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健身動物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健身娛樂器材,特別是一種兒童用的健身動物玩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游樂場所可見到一種稱作“木牛流馬”的動物玩具,它是靠騎乘者坐下和蹬起動作模仿馬的行走,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玩具,在游樂場所具有一定的市場。但是,這種玩具存在以下缺點1、馬的行走只是靠人的坐下和蹬起,上肢基本不動,這種一步一步的行走缺少一種快馬奔騰的感覺。
2、上肢基本不運動,只是手扶把手,這樣全身得不到鍛煉。
3、結構復雜、體積大、重量大、轉彎半徑大、價格偏高,不便在兒童樂園、幼兒園推廣,更難以在家庭中推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動物行走形象逼真,騎乘者全身得到鍛煉的健身動物玩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健身動物玩具,由動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動物外皮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物造型骨架,包括設置在框架上的馬頭及把手部分、輪架及行走輪部分、滑套雙擺桿機構、四拉桿回位機構、及轉向機構;在框架的兩側鉸接著前、后輪架,前、后輪架呈“「”型,下端分別固定著單向離合器作用方向相同的導向輪,輪架側端固定著軸承,所述的軸承位于滑套動架兩側的水平滑槽內;在前后輪架上鉸接著四個拉桿,框架縱向中心線每一側的兩個拉桿的中部鉸接著設有腳蹬的腳蹬架;在框架的中部固定著滑套,在滑套中有一導柱,導柱上端連接鞍座,下端連接動架;在框架和后輪架之間沿框架縱向中心線兩側分別設有傾斜拉簧。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了梯形轉向機構,在前輪前立管中貫通著前輪螺栓,在前輪螺栓下端固定連接U型輪架,在U型輪架中固定著前輪;在前輪螺栓的上端固定著小搖臂,兩小搖臂由連接桿相連;在馬頭的下部固定有大搖臂,大搖臂的中部連接立管螺栓,立管螺栓可在立管中轉動,大搖臂的后部有一開口槽,在連接桿中部焊有的一圓柱銷位于大搖臂的開口槽內。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腳蹬架上的腳蹬位置離地高度可調。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滑套縱向開有槽,在滑套中的導柱上設有兩端位于滑套槽的圓柱銷,導柱通過圓柱銷可在滑套中上下自由滑動。此種方式可使鞍座方向固定,不發生轉動現象。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框架一側焊接一滑套,在前輪架上焊接一同軸心的絲套,螺栓通過滑套緊固在絲套上;框架另一側連接方式與此對稱。
當人坐在鞍座上,并同時用手拉馬頭上的把手時,人的重力由導柱通過動架壓兩個軸承,從而使前后輪架向外張開,張開的最大角度為四拉桿拉直為止。由于前后輪架上安裝著單向輪,在張開時后輪原地不動,而前輪向前轉動,這樣可實現向前行走。當腳蹬腳蹬架而手推把手時,力便作用在拉直的四拉桿中部,這時通過鉸鏈會對前后輪架產生拉力,這個拉力會使前后輪架迅速合攏,直至動架接觸到滑套下平臺為止,這時前輪原地不動,而后輪向前轉動,從而也實現了向前運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可靠,重量輕,乘騎者上下肢同時參與動作,使全身得到鍛煉,乘騎時有一種快馬奔騰的新奇感,融健康與娛樂為一體,轉彎半徑小,不但能夠在兒童樂園幼兒園奔跑,還能應用在家庭中。
本發明有幾個獨立的部件組裝而成,如果某一部件出現故障,只需更換該部件即可,便于生產和維修。
