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低熔點纖維(熱熔纖維)與竹碳纖維混和熱處理制備纖維棉的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使用該工藝所生產的祛濕除臭纖維棉。
背景技術:
現代生活廣泛采用涂料、油漆等化學用品,特別是剛裝修的房間、新汽年等等各種化學品異味很長時間駐留,而我們睡的床墊、沙發座墊、絮片等家居用品、婦女衛生巾、護墊、嬰兒尿褲(片)、濕面巾、一次性手術衣帽、口罩、醫用手術臺布、護理床單等衛生用品、 汽車建筑用吸音隔熱材料、工業場所空氣預過濾工業用濾材保溫材料、服飾內襯和保暖材料等領域采用纖維生產的纖維棉產品廣泛應用,人類接觸由于汗液等排泄也會產生各種異味,影響健康和生活品質。為解決諸如此類問題,已有許多人探索和研究各種方法,如許慶華2005年 1月20日申請的名稱為“房屋裝飾裝修吸濕除味劑及生產方法”(申請(專利)號 CN200510038163. X,公開(公告)號:CN1660447,公開(公告)日:2005. 08. 31)專利技術。 該發明公開了一種房屋裝飾裝修吸濕除味劑及生產方法,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房屋裝飾裝修吸濕除味劑由凹凸棒石粘土、膨潤土、硬石膏、氯化鈣、氧化鈣、木屑、稻谷殼或植物纖維組成,凹凸棒石粘土和膨潤土酸化曬干后,與硬石膏、氯化鈣、木屑、稻谷殼或植物纖維共同磨粉、造粒并焙燒,包裝為成品。其特點顆粒表面光而不滑,內里粗糙堅硬,比表面積大, 孔隙率高、吸濕除味效果明顯,使用過程中不變形、不結塊、不放熱、不會變成液體,也不會產生粉塵等污染,成本十分低廉。主要用于房屋裝飾裝修后吸濕、祛除和吸附各種油漆等異味,起到凈化空氣的功能。也可以作為一種載體,接受各類液態香精、香料或除臭劑的噴涂, 用于需要吸除異味的場所。還有上海嘉安床上用品有限公司2009年12月8日申請的名稱為“一種竹炭纖維床上用品面料的制造方法”(申請(專利)號CN200910200120.5,公開(公告)號 CN102086M2A,公開(公告)日2011.06.08)專利技術。該發明涉及一種竹炭纖維床上用品面料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竹炭微粉中加入表面活性劑l-10wt%、抗靜電油0. I-Iwt %,混合均勻,使竹炭微分分散均勻;( 將分散后的竹炭微粉加入粘膠基質中拉絲成型,制成竹炭纖維;C3)將竹炭纖維與棉纖維按重量比為O0-30) (70-80)的比例混紡制成床上用品面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強度高、除臭抑菌、抗靜電、吸濕排汗等優點。諸如此類的方法還有很多,無疑對祛濕去除異味等具有一定功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上述專利“房屋裝飾裝修吸濕除味劑及生產方法”所需材料多,占用空間,使用效果有限,而“一種竹炭纖維床上用品面料的制造方法”要加入表面活性劑、抗靜電油,將竹炭纖維與棉纖維混紡制成床上用品面料等,竹炭纖維有效成分較少,祛濕去除異味等功能也是有限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祛濕除臭技術和方法的不足,利用現有床墊、沙發等廣泛應用纖維棉的現狀,改造纖維棉具有祛濕除臭等優良功效的竹碳纖維棉,提供一種全面改善纖維成網結構,還可以根據需要生產出可控厚度和密度的熱熔棉,并具有祛濕除臭功能,使用效果明顯且長效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及其制備工藝。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以纖維原料的總重量為基準,采用10%至90%的低熔點纖維與90%至10%竹碳纖維配制原料,將該配制原料依次經過開料、梳棉、成型、熱烘粘接后,趁熱同時進行壓軋快速冷卻定型,然后按要求分切包裝。所述快速冷卻定型為風冷方式。所述成型方式為氣流成網工藝,是通過氣流對經過開松后充分混合蓬松的纖維均勻分布在棉箱內進一步混和后,被加壓氣流輸送到成網簾和成網滾筒之間形成所需網狀結構。所述氣流成網工藝中的在棉箱內進一步混和后的纖維輸送到毛坯成形器,纖維在毛坯成形器中帶震動的振板與對應的器壁的作用下緊湊堆積至設定密度的毛坯,該毛坯再經釘板錫林重新開松,然后被加壓氣流輸送到成網簾和成網滾筒之間形成所需網狀結構。所述竹碳纖維是經過阻燃處理的纖維。所述竹碳纖維是經過殺菌抗菌處理的纖維。所述低熔點纖維的含量為10%至35%或10%至20%,以纖維原料的總重量為基準。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根據上述工藝制造的纖維棉。