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2及圖3所示。此外,反應試紙116—端還形成有一缺口 118,以相對應筆桿110上缺槽(圖略),且反應試紙116較佳為一筒狀結構,套設于筆桿110內。
[0078]當反應試紙116遇檢液,例如血液,反應試紙116會產生化學反應(例如變色、顯示圖文或符號),使用者通過透光的筆桿110十分容易被使用者觀看到,以便進行更換或丟棄。有關反應試紙116的材料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多加贅述。
[0079]如圖2及圖5所示,帽蓋120包含一本體130、一帽頭160及一標識件170。本體130設置有一視窗132。在本實施例中,視窗132較佳為一矩形孔隙/縫隙,但在其他實施例中,視窗132也可以是由透光材質的本體130直接制成,并不限定。帽頭160套接本體130且能夠相對本體130旋轉,且具有至少一帶動部162。標識件170組裝于帽頭160內并跟隨帽頭160的旋轉而相對本體130轉動。標識件170具有相對應該至少一帶動部132的多個被帶動部172及與視窗132相對應設置的一標識部174。
[0080]因此當使用者旋轉帽頭160時,使用者根據標識部174位于視窗132的長短/高度/距離,調整帽頭160相對本體130的距離,進而使扎血針112推出于帽頭160的出針孔164的長度而有所不同。在此所指的標識部174較佳包含但不限于階梯片176/螺旋片(圖未示),亦即階梯片176或螺旋片會隨著帽頭160的旋轉而在視窗132中顯示不同的高低/標示位置。使用者即可通過所述的標示位置,了解扎血針112出針的狀態。
[0081]本體130還包含一凸柱140及與凸柱140連接的一套筒部150。如圖所示,凸柱140的圓筒直徑較佳小于套筒150直徑。凸柱140進一步穿設標識件170及容置于帽頭160內,其中標識件170具有一環狀部180,各被帶動部172設置于環狀部180的外圓周,且標識部174則凸伸于環狀部180的一側。在如圖2及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帶動部162為一凸齒,各被帶動部172則為一凹齒,且每一凹齒利用相似形狀的該凸齒(未標示)彼此連接,使凸齒能夠任意地嚙合相應的凹齒上,進而使帽頭160能夠沒有方向性地組裝于標識件170上,以帶動標識部174轉動。
[0082]因此標識件170十分便利地組裝于帽頭160,且不會有損壞的問題。另外,本實施例的標識件170為一獨立的實體構件,以塑模或射出成形制成,制造成本相對低廉。
[0083]請一并參考圖6A及6B所不,凸柱140外表面還具有至少一導軌142及鄰近導軌142的多個圓弧部146,環狀部180則具有相對至少一導軌142設置的至少一導引部182。該至少一導引部182設置于環狀部180的內壁面,而可沿該至少一導軌142爬升或下降。在本實施例中,導軌142與導引部182較佳皆為成對且對稱地設置,使帽頭160與標識件170相對本體130旋轉時,具有較佳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0084]此外,環狀部180還具有與各圓弧部146相對應設置的至少一彈性凸部184,使該至少一彈性凸部184能夠在各圓弧部146上彈性地移動。因此當標識件170跟隨帽頭160相對本體130旋轉時,彈性凸部184在各圓弧部146上的移動較佳會發出聲響并提供使用者旋轉定位的操作感受。
[0085]以下進一步說明帽蓋120內各部件的連接關系,如圖7A、7B、8A及8B所示,本體130的內側還設有一凸緣136及位于凸緣136與套筒部150之間的一破孔134。標識件170的標識部174能夠穿過破孔134而沿套筒部150內壁面設置,其中標識件170具有與凸緣136卡合的一內緣178,因此使帽頭160可旋轉地組裝于本體130的凸柱140上。
[0086]此外,帽頭160還設有一出針孔164及一凹槽166,出針孔164形成于帽頭160的端部,凹槽166則設置于帽頭160底端的內壁面,標識件170則具有與凹槽166相對應設置的一隆起部186,供與凹槽166定位。如圖7B及8B所示,加上標識件170的導引部182能夠與凸柱140的導軌142滑動地卡合,因此帽頭160通過標識件170緊密地卡合在本體130的凸柱140上,使帽頭160不會與本體130脫離。
[0087]為了讓使用者旋轉操作更加便利,在帽頭160外圓周還設有多個止滑凹槽168,以便于使用者旋轉。此外,套筒部150外圓周還設有一延伸槽152,以便于使用者握持。因此,在如圖9及圖10所示的實施例中,帶動部162相對并嚙合被帶動部172,使帽頭160能夠帶動標識件170而相對本體120旋轉。
