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具有平衡器的洗衣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34899閱讀:37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具有平衡器的洗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實施例涉及一種具有平衡器以抵消在滾筒的旋轉過程中產生的不平衡負載的洗衣機。
背景技術
洗衣機使用電力洗滌衣物。一般來說,洗衣機包括形成洗衣機的外觀的機殼、設置在機殼中用于容納水的桶、可旋轉地安裝在桶中的滾筒、用于使滾筒旋轉的電機。當在衣物和洗滌劑水容納在滾筒中的狀態下,滾筒通過電機旋轉時,衣物與滾筒和洗滌水摩擦,從而從衣物去除污垢。如果在滾筒的旋轉期間,衣物未均勻地分布在滾筒中而是積聚在滾筒的一側,則由于滾筒的偏心旋轉而產生振動和噪聲。在最壞的情況下,會損壞滾筒或電機。為了防止滾筒的這種偏心旋轉,將平衡器安裝到滾筒,以抵消在滾筒中產生的不平衡負載,從而穩定滾筒的旋轉。近年來,消費者對于洗衣機一次洗滌大量衣物的需求已經增加,因此,洗衣機的洗滌容量也在逐漸增加。洗滌容量與滾筒的尺寸相關。使滾筒的直徑增加,以增加滾筒的尺寸。如果滾筒的直徑增加,則安裝到滾筒的平衡器的直徑也會增加。然而,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和時間來開發對應于不同直徑的滾筒的各種平衡器。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的平衡器的洗衣機,所述平衡器是通用的,而不管滾筒的尺寸如何。本公開的其他方面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進行部分闡述,部分將通過描述而清楚,或者可通過實施本公開而了解。根據本公開的一方面,一種洗衣機包括機殼;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機殼中;環形凹槽,設置在滾筒上;平衡器組件,安裝到所述凹槽,其中,平衡器組件包括平衡器,用于抵消在滾筒的旋轉過程中,在滾筒中產生的不平衡負載;至少一個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外周,以構成平衡器組件,平衡器引導件與平衡器一起安裝到所述凹槽,以使平衡器組件的外徑對應于所述凹槽。平衡器可包括多個緊固肋,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至少一個支撐肋,設置在所述多個緊固肋之間。平衡器可包括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的多個緊固肋,平衡器引導件接觸所述多個緊固肋中的至少一個。平衡器可包括多個緊固肋,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至少一個支撐肋,設置在所述多個緊固肋之間,平衡器引導件可接觸所述多個緊固肋中的至少一個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支撐肋。
平衡器可包括多個支撐肋,所述多個支撐肋設置在平衡器的外周,以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所述多個支撐肋可包括第一支撐肋,用于在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狀態下,沿著平衡器引導件的第一圓周方向支撐平衡器引導件的第一端;第二支撐肋,與第一支撐肋隔開,以沿著與第一圓周方向相反的第二圓周方向支撐平衡器引導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包括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從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形成臺階并分別被第一支撐肋的一個表面和第二支撐肋的一個表面支撐。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可設置在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之間。在平衡器的圓周方向上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之間的內側距離可以小于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之間的外側距離。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分別可設置在第一卡住突起的外部和第二卡住突起的外部。在平衡器的圓周方向上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之間的外側距離可以大于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之間的內側距離。支撐肋還可包括相鄰的第三支撐肋和第四支撐肋,平衡器引導件可包括定位突起,所述定位突起設置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從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向著平衡器引導件的徑向內側突出,插入在相鄰的第三支撐肋和第四支撐肋之間。平衡器引導件可包括至少一個緊固鉤,所述至少一個緊固鉤緊固到平衡器的外周,以沿著朝向平衡器的中心的方向擠壓平衡器的外周。 緊固鉤可形成在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上,在朝向平衡器的中心的方向上,緊固鉤的緊固到平衡器的外周的一端可以比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突出得更多。平衡器可包括球平衡器,所述球平衡器包括環形殼體以及可運動地設置在所述殼體中的多個球。所述至少一個平衡器引導件可包括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的多個平衡器引導件。所述凹槽可包括第一支撐表面,用于支撐平衡器的內周;第二支撐表面,用于支撐平衡器引導件的外周;第三支撐表面,連接在第一支撐表面和第二支撐表面之間,以在滾筒的軸向上支撐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平衡器可包括多個緊固肋,所述多個緊固肋設置在平衡器的外周,以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每個緊固肋可包括至少一個容納凹槽,平衡器引導件可包括至少一個緊固突起,所述至少一個緊固突起從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突出,以容納并結合在容納凹槽中。