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黃秋葵籽油及其提取方法

文檔序號:1510961閱讀:22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黃秋葵籽油及其提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油脂領域,涉及一種黃秋葵種籽的油脂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術
黃秋葵屬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營養豐富的鮮美蔬菜,原產于非洲,近年來在中國內地引種成功后,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現在全國各城市周邊都有栽培,產量激增。黃秋葵果實肉質柔嫩,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是當今我國重要的出口新型保健蔬菜品種。由于黃秋葵蒴果的成熟期短,如采收不及時,肉質迅速老化,纖維增多,食用價值即降低甚至不可食,農戶不得不讓其嫩果自然成熟,收獲其種子,即黃秋葵籽。經研究測定黃秋葵籽含油量為20%左右,其組成以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亞油酸為 主,含量占60%以上,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含量高達40%。研究表明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血栓、調節免疫系統等重要生理功能,因此黃秋葵籽油具有進一步開發成保健食用植物油的潛力。目前,黃秋葵籽油相關產品尚未在國內出現,黃秋葵籽油的提取研究也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出油率高、溶劑殘留小的黃秋葵籽油的提取工藝并獲得品質優良的黃秋葵籽油。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黃秋葵籽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驟組成
A.干燥粉碎,采用熱風干燥機對黃秋葵籽進行干燥,物料溫度控制在50 60°C,干燥后的黃秋葵籽含水量控制在5%左右,然后采用粉碎機對進行粉碎,控制粒度大小為30-60目;
B.浸提,將粉碎后的黃秋葵籽柏轉入容器中,加入有機溶劑石油醚,控制料液比1:(5 10),提取溫度為55 65°C,攪拌提取3. 5 4. 5h ;
C.過濾,將步驟(2)中的浸提混合物通過過濾機進行減壓過濾,除去黃秋葵籽柏粉末與其它固形懸浮物,得提取液;
D.分離,將提取液在30 45°C條件下進行真空蒸發分離,回收提取溶劑,即制得黃秋癸桿油。如本方法制得的黃秋葵籽油,其產品指標如下。運用此方法制得的黃秋葵籽油相對密度為O. 8 O. 9,折光指數為1. 4 1.5,酸值為1. 5mg/g 3mg/g,過氧化值為 O. 5mmol/kg 1. 5mmol/kg,碘值為 100gl2/100g 110gl2/100g,皂化值為140mg/g 160mg/g,不皂化物為2% 5%,脂肪酸組成為棕擱酸35% 38%,油酸16% 18%,亞油酸40% 43%,硬脂酸2% 4%。本發明優勢在于有效地解決了黃秋葵在生產后期對種籽的利用問題,溶劑法提取黃秋葵籽油提取率高,產品質量好,生產設備投資少,工藝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及其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意味著限制本發明的范圍。以處理IOkg黃秋葵籽為例,所述的各步驟如下。實施例1
將IOkg清洗干凈的黃秋葵籽在60°C烘干到水分含量為4%,然后粉碎到30目;將粉碎后的黃秋葵籽裝入容器中,按照液固比6:1 (L/kg)的量加入萃取溶劑石油醚,然后在65°C
的溫度下攪拌提取4h ;對黃秋葵籽粉和石油醚的混合物進行抽濾,收集濾液,然后對濾液在45°C進行真空蒸發濃縮,回收萃取溶劑,制得黃秋葵籽油1. 52kg,黃秋葵籽油的提取得率為84. 4%ο實施例2
將IOkg清洗干凈的黃秋葵籽在55°C烘干到水分含量為5%,然后粉碎到60目;將粉碎后的黃秋葵籽裝入容器中,按照液固比8:1 (L/kg)的量加入萃取溶劑石油醚,然后在60°C的溫度下攪拌提取4. 5h ;對黃秋葵籽粉和石油醚的混合物進行抽濾,收集濾液,然后對濾液在40°C進行真空蒸發濃縮,回收萃取溶劑,制得黃秋葵籽油1. 56kg,黃秋葵籽油的提取得率為86. 7%。取實施例2提取得到的黃秋葵籽油進行理化性質分析(各種指標均采用國標法測得),其具體指標如下
相對密度為O. 8 O. 9,折光指數為1. 4 1. 5,酸值為1. 5mg/g 3mg/g,過氧化值為 O. 5mmol/kg 1. 5mmol/kg,碘值為 100gl2/100g 110gl2/100g,皂化值為 140mg/g
160mg/g,不皂化物為2% 5%,脂肪酸組成為棕擱酸35% 38%,油酸16% 18%,亞油酸40% 43%,硬脂酸2% 4%。
權利要求
1.一種黃秋葵籽油及其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工藝步驟組成 (1)干燥粉碎,采用熱風干燥機對黃秋葵籽進行干燥,物料溫度控制在50 60°C,干燥后的黃秋葵籽含水量控制在5%左右,然后采用粉碎機對進行粉碎,控制粒度大小為30-60 目; (2)浸提,將粉碎后的黃秋葵籽柏轉入容器中,加入有機溶劑石油醚,控制料液比1:(5 10),提取溫度為55 65°C,攪拌提取3. 5 4. 5h ; (3)過濾,將步驟(2)中的浸提混合物通過過濾機進行減壓過濾,除去黃秋葵籽柏粉末與其它固形懸浮物,得提取液; (4)分離,將提取液在30 45°C條件下進行真空蒸發分離,回收提取溶劑,即制得黃秋癸桿油; (5)產品指標,運用此方法制得的黃秋葵籽油相對密度為O.8 O. 9,折光指數為1.4 1. 5,酸值為1. 5mg/g 3mg/g,過氧化值為O. ·5mmol/kg 1. 5mmol/kg,碘值為·1008I2/100g 1108I2/100g,皂化值為140mg/g 160mg/g,不皂化物為2% 5%,脂肪酸組成為棕擱酸35% 38%,油酸16% 18%,亞油酸40% 43%,硬脂酸2% 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秋葵籽油及其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黃秋葵籽烘干、粉碎、加入萃取溶劑、攪拌提取、減壓抽濾、收集濾液、真空分離、回收萃取溶劑,即制得黃秋葵籽油。本發明采用溶劑法提取黃秋葵籽油,具有提取率高,產品質量好,生產設備投資少,工藝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等特點,并能有效解決黃秋葵在綜合開發中對種籽的利用問題。
文檔編號C11B1/10GK103013654SQ20131000179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5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湖南奇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