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84902閱讀:103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縫紉機,特別是縫紉機上用的兩擋式針距
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在縫紉機縫制時,通常需要根據縫紉作業的不同對機針的針跡距進行調整(針 跡距又稱針距,是指機針在縫料上刺出的相鄰蹤跡之間的距離),而針跡距又通過送布牙 的水平運動量來決定,所以為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市場上出現了能調整送布牙的水平 運動量的調整機構。傳統的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旋轉軸上的內偏心輪、套在內偏心輪上的外偏心輪 和送布連桿,送布連桿一端連接在外偏心輪上,另一端通過曲柄組件連接到送布牙架 上,送布牙固連在送布牙架上。旋轉軸轉動時外偏心輪轉動,通過外偏心輪與旋轉軸之 間偏心距的作用帶動送布連桿擺動,送布連桿的擺幅通過曲柄組件驅動送布牙架水平運 動,即為送布牙的水平運動。因此,只需調整外偏心輪與旋轉軸的偏心距即可調整送布 牙的水平運動量,而外偏心輪與旋轉軸之間的偏心距可以通過調整內偏心輪與外偏心輪 的相對位置來實現。該調整機構能實現針距調整,但是該調整機構的針跡距只能在較小 范圍內進行調整。而市場上出現了要求在同一縫紉機上厚薄料變化的高效率縫紉作業, 故傳統的針跡距調整機構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調整方 便且具有兩級調整功能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設 置在下軸上,包括套在下軸上的針距調節輪和送布凸輪,所述的針距調節輪和送布凸輪 為偏心輪,所述的送布凸輪的一端套在針距調節輪上,另一端和下軸之間設有能使送布 凸輪與下軸周向固定徑向能相對下軸滑移的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軸上設有 能與下軸可拆卸連接的針距調節棘輪,所述的針距調節棘輪上開設有棘齒;上述的針距 調節輪與針距調節棘輪之間設有能與針距調節輪周向固定徑向能相對針距調節輪滑移的 針距調節滑塊,所述的針距調節滑塊上具有能與上述棘齒配合的輪齒,且在所述的針距 調節輪和所述的針距調節滑塊之間設有能使所述的輪齒與所述的棘齒相嚙合的彈性定位 結構。送布連桿的一端套設在本發明的送布凸輪上,另一端通過送布曲柄組件連接到 送布牙架上帶動送布牙架前后移動。因此,本發明中下軸轉動時,送布凸輪轉動會帶 動送布連桿擺動,而送布連桿的擺幅直接決定了針距的大小,送布連桿的擺幅大則針距 大,擺幅小則針距小。送布凸輪通過導向機構與下軸周向固定連接而能沿下軸的徑向滑 移,所以當針距調節輪轉動時,針距調節輪與下軸之間的偏心距離使得送布凸輪沿下軸的徑向滑移,而送布凸輪的滑移量直接決定了送布連桿的擺幅,送布凸輪的滑移量大則 擺幅大,滑移量小則擺幅小,而送布凸輪的滑移量又通過送布凸輪與下軸之間的偏心距 離來決定。針距調節輪通過針距調節棘輪、針距調節滑塊及彈性定位結構的配合作用與下 軸形成固定連接時,送布凸輪與下軸之間的偏心距離為針距調節輪與下軸之間的偏心距 和送布凸輪與針距調節輪之間的偏心距離的疊加。此時若要調整送布凸輪與下軸之間的 偏心距離可以通過兩級調整一種使針距調節棘輪與下軸松開,使得下軸能相對針距調 節棘輪轉動,使得與下軸周向固連的送布凸輪能相對針距調節輪轉動,從而改變送布凸 輪與下距之間的偏心距離,此種調整方式需要拆機后才能進行調整;另一種是只需給針 距調節滑塊一個作用力使得針距調節滑塊克服彈性定位結構的作用力使輪齒與針距調節 棘輪的棘齒脫開,使得送布凸輪能相對針距調節輪轉動,從而改變送布凸輪與下距之間 的偏心距離,此種調整方式可以在不拆機的狀態下進行。