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縫紉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縫料的自動送料對邊機、方法以及縫紉機。
背景技術:
縫紉是指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操作,一般采用縫紉機來實現。縫紉機一般包括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鉤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配合,循環工作,把縫料縫合起來,機座分為臺板和機箱兩種形式,臺板式機座的臺板起著支撐機頭的作用,縫紉操作時當工作臺使用;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或電動機等部件組成。
縫紉的基本原理是機針引著面線向下穿過縫料,縫料下方的底線與面線鉤在一起,然后機針引著面線向上運動并拉緊底線,這樣不斷重復,最終實現縫料的縫合。在沙發的生產過程中還需要對縫料進行縫紉以及縫紉花形的操作,現有操作中對縫料的放料,是將縫料放置在滾筒上,需要有工人一直守在滾筒旁邊,進行人工放料,費時費力。另外,沙發縫料上縫紉花形各不相同,則會導致縫紉機上左右擺動幅度發生不同變化,此時滾筒上縫料放出的位置也要隨著縫紉機位置的變化而做適應性調整,該調整也需要通過人工調整來實現,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縫料的自動送料對邊機、方法以及縫紉機,實現了對縫料的自動放料操作以及縫料的自動對邊操作,與現有人工操作相比,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縫料的自動送料對邊機,包括筒狀物料、位于筒狀物料上的縫料和縫紉機座,筒狀物料位于縫紉機座的一側且平行排布,還包括橫向滑槽座、底座和位于筒狀物料底部且能夠推動筒狀物料縱向移動放料的多個推動滾筒,底座安裝在橫向滑槽座上且能夠橫向滑動,筒狀物料和多個推動滾筒的兩端均安裝在底座上;在底座和縫紉機座的相對面上均分別安裝一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相對;在縫料兩側地面的豎直方向上分別安裝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
傳統的人工放料,需要人工一直站在縫紉機旁進行觀察,發現縫紉機上的縫料用的差不多后就要及時的轉動滾筒放料,若工人出現放料不及時的情況,導致縫料不能及時送到縫紉機上就會出現縫紉機異常的情況發生,影響生產進度;同時人工放料的量參差不齊,若一次放料過多,容易使縫料纏繞,若一次放料太少又很容易用完,需要頻繁的進行放料操作。本方案中在底座和縫紉機座的相對面上均分別安裝一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利用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相互對射的原理對放出縫料的量進行檢測,當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沒有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作用于推動滾筒推動筒狀物料放下縫料,直到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則停止放料。在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和推動滾筒的配合下實現了對筒狀物料上縫料的自動放料,且每次放料的量是可以人為控制,不會出現一次放料過多或過少的情況,放料更均勻,也不易出現放料不及時的情況,縫紉機工作更穩定,還無需人工長期守在旁邊,與現有人工放料相比,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由于縫紉機對縫料需要縫紉花形,因此縫紉機會帶動傳送過來的縫料發生左右擺動,使縫料偏離原有位置,影響后面縫料的正常傳送,現在解決該問題都是人工挪動縫料到正常位置,人工挪動容易出現人為觀察失誤的情況發生,本方案為了保證縫料的正常傳送,避免發生人為觀察失誤的情況,在縫料兩側的豎直方向上還分別安裝有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利用紅外對射傳感器相互對射的原理,當相應邊的紅外對射傳感器脈沖射束被遮斷時,則可以判斷出縫料偏移的方向,并將該信息實時反饋給底座,使得底座帶動上面的推動滾筒在滑槽座上向縫料偏移的反方向移動,實時調整筒狀物料放出的縫料到正確的位置,該過程避免人為判斷出現時出現誤判斷的情況發生。
優選的,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的信號傳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1,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的信號傳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2,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的信號傳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3,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輸出端口5依次連接電磁閥、驅動電機A和推動滾筒,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輸出端口6依次連接繼電器、驅動電機B和底座。
進一步優選的,紅外對射傳感器A離地面的高度范圍在0-6cm之間。
一種用于縫料的自動送料對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利用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在底座和縫紉機座之間進行對射,實時檢測筒狀物料放下縫料的長度;利用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分別在縫料兩側的豎直方向上進行對射,實時檢測滾筒放下縫料是向左偏移還是向右偏移;
b)當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傳遞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1并觸發電磁閥斷開使驅動電機A停止工作,避免推動滾筒推動筒狀物料放下縫料;
c)當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傳遞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2并觸發電磁閥閉合使驅動電機B工作,帶動底座在橫向滑槽座上向左滑動;
d)當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傳遞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3并觸發電磁閥閉合使驅動電機C工作,帶動底座在橫向滑槽座上向右滑動。
一種具有所述自動送料對邊機的縫紉機,所述縫紉機座的上方設置一根或者兩根以上機針,每根機針上均連接面線,縫料傳動到機針下方。
綜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通過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A,利用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相互對射的原理對放出縫料的量進行檢測,當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沒有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作用于推動滾筒推動筒狀物料放下縫料,直到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則停止放料,實現了對縫料的自動控制,與以往的人工放料相比,避免出現放料過多或過少的情況,放料更均勻,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2、而本發明設置的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利用紅外對射傳感器相互對射的原理,當相應邊的紅外對射傳感器脈沖射束被遮斷時,則可以判斷出縫料偏移的方向,并將該信息實時反饋給底座,使得底座帶動上面的推動滾筒在橫向滑槽座上向縫料偏移的反方向移動,實時調整縫料到正確的位置,實現縫料的自動對邊操作,該過程避免人為判斷出現時出現誤判斷的情況發生,進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