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印染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酯纖維常被用來制備仿真絲面料,通過合成改性聚酯、采用特別的紡絲和染整工藝,生產出質感看上去跟真絲非常相似、手感也很順滑的纖維,使得價格大大降低。為了解決滌綸纖維的低溫染色的問題,降低滌綸纖維的染色溫度,實現常壓沸染,紡織工作者們進行了大量開發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市售的分散染料常壓可染改性滌綸,盡管可明顯降低分散染料的染色溫度,但實際染色時往往要在超過100℃下才能取得較好的深色染色效果;而陽離子染料常壓可染改性滌綸(ecdp)應用于真絲/滌綸混紡織物匹染染色時,仍然解決不了兩種纖維同浴染色的難題,一般采用兩浴法染色,但這種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染色流程過長,纖維染色后強度往往有明顯下降,產品質量低,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分散陽離子染料盡管可以緩解實際染色中的一些問題,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兩種纖維匹染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乙酯5-10份、元明粉8-16份、苯乙酮3-7份、聚合硫酸鋁1-5份、乙二胺四乙酸13-21份、顏料21-29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乙酯6-8份、元明粉10-14份、苯乙酮4-6份、聚合硫酸鋁2-4份、乙二胺四乙酸15-19份、顏料23-27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乙酯7份、元明粉12份、苯乙酮5份、聚合硫酸鋁3份、乙二胺四乙酸17份、顏料25份。
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合硫酸鋁研磨至粒徑均<80μm,再加入其重量10-12倍的60%乙醇溶液與苯乙酮,攪拌得到混合漿料,然后在55-56℃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8-2h,制得混合物a;
2)將丙烯酸乙酯、元明粉、乙二胺四乙酸與三者質量2.5-2.6倍的去離子水混合,制得混合物b;然后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再進行第一次超聲處理40min,隨后加熱至45-48℃并在該溫度下攪拌10-12min,然后在氮氣保護下加入顏料,升溫至53-55℃,密封攪拌1.2-1.3h,然后再進行第二次超聲處理1.6-1.8h,離心棄去沉淀,即得染色劑。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1)中,攪拌速度為220-250r/min。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中,第一次超聲功率為500w。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中,第二次超聲功率為900w。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中,離心轉速為5000r/min,離心時間為10-15min。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中,攪拌速度為260-300r/min。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制得的染色劑在染色過程對超仿棉真絲織物強力的損失小,不需要使用任何載體類助劑,生產周期短,能源消耗低,生產成本小。同時,上染率和固色率的提高,降低了殘液排放濃度,浮色大大降低,色牢度的提高減輕皂洗強度,有效減少污水的總排放量,有利于環境保護。發明還能達到更好的耐洗效果,使洗滌后布面光澤度、平整度好,多次洗滌后色澤亮麗,對縮水率有提升效果,甲醛檢測符合國家檢測標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酸乙酯5kg、元明粉8kg、苯乙酮3kg、聚合硫酸鋁1kg、乙二胺四乙酸13kg、顏料21kg。
將聚合硫酸鋁研磨至粒徑均<80μm,再加入其重量10倍的60%體積濃度的乙醇溶液與苯乙酮,攪拌得到混合漿料,然后在55℃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8h,攪拌速度為220r/min,制得混合物a。將丙烯酸乙酯、元明粉、乙二胺四乙酸與三者質量2.5倍的去離子水混合,制得混合物b;然后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再進行第一次超聲處理40min,第一次超聲功率為500w,隨后加熱至45℃并在該溫度下攪拌10min,然后在氮氣保護下加入顏料,升溫至53℃,密封攪拌1.2h,攪拌速度為260r/min。然后再進行第二次超聲處理1.6h,第二次超聲功率為900w,離心棄去沉淀,離心轉速為5000r/min,離心時間為10min;即得染色劑。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酸乙酯10kg、元明粉16kg、苯乙酮7kg、聚合硫酸鋁5kg、乙二胺四乙酸21kg、顏料29kg。
