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板材自動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板材為通常做成標準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比如生態板、細木工板、實木地板等,而在板材的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裁邊,而裁邊后都要留下一些廢邊條,而這些廢邊條都沒有被利用,作為廢料堆置在一旁,占據了大量的空間,為了對這些廢棄的木料進行再利用,工廠中往往采用工人手工將木料進行切割后制作成再生板材,而沒有一種能夠自動加工再生板材的設備。
為了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板材加工裝置[申請號:CN201410738522.1],包括底架、板材輸送裝置和滾壓裝置,板材輸送裝置能夠使得所承載的板材在底架上沿前后方向運動,滾壓裝置能夠在底架上沿左右方向滑動,板材輸送裝置包括承載架、升降裝置和前后方向滑動裝置,所述承載架用于承載板材,所述承載架與所述升降裝置相連,升降裝置能夠對所述承載架進行升降,從而能夠在承載板材時對板材的上下位置進行調節;所述升降裝置與所述前后方向滑動裝置相連;所述滾壓裝置包括上下兩個懸臂滾,板材在所述板材輸送裝置的帶動下能夠伸入上下兩個懸臂滾之間,并且所述兩個懸臂滾能夠對板材施加夾緊力,并且在所述滾壓裝置沿左右方向滑動時,對板材進行滾壓加工。
上述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但是不適用于加工再生板材,整體設計還不夠合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能夠將廢棄的木料加工成再生板材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板材自動加工設備,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工作臺,所述的工作臺的一端與能將板材輸送到工作臺上的輸送系統相連接,工作臺的另一端與板材出料裝置相連接,所述的輸送系統包括能夠將板材的上面板和下面板輸送到工作臺上的面板輸送裝置和將切割后的廢棄木料輸送到工作臺上的中間廢料輸送裝置,所述的工作臺上設有能夠對下面板進行涂膠的涂膠裝置,所述的涂膠裝置與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的工作臺上還設有將邊條放置在板材邊部的機械手,所述的機械手與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的工作臺上還設有能夠將板材壓平的滾壓裝置,所述的滾壓裝置與控制器相連接。輸送系統將板材輸送到工作臺上,涂膠裝置對制作過程中需要涂膠的地方進行涂膠,機械手進行自動夾持取料,進行部分組裝,滾壓裝置對完成后的再生板材進行壓平,壓平后的再生板材通過板材出料裝置進行出料,實現再生板材的自動加工,節約了人力,且生產效率高。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面板輸送裝置包括主動輥和從動輥,所述的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通過輸送帶相連接,所述的主動輥與第一驅動電機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驅動電機與控制器相連接。上面板和下面板通過面板輸送裝置輸送到工作臺。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中間廢料輸送裝置包括輸送桶,所述的輸送桶的下端開有輸出口,所述的輸出口處設有出料閥,所述的輸送桶與設置在機架上的滑動導向支架滑動連接。廢棄的木料被切割成塊狀,通過輸送桶的輸出口輸出,一個個落到位于工作臺上的下面板上,涂膠裝置對廢棄木料組成的上端面進行涂膠,利于后續上面板的粘附。