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用水染色機設備,具體為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氣流染色機領域中,坯布在前處理和染色時用氣流和導布輪傳動,水和布的配比相當小,一般全棉坯布1:3-4,滌綸坯布1:2-4,可是前處理及染色后水洗是連續式水洗,并且連續排放,耗水量大。故以前處理和染色整個工藝流程而言,如加工生產每噸滌棉深色坯布,前處理及染色水洗等全過程總用水量將達到80噸左右,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包括配合設置的缸體、熱交換器、加料桶、主泵、 風機、貯布槽、導布輪、噴嘴、過濾網、加料泵、蒸汽加熱閥、冷卻水進水閥、疏水閥、冷卻水排放閥、回流閥、進水閥、直接加料閥、計量加料閥、加料回流閥、加料泵、加料桶排污閥、連接閥V,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體中部配合設置隔離板,隔離板將缸體分為兩部分,在隔離板下方的缸體底部安裝設置連通兩側缸體的連接閥II ;所述的噴嘴總連接管中部安裝設置連接閥IV,噴嘴總連接管左端通過連接閥III連接配合設置在缸體左側的附加泵,附加泵的另一端與隔離板右側缸體底部設置的排放閥I之間設置連接閥I,所述的隔離板左側的缸體底部設置排放閥II。所述的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板的高度為所述貯布槽
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加泵與主泵型號相同。本實用新型有效地節約了水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四個管的染色機為例,在第一、第二管與第三、第四管之間設置隔離板,并在相應的管道上增加閥門,這樣在整個水洗過程中,第一、第二管水洗后的水經附加泵被抽到第三、第四管水洗回用,達到水洗循環用水的目的,減少整個前處理、還原清洗、染棉、皂洗后水洗的用水,這種系統及其用水方法在二管、四管、六管、八管等染色機中都可以使用,減少廢水的排放,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不影響坯布染色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包括配合設置的缸體4、熱交換器3、加料桶8、主泵9、 風機21、貯布槽25、導布輪沈、噴嘴27、過濾網29、加料泵14、蒸汽加熱閥1、冷卻水進水閥 2、疏水閥5、冷卻水排放閥6、回流閥7、進水閥10、直接加料閥11、計量加料閥12、加料回流閥13、加料泵14、加料桶排污閥15、連接閥V 30,所述的缸體4中部配合設置隔離板M,隔離板M將缸體4分為兩部分,在隔離板M下方的缸體4底部安裝設置連通兩側缸體4的連接閥II 18 ;所述的噴嘴27總連接管中部安裝設置連接閥IV 23,噴嘴27總連接管左端通過連接閥III22連接配合設置在缸體4左側的附加泵20,附加泵20的另一端與隔離板M右側缸體4底部設置的排放閥I 16之間設置連接閥I 17,所述的隔離板M左側的缸體4底部設置排放閥II 19,隔離板M的高度為所述貯布槽25高度的三分之一,附加泵20與主泵 9采用相同的型號。利用本實用新型時,染色機內的滌棉布需要經過如下工藝步驟1)前處理60°C進水加料坯布運轉,直接升溫至98°C,保溫40-60分鐘,直接降溫至70°C,前處理完成排水一次,連續進60°C熱水洗15分鐘,中和水洗5分鐘,除氧水洗5分鐘;2)染滌60°C進水加料坯布運轉,以每分鐘1_2°C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30°C,保溫 40-60分鐘,然后直接降溫至80°C以下,染滌完成排水一次;3)還原清洗60°C進水加料坯布運轉,直接升溫至80°C,保溫10分鐘,排水一次, 連續進60V熱水洗10分鐘,水洗10分鐘;4)染棉60°C進水并計量加料,坯布運轉以每分鐘1°C的升溫速度,升至70°C,保溫30分鐘,然后第二次計量加料,保溫30分,染色完成排水一次,連續進60°C熱水洗15分鐘,水洗10分鐘;5)皂洗60°C進水加料,坯布運轉直接升溫至90°C,保溫10分鐘,皂洗完成排水一次,連續進60V熱水洗15分鐘,水洗10分鐘;所述染色機正常循環工作時,開動風機21,將染色機內各管坯布觀的一頭通過各自導布輪沈經過各自噴嘴27進入各自貯布槽25,坯布洲進完時,坯布觀頭尾連接成繩狀, 在風機21產生的空氣動力下不斷地傳動,同時打開進水閥10、連接閥II 18、連接閥IV 23、連接閥V 30,關閉排放閥I 16、排放閥II 19、連接閥I 17、連接閥III 22、附加泵20,開動主泵 9,水經過熱交換器3、噴嘴27與傳動的坯布28不斷的接觸,水在缸體4內往下流至缸體4 底部,經過過濾網四、連接閥V 30,最后流回主泵9進行水循環,當缸體4內達到設定的水位時關閉進水閥10 ;所述工藝步驟中需要升溫時,打開蒸汽加熱閥1,蒸汽通過熱交換器3間接與缸體 4內的水接觸,缸體4內水溫升高,蒸汽變成水汽從疏水閥5排出;需要降溫時,關閉蒸汽加熱閥1,打開冷卻水進水閥2,冷水通過熱交換器3間接與缸體4內的水接觸,缸體4內水溫下降,冷卻水變成熱水從冷卻水排放閥6排出,整個過程主泵9為缸體4內的水循環提供動力;所述工藝步驟中需要加料時,預先在加料桶8稀釋好助劑或染料,加料時開啟加料泵14,若計量加料則打開計量加料閥12,同時打開加料回流閥13使超過計量的部分料回流到加料桶8 ;若直接加料時,關閉計量加料閥12和加料回流閥13,打開直接加料閥11 ;加料接近完畢時,打開回流閥7把加料桶8剩余的料由加料泵14通過直接加料閥11送入缸體4,關閉回流閥7把剩余料抽完,然后用水清洗加料桶8,打開加料回流閥13由加料泵14 對加料桶8等部件作循環清洗,完成后關閉加料泵14,關閉加料回流閥13,打開加料桶排污閥15,清洗結束,關閉加料桶排污閥15 ;所述工藝步驟中需要進行水洗時,先關閉主泵9,打開排放閥I 16,缸體4底部的水直接從排放閥I 16排完,用時1分鐘;然后關閉排放閥I 16、連接閥II 18、連接閥IV 23 和連接閥V 30,打開連接閥I 17、排放閥II 19和連接閥III22,打開進水閥10,開動主泵9和附加泵20,主泵9將水注入隔離板M右側的缸體4,對缸體4內的滌棉布進行水洗后,水流至缸體4底部,經過濾網29、連接閥I 17后,附加泵20動作,經連接閥III 22將水送至隔離板M左側缸體4,隔離板M左側缸體4內的滌棉布水洗完成后,水經由排放閥II 19排出, 水洗完成。