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縮式掛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伸縮式掛架,包含一本體、二伸縮件、跨設于該二伸縮件之間的掛桿與一掛件,該本體設置于一墻面上,各該伸縮件其中一端連接于該本體,該掛件位于該本體相對該二伸縮件的一側,該掛件其中一端可移動且可拆地設于該本體的頂端,另一端具有一掛部,借由將該掛件相對該本體移動以調整該掛部與該本體之間的距離與該掛件相對該本體的位置,以配合夾持于不同厚度或造型的墻面,借此,該二伸縮件與該掛桿能提供可收合的掛架供吊掛物品,可調式的掛件更能配合實際墻面或基準物的情況使掛架較為穩固不易晃動。
【專利說明】伸縮式掛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掛架結構,尤其關于一種可伸縮收合的伸縮式掛架。
【背景技術】
[0002]一般來說,洗滌完成的衣物或毛巾等,常利用衣架吊掛于曬衣桿或曬衣繩上,但曬衣桿或曬衣繩安裝不易,高掛于陽臺時更有礙觀瞻。
[0003]對此,有業者研發出一種伸縮式的曬衣桿架,如中國臺灣專利312249或299615中所述者,是將二伸縮件平行設置,各伸縮件一端固定至一墻面或陽臺圍欄,當伸縮件展開時,伸縮件頂部可跨設曬衣桿,以供曬衣之用,不需使用時,即將曬衣桿另外收納,將伸縮件收合即可節省空間;進一步地,日本專利JP2005-143556A更揭示了伸縮件另具有π字形的掛件,該掛件背向該伸縮件的伸縮方向而可供跨置于一墻面頂部或陽臺圍欄頂部,而能避免已知技術中以打釘或螺鎖固定的不便,更有利于拆卸收納,然而,該掛件寬度為一定值,若實際使用的壁面厚度與掛件寬度不合,將無法使用,若掛件寬度大于壁面厚度,勉強使用將會造成掛架整體晃動不穩,而有安全上的疑慮,此外,兩掛件的位置直接相對應于伸縮件的位置而不可調整,若墻面或陽臺圍欄有特殊造型而有障礙物將有可能難以使用,抑或是欲吊掛于較窄的基準物上時,可能因掛件間距過大而無法將兩個掛件均確實掛置,另一方面,有復數個陽臺圍欄的頂部具有厚度較厚的扶手等,造成陽臺圍欄下方較其頂部顯得內縮,此時掛架下方無法抵頂至陽臺圍欄而呈懸空狀,容易造成掛架下方朝陽臺圍欄內縮處偏擺而使整體結構不穩,仍有不便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伸縮式掛架,能便于展開或收合,更能配合不同厚度的墻面懸掛。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伸縮式掛架,它包含:
[0007]—本體,設置于一壁面上,該本體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滑槽,各該滑槽接近該本體的底部,各該滑槽縱向延伸,各該滑槽上方具有一樞設部,各該樞設部接近該本體的頂部;
[0008]二伸縮件,各該伸縮件分別位于該本體的兩端而平行設置,各該伸縮件包含復數個第一骨架與復數個第二骨架,該復數個第一骨架依序頭尾相接而彼此樞接,該復數個第二骨架亦依序頭尾相接而彼此樞接,且各該第一骨架的中央部位與位置相對應的一第二骨架的中央部位彼此樞接而呈交叉狀,最靠近該本體的各該第一骨架以其最靠近該本體的一端樞設于其中一樞設部,最靠近該本體的各該第二骨架最靠近該本體的一端具有一滑移部,最靠近該本體的各該第二骨架以該滑移部滑設于其中一滑槽內,各該滑移部能于該滑槽中較上方的一第一位置與較下方的一第二位置間滑移,當該滑移部位于該第一位置時,各該第一骨架彼此遠離,各該第二骨架亦彼此遠離,使各該伸縮件遠離該本體的一端更遠離該本體而使各該伸縮件呈伸展狀態,當該滑移部位于該第一位置時,各該第一骨架彼此接近,各該第二骨架亦彼此接近,使各該伸縮件遠離該本體的一端往該本體移動而使各該伸縮件呈收合狀態;
[0009]至少一掛桿,該掛桿兩端是分別連接該二伸縮件而呈水平狀;
[0010]至少一掛件,該掛件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連接部與一掛部,該連接部可拆地與該本體的頂部連接且可沿一水平的第一方向相對該本體移動,該掛部位于該本體相對于該復數個伸縮件的一側,該掛部與該本體之間圍構一夾持空間供夾持于一壁面的頂端,當該連接部沿該第一方向朝該本體移動,該掛部至該本體之間的距離縮小而使該夾持空間的寬度縮小,當該連接部沿該第一方向遠離該本體移動,該掛部至該本體之間的距離增加而使該夾持空間的寬度增加;
[0011]其中,該本體的頂部具有一接合部,該接合部包含復數個接合位置,該復數個接合位置沿一第二方向間隔排列,該第二方向呈水平且與該第一方向垂直,該掛件的連接部是選擇性地于其中一接合位置與該接合部連接。
[0012]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掛件呈L形而具有彼此垂直連接的一第一區段與一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形成該連接部而與該本體垂直,該第二區段形成該掛部且與該本體平行,該連接部具有一第一滑溝,該第一滑溝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區段的延伸方向平行,該本體的接合部是為一長槽,該長槽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滑溝的延伸方向垂直,另有一第一固定件可滑移地設于該第一滑溝并可滑移地穿設于該長槽,使該掛件固定至該本體。
