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動態功能視野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

文檔序號:10669744閱讀:640來源:國知局
一種動態功能視野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動態功能視野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屬于視覺認知測量技術領域,該裝置由配有顯示屏幕、鼠標及內部安裝有數據處理器的客戶端計算機及測量輔助定位工具構成;該方法包括構造兩種測試圖形作為搜索界面,測試者對第一種圖形中的目標識別標簽進行判斷,并記錄判斷結果,確定第一圖形中每個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將得到的所有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繪制視野形狀圖,將測量結果進行儲存并顯示在顯示屏幕上。本發明的測量裝置運行成本低,操作便捷,可滿足多人聯機同時測量;測量方法簡單易行;滿足不同情形下的測試要求;給出的測量結果既有視野形狀圖又有形狀指標值,可同時滿足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要求。
【專利說明】
一種動態功能視野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視覺認知測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態功能視野(DynamicVisual Lobe)的測量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功能視野(VisualLobe)的定義是人在單次凝視時所能發現視覺搜索目標概率大于或等于50%的位置點構成的區域集合。A.H.S.Chan和D.K.T.So在發表于期刊Internat1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的2006年第36卷的論文Measurementand quantificat1n of visual lobe shape characteristics中提出了一種基于單次凝視時間內從大量相同的視覺干擾項中尋找目標識別標簽的搜索任務重復測量來獲取功能視野形狀及形狀指標的方法,并開發了一套測量程序VLOMS (靜態視野測量)系統。
[0003]Chan和So提出的測量方法所提供的搜索界面如圖1所示。界面包含一系列均勻排布的符號,除了 I個不同的符號(圖中的〇)以外,其他所有符號(圖中的X )都是相同符號,作為干擾項,I個不同的符號是目標識別標簽。該界面呈現給測試者單次凝視的時間(300ms左右,可自行設置)后消失,原來干擾項和目標識別標簽的位置被“+”覆蓋。測試者用鼠標點擊目標識別標簽所在位置的“+” ;如果測試者沒有看到搜索界面中的目標識別標簽,則用鼠標點擊任意位置的“+”,之后任務結束,進行下一次搜索任務。下一次任務和已經結束的任務相同,但是目標會隨機出現在界面其他位置。測量系統會記錄每次任務測試者用鼠標點擊的目標位置是否正確,并在每次任務結束后判斷視野測量是否完成。當視野測量完成時,已經結束的搜索任務中,目標識別標簽在所有可能出現的位置均出現兩次,也就是說,對于任意一次搜索任務而言,在該次任務之前或之后一定還有且只有一次搜索任務的目標識別標簽出現位置與此次搜索任務的目標出現位置相同。測量過程結束后,該方法根據每次搜索任務是否正確的結果對所有目標已經出現過的位置是否在視野范圍內進行判定,判定的依據是,對于任意位置,兩次搜索任務有一次以上正確,即認為該位置在視野范圍內。所有在視野范圍內的位置構成的區域集合即為視野范圍,并基于此給出視野形狀圖、視野形狀指標,包括視野面積、周長、圓度、邊界光滑度、對稱性等。
[0004]該方法所用的搜索界面是靜態圖片,個體在識別目標時搜索界面是靜止不動的,因而只能測量靜態功能視野。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大部分視覺場景都是動態場景,例如駕駛情景、行李X光機安檢等。R.F.Yu和A.H.S.Chan在發表于期刊Human Factors andErgonomics in Manufacturing&Service Industries的2015年第25卷第3期的論文Display movement velocity and dynamic visual search performance指出在動態情形下視覺搜索特性和靜態情形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對動態功能視野進行測量。
