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工業化的發展,采用現澆混凝土施工工藝的結構越來越多,對模板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國森林資源十分貧乏,傳統的木模板已經無法滿足建筑行業生產的需要;竹膠合模板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工程結構材料,將其用于建筑模板,具有強度大、剛性好、吸濕膨脹率低、脫模快、易清洗、耐腐蝕、使用周期長等優點,且原料竹材的資源豐富,自然更新快,故竹膠合模板有逐步取代傳統木模板的趨勢。常規加工的竹膠合模板是采用橫向破蔑的加工工藝,該工藝去除了含有蠟質層的竹青部分和材質不佳的竹黃部分,適合加工竹膠合模板竹片的出材率很低(大約在25 30%左右),且不能利用直徑小于6mm以下的小徑竹,嚴重地影響了竹膠合模板價格和竹材的有效利用。因此,開發出一種全新的低成本、高品質的竹膠合模板,來滿足建筑行業生產日益增長的需要,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該竹膠合模板可以滿足建筑行業生產日益增長的需要。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包括至少一層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至少一層的編織竹席,所述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編織竹席依次層疊組坯,并通過熱壓膠合在一起。優選地,所述小徑竹膠合規格板為由小徑竹層積材鋸切而成的具有適當厚度的板材,所述小徑竹層積材為由小徑竹梳理材層疊組坯并壓合而成的坯件,所述小徑竹梳理材
表面浸漬有一層樹脂膠。優選地,所述小徑竹梳理材為經過梳理后的小雜竹,所述小雜竹包括直徑為2 6cm的綠竹、麻竹、黃竹、粉單竹、青皮竹或毛竹。優選地,所述小徑竹梳理材為經過炭化處理表面呈咖啡色的小徑竹梳理材。優選地,還包括浸漬紙,所述浸漬紙層疊在所述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編織竹席組坯形成的坯件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并通過熱壓與所述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編織竹席膠合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竹膠合模板的密度0.85 0.90g/cm3,含水率8 10%,縱向靜曲強度> 80MPa,橫向靜曲強度> 40MPa,膠合強度> 3MPa,抗彎彈性模量> llGPa。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竹膠合模板完全能滿足作為建筑模板的使用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小徑竹梳理層積材成型模具結構示意圖;[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竹膠合模板組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步驟1 采伐3-4年生小徑竹,去除竹干上的雜物,將竹干截成規格長度的竹段。這里的雜物包括枝葉等;另外,在步驟1中的小徑竹為小雜竹;小雜竹包括直徑為2 6cm綠竹、麻竹、黃竹、粉單竹、青皮竹或毛竹。步驟2 將小徑竹的竹段放入竹材梳理設備進行小徑竹的梳理加工。在步驟2中的梳理加工是采用將小徑竹的竹段放入竹材梳理設備,通過碾壓的方式對小徑竹進行的加工。梳理后的小徑竹梳理材具有適當的寬度和厚度即可。步驟3 將梳理加工好的小徑竹梳理材放入木材蒸煮罐內,通入110 150°C的過熱蒸汽炭化60 180分鐘,使小徑竹梳理材呈咖啡色。在步驟3中,優選通入120°C的過熱蒸汽炭化120分鐘,使小徑竹梳理材呈咖啡色。步驟4 將炭化加工好的小徑竹梳理材放入木材干燥窯干燥,干燥溫度為100 110°C,干燥時間為12 M小時,干燥后材料的含水率控制在8 10%。步驟5 將干燥后的小徑竹梳理材浸入40%固含量的酚醛樹脂膠液中,加重物使其完全浸沒在酚醛樹脂膠液中,20 30分鐘后取出浙干,堆放備用。在步驟5中的酚醛樹脂固含量為43. 34%,粘度為89cps,PH值為12. 8,密度為1. 199g/cm3。步驟6 將浸過酚醛樹脂膠液的小徑竹梳理材層疊組坯,在冷壓機內加壓密實。具體是將浸好酚醛樹脂膠的小徑竹梳理材4放入矩型槽1內,如圖2所示,再在冷壓機內加壓密實,冷壓機加壓壓力為1. 5MPa。加壓完畢后在矩型槽1內放入IOmm厚的上蓋板2,立即用鎖定銷3固定,防止壓實的小徑竹梳理材4回彈。步驟7 將加壓密實后的小徑竹梳理材在干燥窯中干燥固化成為小徑竹層積材, 干燥溫度為120 170°C,干燥時間為10 M小時。步驟8 將完全固化后的小徑竹層積材取出,放置48 72小時后,利用細木工小帶鋸將小徑竹層積材加工成厚度6mm的小徑竹層積材規格板,備用。步驟9 采伐3-4年生毛竹,截成預定規格長度的竹段,竹段經剖分后先去除竹青與竹黃,再橫向破蔑,加工成厚度Imm的竹蔑片。在步驟9中,為了保證編織竹席的竹蔑質量和出材率,采用的毛竹最好是端頭直徑在10厘米以上的無缺陷新鮮毛竹。步驟10 利用篾簾編織機或手工將竹蔑片編織成整幅竹席,再將編織好的竹席放進干燥窯中干燥,干燥溫度為80 120°C,干燥時間為10 30分鐘,干燥后竹席的含水率控制在8 10%。在步驟10中,利用篾簾編織機或手工將竹蔑片編織成整幅竹席,竹席通常為人字花型編織,即縱、橫方向相互垂直的竹篾,通過相互間“挑”和“壓”的交織,構成竹席。本實用新型按“挑一壓一”編織,在一張席子編織達到規定的幅面時,對四周長出的兩層不同方向排列的竹篾要進行包邊處埋。步驟11 將40%固含量的酚醛樹脂溶液,倒入膠池中;將竹席放入膠池內,浸漬 4 10分鐘后移出膠池,移往浙膠槽上空,浙去多余的膠液;步驟12 將浸好膠的竹席取出,放入網帶干燥機上低溫干燥,干燥溫度60 80°C, 做成編織竹席。在步驟12中,浸好膠的竹席低溫干燥時間由竹席的最終含水率而定,竹席的最終含水率要求< 10%。