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輸送桶與蝸輪絲桿升降裝置相連接,所述的蝸輪絲桿升降裝置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內設有橫向貫穿殼體的蝸桿和縱向貫穿殼體的絲桿,所述的蝸桿和絲桿的兩端分別通過滑動軸承與殼體轉動連接,所述的絲桿上套設有蝸輪,且蝸輪的外齒與蝸桿的外齒嚙合傳動,所述的蝸桿與第二驅動電機相連接。輸送桶的縱向位置和水平位置能夠根據情況進行改變,靈活性強。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涂膠裝置包括膠盒和涂膠刷組,所述的膠盒的下端面上開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漏膠孔,所述的涂膠刷組包括若干涂膠刷,所述的涂膠刷橫向均勻設置在刷座上,所述的刷座與設置在機架上的移動導軌滑動連接,膠盒與第一驅動氣缸相連接,涂膠刷組與第二驅動氣缸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驅動氣缸和第二驅動氣缸分別與控制器相連接,且當涂膠刷組移動時能夠將從膠盒中漏出到下面板上的膠水涂勻。通過漏膠的方式將膠水漏到下面板上,再以涂膠刷組進行涂勻,而不是涂膠刷組浸膠后進行涂膠,利于膠水保持干凈,避免混入太多雜質,影響涂膠。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膠盒上連接有能夠使得膠盒內部形成負壓的負壓裝置,所述的負壓裝置與控制器相連接。通過負壓裝置控制膠水的漏出。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機械手包括呈長條形的夾持座,所述的夾持座上設有若干夾持組件,所述的夾持組件包括第一夾指和第二夾指,所述的第一夾指和第二夾指之間形成夾持空間,所述的夾持組件與能夠驅動第一夾指和第二夾指合攏或者分開的夾持驅動氣缸相連接,所述的夾持驅動氣缸與控制器相連接。通過機械手夾持邊條,將邊條放置到下面板的邊部。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機械手的下部設有邊條供應裝置,所述的邊條供應裝置包括邊條存料箱,所述的邊條存料箱的上端開口,且開口處設有傾斜板,所述的傾斜板的另一邊與工作臺相連接,所述的邊條存料箱內設有水平設置的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一邊與邊條存料箱內壁相貼合,所述的升降板與升降驅動氣缸相連接,所述的邊條存料箱上還設有推料氣缸,所述的推料氣缸的前端設有推料板,邊條在推料板的推動下從邊條存料箱中順著傾斜板滑動到工作臺上。升降板不斷將邊條頂起,推料板將邊條推動到工作臺上,利于后續機械手的夾持。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滾壓裝置包括與機架滾動連接的上滾壓軸和下滾壓軸,所述的上滾壓軸組成上滾壓面,所述的下滾壓軸組成下滾壓面,所述的上滾壓軸和下滾壓軸之間設有間距。通過滾壓裝置壓平和壓實板材。
在上述的板材自動加工設備中,所述的機架上設有能夠將工作臺上的板材推入到滾壓裝置中進行壓平的推動裝置,所述的推動裝置包括前推板,所述的前推板與推動氣缸相連接。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板材自動加工設備的優點在于:輸送系統將板材輸送到工作臺上,涂膠裝置對制作過程中需要涂膠的地方進行涂膠,機械手進行自動夾持取料,進行部分組裝,滾壓裝置對完成后的再生板材進行壓平,壓平后的再生板材通過板材出料裝置進行出料,實現再生板材的自動加工,節約了人力,且生產效率高。對廢棄的木料進行了再利用,較為環保,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涂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蝸輪絲桿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結構框圖;