[0005]動態功能視野的定義為:當搜索者注視搜索區域內一勻速移動的凝視點、使眼球保持恒定轉動時,搜索區域目標識別標簽被搜索者識別到的幾率大于等于50%的位置點構成的區域集合。目前尚無動態功能視野測量工具及方法。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目的是為填補已有技術的空白,提出一種動態功能視野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本發明提出的測量裝置運行成本低,操作便捷,可滿足多人聯機同時測量;測量方法簡單易行;測試者即來即測,無需其他準備;測量參數可以自行設置,滿足不同情形下的測試要求;給出的測量結果既有視野形狀圖又有形狀指標值,可同時滿足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要求。
[0007]本發明提出的動態視野測量方法是采用本發明的測量裝置讓測試者多次重復相同的動態視覺識別任務,每次任務結束后系統根據識別結果確定下一次目標出現的位置,當所有任務結束時,根據識別結果給出視野形狀圖及指標值,包括視野面積、周長、圓度、邊界光滑度、對稱性、延展性及規則性等。
[0008]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動態功能視野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配有顯示屏幕、鼠標及內部安裝有數據處理器的客戶端計算機及測量輔助定位工具構成;該定位工具位于顯示屏幕的前方與顯示屏幕中心共軸,用于輔助測試者頭部定位并在測試過程中保持不變;該數據處理器中預先存儲有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用于獲得測試者的動態功能視野結果,該鼠標用于測試者輸入觀察信息,該顯示屏幕用于與測試者交互信息并顯示測量結果O
[0009]本發明裝置還包括多臺客戶端計算機及相應的測量輔助定位工具,并增加一臺主機端計算機,每臺客戶端計算機安裝有網頁瀏覽器,主機端計算機中的數據處理器中預先存儲有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每臺客戶端計算機分別通過網絡與主機端計算機相連,多個測試者使用客戶端計算機進行動態功能視野測量。
[0010]本發明還提出采用上述測量裝置進行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11]I)構造兩種測試圖形作為搜索界面:每種圖形均由一個凝視點和多個觸點組成,該觸點分布在以該凝視點為起點的多個同心圓周上和多條呈放射狀的軸線上,相鄰兩軸向夾角相等,同一軸向上的觸點間距相等;對凝視點及每個觸點設置一識別標簽,第一種測試圖形的有三種不同的識別標簽,分別為凝視點的凝視標簽、放射狀軸線上選定的一個觸點的目標標簽,及其余觸點的干擾標簽;第二種測試圖形的有兩種不同的識別標簽,分別為凝視點的凝視標簽及所有觸點的覆蓋標簽,采用計算機顯示屏顯示搜索界面,在該搜索界面上建立以凝視點為原點的平面坐標系;每個觸點對應一坐標值;兩種測試圖形及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預先存儲在主機端計算機中;
[0012]2)測試者對第一種圖形中的目標識別標簽進行判斷,并記錄判斷結果:具體包括:
[0013]2-1)顯示屏幕中顯示所述搜索界面圖形的凝視點沿X軸從左到右水平移動;當該點接近顯示屏幕中央時,顯示屏幕顯示出以該凝視點為圓心的第一種圖形搜索界面,該圖形并接著繼續向右移動經過屏幕中央到達設定的單次凝視時間后,第一種圖形消失;在顯示屏中第一種圖形消失處,出現第二種圖形;
[0014]2-2)測試者用鼠標點擊記憶中第一種圖形的目標識別標簽所在位置的第二種圖形上的覆蓋標簽的觸點;
[0015]2-3)判斷鼠標點擊觸點位置的坐標是否是第一種圖形的目標識別標簽觸點所在位置的坐標,并將識別或未識別的判斷結果儲存在數據處理器中;
[0016]3)根據步驟2)的判斷方法確定第一圖形中每個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
