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外科結扎用施夾鉗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611245閱讀:744來源:國知局
外科結扎用施夾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結扎用施夾鉗,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外科手術中,配合結扎夾使用的施夾鉗,屬于醫療器械中的外科施夾鉗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外科手術中,常常需要對血管或者其它流體管路,如膽管等實施結扎操作。結扎夾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外科開放式手術及微創手術中,而施夾鉗則是施用結扎夾的必備工具,通過使用施夾鉗來操控結扎夾,以便于外科手術中對于流體管路的結扎。
[0003]外科手術所使用的結扎夾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鈦合金結扎夾,一類是以聚乳酸類材料制成的可吸收結扎夾。國內用于可吸收結扎夾的施夾鉗大都是單發的,每次施用時都需要從包裝盒內拾取結扎夾,再將施夾鉗鉗口伸入內窺鏡導管或手術切口。這樣的結構會導致施夾過程十分麻煩,耗時較長,并且容易發生差錯;由于施夾鉗前部用于伸入人體內部的管狀部分為長桿狀,其直徑通常為10_,空間十分狹小,因此,其內部結構布置十分困難。如美國專利US7585304,其鉗口驅動機構十分復雜,涉及的零件數量較多,對于零件要求十分精密,導致制造成本高、容易出現故障。因此,迫切需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可靠的結扎夾施用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科結扎用施夾鉗,用于可吸收結扎夾的施夾鉗,解決現有施夾鉗結構復雜的技術問題,從而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外科結扎用施夾鉗,包括管狀外殼、鉗子和彈倉,管狀外殼內設有導向槽,彈倉設置于導向槽內,且能夠沿著導向槽左、右移動;所述鉗子包括上鉗口、下鉗口、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所述上鉗口通過上鉗口轉軸固定于導向槽上,上鉗口能夠沿上鉗口轉軸轉動,下鉗口通過下鉗口轉軸固定于導向槽上,下鉗口能夠沿下鉗口轉軸轉動;所述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分別設置于彈倉相對應的上下兩側,且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能夠在彈倉左右移動時往相對的方向轉動。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式,在彈倉上設有驅動柱,該驅動柱分別與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相連,驅動柱朝左運動時,上鉗口轉軸帶動上鉗口順時針轉動,下鉗口轉軸帶動下鉗口逆時針轉動。
[0007]作為另一種優選方式,在彈倉上設有驅動柱,上鉗口的上鉗口轉軸處為上弧形曲面,下鉗口的下鉗口轉軸處為下弧形曲面,驅動柱卡接于上、下弧形曲面處,且能夠隨著彈倉左右運動。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驅動柱為圓柱形,其直徑大小與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之間的距離相對應,驅動柱能夠卡接于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之間。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上鉗口和下鉗口的端部均設有往內彎曲的夾持端彎鉤。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鉗子開口時,上鉗口和下鉗口形成V字形的角度小于60度。
[0011 ]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鉗子開口時,上鉗口的前端和下鉗口前端形成V字形的角度為60度時,上鑰' 口的后端和下鑰' 口的后端相接觸。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式,還包括結扎夾,所述結扎夾卡接于上鉗口和下鉗口的端部。
[0013]作為進一步優選方式,所述結扎夾為由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組成的V字形,在第一夾臂的端部設有往內彎曲的鎖鉤,在第二夾臂的端部設有勾槽,所述鎖鉤與勾槽形狀大小相對應,且鎖鉤卡接于勾槽內時,鎖鉤的端部勾住勾槽的底部,靠近鎖鉤的第一夾臂上橫向設置有勾端夾持柱,在靠近勾槽的第二夾臂的兩側設有槽端夾持柱,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V字形的轉角處為柔性鉸鏈。
[0014]使用時,使用外力推動彈倉,使得彈倉往左邊運動,此時的上鉗口和下鉗口打開,通過該施夾鉗上鉗口和下鉗口形成的夾口處去夾取結扎夾,然后彈倉在外力的作用下往右運動,導致此時的上鉗口和下鉗口閉合,用在需要實施結扎的地方,再次松開彈倉,使得上鉗口和下鉗口打開即可進行下一次夾取結扎夾。
[0015]本實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0016]驅動柱:起到驅動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的作用,當驅動柱往左邊運動時,帶動上鉗口轉軸和下鉗口轉軸轉動,從而帶動了上鉗口和下鉗口的運動,使得上鉗口和下鉗口能夠實現開、閉。
[0017]上鉗口、下鉗口:通過驅動柱的帶動,使得上鉗口和下鉗口形成夾口,用于夾取結扎夾,或者將結扎夾夾緊閉合,用于結扎。
[0018]導向槽:能夠保證整個彈倉的橫向移動。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外科結扎用施夾鉗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夾取和使用結扎夾,在使用時,通過外力拉動彈倉即可輕松的實現鉗子的開閉,當鉗子打開時,尤其其杠桿原理,鉗子的前端不會超過60度,而鉗子在夾血管時不會因為張開過大而不便于使用;另外,驅動柱能夠實現鉗子的輕松打開,只需要往施夾鉗的后端拉動彈倉,即可是的彈倉上的驅動柱往后移動,以抵住鉗子的轉動處,實現開合。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外科結扎用施夾鉗的夾口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有結扎夾的施夾鉗夾口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有結扎夾的施夾鉗夾口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本實用新型安裝有結扎夾的施夾鉗夾口完全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1:上鉗口, 1-1:上鉗口轉軸,2:下鉗口, 2-1:下鉗口轉軸,3:導向槽,4:彈倉,5:驅動柱,6:結扎夾,7:管狀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6]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質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實施例而已。
[0027]如圖1、2、3、4所示,本實用新型外科結扎用施夾鉗包括管狀外殼7、鉗子和彈倉4,管狀外殼7內設有導向槽3,彈倉4設置于導向槽3內,且能夠沿著導向槽3左、右移動;所述鉗子包括上鉗口 1、下鉗口 2、上鉗口轉軸1-1和下鉗口轉軸2-1,所述上鉗口 I通過上鉗口轉軸1-1固定于導向槽3上,上鉗口 I能夠沿上鉗口轉軸1-1轉動,下鉗口 2通過下鉗口轉軸2-1固定于導向槽3上,下鉗口 2能夠沿下鉗口轉軸2-1轉動;所述上鉗口轉軸1-1和下鉗口轉軸2-1分別設置于彈倉4相對應的上下兩側,且上鉗口轉軸1-1和下鉗口轉軸2-1能夠在彈倉4左右移動時往相對的方向轉動。具體來說,在彈倉4上設有驅動柱5,該驅動柱5分別與上鉗口轉軸1-1和下鉗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