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織機的打緯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67861閱讀:42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織機的打緯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織機的打緯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改進的打緯機構,該打緯機構能夠很好的保證搖軸(rocking shaft)的轉動平衡。
眾所周知,用于支撐鋼筘的筘座隨著搖軸的往復運動而沿織機的方向前后往復擺動,其中與筘座一起擺動的鋼筘進行打緯。
盡管包括有一個筘座和鋼筘和一軸的打緯機構繞著該搖軸旋轉的縱軸而往復運動,而從該機構的縱向觀察,其該機構的重心偏移開旋轉的縱軸。這種重心的偏移將導致該機構的不平衡轉動,進而可能導致機構的振動以及搖軸的扭轉和彎曲等不必要的困難情況發生。因此這里采取了一種對應措施以避免不平衡轉動的發生。
日本未審查專利JP4-21445中公開了一種裝置,其中一個橢圓形的軸與一個軸承銷相嚙合,因而,從縱向觀察的軸的重心將從軸承銷的旋轉中心偏移至對著筘座的一側。
由于搖軸是一個幾乎與織機寬度等長的長形元件,因而在它的中間位置必須要有一個支撐。但是,當橢圓形軸與搖軸相嚙合時,該橢圓軸在中間支撐位置必須機加工成圓形的,以避免偏心轉動。但這種機加工是相當困難的。而且,在中間支撐位置還需要一個用于非偏心圖形布置的附加空間。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易于機加工和簡單的打緯裝置,從而克服上述的缺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帶有筘座織機上的本發明的打緯裝置的結構是將長型的平衡配重與搖軸成一體地配置在與筘座的對側位置,該筘座與搖軸的動作相一致,該打緯裝置為了可以擺動,它由一個穿過支撐裝置的可往復的搖軸來支撐。
根據本發明,配置在筘座對側的長型配重用來校正搖軸的不平衡轉動,由于平衡配重不是環繞于整個的搖軸外周,因此,搖軸可直接在縱向的中間位置可轉動地進行支撐。
最好的平穩配重的尺寸與搖軸大致相等。這樣,配重的重量在縱向上將與搖軸的重量呈均勻的分布,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搖軸的扭轉。
支撐裝置最好是沿搖軸縱向配置的多個筘座腳,并且它們彼此相隔一定間隔,而且配重與這些筘座腳相連接。
根據上述的機構,與筘座相連接的長型平衡配重用來校正搖軸的不平衡轉動。與筘座相連接的平衡配重與搖軸是分開的,這樣搖軸就可以在其長度方向的中間位置上直接可轉動地被支撐著。
每個筘座腳最好是具有若干個通孔和其中的一個空間,搖軸和配重插入通孔并且該空間將各孔連通在一起,使得筘座腳具有一定的柔性,搖軸和配重利用上緊裝置在一定壓力下夾緊在一起。該上緊裝置橫穿整個筘座腳。
根據上述機構,長型平穩配重由多個筘座腳中的空間以一定壓力夾持住,因此無需使用某種特殊的元件來固定平衡配重,這樣,隨搖軸一起擺動的機構的重量也就被減小了。
當平衡配重為一個單桿元件時,它也可以同樣簡單地安裝在搖軸式筘座腳上,而且也不需要用安裝元件,因此這種結構也是優選結構。
最好是,搖軸、平衡配重和筘座相互平行安置,并且帶有筘座和配重的旋轉系統的重心是位于搖軸的轉動軸線處,其中當擺軸往復轉動時,筘座和配重與搖軸一起擺動。
搖軸最好是由從胸梁伸出的支架支撐著。
平衡配重可直接與搖軸相連接。
配重可以是安裝于每個筘座腳的下端部的弧形元件,以便部分環繞該下端部。
最好是每個筘座腳具有穿過搖軸的通孔,并且在每個筘座腳的下端部具有貫穿各通孔的空間,筘座腳夾持固定在搖軸上,配重利用上緊裝置夾持固定在每個筘座腳上,該上緊裝置延至配重的兩端,并且橫跨每個筘座腳的下端部,該下部分具有一個空間。
配重可以利用一個固定裝置安裝于筘座腳上,該固定裝置從配重的下部延至其上部,并螺紋連接于筘座腳的下端部。


圖1是本發明打緯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是沿圖1線A-A的剖視放大圖。
圖3是沿圖1線B-B的剖視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側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側剖視圖。
參照圖1至3將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進行描述。
如圖1所示,搖軸13可轉動地支撐在織機左右機架11和12上。搖軸通過一個曲柄機構(未示出)而往復轉動。如圖2和圖3所示,胸梁14位于搖軸13之前并位于機架11、12之間。胸梁13支撐著一個織口板(fell plate)和一個邊撐裝置,該織口板用于支撐來自下端的織物的織口,兩邊撐是用來防止布等的收縮,如圖3所示,一個中間支架15固裝在胸梁14的后表面上。一個壓板16被張緊且固裝在中間支架15頂上。搖軸13縱向的中間部分可轉動地支撐于中間支架15和壓板16之間。
