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武術器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活動木人柱。
背景技術:
木人樁是單人練功訓練的必備器材,現有的木人樁以三臂一腿的固定形式木人樁為主,但這種木人樁一般只能練習拳法,無法模擬實戰當中的攻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提供更接近實戰練習的新型活動木人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型活動木人柱,包括下肢組件、上身組件和兩個手臂組件,所述下肢組件上設有驅動裝置和主軸,所述主軸豎直設置,所述上身組件可轉動的安裝在主軸上,所述驅動裝置驅動上身組件左右反復擺動,所述手臂組件包括前臂桿、后臂桿、翻轉桿和連接桿,所述主軸上向兩側延伸形成兩個與連接桿端部轉動連接的連接端,所述翻轉桿中部可轉動的固定在上身組件上,所述翻轉桿一端與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翻轉桿另一端與前臂桿端部轉動連接,所述后臂桿一端可轉動的連接在上身組件外壁,所述后臂桿另一端與前臂桿后側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翻轉桿包括依次呈直角連接的內桿、轉軸和外桿,所述內桿與外桿分別設置在上身組件內側和外側并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上身組件左右側面設有通孔,所述轉軸可轉動的安裝在通孔中。
進一步的,還包括壓力傳感器和顯示屏,所述壓力傳感器分布在上身組件表面并與顯示屏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顯示屏安裝在上身組件頭部的眼睛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轉盤和連桿,所述轉盤可轉動的水平安裝在下肢組件上,所述電機安裝在下肢組件上并驅動轉盤轉動,所述連桿一端可轉動的安裝在轉盤上表面邊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裝置結構簡單,通過上身組件擺動的動能驅動手臂組件伸縮運動,只需一個驅動裝置便可驅動木人樁全身運動,手臂組件在上身擺動過程中伸縮,可以很好的模擬實戰過程中對手的攻擊動作,在單人練習中也可訓練消擋、回避和反擊等動作,訓練效果好,針對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新型活動木人柱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新型活動木人柱的正視機械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新型活動木人柱的側視機械原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新型活動木人柱的傳動裝置結構圖。
標號說明:
1、下肢組件;2、上身組件;3、手臂組件;4、壓力傳感器;5、顯示屏;11、驅動裝置;12、主軸;111、電機;112、轉盤;113、連桿;31、前臂桿;32、后臂桿;33、翻轉桿;34、連接桿;331、內桿;332、轉軸;333、外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通過上身組件擺動的動能驅動手臂組件伸縮運動,可以很好的模擬實戰過程中對手的攻擊動作,訓練效果好,針對性強。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新型活動木人柱,包括下肢組件1、上身組件2和兩個手臂組件3,所述下肢組件1上設有驅動裝置11和主軸12,所述主軸12豎直設置,所述上身組件2可轉動的安裝在主軸12上,所述驅動裝置11驅動上身組件2左右反復擺動,所述手臂組件3包括前臂桿31、后臂桿32、翻轉桿33和連接桿34,所述主軸12上向兩側延伸形成兩個與連接桿34端 部轉動連接的連接端,所述翻轉桿33中部可轉動的固定在上身組件2上,所述翻轉桿33一端與連接桿34轉動連接,所述翻轉桿33另一端與前臂桿端部轉動連接,所述后臂桿一端可轉動的連接在上身組件2外壁,所述后臂桿32另一端與前臂桿31后側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驅動裝置11驅動上身組件2左右反復擺動,由于主軸12不動,手臂組件3隨上身組件2擺動,在擺動過程中翻轉桿33與連接端的距離不斷變化,使得每次擺動過程中連接桿34都會有向下拉扯翻轉桿33的動作,使翻轉桿33另一端上提,推動前臂桿向前伸出,模擬出拳的動作,當上身組件2繼續擺動連接桿34的拉扯力消失后,前臂桿在自重及翻轉桿33轉動的作用下收回。