將聚合硫酸鋁研磨至粒徑均<80μm,再加入其重量12倍的60%乙醇溶液與苯乙酮,攪拌得到混合漿料,然后在56℃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h,攪拌速度為250r/min,制得混合物a。將丙烯酸乙酯、元明粉、乙二胺四乙酸與三者質量2.6倍的去離子水混合,制得混合物b;然后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再進行第一次超聲處理40min,第一次超聲功率為500w,隨后加熱至48℃并在該溫度下攪拌12min,然后在氮氣保護下加入顏料,升溫至55℃,密封攪拌1.3h,攪拌速度為300r/min。然后再進行第二次超聲處理1.8h,第二次超聲功率為900w,離心棄去沉淀,離心轉速為5000r/min,離心時間為15min;即得染色劑。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酸乙酯6kg、元明粉10kg、苯乙酮4kg、聚合硫酸鋁2kg、乙二胺四乙酸15kg、顏料23kg。
將聚合硫酸鋁研磨至粒徑均<80μm,再加入其重量11倍的60%乙醇溶液與苯乙酮,攪拌得到混合漿料,然后在55℃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9h,攪拌速度為240r/min,制得混合物a。將丙烯酸乙酯、元明粉、乙二胺四乙酸與三者質量2.5倍的去離子水混合,制得混合物b;然后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再進行第一次超聲處理40min,第一次超聲功率為500w,隨后加熱至46℃并在該溫度下攪拌11min,然后在氮氣保護下加入顏料,升溫至54℃,密封攪拌1.2h,攪拌速度為280r/min。然后再進行第二次超聲處理1.7h,第二次超聲功率為900w,離心棄去沉淀,離心轉速為5000r/min,離心時間為12min;即得染色劑。
實施例4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酸乙酯8kg、元明粉14kg、苯乙酮6kg、聚合硫酸鋁4kg、乙二胺四乙酸19kg、顏料27kg。
將聚合硫酸鋁研磨至粒徑均<80μm,再加入其重量11倍的60%乙醇溶液與苯乙酮,攪拌得到混合漿料,然后在55℃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9h,攪拌速度為240r/min,制得混合物a。將丙烯酸乙酯、元明粉、乙二胺四乙酸與三者質量2.5倍的去離子水混合,制得混合物b;然后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再進行第一次超聲處理40min,第一次超聲功率為500w,隨后加熱至46℃并在該溫度下攪拌11min,然后在氮氣保護下加入顏料,升溫至54℃,密封攪拌1.2h,攪拌速度為280r/min。然后再進行第二次超聲處理1.7h,第二次超聲功率為900w,離心棄去沉淀,離心轉速為5000r/min,離心時間為12min;即得染色劑。
實施例5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超仿棉真絲織物的染色劑,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酸乙酯7kg、元明粉12kg、苯乙酮5kg、聚合硫酸鋁3kg、乙二胺四乙酸17kg、顏料25kg。
將聚合硫酸鋁研磨至粒徑均<80μm,再加入其重量11倍的60%乙醇溶液與苯乙酮,攪拌得到混合漿料,然后在55℃的溫度下攪拌處理1.9h,攪拌速度為240r/min,制得混合物a。將丙烯酸乙酯、元明粉、乙二胺四乙酸與三者質量2.5倍的去離子水混合,制得混合物b;然后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再進行第一次超聲處理40min,第一次超聲功率為500w,隨后加熱至46℃并在該溫度下攪拌11min,然后在氮氣保護下加入顏料,升溫至54℃,密封攪拌1.2h,攪拌速度為280r/min。然后再進行第二次超聲處理1.7h,第二次超聲功率為900w,離心棄去沉淀,離心轉速為5000r/min,離心時間為12min;即得染色劑。
將本發明實施例1-2制得的染色劑通過以徐穆卿《印染試化驗》一文、及國標gb/t3920-2008、gb/t3921.1~5-2008、gb/t3922-1995和gb/t8424.1~3-2001規定的方法進行,其結果為:染色劑上染率達到96%,布面潔凈,色澤均勻,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汗漬牢度均在3-4級以上。
將本發明實施例3-5制得的染色劑通過以徐穆卿《印染試化驗》一文、及國標gb/t3920-2008、gb/t3921.1~5-2008、gb/t3922-1995和gb/t8424.1~3-2001規定的方法進行,其結果為:染色劑上染率達到99%,布面潔凈,色澤均勻,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汗漬牢度均不低于4級。實施例5的各牢度檢測均在5級。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