在搖軸13縱向連接有多個筘座腳17。每個筘座腳17上帶有一對穿孔171和172,這兩個通孔通過一個開槽173相連通。搖軸13被穿入通孔171中,而單一的長型配重20則穿入通孔172中,在此通孔172是作為一個上緊裝置。每個筘座腳17利用螺栓18和一個上緊螺帽19夾持固定在搖軸13上,該螺栓18穿過開槽173。另外,配重20也是由螺栓18和螺帽19組成的上緊裝置夾持連接于每個筘座腳17上。
筘座21固裝于每個筘座腳17的頂上,筘22從筘座21向上伸出。
如圖1所示,配重20基本上與搖軸13等長,配重20由多個筘座腳17裝配在筘座21的對側,而筘座腳分布于搖軸13的兩側之間。筘座21,搖軸13和配重20彼此平行配置,以至于從縱向觀察,它們的重心大致位于搖軸13的旋轉軸線附近。
由上述第一實施例可以獲得以下優點(1)由于從縱向看時,筘座21,搖軸13和配重20的重心大致位于搖軸13的旋轉軸上,由筘22,筘座21,搖軸13和配重20作為一個整體具有良好的轉動平衡。
(2)提供良好的平衡轉動的單一配重20通過多個筘座腳17與搖軸13相連接。因此,搖軸13,配重20和筘座腳17形成了一個剛性梯形的外形,以從而避免搖軸13的扭轉和彎曲。
(3)由于圓形截面的搖軸由中間支架15和壓板16直接進行支承,所支撐的中間部位可以制成一個簡單的構造,這樣對于搖軸的支撐部位所要求的空間將減小,因此胸梁14可以更靠近筘座21,而胸梁14靠近筘座21時將提高織口支撐機構的剛度。
(4)由于配重20和筘座21均是由筘座腳17來支撐著,因此無需其它附件來安裝配重20,這樣隨搖軸13一起擺動的整個機構的重量將有所減少,這對提高織機速度是相當有利的。
(5)由于使用了與搖軸大致等長的配重,因而配重20的重量沿縱向相對于搖軸13是均勻分配的,因此這樣便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搖軸13的扭曲。
(6)單一的長形配重20可以通過抽拉工藝簡單的形成,因而其具有較低的制造成本。
(7)使用單一配重20將使得包括有搖軸13,配重20和筘座腳17的機構非常緊湊。
下面將描述圖4所示的第2實施例,其中使用相同的標號表示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組成部件。
在第2實施例中,筘座腳23僅支撐筘座21,長型配重25基本上與搖軸等長,并且直接通過螺栓24上緊連接于搖軸13上。在配重25的中間部位有一個挖去部分251,中間支架15插在該挖除部分內。從縱向觀察搖軸13和配重25的重心大致位于搖軸13的旋轉軸線上。
第2實施例具有以下的優點(1)提供良好平衡轉動效果的配重25直接與搖軸相連接。這樣,配重25將避免搖軸13的扭轉和彎曲,并且也使帶有筘座21,搖軸13和配重25的機構非常緊湊。
(2)由于圓形截面的搖軸直接由中間支架15和壓板16來支撐,則搖軸13的中間支撐位置的結構變得非常簡單。
下面將描述圖5所示的第三實施例,其中使用相同的標號表示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組成部件。
在第三實施例中,在每個插入搖軸13的筘座腳26下端的半弧形位置有一個槽262。該槽262與插入搖軸13的通道261相連通。該半弧形部位與一個半弧狀的配重27相配合,并且一個螺栓28穿入該配重27,該螺栓基本上與槽262垂直。通過螺栓28和螺帽29的上緊作用,配重27沿其內表面的半弧向內彎轉或變形,從而使得筘座腳26上的半弧部位的槽縫262變窄,因此筘座腳26也就利用螺栓28和螺母29的上緊作用夾持固定于搖軸13上。從縱向觀察,筘座,搖軸13和配重27的重心大致位于搖軸13的旋轉軸線上。配重27與搖軸13是相隔開的,該搖軸在縱向的中間位置由一個中間支架和壓板支撐著(未示出)。
第三實施例具有以下的優點(1)提供良好轉動平衡的配重27是通過多個筘座腳26與搖軸13連接在一起的。因此,搖軸13配重27和筘座腳26構成了一個剛性的梯形結構,以避免搖軸13的扭轉和彎曲。
(2)由于圓形截面的搖軸13直接由中間支架15和壓板16支撐,則該支撐的中間部位的構造變得非常簡單。
(3)由于配重27由筘座腳26支撐著,而不需要特殊的機構來安裝該配重,從而與搖軸一起擺動的整個結構的重量將有所減小。
下面將描述圖6所示的第四實施例,其中使用相同的標號表示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組成部件。
在第四實施例中,一個半弧形配重31利用螺栓32被夾持固定在各個筘座腳30上,該筘座腳30由搖軸13支撐。從縱向觀察,筘座、搖軸13和配重31的重心基本上位于搖軸的旋轉軸線上。配重31和搖軸13是相隔開的,并且該搖軸在縱向的中間位置直接由中間支架和壓板來支撐(未示出)。