圖1是本發明骨架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沿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B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C-C局部剖視圖;圖5是圖1左視圖。
圖中,1.前輪架,11.導向輪,12.軸承,13.前輪前立管,14.立管,141立管螺栓,15.前輪架轉軸,16.絲套,17.滑套,18,螺栓,2.框架,3.把手,4.馬頭,5.滑套動架,51.滑套,52.導柱,53.圓柱銷,6.鞍座,7.后輪架,71.拉簧,72.后輪,8.拉桿,9.腳蹬架,101.前輪螺栓,102.輪架,103.小搖臂,104連接桿,105.圓柱銷,106大搖臂,107連接軸,108前輪架上梁。
具體實施例方式
健身動物玩具,由動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動物外皮組成,動物外皮可依是仿真動物毛皮或者玻璃鋼卡通動物造型,根據需要有關廠家均可加工。
如圖1、圖2、圖5所示。所述的動物造型骨架,包括設置在框架上的馬頭及把手部分、輪架及行走輪部分、滑套雙擺桿機構、四拉桿回位機構、及轉向機構等部分。
在框架2的兩側通過前輪架轉軸15鉸接著前輪架1、后輪架7,前、后輪架呈“「”型,下端分別固定著單向離合器作用方向相同的導向輪11,在前輪前立管13中貫通著前輪螺栓101,在前輪螺栓101下端固定連接U型輪架102,在U型輪架102中固定著導向輪11。后輪架7與前輪架1結構稍有不同,它不必承擔轉向的任務,因而,采用后輪架直接連接U型后輪的結構,U型后輪架中通過輪軸置有后輪72。由此構成輪架及行走輪部分。
各輪架側端固定著軸承12,所述的軸承12位于滑套動架5兩側的水平滑槽內,可在水平滑槽內滾動。在框架2的中部固定著滑套51,在滑套51中有一導柱52,導柱52上端連接鞍座6,下端連接滑套動架5。為使鞍座方向固定,不發生轉動現象,滑套51縱向開有槽,在滑套中的導柱52上設有兩端位于滑套槽的圓柱銷53,導柱通過圓柱銷可在滑套中上下自由滑動。當人座在鞍座6上時,重力通過導柱施加在滑套動架5上,從而使軸承12滾動,輪架的拐臂受力,使輪架轉動。此利用的是滑套雙擺桿機構。
在前、后輪架上通過連接軸107鉸接著四拉桿機構及回位機構,框架2縱向中心線每一側的兩個拉桿8的鉸接點處活動聯接著設有腳蹬的腳蹬架9。當重力通過導柱施加在滑套動架5上,從而使輪架反向轉動,轉動的最大角度為四拉桿機構呈直線狀態。當滑套動架5上的重力消逝,而在腳蹬架9上施加重力時,四拉桿機構回位,前、后輪架回位。為了適應不同高度的人使用,腳蹬架9設有的腳蹬可設置上下多層,一般2-3層即可滿足要求。
如圖3、圖4,本發明采用了梯形轉向機構,在前輪前立管13中貫通著前輪螺栓101,在前輪螺栓101下端固定連接U型輪架102,在U型輪架中固定著前導向輪11;在前輪螺栓101的上端固定連接著小搖臂103,兩小搖臂由連接桿105鉸接相連。由前輪架上梁108為底,兩小搖臂為腰,連接桿105為頂,構成梯形轉向機構。在馬頭4的下部固定有大搖臂106,大搖臂106的中部連接立管螺栓141,立管螺栓141可在立管14中轉動,大搖臂106的后部有一開口槽,在連接桿中部焊有的一圓柱銷105位于大搖臂的開口槽內。馬頭4兩側設有把手3,轉動把手3,馬頭便繞立管螺栓141轉動,大搖臂106繞立管螺栓141轉動,通過圓柱銷105帶動小搖臂轉動,由小搖臂103帶動前輪螺栓101直至輪架102,實現轉向。由于采用了梯形結構,可使兩輪轉動不同角度,加之前兩輪在安裝時具有前束定位,這樣可使轉向靈活,轉彎半徑小,同時梯形轉向機構可省掉轉向角度限位。
在框架2和后輪架7之間斜安著兩個拉簧71,拉簧71的初始拉力使滑套動架5接觸著滑套51的下平面,不僅保持了前輪架1、后輪架7的初始位置,還能起到蓄能推動加速的作用。
如圖2,對于前輪螺栓101與前輪架轉軸15的相交采用了獨特的設計,即在框架2上焊有兩個滑套17在前輪架上含有兩個絲套16,四個套由工藝上保證同軸度,由兩個螺栓18各自通過滑套擰緊在絲套上,螺栓保證適當的軸向間隙,為防止螺栓轉動在前輪架上可固定限位螺釘。從而保證了各自的轉動。
