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超臨界染色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53227閱讀:304來源:國知局
超臨界染色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紡織品染色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臨界染色機。



背景技術:

傳統紅外線染色機的加熱方式通過紅外線燈管加熱,以紅外線產生熱能加熱六角箱油盤來傳溫,升溫速率慢,加熱時間長,燈管易損壞,而且傳統紅外線染色機的溫度控制只能探測到油盤內的溫度,染杯內的溫度不精準,除此之外,傳統紅外線染杯固定方式在杯架的兩邊都設置特制的壓簧,并由壓簧板、螺釘固定鎖緊,用于固定杯腳,傳統紅外線染色機的溫控系統采用航星電腦控制,界面小操作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超臨界染色機,克服上述缺陷,通過對超臨界染色機的結構改進,來解決油盤加熱時間長、染杯升溫慢、溫度控制差、染杯固定結構復雜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超臨界染色機,包括控制裝置和機身,所述控制裝置設置于所述機身上,并與所述機身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上設有門蓋,所述機身內設有固定機構、傳動機構和加熱機構,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杯架和杯盤,所述杯架與所述機身固定連接,所述杯架支撐所述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連接所述杯盤,染杯活動插設于所述杯盤上,當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杯盤轉動時,所述杯盤帶動所述染杯轉動,

所述加熱機構包括油盤和加熱器,所述加熱器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加熱器置于所述油盤內,所述杯盤設置于所述油盤上,所述油盤內裝有導熱油,當所述控制裝置開啟所述加熱器,所述加熱器加熱所述導熱油。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油盤與所述門蓋垂直,所述油盤具有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應的第二表面、和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側面,所述油盤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杯盤,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油盤中心內凹,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油盤中心內凹,所述杯盤自所述第一側面向所述油盤中心內凹,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與所述油盤在同一中心軸線上,所述杯盤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油盤的中心軸線垂直。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皮帶盤、連座軸承和滾針軸承,所述滾針軸承設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連座軸承一端連接所述滾針軸承,另一端套設有所述皮帶盤,所述皮帶盤與所述減速電機通過皮帶轉動連接,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減速電機電性連接,當所述控制裝置開啟所述減速電機,所述減速電機通過所述皮帶帶動所述皮帶盤轉動,所述皮帶盤通過所述連座軸承和滾針軸承帶動所述杯盤轉動。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固定機構還包括平面軸承,所述平面軸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機身的側板上,所述平面軸承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內,所述平面軸承與所述門蓋平行。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固定機構還包括多個杯套,所述杯套設于所述杯盤內,所述染杯活動插設于所述杯套中,所述杯盤具有多個,所述杯盤均勻設置于所述油盤的第一側面,所述杯套的個數等于所述杯盤的個數,所述染杯的個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杯套的個數。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杯盤的個數為12個。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身內還設有若干個搭扣鎖,所述搭扣鎖將所述染杯固定于所述杯盤內中,所述搭扣鎖設置于所述油盤的第一側面,一個杯盤內對應一個搭扣鎖。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搭扣鎖包括彈簧、扣身、固定塊、用于與油盤固定的固定板和用于與染杯固定的拉環,所述固定板與扣身通過第一轉動軸連接,所述扣身與固定塊通過第二轉動軸連接,所述固定塊上設有通孔,所述拉環上套有所述彈簧,所述拉環自所述通孔的一端插入,自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伸出,伸出的所述拉環與螺母通過螺紋連接。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身內還設有探針,所述探針包括設置于所述導熱油中的內探針和設置于所述染杯內的外探針,所述內探針通過耐高溫線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外探針通過耐高溫線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身內還設有散熱機構,所述散熱機構包括風機和排風口,所述排風口設置于所述機身上部,所述風機固定于所述機身下方,所述風機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改進染色機機身內的部件結構及位置,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內置油加熱方式,升溫速率快,加熱時間快,更加節能減排;

2:在染杯與油盤內均裝有探針,可以同時探測杯內染液溫度和油溫,使溫度更加精準,確保染色工藝的成功率;

3:將染杯卡單側進行固定控制,拿取更加方便快捷;

