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強度細木工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人造板材,特別涉及一種芯板為立木排列結構的高強度細木工板材。
背景技術:
細木工板材做為人造板中的一個主要品種已在家俱業、室內裝修、車廂、船舶內部裝飾、縫紉機臺板等眾多領域被廣泛采用。公知的細木工板材由表板、背板、芯板及兩層中板構成,其板材的主要特性是由中間層的芯板決定的,而芯板的結構對于細木工板的強度,翹曲變形量等主要技術性能影響最大。然而,現板材的芯板是用小木條橫向拼合構成的。其不足之處在于這種橫向排列拼合結構,不能限制木條纖維長度方向的翹曲,從而易使板材出現變形的缺陷,同時木條加工中刨削量大,造成木材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不易變形,強度高且節約木材的高強度細木工板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它由五層構成,其特征在于中間的芯板層采用厚度一致的木片立向緊密排列組合,其芯板層上下表層鋪設木紋橫向排列的中板,其中板上下表層鋪設木紋縱向排列的表板和背板。
上述的芯板木片是六邊形、園柱形或其他幾何形狀。
本技術方案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由諸多個立排木片緊密立向組合排列在一起做為芯板層,然后再將表板、中板、背板縱橫垂直交叉與芯板組合,使板材的端承力、抗剪力形成了力學上的最佳組合,提高了板材的整體強度;改變了芯層材料由木條橫向排列變為木片縱向立排,使木材纖維由長變短,消除了板材易翹曲變形的缺陷;由園木加工成木條變為園木切片加工成六邊形狀或其它幾何形狀,減少了加工過程中的刨削損失,提高木材利用率28%以上,降低了板材制造成本。
附圖1本實用新型細木工板材結構示意圖。
附圖2本實用新型芯板排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請參見圖1、2所示首先將園木切片制成六邊形狀木片,按照附圖2所示將六邊形木片緊密立排在一起制成芯板3;按照附圖1所示,將中板2、4雙面涂膠橫向鋪設在芯板的兩個面上,將表板與背板1、5縱向鋪設在中板上,這樣就形成了縱向、橫向、立向互為垂直交叉的板坯。板坯送入壓機經熱壓膠合成為一張整板,再按規格尺寸的要求進行鋸邊,砂光后制成高強度的細木工板材成品。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高強度細木工板材,它由五層構成,其特征在于中間的芯板層采用木片立向緊密排列組合,其芯板層上下表層鋪設木紋橫向排列的中板,其中板上下表層鋪設木紋縱向排列的表板和背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細木工板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芯板木片是六邊形、園柱形或其他幾何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人造板材,特別涉及一種芯板為立木排列結構的高強度細木工板材。它由五層構成,其特征在于中間的芯板層采用木片立向緊密排列組合,其芯板層上下表層鋪設木紋橫向排列的中板,其中板上下表層鋪設木紋縱向排列的表板和背板。本技術方案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由諸多個立排木片緊密立向組合排列在一起做為芯板層,然后再將表板、中板、背板縱橫垂直交叉與芯板組合,使板材的端承力、抗剪力形成了力學上的最佳組合,提高了板材的強度;使木材纖維由長變短,消除了板材易翹曲變形的缺陷,提高木材利用率28%以上,降低了板材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B27D1/00GK2649287SQ20032011216
公開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1日
發明者李茂林 申請人: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