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針距調節輪的一端面上沿徑 向開設有滑槽,上述的針距調節滑塊設置在滑槽內且其一端伸出滑槽。針距調節滑塊設 置在滑槽內與針距調節輪周向形成固連,徑向能沿滑槽移動。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針距調節滑塊上具有突起的 凸塊,所述的凸塊伸出上述的針距調節輪的端面,上述的輪齒開設在凸塊上。輪齒設置 在針距調節滑塊的凸塊上,方便針距調節滑塊移動時能與針距調節棘輪上的棘齒嚙合, 從而使得針距調節輪與下軸形成固連。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彈性定位結構包括一根限位 簧,所述的限位簧的一端固連在針距調節輪上,另一端通過彈性力頂壓在到針距調節滑 塊上。通過限位簧的彈性作用力使針距調節滑塊與針距調節棘輪在常態下處于嚙合的狀 態。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針距調節滑塊開設有限位 槽,上述的限位簧位于限位槽內。此設置使限位簧被定位在限位槽內,避免使用過程中 限位簧移動。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針距調節棘輪套在下軸上, 在針距調節棘輪的外周面上開設有若干個貫穿的螺紋孔,所述的螺紋孔內設有限位螺 釘,所述的限位螺釘的內端能頂壓在下軸上。針距調節棘輪通過限位螺釘與下軸形成固 連時,送布凸輪與針距調節輪之間的相對位置能被固定,此時送布凸輪與下軸之間的偏 心距離也能被固定;當松開限位螺釘時,針距調節棘輪與下軸分離,此時送布凸輪能相 對針距調節輪轉動,從而可以調整送布凸輪與下軸之間的偏心距離。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針距調節棘輪與所述的針距 調節輪之間設有能限制針距調節棘輪與針距調節輪的相對轉動角度的限位結構。此限 位結構設置限制了送布凸輪與針距調節輪之間的相對轉動范圍,從而限定針距的調整范 圍。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限位結構包括固設在針距調 節輪端面上且分開設置的兩根限位銷和設置在針距調節棘輪外周面上的擋銷,所述的擋 銷位于兩根限位銷之間。
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固連在下軸上 的送布凸輪座和開設在送布凸輪端面上且垂直下軸軸心線開設的導引槽,所述的送布凸 輪座上具有與導引槽配合的導向塊。導向塊與導引槽的配合作用使得送布凸輪與下軸形 成周向固定,徑向能沿導向塊滑動。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送布凸輪座套在下軸上,在 送布凸輪座上設有定位螺釘,所述的送布凸輪座通過螺釘固連在下軸上。送布凸輪座通 過定位螺釘與下軸形成固定連接。作為另一種情況,在上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所述的送布凸輪 座內側具有定位面一,所述的下軸上對應的設有與定位面一配合的定位面二。送布凸輪 座通過配合的定位面一和定位面二與下軸形成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具有以下優點1、該裝置通過調整針距調節輪與送布凸輪這兩個偏心輪的相對位置從而實現 針距大小的調整,且該調整裝置具有兩處調整位置,即針距調節棘輪處調整和針距調節 滑塊處調整。棘輪處調整為針距選擋調整,即選定大擋針距或小擋針距以適應不同的縫 紉作業;而針距調節滑塊調整則為選定一個擋后的針距微調整,可在縫制過程中直接調 整。這種結構的針距調整裝置針距調整方便,能適應多種不同縫紉作業需求,應用較2、針距調節棘輪、針距調節滑塊及限位簧與針距調節輪的配合不但能同時滿足 兩處調整需要,而且調整時無需更換零部件,設計合理,定位精度高,操作靈活,調整 方便。3、送布凸輪通過與偏心套及送布凸輪座的配合實現與下軸之間的徑向移動,該 移動量又通過送布連桿和送布曲柄組件轉化成送布牙的水平移動量,從而轉化成針距的 大小。這樣的設計結構簡湊,不會出現針距跑位現象。