4:溫控系統采用大屏幕人機界面PLC控制,畫面清晰明亮,控溫精度高,操作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搭扣鎖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控制裝置、2為機身、3為門蓋、4為杯盤、41為第一表面、42為第二表面、43為第一側面、44為第一凹槽、45為第二凹槽、46為第三凹槽、5為杯套、6為油盤、7為加熱器、8為減速電機、9為皮帶盤、10為連座軸承、11為滾針軸承、12為皮帶、13為平面軸承、14為搭扣鎖、141為彈簧、142為扣身、143為固定塊、144為固定板、145為拉環、146為第一轉動軸、147為第二轉動軸、15為內探針、16為風機、17為排風口、18為隔熱層、19為腳輪。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其包括超臨界染色機,所述超臨界染色機包括控制裝置1和機身2,所述控制裝置1設置于所述機身2上,并與所述機身2固定連接,所述機身2上設有門蓋3,所述機身2內設有固定機構(未圖示)、傳動機構(未圖示)和加熱機構(未圖示)等。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首先,此處所稱的“一個實施例”或“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發明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

其次,本發明利用結構示意圖等進行詳細描述,在詳述本發明實施例時,為便于說明,表示超臨界染色機結構的示意圖會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圖只是實例,其在此不應限制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此外,在實際制作中應包含長度、寬度及深度的三維空間。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控制裝置1和機身2,所述控制裝置1設置于所述機身2上,并與所述機身2固定連接,所述機身2上設有門蓋3,所述機身2內設有固定機構(未圖示)、傳動機構(未圖示)和加熱機構(未圖示)。上述幾個機構中,所述固定機構將所述傳動機構、加熱機構固定于所述機身2內,所述控制裝置1控制所述傳動機構或者加熱機構的轉停或升降溫度。所述加熱機構用于升高染液的溫度,其的設置位置有多種,包括但不限于附圖1所示。所述加熱機構最佳設置于所述固定機構內,貼合所述染杯。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所述染杯能夠快速的被加熱,避免能量損耗、加熱效果差,而且通過如此,加熱機構和固定機構的雙重結構,可以使得加熱性能更安全。

下面將分別介紹所述機身2內的固定機構、傳動機構和加熱機構。

請繼續參閱圖1,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杯架(未圖示)、杯盤4和多個杯套5,所述杯架與所述機身2固定連接,所述杯架的架體與機身2的側壁固定連接,在機身2內構成框架結構,所述杯架的一部分設置是為了固定杯盤4,使其在轉動或者晃動時,減去由于震動而帶來的損傷,如:杯盤4墜落、杯盤4偏移,杯盤4與傳動機構或者加熱機構連接處發生變形或者開裂。所述杯架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對傳動機構和加熱機構進行固定或者架設,使其在機身2中,處于一個比較穩固的結構中。

在圖1的實施例中,所述染杯并不固定于機身2內,它是在裝入染料及試樣布后,插入杯盤4中的。所以,所述染杯活動插設于所述杯盤4上,在實際的設置中,染杯所存在的形式有多種,只需可以達到傳動機構能夠帶動染杯運動而使染杯內的染料與試樣布搖勻即可。

由于油盤6作為固定杯盤4的一個結構,所以在固定結構中,需介紹下油盤6的結構,請參閱圖2,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油盤6設置成橫放的圓柱體狀,所述油盤6的形狀還可以設置成其他類似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油盤6具有第一表面41、與所述第一表面41相對應的第二表面42、和自所述第一表面41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42的第一側面43,即所述第一表面41為圓柱體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表面42為圓柱體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側面43為圓柱體的側面,將所述圓柱體倒下橫放。所述杯盤上4具有第一凹槽44、第二凹槽45和第三凹槽46,所述第一凹槽44自所述第一表面41向所述油盤6中心內凹,所述第一凹槽44用于與其他軸狀物配合,從油盤6的一側固定杯盤,所述第二凹槽45自所述第二表面42向所述油盤6中心內凹,所述第二凹槽45用于與其他軸狀物配合,從油盤6的另一側固定杯盤,所述第三凹槽46自所述第一側面43向所述油盤6中心內凹,所述第三凹槽46用于容納染杯,所述第一凹槽44和第二凹槽45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一凹槽44、第二凹槽45與所述油盤6在同一中心軸線上,所述第三凹槽46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油盤6的中心軸線垂直,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44和第二凹槽45可以只需其一而設置,也可以兩者貫穿設置,凡是能夠針對油盤6將其中心軸固定的,均屬于本保護范圍內。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凹槽46即為杯盤4。