圖5是本發明提供的邊條供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提供的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提供的另一結構框圖;
圖8是本發明提供的板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工作臺、3板材出料裝置、4上面板、5下面板、6面板輸送裝置、7中間廢料輸送裝置、8涂膠裝置、9控制器、10邊條、11機械手、12滾壓裝置、13主動輥、14從動輥、15輸送帶、16第一驅動電機、17輸送桶、18輸出口、19出料閥、20滑動導向支架、21蝸輪絲桿升降裝置、22殼體、23蝸桿、24絲桿、25蝸輪、26第二驅動電機、27膠盒、28涂膠刷組、29涂膠刷、30刷座、31移動導軌、32第一驅動氣缸、33第二驅動氣缸、34負壓裝置、35夾持座、36第一夾指、37第二夾指、38夾持驅動氣缸、39邊條供應裝置、40邊條存料箱、41傾斜板、42升降板、43推料板、44上滾壓軸、45下滾壓軸、46前推板、47推動氣缸、48漏膠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僅處于說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8所示,本板材自動加工設備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有工作臺2,工作臺2的一端與能將板材輸送到工作臺2上的輸送系統相連接,工作臺2的另一端與板材出料裝置3相連接,輸送系統包括能夠將板材的上面板4和下面板5輸送到工作臺2上的面板輸送裝置6和將切割后的廢棄木料輸送到工作臺2上的中間廢料輸送裝置7,工作臺2上設有能夠對下面板5進行涂膠的涂膠裝置8,涂膠裝置8與控制器9相連接,工作臺2上還設有將邊條10放置在板材邊部的機械手11,機械手11與控制器9相連接,工作臺2上還設有能夠將板材壓平的滾壓裝置12,滾壓裝置12與控制器9相連接。輸送系統將板材輸送到工作臺2上,涂膠裝置8對制作過程中需要涂膠的地方進行涂膠,機械手11進行自動夾持取料,進行部分組裝,滾壓裝置12對完成后的再生板材進行壓平,壓平后的再生板材通過板材出料裝置3進行出料,實現再生板材的自動加工,節約了人力,且生產效率高。
其中,面板輸送裝置6包括主動輥13和從動輥14,主動輥13和從動輥14之間通過輸送帶15相連接,主動輥13與第一驅動電機16相連接,第一驅動電機16與控制器9相連接。上面板4和下面板5通過面板輸送裝置6輸送到工作臺2,作為一種改進,工作臺上設有能夠將上面板4和下面板5推動到設定位置的推平裝置,推平裝置包括推平板,推平板與推平驅動氣缸相連接。中間廢料輸送裝置7包括輸送桶17,輸送桶17的下端開有輸出口18,輸出口18處設有出料閥19,輸送桶17與設置在機架1上的滑動導向支架20滑動連接。廢棄的木料被切割成塊狀,通過輸送桶17的輸出口18輸出,一個個落到位于工作臺2上的下面板5上,涂膠裝置8對廢棄木料組成的上端面進行涂膠,利于后續上面板4的粘附。輸送桶17與蝸輪絲桿升降裝置21相連接,蝸輪絲桿升降裝置21包括殼體22,殼體22內設有橫向貫穿殼體22的蝸桿23和縱向貫穿殼體22的絲桿24,蝸桿23和絲桿24的兩端分別通過滑動軸承與殼體22轉動連接,絲桿上套設有蝸輪25,且蝸輪25的外齒與蝸桿23的外齒嚙合傳動,蝸桿23與第二驅動電機26相連接。輸送桶17的縱向位置和水平位置能夠根據情況進行改變,靈活性強。作為一種改進,工作臺2上設有震動裝置,通過震動裝置震動,使得塊狀的廢棄木料能夠水平均勻分布成一層。
