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濕巾加工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濕巾均勻加濕控水裝置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濕巾通常采用無紡布浸濕而成,無紡布一般是利用梳理機將纖維原料梳理呈單根纖維狀態后通過氣流或機械等手段成網,然后經過水刺、針刺或熱軋等方式固結,最后經過后整理形成的無編織的布料。然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經過梳理機梳理成單根纖維的纖維原料在鋪網過程中,由于鋪網方式以及纖維本身的尺寸、種類以及靜電性能等原因的影響,纖維之間會重新聚集成纖維束或者纖維團,破壞了無紡布成品纖維網的均勻度。濕巾在生產時需要先進行加濕處理,而上述現象極易導致濕巾的加濕處理不徹底,嚴重影響濕巾的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濕巾均勻加濕控水裝置,能夠使濕巾的加濕處理更加均勻,同時還能對濕巾的濕度進行一定的操控,有效保證了濕巾的品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濕巾均勻加濕控水裝置,包括機架、第一開松輪、第二開松輪、加濕槽、加濕輸送輪、第一控水輪、第二控水輪,所述第一開松輪和第二開松輪安裝在機架左側頂部,所述第一開松輪上設置有若干開松凸塊和開松針,所述第二開松輪上設置有若干凸塊槽和針槽,所述加濕槽設置在機架底部,所述加濕輸送輪設置在加濕槽內,所述第一控水輪和第二控水輪設置在加濕槽正上方的機架上,所述第一控水輪上連接有調距螺栓,所述調距螺栓通過定位塊安裝在機架上。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開松輪上的開松凸塊的形狀為梯形,所述開松凸塊的數量與開松針的數量相同,所述開松凸塊的數量至少有二十個,所述開松凸塊與開松針左右相鄰均勻環繞設置在第一開松輪上。
作為優選,所述凸塊槽的數量與針槽的數量相同,所述凸塊槽的數量至少有二十個,所述凸塊槽與針槽左右相鄰均勻環繞設置在第二開松輪上,所述第一開松輪和第二開松輪設置在一起,相鄰的開松凸塊、開松針與凸塊槽、針槽一一咬合。
作為優選,所述加濕輸送輪的外側面設置有橡膠防滑套,所述加濕槽內裝有加濕液,所述加濕液漫過加濕輸送輪的頂部。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控水輪、第二控水輪設置在一起,所述第一控水輪為可調節位置的控水輪,所述第二控水輪為固定控水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機架、第一開松輪、第二開松輪、加濕槽、加濕輸送輪、第一控水輪、第二控水輪結合在一起,經過實驗優化,第一開松輪和第二開松輪可以對濕巾進行開松壓實處理,提高濕巾的吸水浸潤能力,加濕槽與加濕輸送輪結合可以使濕巾與加濕液充分接觸,保證加濕充分,第一控水輪和第二控水輪結合可以有效擠出多余的加濕液回收入加濕槽,同時可以調整第一控水輪和第二控水輪之間的位置來改變擠出后濕巾的濕度。本實用新型能夠使濕巾的加濕處理更加均勻,同時還能對濕巾的濕度進行一定的操控,有效保證了濕巾的品質。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濕巾均勻加濕控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第一開松輪、3-第二開松輪、4-加濕槽、5-加濕輸送輪、6-第一控水輪、7-第二控水輪、8-開松凸塊、9-開松針、10-凸塊槽、11-針槽、12-橡膠防滑套、13-調距螺栓、14-定位塊、15-加濕液。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濕巾均勻加濕控水裝置,包括機架1、第一開松輪2、第二開松輪3、加濕槽4、加濕輸送輪5、第一控水輪6、第二控水輪7,所述第一開松輪2和第二開松輪3安裝在機架1左側頂部,所述第一開松輪2上設置有若干開松凸塊8和開松針9,所述第二開松輪3上設置有若干凸塊槽10和針槽11,所述加濕槽4設置在機架1底部,所述加濕輸送輪5設置在加濕槽4內,所述第一控水輪6和第二控水輪7設置在加濕槽4正上方的機架1上,所述第一控水輪6上連接有調距螺栓13,所述調距螺栓13通過定位塊14安裝在機架1上,所述第一開松輪2上的開松凸塊8的形狀為梯形,所述開松凸塊8的數量與開松針9的數量相同,所述開松凸塊8的數量至少有二十個,所述開松凸塊8與開松針9左右相鄰均勻環繞設置在第一開松輪2上,所述凸塊槽10的數量與針槽11的數量相同,所述凸塊槽10的數量至少有二十個,所述凸塊槽10與針槽11左右相鄰均勻環繞設置在第二開松輪3上,所述第一開松輪2和第二開松輪3設置在一起,相鄰的開松凸塊8、開松針9與凸塊槽10、針槽11一一咬合,所述加濕輸送輪5的外側面設置有橡膠防滑套12,所述加濕槽4內裝有加濕液15,所述加濕液15漫過加濕輸送輪5的頂部,所述第一控水輪6、第二控水輪7設置在一起,所述第一控水輪6為可調節位置的控水輪,所述第二控水輪7為固定控水輪。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機架1、第一開松輪2、第二開松輪3、加濕槽4、加濕輸送輪5、第一控水輪6、第二控水輪7結合在一起,經過實驗優化,第一開松輪2和第二開松輪3可以對濕巾進行開松壓實處理,提高濕巾的吸水浸潤能力,加濕槽4與加濕輸送輪5結合可以使濕巾與加濕液15充分接觸,保證加濕充分,第一控水輪6和第二控水輪7結合可以有效擠出多余的加濕液15回收入加濕槽4,同時可以調整第一控水輪6和第二控水輪7之間的位置來改變擠出后濕巾的濕度。本實用新型能夠使濕巾的加濕處理更加均勻,同時還能對濕巾的濕度進行一定的操控,有效保證了濕巾的品質。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