在上述所提及的所述第一凹槽44和第二凹槽45相對應設置的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機構還可以包括平面軸承13,所述平面軸承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機身2的側板上,所述平面軸承13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凹槽44內,所述平面軸承13與所述門蓋3平行。用于將油盤6通過第一凹槽44與機身2固定,一方面分散所述第二凹槽45與其他軸固定的承重,另一方面,通過與第二凹槽45的配合,所述油盤6兩端固定,避免在轉動時出現軸顫,影響使用壽命。

請繼續參閱圖2,在油盤6轉動的過程中,用于插入染杯的所述第三凹槽46可以具有多個,所述染杯插設于所述第三凹槽46內,這樣在一次的運轉過程中,多個染杯可以同時獲得加熱和震蕩。節約了時間和電能損耗。為了獲得更好的轉動效果,多個所述第三凹槽46均勻設置于所述油盤6的第一側面43,這樣子更有利于延長油盤6和固定軸的使用壽命,也便于各插入第三凹槽46的染杯獲得等同的震蕩力。根據試樣要求,在試樣布染色過程中,所述染杯的個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凹槽46的個數均可使用本發明所述的染色機。在圖2中,所舉實施例的所述第三凹槽46的個數為12個。更進一步的,為了增強油盤6與染杯之間的固定、便于清理、提高所述第三凹槽46的牢固度,所述杯盤4與染杯之間還設有杯套5,所述杯套5設置于所述第三凹槽46中。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可以沿用其他染色機或者行業中類似設備中的固定染杯的裝置來固定染杯與所述杯套5之間的連接,在本發明中所述的染色機可以沿用一種新型的搭扣鎖14,將其他機器的雙側對稱固定改為一側固定。其具體為,請參閱圖3,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染色機的搭扣鎖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機身2內還設有若干個搭扣鎖14,所述搭扣鎖14將所述染杯固定于所述杯套5中,所述搭扣鎖14設置于所述油盤6的第一側面43,一個第三凹槽46對應一個搭扣鎖14。將染杯單側進行固定控制,拿取更加方便快捷。

請繼續參閱圖3,如圖3所示,所述搭扣鎖14包括彈簧141、扣身142、固定塊143、用于與杯盤4固定的固定板144和用于與染杯固定的拉環145,所述固定板144與扣身142通過第一轉動軸146連接,所述扣身142與固定塊143通過第二轉動軸147連接,所述固定塊143上設有通孔(未圖示),所述拉環145上套有所述彈簧141,所述拉環145自所述通孔的一端插入,自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伸出,伸出的所述拉環145與螺母通過螺紋連接。油盤6轉動時,染杯由于離心運動的原理,染杯會向離心方向產生拉力,所以會對搭扣鎖14產生一定的壓力,容易造成拉環145和染杯之間的連接部分斷裂,影響使用壽命,而在拉環145上套設有彈簧141,并搭配固定塊143和螺母,可以避免上述結果。因此在油盤6轉動時,搭扣鎖14可以根據離心力,調整拉環145伸縮大小。

如圖1至3所示的實施例中,上述固定機構的操作原理如下:打開門蓋3,將一個或者多個裝有染液與試樣布的染杯逐個放入所述杯盤4上的杯套5中,通過螺母調節所述彈簧141與拉環145之間的松緊度,然后將所述拉環145套設于所述染杯的固定裝置,然后下壓扣身142,扣緊搭扣鎖14。關閉門蓋3,開啟控制裝置1,傳動機構和加熱機構工作,帶動油盤6轉動,等染色結束,上抬所述扣身142,取出逐個染杯。

上述結構即為固定機構在超臨界染色機中使用過程中所涉及步驟。

下面介紹所述傳動機構: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用于為油盤6轉動提供動力的減速電機8、用于將減速電機8動力轉至油盤6的皮帶盤9、用于支撐所述油盤6并傳動的連座軸承10和用于支撐所述油盤6轉動的滾針軸承11,所述滾針軸承11設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5內,所述連座軸承10一端連接所述滾針軸承11,另一端套設有所述皮帶盤9,所述減速電機8上設有皮帶齒輪盤,所述皮帶12的一側套設于所述皮帶齒輪盤,另一側套設于所述皮帶盤9,所述控制裝置1與所述減速電機8電性連接。所述連座軸承10和滾針軸承11一方面作為所述油盤6轉動的傳動裝置,另一方面也作為所述油盤6在第二凹槽45一側的固定支撐裝置。