平衡器可包括形成平衡器的外觀的環形平衡器殼體,平衡器引導件可包括卡住部分,所述卡住部分圍繞平衡器殼體的外側的一部分,以防止在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狀態下,平衡器弓I導件在徑向方向和軸向上運動。所述卡住部分可包括第一支撐突起,用于支撐平衡器殼體的前部;第二支撐突起,用于支撐平衡器殼體的后部,從而防止平衡器引導件在軸向上運動。所述卡住部分可包括支撐表面,所述支撐表面設置在第一支撐突起和第二支撐突起之間,以支撐平衡器殼體的外周。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一種洗衣機包括滾筒,滾筒包括圓筒形部分、設置在圓筒形部分的前部的前板、設置在圓筒形部分的后部的后板;環形凹槽,設置在前板和/或后板上;平衡器,安裝到環形凹槽,以抵消在滾筒的旋轉期間在滾筒中產生的不平衡負載;平衡器引導件,設置在通過平衡器的外周和所述凹槽限定的空間中,以支撐平衡器。所述凹槽可包括第一支撐表面,用于支撐平衡器的內周;第二支撐表面,設置在徑向向外的位置,以與第一支撐表面分隔開,平衡器引導件可設置在平衡器的外周和第二支撐表面之間。所述凹槽可包括第三支撐表面,所述第三支撐表面連接在第一支撐表面和第二支撐表面之間,以在滾筒的軸向上支撐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平衡器弓I導件可包括至少兩個平衡器引導件,所述至少兩個平衡器弓I導件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在平衡器的外周和第二支撐表面之間。平衡器可包括多個支撐肋,所述多個支撐肋設置在平衡器的外周上,以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的相對端上可設置有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形成在平衡器引導件的徑向內側,以相對于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形成臺階,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接觸所述多個支撐肋中的兩個不同支撐肋的相應表面。第一卡住突起可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擠壓兩個不同支撐肋中的一個,第二卡住突起可沿著與所述圓周方向相反的方向擠壓另一個支撐肋。平衡器引導件可包括定位突起,所述定位突起設置在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之間,從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突出到平衡器引導件的徑向內側,插入在相鄰的支撐肋之間。平衡器引導件可包括至少一個緊固鉤,所述至少一個緊固鉤從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突出到平衡器引導件的徑向內側,緊固鉤可緊固到平衡器的外周,以沿著朝向平衡器的中心的方向擠壓平衡器的外周。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一種洗衣機包括機殼;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機殼中;環形凹槽,設置在滾筒上;平衡器,安裝到所述凹槽,以在滾筒的旋轉期間穩定滾筒的旋轉;至少一個緊固構件,結合到平衡器的外周,以將平衡器緊固到所述凹槽。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進行的描述,本公開的這些和/或其他方面將會變得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在附圖中圖1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構造的視圖;圖2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滾筒、平衡器以及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滾筒、平衡器以及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4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示出在圖4中示出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在從其后方觀察時的分解透視圖;圖6是示出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圖5的平衡器的狀態的視圖;圖7是示出圖6的A部分的放大視圖;圖8是圖7的平面圖;圖9是沿著圖8的1-1線截取的截面圖;圖10是沿著圖8的工1-1工線截取的截面圖;圖11是示出在圖8中示出的平衡器引導件的變型的視圖;圖12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13是示出圖12的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狀態的視圖;圖14是示出在圖12中示出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在從其后方觀察時的視圖;圖15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16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17是沿著圖15的II1-1II線截取的截面圖;圖18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19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20是沿著圖18的IV-1V線截取的截面圖;圖21是示出利用平衡器引導件通用平衡器的原理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在,將詳細描述本公開的實施例,其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在附圖中,相同的標號始終指示相同的元件。圖1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構造的視圖。如圖1所示,洗衣機I包括形成洗衣機I的外觀的機殼10、設置在機殼10中的桶20、可旋轉地設置在桶20中的滾筒30、用于驅動滾筒30的電機40。放入口 11形成在機殼10的前部,衣物通過放入口 11放入滾筒30中。放入口 11通過安裝在機殼10的前部的門12打開和關閉。在桶20的上方安裝有供水管50,以將洗滌水供應到桶20。供水管50的一側連接到供水閥56,供水管50的另一側連接到洗滌劑供應裝置52。洗滌劑供應裝置52通過連接管54連接到桶20。通過供水管50供應的水通過洗滌劑供應裝置52與洗滌劑一起被供應到桶20中。