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包括由沉降副擺臂和沉降主擺臂組成的沉降擺臂,設于沉降副擺臂頂端的沉降針床和沉降片,通過胖接頭與沉降主擺臂連接的調節桿,與調節桿連接的中接桿,與中接桿連接的兩個三角連桿,與兩個三角連桿連接的兩個8型連桿,與兩個8型連桿通過銷軸連接的偏心套和U型連桿,偏心套內設有偏心輪,偏心輪設于傳動主軸上,各三角連桿的中部均設有第一擺軸,U型連桿閉口端的兩側設有第二擺軸。本實用新型的各傳動部件之間連接及傳動可靠,不易磨損,可有效降低各傳動部件之間的累計精度誤差,傳動平順性大大增加,有效增強了編織穩定性,生產效率更高。
【專利說明】
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經編機的傳動機構,特別涉及一種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普通雙針床經編機上有許多傳動機構采用共同的驅動機構,導致其中必須有一組機構或多組機構依附于擺軸時必須采用軸承連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傳動機構較為復雜且各傳動部件易產生磨損,易導致各傳動部件之間配合精度降低,進而導致設備傳動累計配合精度較低,不利于設備運轉速度的提升,不利于設備使用壽命的延長。
[0003]此外,由于傳動部件容易產生磨損,經編機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就有必要對設備的各傳動機構進行維護和更換以確保設備的傳動精度,需發費較多的人力、物力進行設備維護保養或維修。另外,現有技術中,有許多經編機的傳動部件采用鑄鋼件,傳動部件強度較低,傳動部件的重量較大,使得設備運轉負荷較大,不利于運轉速度的提升,耗能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本實用新型的各傳動部件之間連接及傳動可靠,不易磨損,可有效降低各傳動部件之間的累計精度誤差,傳動平順性大大增加,有效增強了編織穩定性,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能夠有效降低設備的維護及維修費用。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包括沉降片、沉降針床、沉降擺臂、調節桿、中接桿、三角連桿、8型連桿、U型連桿、偏心套、偏心輪和傳動主軸,所述沉降擺臂包括一體成型的沉降副擺臂和沉降主擺臂,在沉降副擺臂和沉降主擺臂的連接處設有軸孔,沉降擺臂通過軸孔可轉動地套設于沉降擺軸上,沉降副擺臂的頂端設有沉降針床,沉降針床上設有沉降片,沉降主擺臂的端部通過胖接頭與調節桿的頂端可轉動連接,調節桿的底端與中接桿的頂端固定連接,中接桿的底端與兩個三角連桿的頂端通過銷軸可轉動連接,各三角連桿的中部均設有用于與機架活動連接的第一擺軸,每個三角連桿的底端可轉動地連接有一個8型連桿,兩個8型連桿的另一端、偏心套與U型連桿的開口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U型連桿閉口端的兩側設有用于與機架活動連接的第二擺軸,偏心套內設有偏心輪,偏心輪設于傳動主軸上,由傳動主軸帶動偏心輪運轉。
[0006]進一步地,所述兩個8型連桿的另一端、偏心套與U型連桿的開口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銷軸依次穿過U型連桿的一個連接片、一個8型連桿、偏心套、另一個8型連桿、U型連桿的另一個連接片,如此,兩個8型連桿、偏心套與U型連桿被裝在一根銷軸上并且都可以繞銷軸轉動。
[0007]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桿的頂端與胖接頭連接處設有調節螺母。
[0008]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桿的底端與中接桿的頂端的固定連接處還設有鎖緊螺母。
[0009]進一步地,所述三角連桿與第一擺軸一體成型。
[0010]進一步地,所述U型連桿與第二擺軸一體成型。
[0011]進一步地,所述沉降擺臂、調節桿、中接桿、三角連桿、8型連桿和U型連桿均采用高強度航空鋁合金制成。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采用獨立機構進行傳動,各傳動部件之間連接及傳動可靠,且不易磨損,可有效降低各傳動部件之間的累計精度誤差,傳動平順性大大增加,有利于大大提高設備運轉速度,穩定達到800-1100轉/分,有效增強了編織穩定性,編織出來的布面質量更好,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降低設備的維護及維修費用,能有效降低設備的傳動噪音,有效降低設備的能耗,能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方框A處的連接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16]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包括沉降片1、沉降針床2、沉降擺臂3、調節桿4、中接桿5、三角連桿6、8型連桿7、U型連桿9、偏心套10、偏心輪11和傳動主軸12,所述沉降擺臂3包括一體成型的沉降副擺臂31和沉降主擺臂32,在沉降副擺臂31和沉降主擺臂32的連接處設有軸孔33,沉降擺臂3通過軸孔33可轉動地套設于沉降擺軸34上,沉降副擺臂31的頂端設有沉降針床2,沉降副擺臂31與沉降針床2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