進一步的,上身組件2中設有頭部和頸部,頭部與頸部連接內有拉力彈簧,頭部受沖擊時會順著沖擊力方向擺動,其擺動方向可為任意方向。
進一步的,下肢組件1的底部設有四個滑輪,可在地面上水平滑動,下肢組件1底部的左右兩側通過拉力彈簧與地面連接,當上身組件2和下肢組件1受到沖擊力時裝置會向后退,在沖擊力消失后還可回復到原本位置。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裝置結構簡單,通過上身組件2擺動的動能驅動手臂組件3伸縮運動,只需一個驅動裝置11便可驅動木人樁全身運動,手臂組件3在上身擺動過程中伸縮,可以很好的模擬實戰過程中對手的攻擊動作,在單人練習中也可訓練消擋、回避和反擊等動作,訓練效果好,針對性強。
進一步的,所述翻轉桿33包括依次呈直角連接的內桿331、轉軸332和外桿333,所述內桿331與外桿333分別設置在上身組件2內側和外側并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上身組件2左右側面設有通孔,所述轉軸332可轉動的安裝在通孔中。
由上述描述可知,翻轉桿33的這種特殊結構可使其牢固固定在上身組件2中,并將轉動動力從上身組件2內傳導到上身組件2外。
進一步的,還包括壓力傳感器4和顯示屏5,所述壓力傳感器4分布在上身組件2表面并與顯示屏5電連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當訓練者對上身組件2發動攻擊時,壓力傳感器4會感應攻擊力,并將力量數值顯示在顯示屏5上,以供訓練者參考。
進一步的,所述顯示屏5安裝在上身組件2頭部的眼睛位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顯示屏5安裝在上身組件2頭部的眼睛位置,與實戰中需觀察對手目光的情況相吻合,使練習狀態與實戰狀態相似度更高。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11包括電機111、轉盤112和連桿113,所述轉盤112可轉動的水平安裝在下肢組件1上,所述電機111安裝在下肢組件1上并驅動轉盤112轉動,所述連桿113一端可轉動的安裝在轉盤112上表面邊緣。
由上述描述可知,轉盤112每一次轉動時都會推拉上身組件2,使上身組件2左右反復擺動。
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為:
一種新型活動木人柱,包括下肢組件1、上身組件2和兩個手臂組件3,所述下肢組件1上設有驅動裝置11和主軸12,所述主軸12豎直設置,所述上身組件2可轉動的安裝在主軸12上,所述驅動裝置11驅動上身組件2左右反復擺動,所述手臂組件3包括前臂桿31、后臂桿32、翻轉桿33和連接桿34,所述主軸12上向兩側延伸形成兩個與連接桿34端部轉動連接的連接端,所述翻轉桿33中部可轉動的固定在上身組件2上,所述翻轉桿33一端與連接桿34轉動連接,所述翻轉桿33另一端與前臂桿端部轉動連接,所述后臂桿一端可轉動的連接在上身組件2外壁,所述后臂桿32另一端與前臂桿31后側轉動連接,所述翻轉桿33包括依次呈直角連接的內桿331、轉軸332和外桿333,所述內桿331與外桿333分別設置在上身組件2內側和外側并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上身組件2左右側面設有通孔,所述轉軸332可轉動的安裝在通孔中,還包括壓力傳感器4和顯示屏5,所述壓力傳感器4分布在上身組件2表面并與顯示屏5電連接,所述顯示屏5安裝在上身組件2頭部的眼睛位置,所述驅動裝置11包括電機111、轉盤112和連桿113,所述轉盤112可轉動的水平安裝在下肢組件1上,所述電機111安裝在下肢組件1上并驅動轉盤112轉動,所述連桿113一端可轉動的安裝在轉盤112上表面邊緣。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活動木人柱,裝置結構簡單,通過上身 組件擺動的動能驅動手臂組件伸縮運動,只需一個驅動裝置便可驅動木人樁全身運動,手臂組件在上身擺動過程中伸縮,可以很好的模擬實戰過程中對手的攻擊動作,在單人練習中也可訓練消擋、回避和反擊等動作,訓練效果好,針對性強,翻轉桿的這種特殊結構可使其牢固固定在上身組件中,并將轉動動力從上身組件內傳導到上身組件外,當訓練者對上身組件發動攻擊時,壓力傳感器會感應攻擊力,并將力量數值顯示在顯示屏上,以供訓練者參考,顯示屏安裝在上身組件頭部的眼睛位置,與實戰中需觀察對手目光的情況相吻合,使練習狀態與實戰狀態相似度更高,轉盤每一次轉動時都會推拉上身組件,使上身組件左右反復擺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