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輔助縫紉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服裝縫紉領域,尤其是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的縫紉。
背景技術:
:現有縫紉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的技術是:從正面拖腰正面壓腰,因為反面止口被上面的衣料覆蓋住了看不清楚,車出的反面0.15cm止口線有寬有窄的缺陷,達不到均勻一至的效果;從反面拖腰正面壓腰,有時會有縫線外露現象,不美觀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縫紉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達不到均勻一至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輔助縫紉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的裝置。屬金屬材質。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反面止口器、活動連桿、底座,反面止口器外端與活動連桿一端焊接,活動連桿螺孔一端用帶有臺階的螺絲釘安裝在底座的螺母孔上。反面止口器正面有一個可視窗。是采用第一個對折、第二個對折形成的一個內端、一個外端和兩個相通的空腔構成,內端頭為半橢圓形,內端頭與第二個對折處的間隙皆為
0.lcm-0.2cm。把褲腰從正面拖好,腰頭勾好,先車出一小段,把反面止口的縫份從內端下邊的空腔伸入到內端上邊的空腔內。內端頭頂住反面止口的里邊,第二個對折擋住反面止口的外邊,采用兩邊夾住的方法把反面止口穩定住。一般“壓腰”這道工序,都是由較高技術水平的員工才能完成的。由于該裝置把反面止口穩定住了,只需一般技術的員工就能較好的完成,而且車出的褲腰反面0.15nm止口線,能達到均勻一致的效果,質量和產量均有較大的提高。
:下面結合
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輔助縫紉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裝置的構造圖;圖2-1是反面止口器俯視圖;圖2-2是反面止口器透視圖;圖2-3是反面止口器后視圖;圖3-1是活動連桿俯視圖;圖3-2是活動連桿后視圖;圖4是底座俯視圖;圖5是反面止口器工作原理橫剖圖。在圖一中,1.反面止口器,2.可視窗,3.外端,9.活動連桿,13.底座,14.調節螺孔,18.帶有臺階的螺絲釘。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一中,反面止口器I外端3頭與活動連桿9 一端焊接,活動連桿9螺孔10 —端用帶臺階的螺絲釘18安裝在底座的螺母孔15上。在圖2-1中,反面止口器I上面有一個可視窗2,便于觀察內端4上邊空腔5內反面止口 17的縫份16伸入的是否正確。在圖2-2中,內端4頭為半橢圓形,便于反面止口縫份16的伸入和拔出。在圖2-3中,是采用第一對折7、第二對折8連續兩個對折形成的一個內端4、一個外端3和兩個相通的空腔5構成,內端4頭與第二個對折8處的間隙6皆為0.lcm-0.2cm。在圖3-1中,活動連桿9有一個與帶有臺階的螺絲釘18上的臺階相吻合的螺孔10。在圖4中,底座13有一個長方形的可調節的螺孔14,有一個與帶有臺階的螺絲釘18上的螺絲18相吻合的螺母孔15。在圖5中,把扣燙后的反面止口的縫份16,從內端4下面的空腔5伸入到內端上面的空腔5內,內端4頭頂住反面止口 17里邊,第二個對折8擋住反面止口 17外邊,采用兩邊夾住的方法把反面止口 17穩定住。
權利要求
1.一種能夠輔助縫紉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的裝置,包括反面止口器(1),活動連桿(9),底座(13),其特征是;所述反面止口器(I)外端與活動連桿(9) 一端焊接,所述活動連桿螺孔(10) —端用帶有臺階的螺絲釘(18)安裝在底座(13)螺母孔(1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面止口器其特征是;所述反面止口器(I)正面有一個可視窗(2),是采用第一個對折(7)、第二個對折(8)、形成的一個內端(4)、一個外端(3)和兩個相通的空腔(5)構成,所述內端(4)頭為半橢圓形,所述內端(4)頭與所述第二個對折(8)的間隙皆(6)為 0.lcm-0.2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連桿其特征是;所述活動連桿(9)中間段有上、下兩個折(12),一端有一個90度的折(12)和一個螺孔(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3)上有一個長方形的調節螺孔(14)和一個螺母孔(15)。
全文摘要
一種能夠輔助縫紉褲腰反面0.15cm止口線的裝置,金屬材質,包括反面止口器1、活動連桿9、底座13。反面止口器1外端3與活動連桿9一端焊接,活動連桿螺孔10一端用帶有臺階的螺絲釘18安裝在底座13螺母孔15上。反面止口器1上面有一個可視窗2。是采用第一個對折7、第二個對折8形成的一個內端4、一個外端3和內端4上、下兩個相通的空腔5構成。內端4頭為半橢圓形,內端4頭與第二對折8處的間隙6皆為0.1cm-0.2cm。把扣燙后的反面止口17的縫份16從內端4下面的空腔5伸入到內端上4面的空腔5內,內端4頭頂住反面止口17里邊,第二對折8處擋住反面止口17外邊,采用兩邊夾住的方法把反面止口17穩定住。
文檔編號D05B35/00GK103205865SQ20121037776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
發明者李存良 申請人:李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