[0013]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掛件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面向該本體的一面分別設有一緩沖墊,各該緩沖墊為軟質材料。
[0014]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還包含至少一抵頂件,該抵頂件位于該本體相對于該復數個伸縮件的一側,該抵頂件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定位部與一抵頂部,該定位部可移動且可拆地與該本體的底端連接,該抵頂部位于該抵頂件較遠離該本體的一端,借由將該定位部相對該本體移動能使該抵頂部與該本體之間的距離改變。
[0015]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抵頂件包含彼此垂直連接的第一區塊與一第二區塊,該第一區塊的延伸方向與該本體垂直,該第一區塊形成該連接部,該第二區塊與該本體平行,該抵頂部即位于該第二區塊背向該本體的一面,該連接部包含一第二滑溝,該第二滑溝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區塊的延伸方向平行,該本體的底端形成有至少一固定孔,另有一第二固定件可滑移地設于該第二滑溝并穿設于該固定孔,使該抵頂件固定至該本體。
[0016]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區塊遠離該第一區塊的一端寬度較大而使該第二區塊概呈T形,該抵頂部即位于該第二區塊寬度較大的區域。
[0017]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本體具有復數個固定孔,該復數個固定孔沿著與該抵頂件第二區塊延伸方向垂直的一水平方向間隔排列,該第二固定件選擇性地穿設并固定于其中一固定孔。
[0018]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抵頂件第一區塊朝向該本體的一面以及第二區塊背向該本體的一面分別設有一緩沖墊,各該緩沖墊為軟質材料。
[0019]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式掛架可借由伸縮件相對本體伸縮而展開或收合,以節省空間,且可調式的掛件能根據欲掛置的墻面厚度來調整夾持空間的大小以及根據實際環境決定掛件與本體連接的位置,使該本體能穩固地定位于墻面,可拆的掛件更能于不需使用時拆下以利收納。【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0021]圖1A是本實用新型掛件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于收合狀態時的立體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于展開狀態時的立體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于展開狀態時的側面圖。
[0026]圖6是本實用新型于收合狀態時的側面圖。
[0027]附圖標號:10:本體;11:樞接部;12:滑槽;13:長槽;14:固定孔;20:伸縮件;21:第一骨架;22:第二骨架;221:滑移部;30:掛桿;40:掛件;41:第一區段;411:第一滑溝;412:緩沖墊;42:第二區段;421:緩沖墊;43:第一固定件;50:抵頂件;51:第一區塊;511:第二滑溝;512:緩沖墊;52:第二區塊;521:緩沖墊;53:第二固定件;60:墻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可能的實施態樣,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欲保護的范疇,先予敘明。
[0029]請參考圖1至圖6與圖1A,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伸縮式掛架,包含一本體10、二伸縮件20、至少一掛桿30、至少一掛件40與至少一抵頂件50。
[0030]該本體10設置于一壁面60上,該本體10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滑槽12,各該滑槽12接近該本體10的底部,各該滑槽12縱向延伸,各該滑槽12上方并具有一樞設部11,各該樞設部11接近該本體10的頂部。
[0031]各該伸縮件20分別位于該本體10的兩端而平行設置,各該伸縮件20包含復數個第一骨架21與復數個第二骨架22,該復數個第一骨架21依序頭尾相接而彼此樞接,該復數個第二骨架22亦依序頭尾相接而彼此樞接,且各該第一骨架21的中央部位與位置相對應的一第二骨架22的中央部位彼此樞接而呈交叉狀,最靠近該本體10的各該第一骨架21以其最靠近該本體10的一端樞設于其中一樞設部11,最靠近該本體10的各該第二骨架22最靠近該本體10的一端具有一滑移部221,最靠近該本體10的各該第二骨架22以該滑移部221滑設于其中一滑槽12內,各該滑移部221能于該滑槽12中較上方的一第一位置與較下方的一第二位置間滑移,當該滑移部221位于該第一位置時,各該第一骨架21彼此遠離,各該第二骨架22亦彼此遠離,使各該伸縮件20遠離該本體10的一端更遠離該本體10而使各該伸縮件20呈伸展狀態,當該滑移部221位于該第二位置時,各該第一骨架21彼此接近,各該第二骨架22亦彼此接近,使各該伸縮件20由遠離該本體10的一端往該本體10移動而使各該伸縮件20呈收合狀態。