在桶20的下方安裝有排水泵60和排水管62,以將桶20中的水排放到機殼10的外部。滾筒30包括圓筒形部分31、設置在圓筒形部分31的前部的前板32、設置在圓筒形部分31的后部的后板33。開口 32a形成在前板32中,通過開口 32a放入和取出衣物。驅動軸42連接到后板33,以將動力從電機40傳遞到滾筒30。在滾筒30的圓周上設置有多個通孔34,洗滌水通過所述多個通孔34進行流動。在滾筒30的內周上設置有多個升降器35,當滾筒30旋轉時,通過所述多個升降器35使衣物上升和下落。驅動軸42設置在滾筒30和電機40之間。驅動軸42的一端連接到滾筒30的后板33,驅動軸42的另一端延伸到桶20的后壁的外部。當驅動軸42通過電機40驅動時,連接到驅動軸42的滾筒30圍繞驅動軸42旋轉。在桶20的后壁上安裝有軸承座70,以可旋轉地支撐驅動軸42。軸承座70可由鋁合金制成。當桶20注射成型時,軸承座70可插入到桶20的后壁中。在軸承座70和驅動軸42之間安裝有軸承72,以平穩地支撐驅動軸42的旋轉。桶20被阻尼器78支撐。阻尼器78連接在機殼10的內側底部和桶20的外部之間。在洗滌循環期間,電機40使滾筒30沿著交替的方向低速旋轉。結果,滾筒30中的衣物反復地上升和下落,從而從衣物去除污垢。在旋轉脫水循環期間,電機40使滾筒30沿著一個方向高速旋轉。結果,通過施加到衣物的離心力使水與衣物分離。如果當滾筒30在旋轉脫水循環期間旋轉時,衣物未均勻地分布在滾筒30中,而是積聚在滾筒30的一側,則滾筒30的旋轉變得不穩定,從而產生振動和噪聲。為此,洗衣機I包括平衡器組件100和100a,以使滾筒30的旋轉穩定。平衡器組件100和IOOa包括平衡器101和101a,用于抵消在滾筒30的旋轉期間,在滾筒30中產生的不平衡負載;平衡器引導件160和160a,分別結合到平衡器101和IOla的外周,從而通用平衡器101和101a,而不管滾筒30的直徑如何。平衡器引導件160設置在凹槽38和平衡器101之間,以用作將平衡器101緊固到滾筒30的緊固構件,從而平衡器101固定到滾筒30。圖2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滾筒、平衡器以及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滾筒、平衡器以及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4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示出在圖4中示出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在從其后方觀察時的分解透視圖,圖6是示出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圖5的平衡器的狀態的視圖,圖7是示出圖6的A部分的放大視圖,圖8是圖7的平面圖,圖9是沿著圖8的1-1線截取的截面圖,圖10是沿著圖8的工1-1工線截取的截面圖。如圖1至圖10所示,平衡器101和IOla以及平衡器引導件160和160a可安裝到滾筒30的前板32和/或后板33。安裝到后板33的平衡器IOla與安裝到前板32的平衡器101在構造上類似。在下文中,將給出對于安裝到前板32的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160的描述。平衡器101包括用于執行平衡功能的多個球102、具有環形通道112以容納球102的平衡器殼體110、用于防止球102在通道112中突然運動的油。通道112的容積的60%至80%可填充有油。在滾筒30的旋轉期間,油部分地執行與球102 —起使滾筒30平衡的功能。前側開口的環形凹槽38形成在滾筒30的前板32上。平衡器殼體110設置在凹槽38中。平衡器殼體110可通過固定構件150結合到滾筒30,以使平衡器殼體110牢固地固定到滾筒30。平衡器殼體110包括環形的第一殼體120和第二殼體130,第一殼體120在其一側敞開,第二殼體130覆蓋第一殼體120的開口。第一殼體120的內部和第二殼體130的內部限定環形通道112。第一殼體120具有形成在通道112的相對側的第一結合凹槽122,第二殼體130具有結合在第一結合凹槽122中的第一結合突起132。第二結合突起124形成在第一殼體120的第一結合凹槽122和通道112之間。第一殼體120的第二結合突起124結合在形成于第一結合突起132的內側的第二結合凹槽134中。第三結合凹槽126形成在第二結合突起124的內側,與通道112相鄰,第二殼體130具有結合在第三結合凹槽126中的第三結合突起136。在上述結合結構中,第一殼體120和第二殼體130彼此牢固地結合,在流體(例如,油)容納在通道112中的情況下,防止流體的泄漏。在第一殼體120的外周120a上設置有多個支撐肋128 (包括128a、128b、128c、128d),支撐肋128沿著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以預定的間隔布置。支撐肋128從第一殼體120的外周120a延伸預定的長度。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支撐肋128沿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圓周方向的相對端或者沿著與所述圓周方向相反的方向支撐平衡器引導件160的相對端,以使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此外,在第一殼體120的外周120a上設置有多個緊固肋129,緊固肋129與支撐肋128 一起沿著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以預定的間隔布置。緊固肋129從第一殼體120的外周120a延伸預定的長度。每個緊固肋129具有至少一個緊固孔129a,固定構件150穿過緊固孔129a被插入,以使第一殼體120結合到滾筒30。至少兩個平衡器引導件160可沿著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以預定的間隔布置,以使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具體地說,結合到第一殼體120的外周120a。在每個平衡器引導件160的相對端170和180設置有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在每個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被支撐肋128支撐。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內徑的內周形成臺階。