[0088]根據上述的導引部182與導軌142的行程,當帽頭160旋轉上升時,帽頭160逐漸遠離本體120的凸柱140,使扎血針112刺出的長度較短。反之,當帽頭160旋轉下降,帽頭160SP會逐漸接近本體120的凸柱140,使扎血針112刺出的長度較長,如圖6A、6B所示。
[0089]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筆桿,包含一扎血針;以及 一帽蓋,拆卸地組裝于該筆桿并使該扎血針移動刺出,該帽蓋包含: 一本體,設置有一視窗; 一帽頭,套接且相對該本體旋轉,該帽頭具有至少一帶動部;以及 一標識件,組裝于該帽頭內并跟隨該帽頭的旋轉而相對該本體轉動,該標識件具有相對至少一帶動部的多個被帶動部及與該視窗相對應設置的一標識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本體還包含一凸柱及與該凸柱連接的一套筒部,該凸柱穿設該標識件并容置于該帽頭內,該標識件具有一環狀部,各該被帶動部設置于該環狀部的外圓周,且該標識部凸伸于該環狀部的一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凸柱還具有至少一導軌及多個圓弧部,該環狀部則具有相對該至少一導軌設置的至少一導引部,該至少一導引部設置于該環狀部的內壁面。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套筒部外圓周還設有便于使用者握持的一延伸槽。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本體還設有一凸緣及位于該凸緣與該套筒部之間的一破孔,該標識件的該標識部穿過該破孔而沿該套筒部內壁面設置,且該標識件具有與該凸緣卡合的一內緣。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環狀部還具有與各該圓弧部相對應設置的至少一彈性凸部。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標識部為一階梯片或一螺旋片,該階梯片或該螺旋片隨著該帽頭的旋轉在該視窗中顯示相異的高低位置。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帶動部為一凸齒,各該被帶動部則為一凹齒,該凸齒嚙合相應的該凹齒,使該帽頭組裝于該標識件上,并帶動該標識件轉動。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帽頭還設有一出針孔及一凹槽,該出針孔形成于該帽頭的端部,該凹槽則設置于該帽頭底端的內壁面,該標識件具有用于與該凹槽定位的一隆起部,該隆起部與該凹槽相對應設置。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帽頭外圓周還設有多個便于旋轉的止滑凹槽。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筆桿為一透光筆桿。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筆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反應試紙,該反應試紙容置于該筆桿內。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米血筆結構,該反應試紙一端形成有一缺口,且為一筒狀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采血筆結構,包括一筆桿及一帽蓋。筆桿包含一扎血針,帽蓋則拆卸地組裝于筆桿并使扎血針能夠移動地刺出。帽蓋包含一本體、一帽頭及一標識件。本體設置有一視窗。帽頭套接且能夠相對本體旋轉,且具有至少一帶動部。標識件組裝于帽頭內并跟隨帽頭的旋轉而相對本體轉動,標識件具有相對應帶動部的多個被帶動部及與視窗相對應設置的一標識部。本實用新型帽頭與標識件組裝便利,不易損壞,且成本降低。
【IPC分類】A61B5/151, A61B5/157
【公開號】CN205126260
【申請號】CN201520792867
【發明人】黃國財
【申請人】國竤工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