圖1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圖2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圖4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針距調節輪的主視圖。圖6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圖5的俯視圖。圖7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送布凸輪的主視圖。圖8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圖7的左視圖。圖9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圖7的后視圖。圖10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送布凸輪座的主視圖。圖11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圖10的左視圖。圖12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針距調節滑塊的主視圖。圖13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偏心套的主視圖。圖14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中圖13的剖面視圖。
圖15是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調整的偏心距的示意圖。圖中,下軸1、針距調節輪2、階段一 21、階段二 22、定位孔22a、圓孔22b、 滑槽22c、開口槽22d、V形刻度線22e、送布凸輪3、工作段一 31、工作孔31a、定位面 31b、工作段二32、導引槽32a、針距調節棘輪4、棘齒41、螺紋孔42、針距調節滑塊5、 凸塊51、限位槽52、輪齒53、凹口 54、通孔55、限位簧6、限位螺釘7、限位銷8、偏 心套9、工作面91、油槽92、油孔93、送布凸輪座10、導向塊10a、連接段10b、V形刻 線10c、螺釘孔一 10d、定位螺釘10e、螺釘孔二 10f、針距按鈕101a、擋肩101b、針距按 鈕板101c、彈簧101d、擋片101e、針板連接板102、送布連桿103、送布曲柄組件104、 滾柱104a、送料連桿104b、送布曲柄一 104c、送布曲柄銷104d、送料軸104e、送布曲柄 二 104f、送料連桿螺釘104g、送布牙架105、送布牙106、擋銷107。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 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發明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設置 在下軸1上,包括針距調節輪2、針距調節棘輪4、針距調節滑塊5、彈性定位結構、限位 結構、偏心套9、送布凸輪3、導向機構和操作組件。如圖5和圖6所示,針距調節輪2包括階段一 21和階段二 22,階段一 21為筒狀 的偏心輪,階段二 22的端面上開設有與中心線相垂直的滑槽22c。在階段二 22的外圓周 面上沿其軸向開設有開口槽22d,開口槽22d位于滑槽22c的一端且與滑槽22c連通,在 開口槽22d的底部開有V形刻度線22e,V形刻度線22e為調整時的對照標志;在階段二 22的端面上還開設有一個圓孔22b和兩個定位孔22a,兩個定位孔22a位于滑槽22c的兩 側。