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分別包括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接觸支撐肋128的相應表面,以擠壓支撐肋128的相應表面,使得平衡器引導件1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兩個不同的支撐肋128a和128b設置在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之間,與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接觸,以沿著不同的方向支撐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沿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圓周方向,支撐肋128a和128b之間的外側距離d2可大于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之間的內側距離dl,即,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利用由于第一接觸表面174和第二接觸表面184之間的距離與支撐肋128a和128b之間的外側距離d2對應地增加而產生的彈性回復力,沿著不同的方向Fl和F2擠壓支撐肋128a和128b,以使平衡器引導件1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而是牢固地固定到平衡器101。為了防止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分離,支撐肋128a和128b之間的外側距離d2可以比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之間的內側距離dl大大約O. 5mm 至1. 5mm。平衡器引導件160可包括定位突起168,定位突起168設置在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之間,并在朝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中心的方向上從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內徑的內周突出。在將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過程中,定位突起168插入在相鄰的兩個支撐肋128c和128d之間。在使用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將平衡器引導件160固定到平衡器101之前,工人可利用定位突起168可靠地確定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160之間的結合位置。平衡器引導件160還可包括緊固鉤192,緊固鉤192設置在對應于緊固肋129的位置,以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緊固到平衡器101的外周。每個緊固鉤192包括固定端192a和自由端192b。自由端192b是通過切割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內徑的內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以使自由端192b大致沿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徑向或中心方向容易地彈性變形。自由端192b設置有鉤狀突起194,鉤狀突起194從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內周突出到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徑向內側。如圖9所示,鉤狀突起194被由第一殼體120和第二殼體130形成的臺階突起121鉤住,以使平衡器引導件1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而是牢固地固定到平衡器101。如圖9所示,當鉤狀突起194緊固到臺階突起121時,鉤狀突起194通過由于鉤狀突起194沿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徑向變形而產生的彈性回復力,沿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中心方向F(見圖8)擠壓平衡器101的外周,從而與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 一起使平衡器引導件1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而是牢固地固定到平衡器101。為了防止平衡器引導件160的脫離,鉤狀突起194朝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徑向內側突出的長度可以是大約O. 5mm至1. 5mm。平衡器引導件160包括擠壓肋199,擠壓肋199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徑向上設置在每個緊固鉤192的外部,以使緊固鉤192如上所述地擠壓平衡器101的外周。在鉤狀突起194緊固到臺階突起121的狀態下,擠壓肋199沿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中心方向F支撐鉤狀突起194,以使鉤狀突起194沿著平衡器引導件160的中心方向F穩定地擠壓平衡器101的外周。如上所述,平衡器引導件160在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上通過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的相對端的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以及設置在平衡器101上的支撐肋128被緊固和支撐,并在平衡器101的徑向方向上通過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內周上的緊固鉤192被緊固和支撐。因此,平衡器引導件160穩定地結合到平衡器101,從而在滾筒30的旋轉過程中,平衡器引導件1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此外,如圖3、圖4和圖9所不,平衡器引導件160包括至少一個緊固槽169,所述至少一個緊固槽1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至少一個緊固孔129a的位置。緊固槽169形成為長孔的形狀,該長孔延伸穿過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形成了緊固鉤192的固定端192a以及擠壓肋199的那部分,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160容易地固定到滾筒30。