當人坐下用手拉馬頭把手時,人的重力通過動架壓兩個軸承,從而使前后輪架張開,張開的最大角度為四拉桿拉直為止。由于前后輪架上安裝著單向輪,在張開時后輪原地不動,而前輪向前轉動,這樣可實現向前行走。當腳蹬腳蹬架而手推把手時,力便作用在拉直的四拉桿中部,這時通過鉸鏈會對前后輪架作用了極大的拉力,這個拉力會使輪架迅速合攏,直至動架接觸到滑套下平臺為止。這是前輪原地不動,而后輪向前轉動,從而也實現了向前運動。
本發明所述的馬頭,并不單指馬這一動物。其動物外皮可以是虎、豹、羊、鹿等多種動物的仿真外皮,也可以是玻璃鋼卡通動物造型。
權利要求
1.健身動物玩具,由動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動物外皮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物造型骨架,包括設置在框架上的馬頭及把手部分、輪架及行走輪部分、滑套雙擺桿機構、四拉桿回位機構、及轉向機構;在框架的兩側鉸接著前、后輪架,前、后輪架呈“「”型,下端分別固定著單向離合器作用方向相同的導向輪,輪架側端固定著軸承,所述的軸承位于滑套動架兩側的水平滑槽內;在前后輪架上鉸接著四個拉桿,框架縱向中心線每一側的兩個拉桿的中部鉸接著設有腳蹬的腳蹬架;在框架的中部固定著滑套,在滑套中有一導柱,導柱上端連接鞍座,下端連接動架;在框架和后輪架之間沿框架縱向中心線兩側分別設有傾斜拉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動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向機構為梯形轉向機構,在前輪前立管中貫通著前輪螺栓,在前輪螺栓下端固定連接U型輪架,在U型輪架中固定著前輪;在前輪螺栓的上端固定著小搖臂,兩小搖臂由連接桿相連;在馬頭的下部固定有大搖臂,大搖臂的中部連接立管螺栓,立管螺栓可在立管中轉動,大搖臂的后部有一開口槽,在連接桿中部焊有的一圓柱銷位于大搖臂的開口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健身動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滑套縱向開有槽,在滑套中的導柱上設有兩端位于滑套槽的圓柱銷,導柱通過圓柱銷可在滑套中上下自由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動物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一側焊接一滑套,在前輪架上焊接一同軸心的絲套,螺栓通過滑套緊固在絲套上;框架另一側連接方式與此對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動物玩具,其特征在于,腳蹬架上的腳蹬位置離地高度可調。
全文摘要
一種健身動物玩具,它涉及一種健身娛樂器材。其技術方案是,由動物造型骨架及包覆在骨架外的動物外皮組成,所述的動物造型骨架,包括設置在框架上的馬頭及把手部分、輪架及行走輪部分、滑套雙擺桿機構、四拉桿回位機構、及轉向機構。當人坐在鞍座上并用手拉把手時,重力通過滑套雙擺桿機構使前后輪架向外張開,四拉桿拉直為止。當腳蹬腳蹬架而手推把手時,四拉桿回位,前后輪架迅速合攏。由于前后輪架上安裝著單向輪,可實現持續向前行走。本發明結構簡單可靠,重量輕,乘騎者上下肢同時參與動作,使全身得到鍛煉,乘騎時有一種快馬奔騰的新奇感,轉彎半徑小,不但能夠在兒童樂園幼兒園奔跑,還能應用在家庭中。
文檔編號A63G19/00GK1911480SQ200610069830
公開日2007年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16日
發明者秦若輗 申請人:秦若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