針距調節棘輪4具有能套設在下軸1上的內孔,在其外圓周上開設有棘齒41和 兩個沿外圓周設置的螺紋孔42,螺紋孔42與內孔連通,限位螺釘7通過螺紋連接在一個 螺紋孔42處;針距調節棘輪4套在下軸1上時旋擰限位螺釘7能使限位螺釘7的內端都 頂壓在下軸1上,從而使針距調節棘輪4與下軸1形成固定連接。另一個螺紋孔42上設 置有擋銷107,擋銷107的外端伸出調節棘輪4的外圓周面。如圖3和圖12所示,針距調節滑塊5呈塊狀能設置在針距調節輪2的滑槽22c內 與滑槽22c間隙配合,針距調節滑塊5中部開設有條狀的通孔55用于套設在下軸1上, 針距調節滑塊5的一端開設有凹口 54,另一端的側面上具有突起的凸塊51。凸塊51伸 出針距調節輪2的端面,且凸塊51的一端開設有能與針距調節輪2上的棘齒41配合的輪 齒53,另一端開設有限位槽52。凹口 54的開口深度比針距調節輪2的開口槽22d的開 口深度淺,此設置使得針距調節滑塊5能與針距調節棘輪4脫開。彈性定位結構包括一根限位簧6,限位簧6的兩端彎起,其一端插接在針距調節 輪2的圓孔22b內,另一端伸入到針距調節滑塊5的限位槽52并頂壓在限位槽52的底 部,此設置使限位簧6被定位在限位槽52內,避免使用過程中限位簧6移動。限位簧6 的彈性作用力從下往上作用在針距調節滑塊5上,從而使安裝后凸塊51上的輪齒53能與針距調節輪2上的棘齒41相嚙合。限位結構包括固設在針距調節輪2端面的定位孔22a上的兩根限位銷8和設置在 針距調節棘輪4外周面上的擋銷107,擋銷107的外端伸出針距調節棘輪4的外圓周且位 于兩根限位銷8之間,針距調節棘輪4和針距調節輪2相對轉動時,擋銷107能頂壓在兩 根限位銷8上。此限位結構根據預設針距調整范圍要求進行設置。如圖13和圖14所示,偏心套9呈環狀,偏心套9的外圓周面上具有兩個對稱設 置的工作面91,在工作面91上沿偏心套9的軸向開設有油槽92、沿徑向開設有與內部連 通的油孔93。設置油槽92和油孔93便于零件潤滑,設置工作面91便于與定位面31b配 合帶動送布凸輪3徑向移動。如圖7、圖8和圖9所示,送布凸輪3包括工作段一 31和工作段二 32。工作段 一 31為圓筒狀的偏心輪,在工作段一 31內開設有長條形的工作孔31a,工作孔31a內具 有向內突起且對稱設置的兩個定位面31b ;工作段二 32的端面上開設有與下軸1中心線 垂直的導引槽32a。導向機構包括送布凸輪3上的導引槽32a和套設在下軸1上且與下軸1固連的送 布凸輪座10,如圖10和圖11所示,送布凸輪座10包括連接段IOb和用于與導引槽32a 配合的導向塊10a。連接段IOb上開設有V形刻線10c、螺釘孔一 IOd和螺釘孔二 10f。 螺釘孔一 IOd和螺釘孔二 IOf內設置有定位螺釘10e,送布凸輪3通過定位螺釘IOe與下 軸1形成固連。V形刻線IOc及螺釘孔二 IOf處的定位螺孔IOe與針距調節輪2的開口 槽22d底部的V形刻度線22e對應設置用來確定送布凸輪3與針距調節輪2的相對位置。 導向塊IOa與導引槽32a的配合作用使得送布凸輪3與下軸1形成周向固定,徑向能沿導 向塊IOa滑動。操作組件設置在針距調節滑塊5的凹口 54和針距調節輪2的開口槽22d上方, 包括針距按鈕101a、彈簧101d、針距按鈕板IOlc和擋片101e,針距按鈕板IOlc設置在 針板連接板102的下方,針距按鈕IOla下端具有用于設置擋片IOle的環形槽,該端伸入 針距按鈕板IOlc并能通過擋片IOle頂壓在針距按鈕板IOlc下方,針距按扭上端具有擋肩 IOlb,彈簧IOld設置在針距按鈕IOla的擋肩IOlb與針距按鈕板IOlc之間,在彈簧IOld 力的作用下擋肩IOlb與針板連接板102平齊,若給針距按鈕IOla—個向下的作用力,針 距按鈕IOla能克服彈簧IOld力向下移動。本發明中的送布連桿103 —端套在送布凸輪3的工作段一 31上,另一端連接到 送布曲柄組件104上,送布曲柄組件104與送布牙架105連接,送布牙106固連在送布 牙架105上。