[0017]4)將得到的所有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繪制成視野形狀圖儲存在主機端計算機中并顯示在客戶端顯示屏幕上;視野形狀圖顯示出視野形狀指標值,包括視野面積、周長、圓度、邊界光滑度、對稱性、延展性及規則性等指標;
[0018]5)測試結束。
[0019]本發明提出的測量裝置的特點及有益效果是:
[0020](I)測量程序安裝在主機端,客戶端不需安裝其他程序,使用網頁瀏覽器即可訪問,使用方便。
[0021](2)主機聯網后,任何一臺可聯網的計算機都可以作為客戶端,可以多人大規模在線同時測量。
[0022](3)測量者即來即測,不需要其他準備。
[0023](4)使用便捷,容易上手,使用者經過簡單說明介紹之后即可使用,無需掌握其他專業知識。
[0024](5)各項測量參數(目標識別標簽和干擾項的尺寸、間距、數量、運動速度、顯示時長)可以自行設置,滿足不同動態視覺任務情形下的測試要求。
[0025](6)給出的測量結果既有視野形狀圖又有形狀指標值,可同時滿足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要求。
[0026]本發明提出的測量方法的特點及有益效果是:
[0027](I)測量原理簡單,易于操作實施。
[0028](2)只需要能夠滿足網頁瀏覽器運行要求的計算機及顯示器,及必要的輔助設備,不需要其他儀器設備。
[0029](3)該方法使用的測試者雙目追蹤移動紅點的機制可以保證搜索任務出現時測試的視力中心在紅點處,保障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0030](4)該測量方法不會讓測試者有不適反應,也不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已有的VLOMS系統的搜索任務界面。
[0032]圖2為本發明方法的方法整體流程框圖。
[0033]圖3為本發明方法的搜索界面第一種圖形示意圖。
[0034]圖4為本發明方法的搜索界面第二種圖形示意圖。
[0035]圖5為本發明方法中識別過程的屏幕變化示意圖。
[0036]圖6為本發明方法中確定視野邊界方法的流程框圖。
[0037]圖7為本發明裝置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動態功能視野的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如下。
[0039]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動態功能視野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配有顯示屏幕、鼠標及內部安裝有數據處理器的客戶端計算機及測量輔助定位工具構成;該定位工具位于顯示屏幕的前方與顯示屏幕中心共軸,用于輔助測試者頭部定位并在測試過程中保持不變;該數據處理器中預先存儲有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用于獲得測試者的動態功能視野結果,該鼠標用于測試者輸入觀察信息,該顯示屏幕用于與測試者交互信息并顯示測量結果。
[0040]本裝置還可包括多臺客戶端計算機及相應的測量輔助定位工具,并增加一臺主機端計算機,每臺客戶端計算機安裝有網頁瀏覽器,主機端計算機中的數據處理器中預先安裝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客戶端計算機可不再安裝該測量程序);每臺客戶端計算機分別通過網絡與主機端計算機相連,多個測試者使用客戶端計算機進行動態功能視野測量。
[0041]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采用上述測量裝置的動態功能視野的測量方法,該方法其整體流程框圖如圖2所示,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0042]I)構造兩種測試圖形作為搜索界面,兩種圖形結構相同,標簽不同,只有第一種圖形具有目標識別標簽;具體包括:每種圖形均由一個凝視點和多個觸點組成,該觸點分布在以該凝視點為起點的I個同心圓周上和J條呈放射狀的軸線上,相鄰兩軸向夾角相等,同一軸向上的觸點間距相等,I和J均為正整數,4<I<9,10<J<20;對凝視點及每個觸點設置一識別標簽,第一種測試圖形的有三種不同的識別標簽,分別為凝視點的凝視標簽、放射狀軸線上選定的一個觸點的目標標簽,及所有觸點的干擾標簽;第二種測試圖形的有兩種不同的識別標簽,分別為凝視點的凝視標簽及其余觸點的覆蓋標簽,采用計算機顯示屏顯示搜索界面,在該搜索界面上建立以凝視點為原點的平面坐標系;每個觸點對應一坐標值;兩種測試圖形及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預先存儲在主機端計算機中;