固定構件150穿過形成在滾筒30的圓筒形部分31上的通孔37以及緊固槽169而結合到緊固孔129a,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160牢固地固定到滾筒30。同時,每個平衡器引導件160可由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者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BS))通過注射成型而形成,以使平衡器引導件160表現出彈性。在平衡器引導件I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平衡器引導件160與平衡器101一起安裝到凹槽38。如圖9所示,凹槽38包括第一支撐表面38a,用于支撐平衡器101的形成平衡器101的內徑的內周;第二支撐表面38b,用于支撐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外徑的外周;第三支撐表面38c,連接在第一支撐表面38a和第二支撐表面38b之間,以在滾筒30的軸向上支撐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160。圖11是示出在圖8中示出的平衡器引導件的變型的視圖。如圖11所示,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支撐肋128a和128b分別設置在第三接觸表面176的外部和第四接觸表面186的外部,與第三接觸表面176和第四接觸表面186接觸,以沿著不同的方向支撐第三接觸表面176和第四接觸表面186。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的圓周方向上,支撐肋128a和128b之間的內側距離d3可小于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之間的外側距離d4,即,第三接觸表面176和第四接觸表面186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第三接觸表面176和第四接觸表面186利用由于第三接觸表面176和第四接觸表面186之間的距離與支撐肋128a和128b之間的內側距離d3對應地減小而產生的彈性回復力,沿著不同的方向F3和F4擠壓支撐肋128a和128b,以使平衡器引導件1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而是牢固地固定到平衡器101。為了防止平衡器引導件160的脫離,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之間的外側距離d4可以比支撐肋128a和128b之間的內側距離d3大大約
O.5mm 至1. 5mm。具有上述構造的平衡器引導件160如下所述地安裝到平衡器101。首先,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外周。此時,利用定位突起168以及相鄰的支撐肋128c和128d確定平衡器引導件160設置在平衡器101的圓周上的位置。此夕卜,第一卡住突起172和第二卡住突起182結合到支撐肋128a和128b,緊固鉤192結合到臺階突起121。接下來,平衡器組件100(在平衡器組件100中,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安裝到設置在滾筒30上的凹槽38。此時,平衡器組件100可安裝到滾筒30的前部和后部。最后,固定構件150穿過通孔37和緊固槽169緊固到緊固孔129a,以使平衡器組件100固定到滾筒30,其中,通孔37形成在滾筒30的圓筒形部分31中,緊固槽1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1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通孔37的位置。圖12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13是示出圖12的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狀態的視圖,圖14是示出在圖12中示出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在從其后方觀察時的視圖。如圖12至圖14所示,與平衡器101—起構成平衡器組件200的平衡器引導件260可形成為環形,該環形的直徑對應于平衡器101的形成平衡器101的外徑的外周。平衡器引導件260包括定位突起268,沿著平衡器引導件260的中心方向從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內徑的內周突出;至少一個緊固鉤292,通過切割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內徑的內周的一部分而形成。在將平衡器引導件2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過程中,定位突起268插入在相鄰的兩個支撐肋128c和128d之間。工人可利用定位突起268可靠地確定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260之間的結合位置。支撐肋128c和128d支撐設置在支撐肋128c和128d之間的定位突起268的相對端,以防止平衡器引導件260在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上移動。緊固鉤292包括固定端292a和自由端292b。自由端292b通過切割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內徑的內周的一部分而形成,以使自由端292b大致沿著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徑向或中心方向容易地彈性變形。自由端292b設置有鉤狀突起294,鉤狀突起294從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內周向著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徑向內側突出。鉤狀突起294被由第一殼體120和第二殼體130形成的臺階突起121鉤住,以使平衡器引導件2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而是牢固地固定到平衡器 101。當鉤狀突起294緊固到臺階突起121時,鉤狀突起294通過由于鉤狀突起294在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徑向上變形而產生的彈性回復力,沿著平衡器引導件260的中心方向F擠壓平衡器101的外周,以使平衡器引導件2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而是牢固地固定到平衡器101。為了防止平衡器弓I導件260的脫離,鉤狀突起294朝著平衡器弓I導件260的徑向內側突出的長度可以是大約O. 5mm至1. 