本發明中的送布曲柄組件104包括滾柱104a、送料連桿104b、送布曲柄一 104c、送料連桿螺釘104g、送料軸104e、送布曲柄二 104f和送布曲柄銷104d。送料軸 104e的兩端分別與送布曲柄一 104c和送布曲柄二 104f連接;送布曲柄一 104c與送料連 桿104b連接,送料連桿104b通過滾柱104a和送料連桿螺釘104g與送布牙架105連接; 送布曲柄二 104f通過送布曲柄銷104d與送布連桿103形成鉸接。本發明的針距調節裝置的送布凸輪座10、送布凸輪3、偏心套9、送布連桿 103、針距調節輪2、針距調節滑塊5、針距調節棘輪4均套在下軸1上,其安裝步驟首 先,將送布凸輪座10通過定位螺釘IOe與下軸1形成固定連接;其次,使送布凸輪3工 作段二 32端面處的導引槽32a與送布凸輪座10的導向塊IOa配合,且讓送布連桿103套在送布凸輪3的工作段一 31上,為使送布凸輪3轉動更靈活,在送布連桿103與送布凸 輪3之間還設有軸承;第三,將偏心套9套在針距調節輪2的階段一 21上,并推動針距 調節輪2使偏心套9位于送布凸輪3的工作段一 31的工作孔31a內,此時偏心套9上的 工作面91與工作段一 31內工作孔31a處的定位面31b配合,此設置使得針距調節輪2轉 動時作用力能通過工作面91傳遞給定位面31b從而帶動送布凸輪3沿導向塊IOa滑動; 第四,將針距調節滑塊5設置在針距調節輪2的滑槽22c內,凹口 54與開口槽22d設置 在同一端,針距調節棘輪4頂壓在針距調節滑塊5上,使針距調節棘輪4上的棘齒41與 針距調節滑塊5上的輪齒53嚙后,限位簧6 —端固連到針距調節輪2的圓孔22b內,另 一端頂壓在針距調節滑塊5的限位槽52底部,旋擰限位螺釘7使針距調節棘輪4固連在 下軸1上;第五,送布連桿103的另一端通過送布曲柄組件104連接到送布牙架105上, 送布牙106固連在送布牙架105上。本發明的針距調節裝置具有兩處調節位置,且具有兩擋針距調節范圍。其兩處 調節位置分別是通過松開針距調節棘輪4進行調節和通過針距按鈕IOla頂開針距調節滑 塊5進行調節。其兩擋針距調節范圍是通過生產中實際針距大小的需要來選定送布凸輪3 與下軸1之間的兩個基本偏心距,再通過限位結構從而實現兩擋針距調整。其具體的調 整步驟一、小擋針距調整旋擰限位螺釘7使針距調節棘輪4與下軸1處于松開狀態, 此時轉動下軸1,送布凸輪3與下軸1 一起轉動,待針距調節輪2上的V形刻度線22e與 如圖4和圖10所示的送布凸輪座10上的螺釘孔二 IOf上的定位螺孔IOe對齊,再轉動針 距調節棘輪4并使擋銷107頂靠在如圖1所示左側的限位銷8上,旋擰限位螺釘7使限位 螺釘7頂壓在下軸1上與下軸1形成固連,此時為第一擋針距,該擋為小針距擋。選定 小針距擋后,通過頂壓針距按鈕101a,針距按鈕IOla的下端能頂壓在針距調節滑塊5的 凹口 54底部,針距調節滑塊5克服限位簧6從下往上作用給針距調節滑塊5的力向下移 動后,輪齒53與棘齒41脫開,并使針距按鈕IOla同時頂在凹口 54底部和開口槽22d底 部,針距調節輪2被固定不動,旋轉下軸1即可調整送布凸輪3與針距調節輪2的相對位 置,改變送布凸輪3與下軸1之間的偏心距離,從而實現小擋針距內的微調整;因為按此 調整時針距調節棘輪4與下軸1同步轉動,所以此微調整的范圍為兩根限位銷8的夾角。 此兩擋式調整結構在選定小針距擋后,可進行小針距擋范圍內的針距微調整,且無需拆 機,調整方便。二、大擋針距調整旋擰限位螺釘7使針距調節棘輪4與下軸1處于松開狀態, 此時轉動下軸1,送布凸輪3與下軸1 一起轉動,待針距調節輪2上的V形刻度線22e與 如圖4和圖10所示的送布凸輪座10上的V形刻線IOc對齊時,再轉動針距調節棘輪4并 使其中的擋銷107頂靠在如圖1所示左側的限位銷8上,旋擰限位螺釘7使限位螺釘7頂 壓在下軸1上與下軸1形成固連,此時為第二擋針距,該擋為大針距擋。