[0043]本實施例的搜索界面中第一種測試圖形如圖3所示,該觸點共有180個,均勻分布在以凝視點為起點的9個同心圓周和多條呈放射狀的軸線交叉點上;在以該凝視點為起點的20條呈放射狀的軸線上,相鄰兩軸向夾角為18°;該凝視點為坐標原點,每個觸點對應一坐標值;本實施例中,凝視識別標簽為實心紅色圓圈、干擾識別標簽為白色十字叉“X”,目標識別標簽為白色空心圓圈“〇”;第二種測試圖形如圖4所示,有兩種不同的識別標簽,分別為凝視點為實心圓圈凝視標簽及其余觸點的加號“+”覆蓋標簽。
[0044]2)測試者對第一種圖形中的目標識別標簽進行判斷,并記錄判斷結果,包括:
[0045]2-1)顯示屏幕中顯示所述搜索界面圖形的凝視點沿X軸從左到右水平勻速移動;當該點接近顯示屏幕中央時,顯示出以該點為圓心的第一種搜索界面圖形,該圖形并接著以相同速度繼續向右移動一設定時間t(即單次凝視時間),通常為300ms-500ms(本實施例取350ms),隨后第一種圖形消失(在t/2時刻該圖形經過屏幕中央,即凝視點凝視標簽處于顯示屏幕中心);第一種圖形在顯示屏幕消失處,出現第二種圖形,屏幕上圖形變化過程如圖5所示;
[0046]2-2)測試者用鼠標點擊記憶中第一種圖形的目標識別標簽所在位置的第二種圖形上的覆蓋標簽的觸點;
[0047]2-3)判斷鼠標點擊觸點位置的坐標是否是第一種圖形的目標識別標簽觸點所在位置的坐標,并將判斷結果(即識別或未識別)儲存在數據處理器中;本實施例中將擊觸點位置的坐標與第一種圖形的目標識別標簽觸點所在位置的坐標進行比較,若兩者坐標值相等或相差小于相鄰兩觸點坐標值之差的一半則認為正確識別,否則為未識別。
[0048]3)根據步驟2)的判斷方法確定第一圖形中每個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
[0049]設每個軸上的視野邊界點的定義是:以凝視點為起點經過該觸點的軸向射線上的所有在該點內側的觸點的標簽都被正確識別(都在視野范圍內),所有在該觸點外側的觸點的標簽都未被正確識別(都在視野范圍外),則該觸點為該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
[0050]4)將得到的所有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繪制成視野形狀圖儲存在主機端計算機中并顯示在客戶端顯示屏幕上;視野形狀圖顯示出視野形狀指標值,包括視野面積、周長、圓度、邊界光滑度、對稱性、延展性及規則性等指標;
[0051 ] 5)測試結束。
[0052]上述步驟3)確定第一圖形中每個軸向上的一個觸點是否為視野邊界點的具體流程,如圖6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0053]3-1)隨機選擇第一圖形搜索界面一個觸點作為目標識別標簽出現的位置點,測試者開始識別,如果識別正確,則判定該位置點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進入步驟3-2),如果識別錯誤,則判定該觸點為待定點,進入步驟3-3);
[0054]3-2)設定目標識別標簽出現在識別出的觸點在同一軸向上的相鄰外側的觸點,測試者再對目標識別標簽進行識別,如果識別正確,則判定該觸點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重復步驟3-2),目標識別標簽沿當前軸向外移動到下一個相鄰外側觸點,繼續測試,直到設定目標識別標簽出現在該軸向的最外一個觸點,若識別正確則將該觸點作為該軸視野邊界點,否則將該觸點相鄰內側的觸點作為該軸視野邊界點,轉步驟4);如果識別錯誤,則判定該相鄰外側點為待定點,進入步驟3-3);
[0055]3-3)目標識別標簽重復出現在待定點位置,測試者進行第二次識別;如果第二次識別正確,則判定該待定點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返回步驟3-2);如果識別錯誤,則判定該待定點不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進入步驟3-4);