其中,涂膠裝置8包括膠盒27和涂膠刷組28,膠盒27的下端面上開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漏膠孔48,涂膠刷組28包括若干涂膠刷29,涂膠刷29橫向均勻設置在刷座30上,刷座30與設置在機架1上的移動導軌31滑動連接,膠盒27與第一驅動氣缸32相連接,涂膠刷組28與第二驅動氣缸33相連接,第一驅動氣缸32和第二驅動氣缸33分別與控制器9相連接,且當涂膠刷組28移動時能夠將從膠盒27中漏出到下面板5上的膠水涂勻。通過漏膠的方式將膠水漏到下面板5上,再以涂膠刷組28進行涂勻,而不是涂膠刷組28浸膠后進行涂膠,利于膠水保持干凈,避免混入太多雜質,影響涂膠。作為一種改進,膠盒27上連接有能夠使得膠盒27內部形成負壓的負壓裝置34,負壓裝置34與控制器9相連接。通過負壓裝置34控制膠水的漏出,因為膠盒27形成負壓后,膠水自然不容易漏出。
其中,機械手11包括呈長條形的夾持座35,夾持座35上設有若干夾持組件,夾持組件包括第一夾指36和第二夾指37,第一夾指36和第二夾指37之間形成夾持空間,夾持組件與能夠驅動第一夾指36和第二夾指37合攏或者分開的夾持驅動氣缸38相連接,夾持驅動氣缸38與控制器9相連接。通過機械手11夾持邊條10,將邊條10放置到下面板5的邊部。作為一種改進,工作臺2為可旋轉式,與能夠驅動工作臺2旋轉的旋轉驅動電機相連接,方便機械手11將邊條10夾持到下面板5的每一個邊部。機械手11的下部設有邊條供應裝置39,邊條供應裝置39包括邊條存料箱40,邊條存料箱40的上端開口,且開口處設有傾斜板41,傾斜板41的另一邊與工作臺2相連接,邊條存料箱40內設有水平設置的升降板42且升降板42的一邊與邊條存料箱40內壁相貼合,升降板42與升降驅動氣缸相連接,邊條存料箱40上還設有推料氣缸,推料氣缸的前端設有推料板43,邊條10在推料板43的推動下從邊條存料箱40中順著傾斜板41滑動到工作臺2上。升降板42不斷將邊條10頂起,推料板43將邊條10推動到工作臺2上,利于后續機械手11的夾持。作為一種改進,工作臺2上設有能夠實現邊條10定位的擋板,每次落到工作臺2上的均為一根邊條10,其余邊條10位于傾斜板41上,當前面的邊條10被夾取后,后面的邊條10才落到工作臺2上且被擋板阻擋定位。
其中,滾壓裝置12包括與機架1滾動連接的上滾壓軸44和下滾壓軸45,上滾壓軸44組成上滾壓面,下滾壓軸45組成下滾壓面,上滾壓軸44和下滾壓軸45之間設有間距。通過滾壓裝置12壓平和壓實板材。機架1上設有能夠將工作臺2上的板材推入到滾壓裝置12中進行壓平的推動裝置,推動裝置包括前推板46,前推板46與推動氣缸47相連接。板材出料裝置3包括出料框,所述的出料框通過傾斜設置的滑出板承接滾壓裝置12出口處輸出的再生板材。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上面板4通過面板輸送裝置6輸送到工作臺2上,膠盒27和涂膠刷組28同時移動或者分別移動,膠盒27中的膠水通過漏膠孔48漏到上面板4上,涂膠刷組28將上面板4上的膠水刷勻,邊條存料箱40中的升降板42將邊條10頂起,推料板43推動邊條10從邊條存料箱40中順著傾斜板41滑動到工作臺2上,機械手11夾持邊條10,將邊條10放置到下面板5的邊部進行粘附,廢棄的木料被切割成塊狀,通過輸送桶17的輸出口18輸出,一個個落到位于工作臺2上的下面板5上,涂膠裝置8對廢棄木料組成的上端面進行涂膠,下面板5通過面板輸送裝置6輸送到工作臺2上,與廢棄木料組成的上端面相貼合,在推動裝置的作用下被推入到滾壓裝置12進行壓平和壓實,最后通過板材出料裝置3完成最后出料。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機架1、工作臺2、板材出料裝置3、上面板4、下面板5、面板輸送裝置6、中間廢料輸送裝置7、涂膠裝置8、控制器9、邊條10、機械手11、滾壓裝置12、主動輥13、從動輥14、輸送帶15、第一驅動電機16、輸送桶17、輸出口18、出料閥19、滑動導向支架20、蝸輪絲桿升降裝置21、殼體22、蝸桿23、絲桿24、蝸輪25、第二驅動電機26、膠盒27、涂膠刷組28、涂膠刷29、刷座30、移動導軌31、第一驅動氣缸32、第二驅動氣缸33、負壓裝置34、夾持座35、第一夾指36、第二夾指37、夾持驅動氣缸38、邊條供應裝置39、邊條存料箱40、傾斜板41、升降板42、推料板43、上滾壓軸44、下滾壓軸45、前推板46、推動氣缸47、漏膠孔48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