5mm。平衡器弓I導件260包括擠壓肋299,擠壓肋299沿著平衡器弓I導件260的徑向設置在緊固鉤292的外部,以使緊固鉤292如上所述地擠壓平衡器101的外周。在鉤狀突起294緊固到臺階突起121的狀態下,擠壓肋299沿著平衡器引導件260的中心方向F支撐鉤狀突起294,以使鉤狀突起294沿著平衡器引導件260的中心方向F穩定地擠壓平衡器101的外周。如上所述,平衡器引導件260在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上通過沿著平衡器引導件260的中心方向從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內周突出的定位突起268以及設置在平衡器101上的支撐肋128c和128d被緊固和支撐,并在平衡器101的徑向方向上通過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內周上的緊固鉤292被緊固和支撐。因此,平衡器引導件260穩定地結合到平衡器101,從而在滾筒30的旋轉期間,平衡器引導件260不與平衡器101分離。此外,如圖14所示,平衡器引導件260包括至少一個緊固槽269,所述至少一個緊固槽2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2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至少一個緊固孔129a的位置。緊固槽269形成為長孔的形狀,該長孔延伸穿過平衡器引導件260的形成了緊固鉤292的固定端292a和擠壓肋299的那部分,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260容易地固定到滾筒30。固定構件150穿過形成在滾筒30的圓筒形部分31上的通孔37以及緊固槽269而結合到緊固孔129a,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260牢固地固定到滾筒30。具有上述構造的平衡器引導件260如下所述地安裝到平衡器101。首先,平衡器引導件2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外周。此時,利用定位突起268以及相鄰的支撐肋128c和128d確定平衡器引導件260設置在平衡器101的圓周上的位置。此夕卜,緊固鉤192結合到臺階突起121。接下來,平衡器組件200(在平衡器組件200中,平衡器引導件260結合到平衡器101)安裝到設置在滾筒30上的凹槽38。此時,平衡器組件200可安裝到滾筒30的前部和后部。最后,固定構件150穿過通孔37和緊固槽269緊固到緊固孔129a,以使平衡器組件200固定到滾筒30,其中,通孔37形成在滾筒30的圓筒形部分31中,緊固槽2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2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通孔37的位置。圖15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16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17是沿著圖15的II1-1II線截取的截面圖。如圖15至圖17所示,與平衡器101—起構成平衡器組件300的多個平衡器引導件360可沿著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設置,以使平衡器引導件360結合到平衡器101。每個平衡器引導件360包括定位突起368,沿著平衡器引導件360的中心方向從平衡器引導件3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360的內徑的內周突出;至少一個緊固突起372,在定位突起368的外側從平衡器引導件360的內周突出。在將平衡器引導件3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過程中,定位突起368插入在相鄰的兩個支撐肋128c和128d之間。工人可利用定位突起368可靠地確定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360之間的結合位置。支撐肋128c和128d支撐設置在支撐肋128c和128d之間的定位突起368的相對端,以防止平衡器引導件360沿著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運動。緊固突起372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360的每個端部。在將平衡器引導件3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過程中,緊固突起372插入在形成于每個緊固肋129中的至少一個容納凹槽129b中。當緊固突起372插入并支撐在容納凹槽129b中時,防止在平衡器引導件3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平衡器引導件360在圓周方向上和軸向上運動。容納凹槽129b以及插入到容納凹槽129中的緊固突起372的數量不限于如圖16所示的兩個。根據要求的結合強度,可設置至少一個容納凹槽12%以及至少一個緊固突起372。此外,容納凹槽129b的數量可以不與緊固突起372的數量一致。例如,容納凹槽129b的數量可等于或大于緊固突起372的數量,以使所有緊固突起372容納在容納凹槽12%中。此外,如圖16所不,平衡器引導件360包括至少一個緊固槽369,所述至少一個緊固槽3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3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至少一個緊固孔129a的位置。緊固槽369形成為長孔的形狀,該長孔延伸穿過平衡器引導件360的形成了緊固突起372的那部分,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360容易地固定到滾筒30。在圖17中示出的固定構件150穿過形成在滾筒30的圓筒形部分31上的通孔37以及形成在平衡器引導件360上的緊固槽369而結合到緊固孔129a,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360牢固地固定到滾筒30。圖18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的平衡器引導件的透視圖,圖19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的分解透視圖,圖20是沿著圖18的IV-1V線截取的截面圖。如圖18至圖20所示,與平衡器101 —起構成平衡器組件400的多個平衡器引導件460可沿著平衡器101的圓周方向設置,以使平衡器引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每個平衡器引導件460包括至少一個緊固突起472,沿著平衡器引導件460的中心方向從平衡器引導件460的形成平衡器引導件460的內徑的內周突出;卡住部分482,圍繞平衡器殼體的外部的一部分。