多對紅外對射傳感器實現對縫料的自動放料以及對邊操作的原理框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橫向滑槽座;2、底座;3、筒狀物料;4、推動滾筒;5、紅外對射傳感器A;6、紅外對射傳感器B;7、紅外對射傳感器C;8、縫料;9、機針;10、面線;11、縫紉機座;12、PLC;13、電磁閥;14、驅動電機A;15、繼電器;16、驅動電機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本發明包括一種用于縫料的自動送料對邊機,包括筒狀物料3、位于筒狀物料3上的縫料8和縫紉機座11,筒狀物料3位于縫紉機座11的一側且平行排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橫向滑槽座1、底座2和位于筒狀物料3底部且能夠推動筒狀物料3縱向移動放料的多個推動滾筒4,底座2安裝在橫向滑槽座1上且能夠橫向滑動,筒狀物料3和多個推動滾筒4的兩端均安裝在底座2上;在底座2和縫紉機座11的相對面上均分別安裝一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5,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5相對;在縫料8兩側地面的豎直方向上分別安裝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6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7。
如圖1所示,該自動送料對邊機位于縫紉機上的縫紉機座的一側,通過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相互對射的紅外脈沖射束是否被遮擋,如果沒有遮擋則作用于推動滾筒推動筒狀物料進行放料操作,并將縫料送到縫紉機上進行花形縫紉和縫邊操作,直到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擋后則停止放料,等到放出的縫料用完后又繼續進行放料操作。同時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還通過紅外脈沖射束是否被遮擋來控制滾筒所在底座是在滑槽座上向左滑動還是向右滑動,以便縫料移動的路徑能保持穩定不變。
傳統的人工放料,需要人工一直站在縫紉機旁進行觀察,發現縫紉機上的縫料用的差不多后就要及時的轉動滾筒放料,若工人出現放料不及時的情況,導致縫料不能及時送到縫紉機上就會出現縫紉機異常的情況發生,影響生產進度;同時人工放料的量參差不齊,若一次放料過多,容易使縫料纏繞,若一次放料太少又很容易用完,需要頻繁的進行放料操作。本方案中在底座和縫紉機座的相對面上均分別安裝一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利用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相互對射的原理對放出縫料的量進行檢測,當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沒有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作用于推動滾筒推動筒狀物料放下縫料,直到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則停止放料。在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和推動滾筒的配合下實現了對筒狀物料上縫料的自動放料,且每次放料的量是可以人為控制,不會出現一次放料過多或過少的情況,放料更均勻,也不易出現放料不及時的情況,縫紉機工作更穩定,還無需人工長期守在旁邊,與現有人工放料相比,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由于縫紉機對縫料需要縫紉花形,因此縫紉機會帶動傳送過來的縫料發生左右擺動,使縫料偏離原有位置,影響后面縫料的正常傳送,現在解決該問題都是人工挪動縫料到正常位置,人工挪動容易出現人為觀察失誤的情況發生,本方案為了保證縫料的正常傳送,避免發生人為觀察失誤的情況,在縫料兩側的豎直方向上還分別安裝有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利用紅外對射傳感器相互對射的原理,當相應邊的紅外對射傳感器脈沖射束被遮斷時,則可以判斷出縫料偏移的方向,并將該信息實時反饋給底座,使得底座帶動上面的推動滾筒在橫向滑槽座上向縫料偏移的反方向移動,實時調整縫料到正確的位置,完成對縫料的自動對邊操作,該過程避免人為判斷出現時出現誤判斷的情況發生。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優選如下: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5的信號傳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2的采樣輸入端口1,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6的信號傳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2的采樣輸入端口2,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7的信號傳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2的采樣輸入端口3,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2的輸出端口5依次連接電磁閥13、驅動電機A14和推動滾筒4,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2的輸出端口6依次連接繼電器15、驅動電機B16和底座2。該種方式是一種實現方式,通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采集多對紅外對射傳感器的信號,分別實現對筒狀物料的放料操作,推動滾筒的左移操作和推動滾筒的右移操作,從而實現對縫料的自動放料以及保持縫料傳輸軌跡的穩定不變。另外,當筒狀物料上的縫料放出完畢后,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還可以控制自動送料對邊機停止工作。
紅外對射傳感器A離地面的高度范圍在0-6cm之間。在該范圍內,通過紅外對射傳感器的相互對射原理,通過控制紅外對射傳感器離地的高度,即可控制縫料放下的多少,當縫料放下較多,已經遮擋住紅外對射傳感器的對射范圍即可阻止筒狀物料繼續放縫料,操作簡單方便。
實施例3:
一種用于縫料的自動送料對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利用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在底座和縫紉機座之間進行對射,實時檢測筒狀物料放下縫料的長度;利用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和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分別在縫料兩側的豎直方向上進行對射,實時檢測滾筒放下縫料是向左偏移還是向右偏移;
b)當兩個紅外對射傳感器A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傳遞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1并觸發電磁閥斷開使驅動電機A停止工作,避免推動滾筒推動筒狀物料放下縫料;
c)當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B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傳遞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2并觸發電磁閥閉合使驅動電機B工作,帶動底座在橫向滑槽座上向左滑動;
d)當一對紅外對射傳感器C之間的紅外脈沖射束被遮斷時,該信號則會傳遞給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采樣輸入端口3并觸發電磁閥閉合使驅動電機C工作,帶動底座在橫向滑槽座上向右滑動。
通過該種操作方法,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即可實現對物料的自動放料,以及偏移位置的自動調節,實現自動控制。
實施例4:
一種具有所述自動送料對邊機的縫紉機,所述縫紉機座11的上方設置一根或者兩根以上機針9,每根機針9上均連接面線10,縫料8傳動到機針9下方。具有該種自動送料對邊機的縫紉機,縫紉機的送料實現了自動化控制,保證了送料過程的穩定持續進行,并通過縫紉機座上的多根機針以及面線實現對傳送過來的縫料縫邊以及縫紉不同花形的操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