[0032]該掛桿30兩端是分別連接該二伸縮件20而呈水平狀,較佳者,該掛桿30相對兩端分別連接至各伸縮件20中任一對彼此樞接的第一骨架21與第二骨架22的樞接處,或是各伸縮件20中任二彼此樞接的第一骨架21的樞接處,亦或是各伸縮件20中任二彼此樞接的第二骨架22的樞接處,更佳者,是包含復數個掛桿30,各掛桿30分別設于上述不同位置,而呈高低起伏的平行排列狀。[0033]該掛件40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連接部與一掛部,該連接部可拆地與該本體10的頂部連接且可沿一水平的第一方向相對該本體10移動,該掛部位于該本體10相對于該復數個伸縮件20的一側,該掛部與該本體10之間圍構一夾持空間供夾持于一壁面60的頂端,當該連接部沿該第一方向朝該本體10移動,該掛部至該本體10之間的距離縮小而使該夾持空間的寬度縮小,當該連接部沿該第一方向遠離該本體10移動,該掛部至該本體10之間的距離增加而使該夾持空間的寬度增加。
[0034]該抵頂件50位于該本體10相對于該復數個伸縮件20的一側,該抵頂件50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定位部與一抵頂部,該定位部可移動且可拆地與該本體10的底端連接,該抵頂部是位于該抵頂件50較遠離該本體10的一端,借由將該定位部相對該本體10移動能使該抵頂部與該本體10之間的距離改變。
[0035]于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實施例中,該掛件40概呈L形而具有彼此垂直連接的一第一區段41與一第二區段42,該第一區段41形成該連接部且與該本體10垂直,該第二區段42形成該掛部而與該本體10平行,該連接部具有一第一滑溝411,該第一滑溝411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區段41的延伸方向平行,該本體10的接合部是為一長槽13,該長槽13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滑溝411的延伸方向垂直,另有一第一固定件43可滑移地設于該第一滑溝411并可滑移地穿設于該長槽13,使該掛件40固定至該本體10。
[0036]另一方面,該抵頂件50包含彼此垂直連接的第一區塊51與一第二區塊52,該第一區塊51的延伸方向與該本體10垂直,該第一區塊51形成該連接部,該第二區塊52與該本體10平行,該抵頂部即位于該第二區塊52背向該本體10的一面,該連接部包含一第二滑溝511,該第二滑溝511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區塊51的延伸方向平行,該本體10的底端形成有至少一固定孔14,另有一第二固定件53可滑移地設于該第二滑溝511并穿設于該固定孔14,使該抵頂件50固定至該本體10 ;更詳細來說,該第二區塊52遠離該第一區塊51的一端寬度較大而使該第二區塊52概呈T形,該抵頂部即位于該第二區塊52寬度較大的區域;較佳者,該本體10是具有復數個固定孔14,該復數個固定孔14沿著與該抵頂件第二區塊52延伸方向垂直的一水平方向間隔排列,該第二固定件53是選擇性地穿設并固定于其中一固定孔14。
[0037]此外,為了避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式掛架或所掛置的墻面有磨損情形,該掛件40第一區段41與該第二區段42面向該本體10的一面分別設有一緩沖墊412、421,該抵頂件50第一區塊51朝向該本體10的一面以及第二區塊52背向該本體10的一面亦分別設有一緩沖墊512、521,各該緩沖墊412、421、512、521較佳為軟質材料。
[0038]于實際使用時,使用者可先將該第一固定件43與該掛件40彼此松開,使該第一固定件43能于該第一滑溝411中移動,使得該掛部與該本體10之間的距離拉長而超過欲掛置的墻面60的厚度,再將該掛件40跨置于該墻面60頂部,最后再將該第一固定件43移至適當位置并鎖固,即可使本體10穩固地掛置于墻面60頂部。固定完成后,借由該二伸縮件20的展開使掛桿30移出,即可于掛桿30上吊掛衣架等物品或掛置毛巾等,而不需使用時僅需借伸縮件20的縮合使掛桿30收合,即能達到節省空間的功效。
[0039]此外,由于該第一固定件43除了能相對該本體10沿該第一方向移動以調整夾持空間寬度外,亦能沿該第二方向移動來調整掛件40于本體10上的位置,當具有二掛件40時,可借此調整二掛件40之間的距離,以配合實際掛置的墻面形狀,若墻面頂部有障礙物亦能借此避開,相當便利。
[0040]再者,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抵頂件50進一步朝墻面60延伸,當墻面60為圍欄狀而具有較厚的頂部,也就是說墻面60下方呈內縮狀,該抵頂件50能填補內縮的空間而確實地抵頂至墻面60,使該本體10不致晃動或下方內縮,且借由可調整的抵頂件,無論內縮程度如何皆能確實抵頂,不需使用時亦能直接拆除。
[004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式掛架具有多種可調整的機構,可確實符合實際需求,且伸縮式的掛架更達成了節省空間的功效,不僅具有簡單、易安裝的結構,亦易于收納,實具進步之效。
【權利要求】