緊固突起472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460的每個端部。在將平衡器引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過程中,緊固突起472插入在形成于每個緊固肋129中的至少一個容納凹槽129b中。當緊固突起472插入并支撐在容納凹槽129b中時,防止在平衡器引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平衡器101在圓周方向上和軸向上的運動。容納凹槽129b以及插入到容納凹槽129b中的緊固突起472的數量不限于如圖19所示的兩個。根據要求的結合強度,可設置至少一個容納凹槽12%以及至少一個緊固突起472。此外,容納凹槽129b的數量可以不與緊固突起472的數量一致。例如,容納凹槽12%的數量可等于或大于緊固突起472的數量,以使所有緊固突起472容納在容納凹槽129b 中。卡住部分482包括第一支撐突起484,用于支撐平衡器殼體110的前部;第二支撐突起486,用于支撐平衡器殼體110的后部;支撐表面488,設置在第一支撐突起484和第二支撐突起486之間,以支撐平衡器殼體110的外周。第一支撐突起484和第二支撐突起486防止在平衡器引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平衡器引導件460在軸向上運動,支撐表面488防止在平衡器引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平衡器引導件460在徑向上運動。此外,如圖19所不,平衡器引導件460包括至少一個緊固槽469,所述至少一個緊固槽4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至少一個緊固孔129a的位置。緊固槽469形成為長孔的形狀,該長孔延伸穿過平衡器引導件460的形成了緊固突起472的那部分,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460容易地固定到滾筒30。固定構件150穿過形成在滾筒30的圓筒形部分31上的通孔37以及形成在平衡器引導件460中的緊固槽469而結合到緊固孔129a,以使平衡器101和平衡器引導件460牢固地固定到滾筒30。具有上述構造的平衡器引導件360或460如下所述地安裝到平衡器101。首先,平衡器引導件360或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外周。此時,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360上的緊固突起372或者設置在平衡器引導件460上的緊固突起472插入到設置在平衡器101的緊固肋129中的容納凹槽129b中。接下來,平衡器組件300或400 (在平衡器組件300中,平衡器弓I導件360結合到平衡器101,在平衡器組件400中,平衡器弓I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安裝到設置在滾筒30上的凹槽38。此時,平衡器組件300或400可安裝到滾筒30的前部和后部。最后,固定構件150穿過通孔37和緊固槽369或469緊固到緊固孔129a,以使平衡器組件300或400固定到滾筒30,其中,通孔37形成在滾筒30的圓筒形部分31中,緊固槽3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3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通孔37的位置,緊固槽469設置在在平衡器引導件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狀態下對應于通孔37的位置。平衡器101的形狀可通過將平衡器引導件160,260,360或460安裝到平衡器101的外周來補償。構成平衡器101的平衡器殼體110可由塑料(例如,聚丙烯(PP)或者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BS))通過注射成型而形成。然而,如果由于材料的特性導致材料在注射成型過程中變形,則平衡器殼體110會變形。結果,會降低平衡器殼體110 的同心度(concentricity)和圓度(circularity)。平衡器引導件 160, 260, 360 或 460結合到平衡器101的外周,并與平衡器101 —起通過固定構件150固定到凹槽38,以補償平衡器101的同心度和圓度,其中,凹槽38形成在由金屬或其他合適的剛性材料制成的滾筒30上。此外,當平衡器101通過固定構件150固定到凹槽38時,平衡器引導件160,260,360或460限制平衡器101的變形,其中,平衡器101的剛度表現出比滾筒30的剛度小。此夕卜,平衡器引導件160,260,360或460設置在凹槽38和平衡器101之間,以吸收在滾筒30的旋轉期間產生的振動和噪聲。在下文中,將描述不管滾筒30的尺寸(S卩,直徑)如何通過利用平衡器引導件160,260,360或460通用平衡器101的原理。圖21是示出通過利用平衡器引導件通用平衡器的原理的視圖。平衡器101的內徑Bdl和外徑Bd2被固定。通過第一支撐表面38a形成的凹槽38的內徑Rdl被固定,而不管滾筒30的外徑Dd2如何,其中,第一支撐表面38a支持平衡器101的內徑Bdl,凹槽38的通過第二支撐表面38b形成的外徑Rd2與滾筒30的外徑Dd2成比例地增加。當滾筒30的外徑Dd2增加時,凹槽38的外徑Rd2也增加,這意味著構成凹槽38的第一支撐表面38a和第二支撐表面38b之間的徑向距離t0增加。如前所述,平衡器101的內徑Bdl和外徑Bd2被固定,因此,平衡器101的內徑Bdl和外徑Bd2之間的距離tl也被固定。當滾筒30的外徑Dd2增加,且平衡器101安裝到滾筒30的凹槽38時,與第一支撐表面38a和第二支撐表面38b之間的徑向距離t0的增加部分t2對應的空間S形成在平衡器101的外徑Bd2和第二支撐表面38b之間。在空間S中布置具有厚度t3的平衡器引導件160,260,360或460,厚度t3對應于第一支撐表面38a和第二支撐表面38b之間的徑向距離t0的增加部分t2。