本發明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及其制備工藝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祛濕除臭等功效的發揮,是以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常用的床墊、沙發座墊、絮片等家居用品、婦女衛生巾、護墊、嬰兒尿褲(片)、濕面巾、一次性手術衣帽、口罩、醫用手術臺布、護理床單等衛生用品、汽車建筑用吸音隔熱材料、工業場所空氣預過濾工業用濾材保溫材料、服飾內襯和保暖材料等領域的纖維棉為基礎進行改造,無需額外占用空間, 同時滿足人們對自然、環保、時尚的追求;2.本發明利用竹碳纖維的優良品質,竹炭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抗菌除臭性, 有防靜電、抗電磁輻射的功能,促進空氣清新及平衡保濕,更可促進血液循環,具有自然和環保特性,適用于生產貼身和防護型紡織品,竹炭纖維的功能具有永久性,不受洗滌次數影響,是我們生活的好伙伴;3.本發明采用本工藝生產的纖維棉,其中快速冷卻定型、氣流成網等工藝是本人獨有已申請專利的技術,改善了纖維棉內纖維三維分布結構使末端產品厚度可控范圍增大 (本工藝術端產品厚度3-300mm,現有市場工藝末端產品厚度5_80mm),使棉網的纖維密度提高,棉網的拉伸強度增強,彈性(360度)以倍數增加,保暖性提高,隔熱、吸音效果更佳, 應用范圍更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依次包括稱重配料、粗開松、精開松、氣流成網、熱粘合定型分切包裝等,現分別介紹如下a.稱重配料以纖維原料的總重量為基準,采用10%至90%的低熔點纖維與90% 至10%竹碳纖維配制原料,本實施例一配比10%的低熔點纖維LMF(4080低熔點纖維)與90%竹碳纖維(一般由開料機混料機完成);實施例二配比20%的低熔點纖維LMF(4080低熔點纖維)與80%竹碳纖維;實施例三配比40%的低熔點纖維LMF(4080低熔點纖維)與60%竹碳纖維;可以根據需要配比,當然要粘接效果好則可以低熔點纖維配比可高些,要祛濕除臭好就竹碳纖維高些,但低熔點纖維配比不能低于10%,否則,生產出的纖維棉粘接效果就太差,當然還可以考慮兩者的生產成本的因素。如果竹碳纖維經過阻燃處理和殺菌抗菌處理,則增加相應功效,不過祛濕除臭效果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將上述配比的纖維原料反復混和均勻后將該配制原料,經傳送帶送入b.粗開松采用開松機械(工作原理同現有技術),將纖維初步開松,使纖維蓬松, 得到充分混和。本實施例為確保開松效果采用三級粗開松,然后進入,c.精開松采用金屬針板與回擊打手的結合,控制喂入纖維均勻一致,開松柔和, 纖維損傷小,為防止原料中夾雜如碎石、鈕扣、別針、徽章等雜物進入,生產中設置除雜程序,進入d.除雜以高速轉向器和收集器,通過離心力自動分離雜物并排出,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性,除雜后,風機吹出,進入,e.氣流成網關于氣流成網工藝和技術相關內容參見黃顯飚2008年4月15日申請的“一種氣流成網纖維棉制備工藝及制成的纖維棉”專利,專利號CN200810027380. 2,公開(公告)日:2008. 11. 19,公開(公告)號:CN101307529o氣流成網機包括一個棉箱,內裝有一個帶網罩的吸風機,使纖維均勻分布,把從風機吹進來的纖維均勻地分布在棉箱內。棉箱底部有一對輸出羅拉把纖維送入混棉倉,在混棉倉內纖維得到進一步混和。混棉倉內的纖維通過輸送帶再被一條斜釘輸送簾輸送到毛坯成形器內,經帶打手的滾筒重新開松,送入毛坯成形器。毛坯成形器由混棉倉的外壁(器壁)和一塊帶震動的振板構成,通過相互作用令毛坯成形器內的纖維緊湊的堆積在一起增加毛坯密度。棉箱和混棉倉都裝有除塵風機,把纖維中的微塵吸走,吸除的塵埃通過密閉的管道送到中央集塵裝置,集中處理,不會影響車間工作環境,損害員工身體健康。在毛坯成形器底部裝有4根輸出羅拉及X射線(不帶放射源)重量測控系統,該系統會準確地測量在毛坯成形器出口處的毛坯密度,如檢測出來的毛坯密度偏離原來的設定值,電腦會發出訊號給毛坯成形器底部的4根輸出羅拉,自動調整他們的輸出速度以保持正確的毛坯密度。從毛坯成形器出來的毛坯會再被釘板錫林重新開松,然后通過風機被加壓氣流輸送到成網簾和成網滾筒之間形成所需網狀結構。氣流成網機的出口處裝有一對圓形切邊刀,切除纖維棉毛坯的多余邊角,纖維棉毛坯繼續進入熱粘合定型分切包裝程序,多余邊角被吸風機吸走,并回輸到成網機內與纖維重新混和回用。經氣流成網機處理后,使纖維呈垂直交叉三維分布的支撐骨架,完全徹底的改變了過去纖維成型的整體結構,大大增加了纖維結構的360度的反彈力。從而使棉網的纖維密度提高,棉網的拉伸強度增強,彈性(360度)以倍數增加。