選定大針距擋 后,通過頂壓針距按鈕101a,針距按鈕IOla的下端能頂壓在針距調節滑塊5的凹口 54底 部,針距調節滑塊5克服限位簧6從下往上作用給針距調節滑塊5的力向下移動后,輪齒 53與棘齒41脫開,并使針距按鈕IOla同時頂在凹口 54底部和開口槽22d底部,針距調 節輪2被固定不動,旋轉下軸1即可調整送布凸輪3與針距調節輪2的相對位置,改變送 布凸輪3與下軸1之間的偏心距離,從而實現大擋針距內的微調整;因為按此調整時針距調節棘輪4與下軸1同步轉動,所以此調整的最大范圍為兩根限位銷8的夾角。此兩擋 式調整結構在選定大針距擋后,還可進行大針距擋范圍內的針距微調整,且無需拆機, 調整方便。如圖15所示mn為針距調節輪2相對下軸1的偏心量,ne為送布凸輪3相對針 距調節輪2的偏心量,me為mn和ne的矢量疊加即送布凸輪3相對下軸1的總偏心量。 η點的運動軌跡為以m為圓心,以mn為半徑的圓弧,本發明中η點的運動軌跡為如圖中 BC之間的圓弧。η點在軌跡圓弧BC之間運動時推動e在Bl和Cl之間滑動,即送布凸 輪3相對下軸1的總偏心量最小值為mBl,最大值為mCl。在小針距擋范圍內調整時,η點的運動軌跡為在圓弧BA之間,送布凸輪3相對 下軸1的總偏心量為mBl至mAl;在大針距擋范圍內調整時,η點的運動軌跡為在圓弧 DC之間,送布凸輪3相對下軸1的總偏心量為mCl至mDl。由此可知,小針距擋調整 和大針距擋調整時存在重疊的針距,這樣設置能避免針距調整時出現空擋,能較好的銜 接兩擋針距。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結構和功能相近,其中送布凸輪座10內側具有定位面一, 下軸1上對應的設有與定位面一配合的定位面二。送布凸輪座10通過配合的定位面一和 定位面二與下軸1形成固定連接,并在送布凸輪座10的連接段IOb上刻有兩條V形刻線 IOc,分別與V形刻度線22e對照用于大、小擋選定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 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 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下軸1、針距調節輪2、階段一 21、階段二 22、定位孔 22a、圓孔22b、滑槽22c、開口槽22d、V形刻度線22e、送布凸輪3、工作段一 31、工作 孔31a、定位面31b、工作段二 32、導引槽32a、針距調節棘輪4、棘齒41、螺紋孔42、 針距調節滑塊5、凸塊51、限位槽52、輪齒53、凹口 54、通孔55、限位簧6、限位螺釘 7、限位銷8、偏心套9、工作面91、油槽92、油孔93、送布凸輪座10、導向塊10a、連 接段10b、V形刻線10c、螺釘孔一 10d、定位螺釘10e、螺釘孔二 10f、針距按鈕101a、 擋肩101b、針距按鈕板101c、彈簧101d、擋片101e、針板連接板102、送布連桿103、 送布曲柄組件104、滾柱104a、送料連桿104b、送布曲柄一 104c、送布曲柄銷104d、送 料軸104e、送布曲柄二 104f、送料連桿螺釘104g、送布牙架105、送布牙106、擋銷107 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 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設置在下軸(1)上,包括套在下軸(1)上的針距調 節輪⑵和送布凸輪(3),所述的針距調節輪(2)和送布凸輪(3)為偏心輪,所述的送布 凸輪(3)的一端套在針距調節輪(2)上,另一端和下軸(1)之間設有能使送布凸輪(3)與 下軸(1)周向固定徑向能相對下軸(1)滑移的導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軸(1)上 設有能與下軸(1)可拆卸連接的針距調節棘輪(4),所述的針距調節棘輪(4)上開設有棘 齒(41);上述的針距調節輪(2)與針距調節棘輪⑷之間設有能與針距調節輪(2)周向 固定徑向能相對針距調節輪⑵滑移的針距調節滑塊(5),所述的針距調節滑塊(5)上具 有能與上述棘齒(41)配合的輪齒(53),且在所述的針距調節輪(2)和所述的針距調節滑 塊(5)之間設有能使所述的輪齒(53)與所述的棘齒(41)相嚙合的彈性定位結構。
