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包括噴絲板、中央轉軸、多個安裝螺栓、噴絲槽、導流槽、多個噴絲孔及底盤;噴絲槽設在噴絲板上,中央轉軸設在噴絲板中央;安裝螺栓設在噴絲板上;導流槽分布在噴絲槽內;多個噴絲孔分布在導流槽內,噴絲孔頂部設有導流口;轉盤通過中央轉軸設在噴絲板下方,底盤與噴絲槽是等徑同心圓;底盤上設有多個通孔,通孔在底盤上的分布與噴絲孔在噴絲槽上的分布對應相同,通孔邊緣處間隔設有多根分流桿。本實用新型能用于制造單種纖維素的纖維材料和兩種纖維素的纖維材料,且生產的纖維材料蓬松度、柔軟度、手感、透氣性、均勻性等特性都比普通的噴絲孔生產的纖維材料有極大的改善,且降低了成本,滿足市場需求。
【專利說明】工業絲紡絲噴絲板【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絲紡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工業絲紡絲噴絲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工業的發展,化纖開始成為服裝面料的主流產品,工業上采用絲紡噴絲板將纖維素溶劑擠出連續的細流并冷卻,這樣的制造方式可制成實心纖維,實心纖維制成的服裝成本較高,不透氣,排汗效果差,手感差,且只能使用一種纖維的純纖維,對于多種纖維一定比例的混合制造要求無法實現。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工業絲紡絲噴絲板,能支撐單種和雙種纖維素的布料,蓬松度、柔韌度、透氣性較高。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包括噴絲板、中央轉軸、多個安裝螺栓、噴絲槽、導流槽、多個噴絲孔及底盤;所述的噴絲槽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上,所述的中央轉軸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的中央,位于所述的噴絲槽內;所述的多個安裝螺栓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上,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噴絲槽的外圈;所述的噴絲槽是圓柱形結構,所述的導流槽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噴絲槽內,所述的導流槽與所述的噴絲槽是同心圓,相鄰兩條所述的導流槽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所述的導流槽的寬度相當;所述的多個噴絲孔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導流槽內,所述的噴絲孔的頂部設有漏斗狀的導流口,所述的導流口位于的頂部與所述的導流槽的底部齊平;所述的底盤通過所述的中央轉軸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的下方,所述的底盤與所述的噴絲槽是等徑同心圓;所述的底盤上設有多個通孔,所述的通孔在所述的底盤上的分布與所述的噴絲孔在所述的噴絲槽上的分布對應相同,所述的通孔的邊緣處間隔設有多根分流桿。
[0006]上述的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其中,所述的噴絲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的導流槽的寬度,所述的噴絲孔呈同心圓分布在所述的導流槽內。
[0007]上述的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其中,所述的分流桿呈圓弧形或直線形;所述的分流桿相互交叉在所述的通孔的中央形成封閉的多邊形結構。
[0008]上述的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其中,所述的分流桿在所述的通孔中央形成的多邊形內設有阻流塞或混流管,所述的阻流塞設置在所述的通孔的底部,所述的混流管從所述的通孔的底部延伸到所述的噴絲孔的頂部。
[0009]本實用新型能用于制造單種纖維素的纖維材料和兩種纖維素的纖維材料,且生產的纖維材料蓬松度、柔軟度、手感、透氣性、均勻性等特性都比普通的噴絲孔生產的纖維材料有極大的改善,且降低了成本,滿足市場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俯視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主視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噴絲孔的主視圖。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底盤的俯視圖。
[0014]圖5是本實用新型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分流桿呈直線形的俯視圖。
[0015]圖6是本實用新型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通孔內設阻流塞的俯視圖。