第四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1)提供良好轉動平衡的配重31通過多個筘座腳30與搖軸13相連接。因此,搖軸13,配重31和筘座腳30構成了一個剛性的梯形結構,以避免搖軸13的扭轉和彎曲。
(2)由于搖軸13的圓形截面直接由中間支架和壓板支撐(未示出),則搖軸13的中間支撐位置的結構變得非常簡單。
當使用單一配重組成緊湊的帶有搖軸,配重和筘座腳的結構時,配重最好選擇上述的實施例中的形式,然而,使用多個長型配重時可以將它們彼此平行配置。
如上所述,由于長型配重被配置于與筘座相對的搖軸的另一側,而且配重與搖軸相連接,因此可以認為該打緯裝置結構緊湊且易于機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織機的打緯裝置包括一個筘座(21),所述筘座由一個支撐裝置(17,23,26,30)支撐著并通過一個可往復轉動的搖軸13進行擺動,其中,一個與搖軸(13)結合在一起的長型配重(20,25,27,31)可擺動地裝配在與筘座(21)相對的搖軸(13)的另一側,所述筘座與搖軸動作一致。
2.按權利要求1的打緯裝置,其中,配重(20,25,27,31)的長度基本上與搖軸13等長。
3.按權利要求1或2的打緯裝置,其中,支撐裝置為沿搖軸長度方向間隔配置的多個筘座腳(17,26,30),并且所說的配重(20,27,31)與所說的筘座腳(17,26,30)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的打緯裝置,其中,所說的各個筘座腳(17)具有通孔(171,172),并形成有一個空間(173),搖軸(13)和配重(20)穿插在通孔(171,172)中,所說的空間(173)將各個通孔(171,172)聯通,從而使筘座腳(17)是有一定的柔韌度,其中,搖軸(13)和配重(20)利用上緊裝置(18,19)以一定壓力夾持在一起,該上緊裝置(18,19)穿過筘座腳(17)和所說的空間(173)。
5.按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的打緯裝置,其中,所說的配重(20,25,27,31)為一個單桿元件。
6.按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的打緯裝置,其中,搖軸(13)、配重(20,25,27,31)和筘座(21)彼此平行配置,并且當搖軸(13)往復旋轉時,隨搖軸一起擺動的包括筘座(21)、配重(20,25,27,31)的運動系統的重心位于搖軸(13)的轉動軸線上。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的任一項打緯裝置,其中,搖軸(13)是由從胸梁(14)伸出的支架(15)支撐的。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打緯裝置,其中,所說的配重(25)直接與搖軸(13)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3的打緯裝置,其中所說的配重(21,31)是安裝在每個筘座腳(26,30)下端的一個弧形元件,其從外側局部地包繞下端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9的打緯裝置,其中,每個所說的筘座腳(26)具有一個通孔(261),該通孔中穿有搖軸(13),而且,在所說筘座腳(26)的下端位置形成與通孔連通的空間(262),其中,所說的筘座腳(26)被夾持固定于搖軸(13)上,而所說的配重(27)利用上緊裝置(28,29)被夾持固定在相應的筘座腳(26)上,所述上緊裝置貫穿配重(27)的相對端以及所說的橫跨空間(262)的相應筘座腳(26)的下端部。
11.根據權利要求9的打緯裝置,其中,所說的配重(31)利用固定裝置(32)安裝在所說筘座腳(30)上,該固定裝置(32)從配重(31)的下端向上部延伸,并與所說的筘座腳(30)的下端部螺紋連接。
全文摘要
在搖軸(13)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筘座腳(17),該搖軸支撐在兩側機架(11,12)之間,該搖軸(13)穿過相應的筘座腳(17)并被支撐著,配重(20)的長度大約與搖軸等長,并被置于軸的與筘(21)相對的一側,筘(21),搖軸(13)和配重(20)彼此平行配置,以使它們的重心大約位于搖軸(13)的旋轉軸線上。借助此種結構,可以得到一種易于機加工和結構緊湊的打緯機構。
文檔編號D03D49/60GK1160784SQ97101049
公開日1997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29日
發明者新原正己 申請人: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制作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