在步驟4)染棉工藝中,第一次計量加料為染料和元明粉,第二次計量加料為純堿。以四個管的染色機為例,即染色機缸體內有四個貯布槽,各缸體內的染液是完全相通的。在第一、第二管與第三、第四管之間設置隔離板24,并在相應的管道上增加連接閥 I 17、連接閥II 18、排放閥II 19、連接閥III 22、連接閥IV 23、附加泵20,這樣在整個染色工藝的水洗過程中,隔離板M右側缸體4內的第一、第二管水洗后的水經附加泵20抽到隔離板M左側缸體4內的第三、第四管回用,這樣就達到了水洗工藝循環用水的目的,也只有在上述工藝中有水洗的步驟時才用到上述水洗循環工藝,不需要水洗時,染色機為正常工作方式;通過上述循環用水方法,減少了前處理、還原清洗、染棉、皂洗工藝后再經水洗工藝處理的用水,這種系統及其用水方法在二管、四管、六管、八管等染色機中都可以使用,其減少了廢水的排放,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不但不影響坯布觀染色質量,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染色機工作時按照坯布的前處理和染色的工藝要求,通過PLC程序控制,風機產生的空氣動力和導布輪傳動缸體各貯布槽的坯布,由主泵將缸體內的染液通過熱交換器、 噴嘴等部件被氣流霧化后與坯布不斷地接觸不斷的循環,完成前處理、染色、水洗等工藝過程。以四管氣流霧化染色機每管滌棉針織布容量250公斤為例,總容量為1000公斤, 水和滌棉布按1:3配置。工作時,染色機第一步進水加料前處理完成排水一次,因一般滌棉布在缸體內自身含水量為1:2,即缸體底部排水一次為壹噸水左右,然后進入連續進水循環熱水洗15分鐘,中和水洗5分鐘,除氧水洗5分鐘;第二步進水加料染滌完成排水一次,同樣用壹噸水;第三步進水加料還原清洗完成排水一次,同樣用壹噸水,然后進入連續循環熱水洗10分鐘,水洗10分鐘;第四步進水加料染棉完成排水一次,同樣用壹噸水,然后進入連續進水循環熱水洗15分鐘,水洗10分鐘;第五步進水加料皂洗完成排水一次,同樣用壹噸水,然后進入連續進水循環熱水洗15分鐘,水洗10分鐘。按四管氣流霧化染色機主泵標準設計功率和進水標準設計壓力,一般每分鐘進入400公斤水,整個水洗過程共連續計進水排水95分鐘,共計水洗用水為400X95=38000公斤,即38噸,加上五次排水,共計5噸, 加上滌棉布自身含水2噸,共計總耗水45噸,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染色機系統及其用水方法后,可以節省用水38噸,這樣就節約了水和蒸汽等能源,減少了污水排放量,并且不會影響坯布染色質量,提高了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包括配合設置的缸體、熱交換器、加料桶、主泵、風機、貯布槽、導布輪、噴嘴、過濾網、加料泵、蒸汽加熱閥、冷卻水進水閥、疏水閥、冷卻水排放閥、回流閥、進水閥、直接加料閥、計量加料閥、加料回流閥、加料泵、加料桶排污閥、連接閥V,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體中部配合設置隔離板,隔離板將缸體分為兩部分,在隔離板下方的缸體底部安裝設置連通兩側缸體的連接閥II ;所述的噴嘴總連接管中部安裝設置連接閥IV, 噴嘴總連接管左端通過連接閥III連接配合設置在缸體左側的附加泵,附加泵的另一端與隔離板右側缸體底部設置的排放閥I之間設置連接閥I,所述的隔離板左側的缸體底部設置排放閥I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板的高度為所述貯布槽高度的三分之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加泵與主泵型號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流霧化染色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體中部配合設置隔離板,隔離板將缸體分為兩部分,在隔離板下方的缸體底部安裝設置連通兩側缸體的連接閥Ⅱ;所述的噴嘴總連接管中部安裝設置連接閥Ⅳ,噴嘴總連接管左端通過連接閥Ⅲ連接配合設置在缸體左側的附加泵,附加泵的另一端與隔離板右側缸體底部設置的排放閥Ⅰ之間設置連接閥Ⅰ,所述的隔離板左側的缸體底部設置排放閥Ⅱ。本實用新型有效地節約了水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這種系統及其用水方法在二管、四管、六管、八管等染色機中都可以使用,減少廢水的排放,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不影響坯布染色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D06B3/16GK202099568SQ20112014766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明者陳和軍 申請人:浙江銀河印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