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59658閱讀:532來源:國知局
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包括不銹鋼的導引套,所述導引套為條狀,且該導引套的寬度與整形帶的寬度匹配;所述導引套的內部具有用于容納整形帶的空腔以及位于空腔兩側的放置槽;所述空腔的高度與整形帶表面的勾刺的高度匹配,且所述放置槽的尺寸與整形帶的邊緣厚度匹配。整形帶卡如放置槽中,然后將導引套整體推送到皮下,并在推送的過程中避免整形帶彎曲變形。
【專利說明】
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整形帶植入皮下過程中的輔助工具。 【背景技術】
[0002]除皺手術在面部整形手術中所占的比例很大,除皺手術過程中通常使用整形帶插入皮膚下,通過提拉整形帶使面部皮膚上的褶皺消失。
[0003]整形帶的表面具有用于勾住皮膚組織的勾刺,為將整形帶植入皮下,目前需使用導引器。該導引器覆蓋整形帶上的突起,并與整形帶一起從切口插入到皮下組織,在整形帶達到預定位置后將導引器抽出。但上述導引器在使用時,由于導引器和整形帶相互分開,在將導引器和整形帶推送過程中,使用者即要注意兩者推送的位置,又要注意整形帶在推送的過程中不發生變形,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不便。【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本裝置可將整形帶整體和推送裝置推送到皮下,并在推送的過程中避免整形帶變形。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包括不銹鋼的導引套,所述導引套為條狀,且該導引套的寬度與整形帶的寬度匹配;所述導引套的內部具有用于容納整形帶的空腔以及位于空腔兩側的放置槽;所述空腔的高度與整形帶表面的勾刺的高度匹配,且所述放置槽的尺寸與整形帶的邊緣厚度匹配。
[0006]進一步的,所述導引套的橫截面為C形,且放置槽位于C形的兩個端點處。
[0007]進一步的,所述放置槽由導引套的兩側邊緣向內彎折形成。
[0008]進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底部表面水平設置。
[0009]進一步的,所述空腔頂部與放置槽底部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整形帶的厚度。
[0010]進一步的,所述導引套較長的兩邊均向內彎折并形成兩個放置槽,兩個所述放置槽的開口相對。
[0011]進一步的,所述導引套的外表面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設置的長度標尺。
[0012]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包括長條狀的導引套, 該為導引套的外表面為向上凸起的圓弧形且內部具有用于容納整形帶的空腔,該空腔中具有用于放置整形帶的放置槽。整形帶卡如放置槽中,然后將導引套整體推送到皮下,并在推送的過程中避免整形帶彎曲變形。【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中導引套和整形帶組合后的剖面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中導引套的剖面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中導引套的俯視圖。
[0016]附圖標記包括:[〇〇17] 100-導引套110-彎折部111-放置槽
[0018] 120-長度標尺200-整形帶210-突起【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〇〇2〇]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包括不銹鋼的導引套 100,所述導引套100為條狀,且該導引套100的寬度與整形帶200的寬度匹配;所述導引套 1〇〇的內部具有用于容納整形帶200的空腔以及位于空腔兩側的放置槽111;所述空腔的高度與整形帶200表面的勾刺的高度匹配,且所述放置槽111的尺寸與整形帶200的邊緣厚度匹配。
[0021]具體的,導引套100為符合醫用標準的材料制成,導引套100為長條形,中間略微向上凸起,導引套100內部的空腔用于安裝整形帶200。在本實施例中,整形帶200上表面具有針狀的突起210,為了容納該突起210,整形帶200內空腔也能容納針狀突起210,在使用本裝置時,將整形帶200整體放入空腔中,并將整形帶200兩側邊緣卡合在放置槽111中,整形帶 200即可和導引套100合二為一。使用本裝置時,首先將整形帶200卡合在放置槽111中形成結合體,然后將該結合體插入預留的皮下組織中,然后在該結合體插入到預定位置之后,向下擠壓整形帶200,然后抽出導引套100,即可實現導引套100和整形帶200分離。
[0022]進一步的,導引套100的橫截面為C形,且放置槽111位于C形的兩個端點處。所述放置槽111由導引套100的兩側邊緣向內彎折形成。
[0023]作為優選的,導引套100的兩側邊緣向內彎折并形成彎折部110,彎折部110與導引套100的內壁之間形成放置槽111。在本實施例中放置槽111由導引套100邊緣彎折形成。在本實施例中,放置槽111底部表面水平設置。因整形帶200主體部分下表面也為水平的,對應的,放置槽111底部表面水平設置。
[0024]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提到的整形帶200主體部分的上表面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設置的至少一排突起210。[〇〇25]空腔頂部與放置槽111底部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整形帶200的厚度。導引套 100較長的兩邊均向內彎折并形成兩個放置槽111,兩個放置槽111的開口相對。這樣整形帶 200就可以放置在導引套100內部。
[0026]作為優選的,導引套100的外表面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設置的長度標尺120。長度標尺120有助于使用者隨時查看整形帶200插入皮下的長度。
[0027]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可以作出許多變化,只要這些變化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銹鋼的導引套(100),所述導引套 (100)為條狀,且該導引套(100)的寬度與整形帶(200)的寬度匹配;所述導引套(100)的內 部具有用于容納整形帶(200)的空腔以及位于空腔兩側的放置槽(111);所述空腔的高度與 整形帶(200)表面的勾刺的高度匹配,且所述放置槽(111)的尺寸與整形帶(200)的邊緣厚度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套(100)的橫截 面為C形,且放置槽(111)位于C形的兩個端點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11)由導引 套(100)的兩側邊緣向內彎折形成。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11)底部表 面水平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頂部與放置槽 (111)底部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整形帶(200)的厚度。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套(100)較長的 兩邊均向內彎折并形成兩個放置槽(111 ),兩個所述放置槽(111)的開口相對。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帶植入導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套(100)的外表 面具有沿其延伸方向設置的長度標尺(120)。
【文檔編號】A61B17/00GK205649521SQ201620217315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公開號201620217315.6, CN 201620217315, CN 205649521 U, CN 205649521U, CN-U-205649521, CN201620217315, CN201620217315.6, CN205649521 U, CN205649521U
【發明人】陳珍榮, 李金國, 田亞華, 李湘原, 李安平, 葉懷挺, 徐海榮, 李強, 邱文苑, 李玲
【申請人】上海伊萊美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 杭州華山連天美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