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酥油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用具,確切地說是全自動酥油茶機。
傳統的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一、將茶磚(茶葉)、鹽巴(食鹽)用水壺或鍋煮開,二、再將煮開的茶鹽水和酥油裝入約高1米、直徑10厘米的木筒內,用人力上下抽搗,俗稱“打酥油茶”。這種方法制作酥油茶,費力,費時(約45分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省力,省時的全自動酥油茶機。
其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全自動酥油茶機,由殼體、內膽、電機、加熱管和定時器組成,其特征在于1.1、殼體由外殼與底座組成,底座的一側設有定時器總成;1.2、內膽位于殼體內,內膽的底部外側設有一電機,電機位于底座內;電機軸伸入至內膽中;電機軸的中部設有聯接器和濾網筐架,濾網筐架設于聯接器的上部,與聯接器配合;聯接器的外部設有一環形加熱管;電機軸的端部設有兩片以上的攪拌刀片,且攪拌刀片位于濾網筐架內;濾網筐架的上口設有濾網蓋,濾網蓋的蓋頂設有提桿,提桿伸至殼體外;1.3、外殼的上端口,提桿的一側設有一倒水口;與倒水口相反一側的外殼上設有提手柄。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幾方面的優點一、該機省力,省時。將加熱過程和攪拌過程合二為一,全過程操作只需17分鐘。
二、使用該機制作的酥油茶,完全保持傳統酥油茶的風味,該機可廣泛用于我國高寒地區制作酥油茶。
三、該機結構設計合理、簡單,操作簡便,維修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由
圖1可見,該全自動酥油茶機,由殼體、內膽13、電機3、加熱管4和定時器2組成。殼體由外殼17和底座1組成,底座1的內側面裝有定時器2。
內膽13位于殼體內,內膽13的底部外側裝著電機3,電機3位于底座1內;電機3的軸伸入至內膽13中;電機3與內膽13底部之間裝有密封圈;聯接器18套裝在電機軸上,聯接器18的上部套裝著濾網筐架14。濾網筐架14的內側裝有濾網6,濾網筐架14與電機軸之間裝有密封圈5,一環形加熱器4裝在聯接器18的外周上。電機軸的端部裝有三片攪拌刀片16,且攪拌刀片16位于濾網筐架18內;濾網筐架18的上口裝有濾網蓋7,濾網蓋7的蓋頂固定著提桿10,提桿10伸至殼體外,提桿10的中部裝有液面觸點12。
外殼17的上端口的一側有一倒水口9,與倒水口9相反一側的外殼17上裝有提手柄15,外殼17的外側面上裝著液面指示器8,外殼17的上口側壁上裝有液面控制器11。
使用時,通過提桿10打開濾網蓋7,將定量的茶、鹽、酥油一次性放入濾網筐架14內,蓋緊濾網蓋7,向內膽13內注水15公斤,接通220伏交流電源,將定時器旋至“17分鐘”位置,電熱絲加溫,同時攪拌刀片開始攪拌。到17分鐘,定時器自動退至“OFF”,拔掉電源,此時酥油茶煮沸,倒下即可食用。如果酥油茶涼了需要加熱,只需接通電源將定時器旋至所需加溫時間即可加熱。
權利要求1.全自動酥油茶機,由殼體、內膽、電機、加熱管和定時器組成,其特征在于1.1、殼體由外殼與底座組成,底座的一側設有定時器總成;1.2、內膽位于殼體內,內膽的底部外側設有一電機,電機位于底座內;電機軸伸入至內膽中;電機軸的中部設有聯接器和濾網筐架,濾網筐架設于聯接器的上部,與聯接器配合;聯接器的外部設有一環形加熱管;電機軸的端部設有兩片以上的攪拌刀片,且攪拌刀片位于濾網筐架內;濾網筐架的上口設有濾網蓋,濾網蓋的蓋頂設有提桿,提桿伸至殼體外;1.3、外殼的上端口,提桿的一側設有一倒水口;與倒水口相反一側的外殼上設有提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用具,確切地說是全自動酥油茶機。該機由殼體、內膽、電機、加熱管和定時器組成,其特征在于殼體由外殼與底座組成,底座內設有定時器,內膽位于殼體內,內膽底部外側設有一電機,電機軸伸至內膽中,電機軸的中部設有聯接器和濾網筐架;電機軸的端部設有攪拌刀片,且攪拌刀片位于濾網筐架內。該機省力、省時,將加熱過程和攪拌過程合二為一,全過程操作只需17分鐘。該機制作的酥油茶,完全保持傳統酥油茶的風味,該機可廣泛用于我國高寒地區制作酥油茶。
文檔編號A47J31/40GK2238547SQ9620269
公開日1996年10月30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18日
發明者王習成 申請人:王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