[0056]3-4)設定目標識別標簽沿當前軸向向內移動到該待定點相鄰內側觸點,測試者對該觸點進行兩次識別,如果兩次識別中有一次識別正確,則判定該觸點為此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如果兩次識別均錯誤,則設定目標識別標簽繼續沿當前軸向內移動至下一個相鄰內側觸點后進行兩次識別,直至被識別的觸點的兩次識別中有一次識別正確,該觸點即為此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
[0057]上述識別過程是對單一軸向的識別過程,實際測量為取得更好的結果,是對所有軸向設定的目標識別標簽交叉識別,而不是每個軸向按順序識別。因為如果按順序識別測試者就能通過目標點出現規律判斷目標點出現位置,這樣即使不在視野范圍內也能給出正確判斷結果。因此,上述識別過程中同軸的相鄰觸點兩次識別過程與若干次其他軸向上的識別過程隔開,以保證隨機性使判斷結果更準確反映真實情況。
[0058]本發明所述的測量方法可由編程人員采用一般編程技術實現,并預先安裝在客戶端或主機端計算機中。
[0059]本發明的應用實施例如下: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實現本動態功能視野測量方法的測量裝置實施例,其結構如圖7所示,包括:一臺主機端1、N個客戶端2、N個測量輔助工具(本實施例采用一個固定測試者下巴的下巴托及與下巴托相連的夾持固定支架)3,N為正整數;所述主機端中的數據處理器中預先安裝本發明提出的動態功能功能視野測量方法程序,N個客戶端通過網絡與主機端連接,主機端允許M個客戶端同時在線訪問,M為正整數,MSN;每臺客戶端獨立進行測量;測量時,每個客戶端前方安裝一個下巴支架,使測試者頭部與客戶端保持相對靜止。
[0060]本實施例的主機端要求2G以上內存,2.0GHz以上主頻的計算機。所述客戶端安裝有網頁瀏覽器的計算機,通過網頁瀏覽器(如Chrome瀏覽器等)訪問主機端的測量程序。[0061 ]所述下巴托底部有一夾持裝置可以固定在桌面上,高度可調。
[0062]測試前需測試者將下巴托在下巴托上,調整下巴托高度和客戶端距離至滿足測量要求,之后測試者登錄系統,按照測試要求配置相關參數后即可開始測量。測量結束后系統會給出測量結果,測試者可以看到,同時結果會儲存在主機端數據庫中。
[0063]本裝置的具體使用步驟如下:
[0064](I)將客戶端放置于水平桌面,將下巴托通過夾持裝置固定在桌面邊緣,請測試者將下巴放置于下巴托上,調節下巴托高度以及其與客戶端顯示器的相對位置,使測試者雙目與顯示器屏幕距離為60cm,且測試者雙目水平視力中心位于測試屏幕中央。
[0065](2)打開客戶端,通過瀏覽器訪問主機端的測量程序,進入程序后,設置移動速度、目標識別標簽與干擾標簽尺寸、標簽間距、目標識別標簽出現位置范圍等參數并保存。
[0066](3)按照測量方法所述過程開始測量任務直到測量結束。
[0067](4)程序繪出視野形狀圖并給出視野形狀指標值,包括視野面積、周長、圓度、邊界光滑度、對稱性、延展性及規則性等指標,并將測量結果儲存在主機端數據庫中,并顯示在客戶端的屏幕上。
【主權項】
1.一種動態功能視野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配有顯示屏幕、鼠標及內部安裝有數據處理器的客戶端計算機及測量輔助定位工具構成;該定位工具位于所述顯示屏幕的前方與顯示屏幕中心共軸,用于輔助測試者頭部定位并在測試過程中保持不變;該數據處理器中預先存儲有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用于獲得測試者的動態功能視野結果,該鼠標用于測試者輸入觀察信息,該顯示屏幕用于與測試者交互信息并顯示測量結果。2.如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多臺客戶端計算機及相應的測量輔助定位工具,并增加一臺主機端計算機,每臺客戶端計算機安裝有網頁瀏覽器,主機端計算機中的數據處理器中預先存儲有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每臺客戶端計算機分別通過網絡與主機端計算機相連,多個測試者使用客戶端計算機進行動態功能視野測量。3.