如圖1至3所示的實施例中,上述傳動機構的操作原理如下:當所述控制裝置1開啟所述減速電機8,所述減速電機8上的皮帶齒輪盤轉動,通過所述皮帶12帶動所述皮帶盤9轉動,所述皮帶盤9帶動所述連座軸承10轉動,所述連座軸承10傳動于所述滾針軸承11,使其帶動所述油盤6轉動,所述杯盤4帶動所述染杯轉動。

上述結構即為傳動機構在超臨界染色機中使用過程中所涉及步驟。

下面介紹所述加熱機構:

加熱機構用于使染杯內的染液溫度升高,可以水浴加熱,可以風熱等多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加熱機構包括油盤6和加熱器7,所述加熱器7與所述控制裝置1電性連接,所述加熱器7置于所述油盤6內,所述杯盤4固定于所述油盤6上,所述油盤6內裝有導熱油。

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上述傳動機構的操作原理如下:所述控制裝置1開啟電源,所述加熱器7將電能轉換成熱能,所述加熱器7加熱所述油盤6內的導熱油。而由于所述杯盤4設置于所述油盤6上,所以所述第三凹槽46的槽壁隨之溫度升高,因此,其中插入的染杯及內的染液也隨之溫度升高,達到加熱的目的。

上述結構即為加熱機構在超臨界染色機中使用過程中所涉及步驟。

在上述加熱機構中,其溫度的把控需要通過測溫裝置來體現,因此,所述機身2內還設有探針(未圖示),所述探針包括設置于所述導熱油中的內探針15和設置于所述染杯內的外探針(未圖示),所述內探針15通過耐高溫線與所述控制裝置1電性連接,所述外探針通過耐高溫線與所述控制裝置1電性連接。

當所述加熱機構開啟后,染杯和導熱油的溫度由外探針和內探針15測得后顯示于所述控制裝置1上,操作人員根據所顯示的溫度隨時通過控制裝置1調整加熱器7。

由于機身2內和外的溫度根據氣溫或者機身2內的油盤6而需要調整,所以所述機身2內還設有用于將機身2內的溫度降低的散熱機構(未圖示)和用于減少機身2外的溫度影響所述機身2內溫度的隔熱層18,所述散熱機構包括風機16和排風口17,所述排風口17設置于所述機身2上部,所述風機16固定于所述機身2下方,所述風機16與所述控制裝置1電性連接。所述排風口17和風機16的位置可以有多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結構。所述隔熱層18設置于所述門蓋3及機身2的框架上。

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上述散熱機構和隔熱層的操作原理如下:當機身2內溫度過高,打開風機16,由風機16將外界空氣送入機身2內,與機身2內的空氣中和,并由排風口17送出,以達到降低機身2內溫度的目的。通過對機身壁和門蓋3增加隔熱層18使得機身2內的溫度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當外界溫度過低時,通過隔熱層18避免加熱器7對油盤6加熱產生過多的溫度損耗。

所述控制裝置1具體包括觸摸屏電腦等、所述機身2可以根據需要增加腳輪19、清洗裝置、觀察口、警報裝置等。由于這些內容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所以,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所述的超臨界染色機操作步驟為:按電源按鈕,觸摸屏電腦打開,將所需的染色工藝輸入至工藝表上,確保在染色運轉時方便選擇,打開門蓋3,按“點動按鈕”使油盤6點動運行,將已配好染料及試樣布的染杯插入在杯盤4中并鎖緊,關上門蓋3,使用觸摸屏電腦運行事先已設定好的試驗工藝程序,此時通過觀察口可見油盤6在傳動機構的作用下,自動正反交替旋轉,在觸摸屏電腦中可選擇合適的轉速和加熱溫度,試驗工藝程序完畢后會發出警報,在觸摸屏電腦中關閉傳動機構和加熱機構,打開門蓋3,按“點動按鈕”轉動油盤6取出染杯。完成操作。

上述超臨界染色機結構緊湊,加熱效果好,保證了產品質量,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具體優點在于:

1.加熱方式的改變:內置油加熱式,導熱油置于油盤6中,加熱器7置于導熱油中,通過直接加熱導熱油來升溫;

2.測溫方式的改變:同時可探測杯內染液溫度和油溫。油盤6的兩側,中央位置設有軸孔、進油孔,空心軸插入,并帶入探針及耐高溫線與電腦相通,內置探針15置于導熱油,外置探針置于染杯內,可同時監測油盤6內的油溫及染杯內染液溫度;

3.染杯固定方式的改變:將染杯通過搭扣鎖14卡單側進行固定控制,拿取更加方便快捷。

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