S卩,當滾筒30的外徑Dd2增加時,第一支撐表面38a和第二支撐表面38b之間的徑向距離t0增加,平衡器引導件160,260,360或460被制造為具有厚度t3,厚度t3對應于第一支撐表面38a和第二支撐表面38b之間的徑向距離t0的增加部分t2。因此,平衡器101可通用,而不管滾筒30的尺寸如何。從以上描述清楚的是,在另外的構件沿著使平衡器的半徑增加的方向結合到平衡器的外周的狀態下,平衡器被安裝到滾筒,因此,平衡器可通用,而不管滾筒的尺寸如何。此外,由于平衡器通用,而不管滾筒的尺寸如何,所以降低了用于開發對應于不同直徑的滾筒的各種平衡器的成本和時間,從而提高了生產率。雖然已經示出并描述了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認識至IJ,在不脫離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圍的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對這些實施例進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洗衣機,包括 機殼; 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機殼中; 環形凹槽,設置在滾筒上; 平衡器組件,安裝到所述凹槽,其中,平衡器組件包括 平衡器,用于抵消在滾筒的旋轉過程中在滾筒中產生的不平衡負載; 至少一個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外周以構成平衡器組件,平衡器引導件與平衡器一起安裝到所述凹槽,以使平衡器組件的外徑對應于所述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平衡器包括多個緊固肋,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至少一個支撐肋,設置在所述多個緊固肋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平衡器包括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的多個緊固肋,平衡器引導件接觸所述多個緊固肋中的至少一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其中, 平衡器包括多個緊固肋,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至少一個支撐肋,設置在所述多個緊固肋之間, 平衡器弓I導件接觸所述多個緊固肋中的至少一個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支撐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其中, 平衡器包括多個支撐肋,所述多個支撐肋設置在平衡器的外周,以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 所述多個支撐肋包括 第一支撐肋,用于在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狀態下,在平衡器引導件的第一圓周方向上支撐平衡器引導件的第一端; 第二支撐肋,與第一支撐肋隔開,以沿著與所述第一圓周方向相反的第二圓周方向支撐平衡器引導件的第二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機,其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包括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從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形成臺階并分別被第一支撐肋的一個表面和第二支撐肋的一個表面支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機,其中,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設置在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在平衡器的圓周方向上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之間的內側距離小于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之間的外側距離。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機,其中,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分別設置在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的外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在平衡器的圓周方向上第一卡住突起和第二卡住突起之間的外側距離大于第一支撐肋和第二支撐肋之間的內側距離。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機,其中,支撐肋還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三支撐肋和第四支撐肋,平衡器引導件包括定位突起,所述定位突起設置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從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向著平衡器引導件的徑向內側突出,插入在相鄰的第三支撐肋和第四支撐肋之間。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平衡器引導件包括至少一個緊固鉤,所述至少一個緊固鉤緊固到平衡器的外周,以沿著朝向平衡器的中心的方向擠壓平衡器的外周。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洗衣機,其中, 緊固鉤形成在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上, 在朝向平衡器的中心的方向上,緊固鉤的緊固到平衡器的外周的一端比平衡器引導件的內周突出得更多。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其中,所述凹槽包括 第一支撐表面,用于支撐平衡器的內周; 第二支撐表面,用于支撐平衡器引導件的外周; 第三支撐表面,連接在第一支撐表面和第二支撐表面之間,以在滾筒的軸向上支撐平衡器和平衡器引導件。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機,其中,平衡器包括多個緊固肋,所述多個緊固肋設置在平衡器的外周,以沿著平衡器的圓周方向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平衡器的洗衣機,該平衡器可通用,而不管滾筒的尺寸如何。該洗衣機包括機殼;滾筒,可旋轉地設置在機殼中;環形凹槽,設置在滾筒上;平衡器組件,安裝到所述凹槽。平衡器組件包括平衡器,用于抵消在滾筒的旋轉過程中,在滾筒中產生的不平衡負載;至少一個平衡器引導件,結合到平衡器的外周,以構成平衡器組件,平衡器引導件與平衡器一起安裝到所述凹槽,以使平衡器組件的外徑對應于所述凹槽。
文檔編號D06F21/00GK103031696SQ20121037796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6日
發明者崔珉濟, 金圣煥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