即所述成型方式為氣流成網工藝,是通過氣流對經過開松后充分混合蓬松的纖維均勻分布在棉箱內進一步混和后,被加壓氣流輸送到成網簾和成網滾筒之間形成所需網狀結構。所述氣流成網工藝中的在棉箱內進一步混和后的纖維輸送到毛坯成形器,纖維在毛坯成形器中帶震動的振板與對應的器壁的作用下緊湊堆積至設定密度的毛坯,該毛坯再經釘板錫林重新開松,然后被加壓氣流輸送到成網簾和成網滾筒之間形成所需網狀結構。f.熱粘合定型分切包裝建議熱粘合定型工藝采用快速冷卻定型機和相關技術,相關內容參見黃顯飚2007年05月09日申請的“一種熱處理定型機”專利,專利號 CN200720051111. 0,公開(公告)日:2008. 03. 05,公開(公告)號CN201031299。快速冷卻定型采用風冷方式為佳,事先調節定型機升降裝置,控制纖維棉的厚度,趁熱立即進入定型工序投入適宜本發明設計的定型機,啟動風機和壓軋裝置,使通過定型機的纖維棉立即急劇冷卻定型,達到所需要的厚度和密度;帶2個熱烘箱和1個冷卻箱,箱體外采用環保隔熱棉,以保證充分節約熱能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投入烘箱,通過高溫180-200°C (—般不要超過220°C)熱烘,將低熔點纖維熔化,熔融粘連的纖維,熔化的周邊部分像膠水一樣,與其他纖維粘合,使混勻初步成型的網狀纖維間相互充分粘和后,立即進入冷卻箱定型。然后進入分切工序可通過分切機完成,調節縱切、橫切間的刀距,按設計要求的長寬完成分切包裝,完成祛濕除臭纖維棉的制作過程。該發明可以應用在全封閉(僅少數進出口料)電腦控制自動化生產流水線。當然,開松、成型熱烘粘接、分切各工序均可采用現有的成熟技術,而氣流成網、快速冷卻定型技術對提高纖維棉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同樣每平方克重(密度)的纖維棉經過本發明制造方法后,可更大范圍控制其厚度及密度,質地均勻表面平整,現有其他技術無法做到。當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出的實施例,凡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的修改及等效變換,或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變形,都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以纖維原料的總重量為基準,采用 10%至90%的低熔點纖維與90%至10%竹碳纖維配制原料,將該配制原料依次經過開料、 梳棉、成型、熱烘粘接后,趁熱同時進行壓軋快速冷卻定型,然后按要求分切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冷卻定型為風冷方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式為氣流成網工藝,是通過氣流對經過開松后充分混合蓬松的纖維均勻分布在棉箱內進一步混和后,被加壓氣流輸送到成網簾和成網滾筒之間形成所需網狀結構。所述氣流成網工藝中的在棉箱內進一步混和后的纖維輸送到毛坯成形器,纖維在毛坯成形器中帶震動的振板與對應的器壁的作用下緊湊堆積至設定密度的毛坯,該毛坯再經釘板錫林重新開松,然后被加壓氣流輸送到成網簾和成網滾筒之間形成所需網狀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碳纖維是經過阻燃處理的纖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碳纖維是經過殺菌抗菌處理的纖維。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點纖維的含量為10%至35%,以纖維原料的總重量為基準。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點纖維的含量為10%至20%,以纖維原料的總重量為基準。
8.—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工藝制造的纖維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祛濕除臭纖維棉及其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使用低熔點纖維與竹碳纖維混和熱處理制備纖維棉的方法和產品。該制備工藝采用10%至90%的低熔點纖維與90%至10%竹碳纖維配制原料,將該配制原料依次經過開料、梳棉、成型、熱烘粘接后,趁熱同時進行壓軋快速冷卻定型,然后按要求分切包裝,而采用氣流成網、快速冷卻定型技術對提高纖維棉品質具有重要意義。本發明是以日常廣泛使用的床墊、沙發座墊等化學纖維替換為具有良好的吸濕、抗菌除臭性、防靜電、抗電磁輻射的功能,促進空氣清新及平衡保濕等功效的竹炭纖維棉,無需額外占用空間,同時滿足人們對自然、環保、時尚的追求。
文檔編號D04H1/02GK102505338SQ201110291320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明者黃顯飚 申請人:黃顯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