增粘劑、軟化劑、填充劑,攪拌混合厚層黏糊狀,然后灘涂于白布上,自然冷卻即可。
[0022]步驟2)中控制壓力在0.3-0.5MPa。
[0023]實施例2:
[002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骨科膏藥,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9份、地耳草9份、沒藥5份、三七11份、馬錢子9份、乳香4份、丁香7份、香附9份、桂枝5份、樟腦3份、紅花5份、川斷10份、伸筋草7份,大黃7份。
[0025]骨科膏藥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26]1)將馬錢子、桂枝、大黃、沒藥、磨成粉狀,并浸泡12小時,備用;
[0027]2)將步驟1)磨成的粉狀按原料的配比,結合原料中的其他組分放入蒸煮鍋中進行蒸煮4小時,取出過濾,得濾液備用;
[0028]3)將步驟2)中的濾液加入增粘劑、軟化劑、填充劑,攪拌混合厚層黏糊狀,然后灘涂于白布上,自然冷卻即可。
[0029]實施例3:
[0030]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骨科膏藥,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11份、地耳草6份、沒藥3份、三七13份、馬錢子12份、乳香5份、丁香7份、香附11份、桂枝7份、樟腦4份、紅花4份、川斷8份、伸筋草5份,大黃4份。
[0031]骨科膏藥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32]1)將馬錢子、桂枝、大黃、沒藥、磨成粉狀,并浸泡24小時,備用;
[0033]2)將步驟1)磨成的粉狀按原料的配比,結合原料中的其他組分放入蒸煮鍋中進行蒸煮3小時,取出過濾,得濾液備用;
[0034]3)將步驟2)中的濾液加入增粘劑、軟化劑、填充劑,攪拌混合厚層黏糊狀,然后灘涂于白布上,自然冷卻即可。
[0035]實施例4:
[0036]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骨科膏藥,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8份、地耳草9份、沒藥3份、三七11份、馬錢子8份、乳香4份、丁香7份、香附9份、桂枝7份、樟腦3份、紅花6份、川斷10份、伸筋草8份,大7份。
[0037]骨科膏藥制備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0038]1)將馬錢子、桂枝、大黃、沒藥、磨成粉狀,并浸泡16小時,備用;
[0039]2)將步驟1)磨成的粉狀按原料的配比,結合原料中的其他組分放入蒸煮鍋中進行蒸煮5小時,取出過濾,得濾液備用;
[0040]3)將步驟2)中的濾液加入增粘劑、軟化劑、填充劑,攪拌混合厚層黏糊狀,然后灘涂于白布上,自然冷卻即可。
[0041]對于本發明提供份配方制備的膏藥,在實際應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有患者案例:
[0042]1、胡某、男72歲,農民,患有骨質增生4-5年,腿部經常疼痛難忍,近一年臥床不起,使用本發明提供的膏藥,40天即可下床行走,60天后疼痛完全消失,現在能夠正常干農活。
[0043]2、田某某,女,51歲,農民,患有頸椎病7-8年,疼痛時候從腰部到頸椎都產生麻木,且不能夠正常的彎腰,重農活也都干不了,多年求醫未果,在使用本發明提供的膏藥,能夠有效的實現了 30天后即可干重農活,再30天后,即可實現頸椎部位疼痛消除,與常人無升。
[0044]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骨科膏藥,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8-11份、地耳草6-9份、沒藥3-5份、三七11-13份、馬錢子8-12份、乳香4-5份、丁香7-8份、香附9-11份、桂枝5_7份、樟腦3-4份、紅花4-6份、川斷8-10份、伸筋草5-8份,大黃4_7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膏藥,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9-11份、地耳草7_9份、沒藥4_5份、二七11-12份、馬錢子9_11份、乳香4_5份、丁香7-8份、香附9_10份、桂枝5-6份、樟腦3-4份、紅花5-6份、川斷9-10份、伸筋草6_7份,大黃6_7份。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膏藥,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10份、地耳草7份、沒藥4份、三七12份、馬錢子10份、乳香5份、丁香8份、香附10份、桂枝5份、樟腦3份、紅花5份、川斷9份、伸筋草6份,大黃6份。4.如權利要求1-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骨科膏藥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驟如下: 1)將馬錢子、桂枝、大黃、沒藥、磨成粉狀,并浸泡12-24小時,備用; 2)將步驟1)磨成的粉狀按原料的配比,結合原料中的其他組分放入蒸煮鍋中進行蒸煮3-5小時,取出過濾,得濾液備用; 3)將步驟2)中的濾液加入增粘劑、軟化劑、填充劑,攪拌混合厚層黏糊狀,然后灘涂于白布上,自然冷卻即可。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膏藥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控制壓力在.0.3-0.5MPa。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骨科膏藥及其制備方法,原料的重量組分為:崖姜8-11份、地耳草6-9份、沒藥3-5份、三七11-13份、馬錢子8-12份、乳香4-5份、丁香7-8份、香附9-11份、桂枝5-7份、樟腦3-4份、紅花4-6份、川斷8-10份、伸筋草5-8份,大黃4-7份。有效的將各種中藥成分組合配比,充分發揮了其藥用價值,且制備方法可進一步推廣應用,便于工業化的生產加工。
【IPC分類】A61K36/8905, A61P19/08, A61K9/70, A61K31/125
【公開號】CN105395767
【申請號】CN201510874858
【發明人】趙劍波
【申請人】趙劍波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