沉降針床2上設有沉降片I,沉降片I與沉降針床2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沉降主擺臂32的端部通過胖接頭13與調節桿4的頂端可轉動連接,調節桿4的頂端與胖接頭13連接處設有調節螺母41,通過設置的調節螺母41和調節桿4,可以調節沉降主擺臂32和沉降副擺臂31的位置,進而調節沉降針床2和沉降片I的位置;調節桿4的底端與中接桿5的頂端固定連接,調節桿4的底端與中接桿5的頂端的固定連接處還設有鎖緊螺母42,中接桿5的底端與兩個三角連桿6的頂端通過銷軸可轉動連接,各三角連桿6的中部均設有用于與機架活動連接的第一擺軸61,三角連桿6與第一擺軸61—體成型,每個三角連桿6的底端可轉動地連接有一個8型連桿7,兩個8型連桿7的另一端、偏心套10與U型連桿9的開口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所述兩個8型連桿7的另一端、偏心套10與U型連桿9的開口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銷軸依次穿過U型連桿9的一個連接片91、一個8型連桿7、偏心套10、另一個8型連桿7、U型連桿9的另一個連接片92,如此,兩個8型連桿7、偏心套10與U型連桿9被裝在一根銷軸上并且都可以繞銷軸轉動,U型連桿9閉口端的兩側設有用于與機架活動連接的第二擺軸93,U型連桿9與第二擺軸93—體成型,偏心套10內設有與偏心套10想匹配的偏心輪11,偏心輪11套設于傳動主軸12上。
[0017]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沉降擺臂3、調節桿4、中接桿5、三角連桿6、8型連桿7和U型連桿9均采用高強度航空鋁合金制成,大大增強了傳動部件的機械強度,各傳動部件不易磨損,降低了傳動部件的重量,使得機器運轉負荷更輕,直接帶來的效果就是速度的提升,能耗更低,省電達到常規機臺用量的15%左右。
[0018]本實用新型的傳動過程如下:傳動主軸12帶動偏心輪11運轉,偏心輪11帶動偏心套10運轉,偏心套10帶動8型連桿7和U型連桿9運轉,U型連桿9在偏心套10帶動下繞第二擺軸93往復擺動,8型連桿7帶動三角連桿6繞第一擺軸61往復擺動,三角連桿6再通過調節桿4和中接桿5帶動沉降擺臂3繞沉降擺軸34往復擺動,沉降擺臂3帶動沉降針床2上的沉降片I進行成圈運動。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采用獨立機構進行傳動,各傳動部件之間連接及傳動可靠,且不易磨損,可有效降低各傳動部件之間的累計精度誤差,傳動平順性大大增加,有利于大大提高設備運轉速度,穩定達到800-1100轉/分,有效增強了編織穩定性,編織出來的布面質量更好,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降低設備的維護及維修費用,能有效降低設備的傳動噪音,有效降低設備的能耗,能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0020]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片、沉降針床、沉降擺臂、調節桿、中接桿、三角連桿、8型連桿、U型連桿、偏心套、偏心輪和傳動主軸,所述沉降擺臂包括一體成型的沉降副擺臂和沉降主擺臂,在沉降副擺臂和沉降主擺臂的連接處設有軸孔,沉降擺臂通過軸孔可轉動地套設于沉降擺軸上,沉降副擺臂的頂端設有沉降針床,沉降針床上設有沉降片,沉降主擺臂的端部通過胖接頭與調節桿的頂端可轉動連接,調節桿的底端與中接桿的頂端固定連接,中接桿的底端與兩個三角連桿的頂端通過銷軸可轉動連接,各三角連桿的中部均設有用于與機架活動連接的第一擺軸,每個三角連桿的底端可轉動地連接有一個8型連桿,兩個8型連桿的另一端、偏心套與U型連桿的開口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U型連桿閉口端的兩側設有用于與機架活動連接的第二擺軸,偏心套內設有偏心輪,偏心輪設于傳動主軸上,由傳動主軸帶動偏心輪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8型連桿的另一端、偏心套與U型連桿的開口端通過銷軸活動連接,銷軸依次穿過U型連桿的一個連接片、一個8型連桿、偏心套、另一個8型連桿、U型連桿的另一個連接片,如此,兩個8型連桿、偏心套與U型連桿被裝在一根銷軸上并且都可以繞銷軸轉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的頂端與胖接頭連接處設有調節螺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的底端與中接桿的頂端的固定連接處還設有鎖緊螺母。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連桿與第一擺軸一體成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連桿與第二擺軸一體成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經編機的沉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擺臂、調節桿、中接桿、三角連桿、8型連桿和U型連桿均采用高強度航空鋁合金制成。
【文檔編號】D04B27/08GK205420725SQ201620199821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6日
【發明人】殷守國, 葛曉逸
【申請人】福建信億機械科技有限公司