[0016]圖7是本實用新型工業絲紡絲噴絲板的通孔內設混流管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8]請參見附圖1至附圖4所示,一種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包括噴絲板1、中央轉軸2、多個安裝螺栓3、噴絲槽4、導流槽5、多個噴絲孔6及底盤7 ;所述的噴絲槽4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上,所述的中央轉軸2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的中央,位于所述的噴絲槽4內;所述的多個安裝螺栓3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上,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噴絲槽4的外圈;所述的噴絲槽4是圓柱形結構,所述的導流槽5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噴絲槽4內,所述的導流槽5與所述的噴絲槽4是同心圓,相鄰兩條所述的導流槽5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所述的導流槽5的寬度相當;所述的多個噴絲孔6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導流槽5內,所述的噴絲孔6的頂部設有漏斗狀的導流口 61,所述的導流口 61位于的頂部與所述的導流槽5的底部齊平,可使纖維素溶液均勻分布在導流槽5內后均勻的從導流口 61流到噴絲孔6中進行噴絲作業;所述的底盤7通過所述的中央轉軸2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的下方,所述的底盤7與所述的噴絲槽4是等徑同心圓;所述的底盤7上設有多個通孔71,所述的通孔71在所述的底盤7上的分布與所述的噴絲孔6在所述的噴絲槽4上的分布對應相同,所述的通孔71的邊緣處間隔設有多根分流桿72,纖維素溶液通過分流桿72分流后產生的纖維內部分布有空腔,可大大提高布料的蓬松度和透氣性。
[0019]所述的噴絲孔6的直徑小于所述的導流槽5的寬度,所述的噴絲孔6呈同心圓分布在所述的導流槽5內。
[0020]請參見附圖5所示,所述的分流桿72呈圓弧形或直線形等各種形狀;所述的分流桿72相互交叉在所述的通孔71的中央形成封閉的多邊形結構。
[0021]請參見附圖6及附圖7所示,所述的分流桿72在所述的通孔71中央形成的多邊形內設有阻流塞73或混流管74,所述的阻流塞73設置在所述的通孔71的底部,所述的混流管74從所述的通孔71的底部延伸到所述的噴絲孔6的頂部。安裝底盤7后,若將阻流塞73塞在通孔71的底部,將通孔71的底部中央堵住,可用于空心纖維的噴絲,空心纖維可節約成本,提高服裝的柔軟度、手感、排汗性能等;若將混流管74插在噴絲孔6內,可在混流管74中摻入與噴絲孔6中纖維素溶液不同的纖維素溶液,使兩種纖維素溶液按比例混合制成纖維,滿足不同類型的服裝和布料的需求。
[002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用于制造單種纖維素的纖維材料和兩種纖維素的纖維材料,且生產的纖維材料蓬松度、柔軟度、手感、透氣性、均勻性等特性都比普通的噴絲孔生產的纖維材料有極大的改善,且降低了成本,滿足市場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噴絲板(I)、中央轉軸(2)、多個安裝螺栓(3)、噴絲槽(4)、導流槽(5)、多個噴絲孔(6)及底盤(7);所述的噴絲槽(4)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上,所述的中央轉軸(2)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的中央,位于所述的噴絲槽(4)內;所述的多個安裝螺栓(3)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上,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噴絲槽(4)的外圈;所述的噴絲槽(4)是圓柱形結構,所述的導流槽(5)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噴絲槽(4)內,所述的導流槽(5)與所述的噴絲槽(4)是同心圓,相鄰兩條所述的導流槽(5)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所述的導流槽(5)的寬度相當;所述的多個噴絲孔(6)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導流槽(5)內,所述的噴絲孔(6)的頂部設有漏斗狀的導流口(61),所述的導流口(61)位于的頂部與所述的導流槽(5)的底部齊平;所述的底盤(7)通過所述的中央轉軸(2)設置在所述的噴絲板(I)的下方,所述的底盤(7)與所述的噴絲槽(4)是等徑同心圓;所述的底盤(7)上設有多個通孔(71),所述的通孔(71)在所述的底盤(7)上的分布與所述的噴絲孔(6)在所述的噴絲槽(4)上的分布對應相同,所述的通孔(71)的邊緣處間隔設有多根分流桿(7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絲孔(6)的直徑小于所述的導流槽(5)的寬度,所述的噴絲孔(6)呈同心圓分布在所述的導流槽(5)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桿(72)呈圓弧形或直線形;所述的分流桿(72)相互交叉在所述的通孔(71)的中央形成封閉的多邊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業絲紡絲噴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桿(72)在所述的通孔(71)中央形成的多邊形內設有阻流塞(73)或混流管(74),所述的阻流塞(73)設置在所述的通孔(71)的底部,所述的混流管(74)從所述的通孔(71)的底部延伸到所述的噴絲孔(6)的頂部。
【文檔編號】D01D4/02GK203487284SQ201320603885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李長毅 申請人:揚州瑞輝化纖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