步驟13 浸漬紙的制備與加工;浸漬紙采用的硫酸鹽木漿紙,將硫酸鹽木漿紙浸入固含量為20 50%的浸漬酚醛樹脂膠液中,所需浸漬時間硫酸鹽木漿紙的最終浸漬樹脂含量和干燥后揮發份含量這兩項指標而定;硫酸鹽木漿紙的最終浸漬樹脂含量為 50% 90%,干燥后揮發份含量為10% 15% ;取出浸漬酚醛樹脂膠的硫酸鹽木漿紙,放在干燥機上低溫干燥,干燥的溫度50 80°C,干燥時間以浸漬酚醛樹脂膠的硫酸鹽木漿紙不再粘手為準。步驟14 將加工好的6mm厚小徑竹層積材規格板送入涂膠機涂膠,膠粘劑采用 40 %固含量的酚醛樹脂溶液,涂膠量采用220 300g/m2 (雙面),涂膠完成后將6mm厚小徑竹層積材規格板材開口陳化,陳化時間為2 6小時。陳化時間一般夏秋2小時,春冬6小時。步驟15 將浸漬紙、竹席與完成陳化的小徑竹層積材規格板按預定的要求組坯、 熱壓。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的組坯方式是依次層疊組坯的第一浸漬紙11、第一編織竹席12、第一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層積材規格板13、第二編織竹席14、第二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層積材規格板15、第三編織竹席16、第二浸漬紙17。但組坯方式并不限于此,優選是編織竹席和經涂膠陳化的竹層積材規格板依次交錯疊置。熱壓過程完成后,竹膠合模板的板坯需經過M小時的放置,再經裁邊、分等、檢驗工序,生產出滿足質量要求的優質竹膠合模板。在步驟15中,將按圖3要求組坯的竹模板送入熱壓機熱壓成型;在熱壓成型過程中,選擇的熱壓壓力為2 3Mpa,熱壓溫度135 155°C,熱壓時間按竹模板板坯的組坯厚度X 1.2分鐘/mm厚度計算。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加工方法生產的竹膠合模板能夠有效的利用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小徑竹,生產出低成本、高品質的竹膠合模板。竹膠合模板的密度按GB/T 17657-1999中4. 2密度測定規定進行;竹膠合模板的含水率試驗按GB/ T 17657-1999中4. 3含水率測定規定進行;竹膠合模板的縱向和橫向靜曲強度試驗按GB/ T 17657-1999中4. 9靜曲強度測定規定的方法進行;竹膠合模板的抗彎彈性模量試驗按 GB/T 17657-1999中4. 9的彈性模量測定規定的方法進行;竹膠合模板的膠合性能按GB/ T17657-1999中4. 17浸漬剝離性能測定規定的I類薄板的試驗方法進行。竹膠合模板的密度0. 85 0. 90g/cm3,含水率8 10%,縱向靜曲強度> 80MPa, 橫向靜曲強度> 40MPa,膠合強度> 3MPa,抗彎彈性模量> llGPa。因此,通過本實用新型制備的竹膠合模板,完全能滿足作為建筑模板的使用要求。另外,采用全新的竹膠合模板生產工藝,有效的利用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小徑竹,能夠大大降低竹膠合模板的制造成本。此外,用本實用新型制作的竹膠合模板廢棄后,在自然條件下可分解,不會污染環境;也可通過回收的方法用于竹刨花板的制造,變廢為寶,有利于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運用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和材料變化, 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層的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至少一層的編織竹席,所述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編織竹席依次層疊組坯,并通過熱壓膠合在一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徑竹膠合規格板為由小徑竹層積材鋸切而成的板材,所述小徑竹層積材為由小徑竹梳理材層疊組坯并壓合而成的坯件,所述小徑竹梳理材表面浸漬有一層樹脂膠。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徑竹梳理材為經過梳理后的小雜竹,所述小雜竹包括直徑為2 6cm的綠竹、麻竹、黃竹、粉單竹、青皮竹或毛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徑竹梳理材為經過炭化處理表面呈咖啡色的小徑竹梳理材。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浸漬紙, 所述浸漬紙層疊在所述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編織竹席組坯形成的坯件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并通過熱壓與所述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編織竹席膠合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徑竹竹膠合模板,包括至少一層的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至少一層的編織竹席,所述經涂膠陳化的小徑竹膠合規格板和編織竹席依次層疊組坯,并通過熱壓膠合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竹膠合模板的密度0.85~0.90g/cm3,含水率8~10%,縱向靜曲強度>80MPa,橫向靜曲強度>40MPa,膠合強度>3MPa,抗彎彈性模量>11GPa。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竹膠合模板完全能滿足作為建筑模板的使用要求。
文檔編號B27D1/08GK202097789SQ20112001102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4日
發明者黃安民, 黃曉東 申請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