1.一種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本體,設置于一壁面上,該本體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滑槽,各該滑槽接近該本體的底部,各該滑槽縱向延伸,各該滑槽上方具有一樞設部,各該樞設部接近該本體的頂部; 二伸縮件,各該伸縮件分別位于該本體的兩端而平行設置,各該伸縮件包含復數個第一骨架與復數個第二骨架,該復數個第一骨架依序頭尾相接而彼此樞接,該復數個第二骨架亦依序頭尾相接而彼此樞接,且各該第一骨架的中央部位與位置相對應的一第二骨架的中央部位彼此樞接而呈交叉狀,最靠近該本體的各該第一骨架以其最靠近該本體的一端樞設于其中一樞設部,最靠近該本體的各該第二骨架最靠近該本體的一端具有一滑移部,最靠近該本體的各該第二骨架以該滑移部滑設于其中一滑槽內,各該滑移部能于該滑槽中較上方的一第一位置與較下方的一第二位置間滑移,當該滑移部位于該第一位置時,各該第一骨架彼此遠離,各該第二骨架亦彼此遠離,使各該伸縮件遠離該本體的一端更遠離該本體而使各該伸縮件呈伸展狀態,當該滑移部位于該第二位置時,各該第一骨架彼此接近,各該第二骨架亦彼此接近,使各該伸縮件遠離該本體的一端往該本體移動而使各該伸縮件呈收合狀態; 至少一掛桿,該掛桿兩端是分別連接該二伸縮件而呈水平狀; 至少一掛件,該掛件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連接部與一掛部,該連接部可拆地與該本體的頂部連接且可沿一水平的第一方向相對該本體移動,該掛部位于該本體相對于該復數個伸縮件的一側,該掛部與該本體之間圍構一夾持空間供夾持于一壁面的頂端,當該連接部沿該第一方向朝該本體移動,該掛部至該本體之間的距離縮小而使該夾持空間的寬度縮小,當該連接部沿該第一方向遠離該本體移動,該掛部至該本體之間的距離增加而使該夾持空間的寬度增加; 其中,該本體的頂部具有一接合部,該接合部包含復數個接合位置,該復數個接合位置沿一第二方向間隔排列,該第二方向呈水平且與該第一方向垂直,該掛件的連接部是選擇性地于其中一接合位置與該接合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掛件呈L形而具有彼此垂直連接的一第一區段與一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形成該連接部而與該本體垂直,該第二區段形成該掛部且與該本體平行,該連接部具有一第一滑溝,該第一滑溝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區段的延伸方向平行,該本體的接合部是為一長槽,該長槽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滑溝的延伸方向垂直,另有一第一固定件可滑移地設于該第一滑溝并可滑移地穿設于該長槽,使該掛件固定至該本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掛件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面向該本體的一面分別設有一緩沖墊,各該緩沖墊為軟質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抵頂件,該抵頂件位于該本體相對于該復數個伸縮件的一側,該抵頂件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定位部與一抵頂部,該定位部可移動且可拆地與該本體的底端連接,該抵頂部位于該抵頂件較遠離該本體的一端,借由將該定位部相對該本體移動能使該抵頂部與該本體之間的距離改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頂件包含彼此垂直連接的第一區塊與一第二區塊,該第一區塊的延伸方向與該本體垂直,該第一區塊形成該連接部,該第二區塊與該本體平行,該抵頂部即位于該第二區塊背向該本體的一面,該連接部包含一第二滑溝,該第二滑溝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區塊的延伸方向平行,該本體的底端形成有至少一固定孔,另有一第二固定件可滑移地設于該第二滑溝并穿設于該固定孔,使該抵頂件固定至該本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區塊遠離該第一區塊的一端寬度較大而使該第二區塊概呈T形,該抵頂部即位于該第二區塊寬度較大的區域。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具有復數個固定孔,該復數個固定孔沿著與該抵頂件第二區塊延伸方向垂直的一水平方向間隔排列,該第二固定件選擇性地穿設并固定于其中一固定孔。
8.根據權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伸縮式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頂件第一區塊朝向該本體的一面以及第二區塊背向該本體的一面分別設有一緩沖墊,各該緩沖墊為軟質材料。
【文檔編號】D06F57/12GK203498673SQ20132056663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2日
【發明者】洪郁樸 申請人:洪郁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