2.根據權利1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距調節輪 (2)的一端面上沿徑向開設有滑槽(22c),上述的針距調節滑塊(5)設置在滑槽(22c)內 且其一端伸出滑槽(22c)。
3.根據權利1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距調節滑 塊(5)上具有突起的凸塊(51),所述的凸塊(51)伸出上述的針距調節輪(2)的端面,上 述的輪齒(53)開設在凸塊(51)上。
4.根據權利1或2或3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 性定位結構包括一根限位簧(6),所述的限位簧(6)的一端固連在針距調節輪(2)上,另 一端通過彈性力頂壓在到針距調節滑塊(5)上。
5.根據權利4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距調節滑 塊(5)開設有限位槽(52),上述的限位簧(6)位于限位槽(52)內。
6.根據權利1或2或3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 距調節棘輪(4)套在下軸(1)上,在針距調節棘輪(4)的外周面上開設有若干個貫穿的螺 紋孔(42),所述的螺紋孔(42)內設有限位螺釘(7),所述的限位螺釘(7)的內端能頂壓 在下軸⑴上。
7.根據權利6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距調節棘 輪(4)與所述的針距調節輪(2)之間設有能限制針距調節棘輪(4)與針距調節輪(2)的相 對轉動角度的限位結構。
8.根據權利7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結構包 括固設在針距調節輪(2)端面上且分開設置的兩根限位銷(8)和設置在針距調節棘輪(4) 外周面上的擋銷(107),所述的擋銷(107)位于兩根限位銷(8)之間。
9.根據權利1或2或3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 向機構包括固連在下軸(1)上的送布凸輪座(10)和開設在送布凸輪(3)端面上且垂直下 軸(1)軸心線開設的導引槽(32a),所述的送布凸輪座(10)上具有與導引槽(32a)配合的 導向塊(IOa) ο
10.根據權利9所述的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布凸輪 座(10)套在下軸(1)上,在送布凸輪座(10)上設有定位螺釘(IOe),所述的送布凸輪座 (10)通過定位螺釘(IOe)固連在下軸(1)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針距調整機構調整范圍小,不能換擋調整的問題。本縫紉機的兩擋式針距調整裝置包括套在下軸上且偏心的針距調節輪和送布凸輪,送布凸輪的一端套在針距調節輪上,另一端和下軸之間設有能使送布凸輪滑移的導向機構,下軸上可拆卸連接有針距調節棘輪,針距調節棘輪上開設有棘齒;針距調節輪與針距調節棘輪之間設有能徑向相對針距調節輪滑移的針距調節滑塊,針距調節滑塊上具有輪齒,通過彈性定位結構能使輪齒與棘齒相嚙合。本發明可在兩處進行針距調整,且具有兩擋針距調整范圍,所以能在同一縫紉機上滿足不同的縫紉作業需要。
文檔編號D05B21/00GK102011274SQ20101061034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8日
發明者周大偉, 孫要武, 陳軍省 申請人:浙江寶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