—種采用如權利要求2所述測量裝置的動態功能視野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構造兩種測試圖形作為搜索界面:每種圖形均由一個凝視點和多個觸點組成,該觸點分布在以該凝視點為起點的多個同心圓周上和多條呈放射狀的軸線上,相鄰兩軸向夾角相等,同一軸向上的觸點間距相等,;對凝視點及每個觸點設置一識別標簽,第一種測試圖形的有三種不同的識別標簽,分別為凝視點的凝視標簽、放射狀軸線上選定的一個觸點的目標標簽,及其余觸點的干擾標簽;第二種測試圖形的有兩種不同的識別標簽,分別為凝視點的凝視標簽及所有觸點的覆蓋標簽,采用計算機顯示屏顯示搜索界面,在該搜索界面上建立以凝視點為原點的平面坐標系;每個觸點對應一坐標值;兩種測試圖形及動態功能視野測量程序預先存儲在主機端計算機中; 2)測試者對第一種圖形中的目標識別標簽進行判斷,并記錄判斷結果:具體包括: 2-1)顯示屏幕中顯示所述搜索界面圖形的凝視點沿X軸從左到右水平移動;當該點接近顯示屏幕中央時,顯示屏幕顯示出以該凝視點為圓心的第一種圖形搜索界面,該圖形并接著繼續向右移動經過屏幕中央到達設定的單次凝視時間后,第一種圖形消失;在顯示屏中第一種圖形消失處,出現第二種圖形; 2-2)測試者用鼠標點擊記憶中第一種圖形的目標識別標簽所在位置的第二種圖形上的覆蓋標簽的觸點; 2-3)判斷鼠標點擊觸點位置的坐標是否是第一種圖形的目標識別標簽觸點所在位置的坐標,并將識別或未識別的判斷結果儲存在數據處理器中; 3)根據步驟2)的判斷方法確定第一圖形中每個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 4)將得到的所有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繪制成視野形狀圖儲存在主機端計算機中并顯示在客戶端顯示屏幕上;視野形狀圖顯示出視野形狀指標值,包括視野面積、周長、圓度、邊界光滑度、對稱性、延展性及規則性等指標; 5)測試結束。4.如權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視野邊界點的定義是:以凝視點為起點經過該觸點的軸向射線上的所有在該點內側的觸點的標簽都被正確識別,所有在該觸點外側的觸點的標簽都未被正確識別,則該觸點為該軸視野邊界點。5.如權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確定第一圖形中每個軸向上的一個觸點是否為視野邊界點,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3-1)隨機選擇第一圖形搜索界面一個觸點作為目標識別標簽出現的位置點,測試者開始識別,如果識別正確,則判定該位置點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進入步驟3-2),如果識別錯誤,貝1J判定該觸點為待定點,進入步驟3-3); 3-2)設定目標識別標簽出現在識別出的觸點所在同一軸向上的相鄰外側的觸點,測試者再對該目標識別標簽進行識別,如果識別正確,則判定該觸點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重復步驟3-2),目標識別標簽沿當前軸向外移動到下一個相鄰外側觸點,繼續測試,直到找到視野邊界點或者設定目標識別標簽出現在該軸向的最外一個觸點,若識別正確則將該觸點作為該軸視野邊界點,否則將該觸點相鄰內側的觸點作為該軸視野邊界點,轉步驟4);如果識別錯誤,則判定該相鄰外側點為待定點,完成一次識別過程,進入步驟3-3); 3-3)目標識別標簽重復出現在待定點位置,測試者進行第二次識別過程;如果第二次識別正確,則判定該待定點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返回步驟3-2);如果識別錯誤,則判定該待定點不在測試者視野范圍內,進入步驟3-4); 3-4)設定目標識別標簽沿當前軸向向內移動到該待定點相鄰內側的觸點,測試者對該觸點進行兩次識別,如果兩次識別中有一次識別正確,則判定該觸點為此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如果兩次識別均錯誤,則設定目標識別標簽繼續沿當前軸向內移動至下一個相鄰內側觸點后進行兩次識別,直至被識別的觸點的兩次識別中有一次識別正確,該觸點即為此軸向上的視野邊界點。6.如權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識別過程中同軸的相鄰觸點兩次識別過程與若干次其他軸向上的識別過程隔開,以保證隨機性使判斷結果更準確反映真實情況。
【文檔編號】A61B3/024GK106037625SQ201610542226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1日
【發明人】于瑞峰, 楊林棟, 謝亞晴, 鄔歆
【申請人】清華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